1985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在灿烂的土地上
——向第六届全国美展的祝贺
黄永玉
说起来也好笑,“四人帮”时期我参观过一次全国美展。在大厅恰好碰见一位二十多年前的学生,大家点点头(再多一点的表情就过分了),没有说话就过去了。我只发现在我出门的时候又遇上了他,他怪相的笑了一笑,指指他的手表。我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次遇见那位学生,他才告诉我那天我在会场的参观时间总共用去三分零四十秒。
那次的三分四十秒的参观,让我那位好心善良的学生发现了,幸好不是告密专家发现,否则又是我的一条什么罪状。
为什么我参观一个那么大的画展只用了三分四十秒呢?很简单,是去点个“卯”,是为了走一次“过场”,我去看看画,也让看画的人看看我,以便万一怀疑我对“红宝画”,“样版画”缺乏“革命感情”时,有人证明我的确在场。
我忧郁地站在那些作品面前;怜悯那些在“三满意”模式中浇铸出来的,倒悬着情感和受尽凌辱的技巧……
现在完全不同了。第六届全国美展会场上,我们见到许多位美术界的前辈老人,开渠先生、李桦先生、浅予先生、作人先生、可染先生,还有特地从南方赶来的海粟老人……许许多多年轻的同行把他们团团围住,向他们问好和请教。
在多种风格的优秀作品面前,不能不令人引起对于无数在场和不在场的前辈们的怀念、人们不可能忘记他们哺育的功绩,同时也不能不想起那无数位来不及等到幸福年月而在苦难中死去的艺术界前辈和师友们,如木刻家陈烟桥、郑野夫、马达、沃渣、俞沙丁……油画家董希文、王式廓……国画家潘天寿、钱瘦铁、张正宇……
第六届全国美展在北京的展出,是从全国九大城市分类展出的四千余件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八百件。我看,由于评选工作的见仁见智及其它因素,包括展出场所的局限,很多精制的作品没能来到北京参加展出,并不都是水平和质量的问题。比如我在图录看到的许多可喜作品,就有不少作品不比展出的作品差。这原本是很自然的事,从观众的角度来说,除了作品的好坏之外,他管你什么场里场外,入选落选?所以值得鼓掌喝彩的应该是,打倒“四人帮”之后美术界老、中、青三代人的实力是多么强大,阵容之盛,发展之快,变化之猛,创作活动之热烈踊跃,风起云涌,倒着实反映出我们今天的太平年月的创作繁荣景象。
不管漫画、宣传画、年画、连环画、壁画,还是油画、版画、中国画……年轻而陌生的艺术家的名字远远超过我们熟悉的老艺术家的名字,细算起来,不知要高多少倍。从质量,从数量,从人,让新的超过了旧的,铺天盖地而来,正应了中东的一句古话:
“没胡子的有气力,
长胡子的值得尊敬。”
这正是我们今天美术界的大好形势。
在会场上,我听到许多观众的赞许之词,一位不认识的观众问我:
“你觉得这位画家现在比‘文革’的时期聪明吗?”
我不加思索地回答他:
“如果说聪明,以前那几年和现在恐怕也差不了多少,只是不同时期的表现聪明的方式不同而已。你说的这位画家,那时他的聪明表现在装傻。那也是没法的事。”
一个人的深度的发展,一两年是看不出来的,但从一个禁锢的黑暗时期迈步到一个光明灿烂的土地上时,感情上的变化那是一眼就感觉得到。
所以纵观这个第六届全国美展,我不说它的作品中有多么大的深度的进展(虽然它有很不简单的进展),而只想特别赞美它的感情上的变化。一种舒畅的开阔的胸膛,一副解放了的歌喉,一双自由自在的手脚,一具快活的头脑。
他们不再匆匆忙忙地赶任务了,也不再以根本抓不到的奇怪的优越感作自我扩张了,也更不可能以某种伟大而模糊的概念当作创作摇篮了。创作就是创作,要有创作特性,要有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修养,要有技巧,要有真正的拨动心弦的情感。要有真才实学,要有独立的创作能力。总而言之,自由了。自由是用不着宣传的,自由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
在会场中,笑声最多,空气最活跃的是漫画作品部分。漫画是一种浓缩了的生活感触,寓沉痛于玩笑的人民律师。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会开玩笑、很懂幽默感的民族,出现过以巧思雄辩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开玩笑解决政治问题的智者。
展出作品的作者,除了我们熟悉的老手之外,更多的却是陌生的名字。这简直象一窝庞大的蜜蜂家族;它们带着锋利无比的针刺为人们酿制甘美的蜜。是呀!干吗他们不找我为他们设计一颗这样的标帜和证章呢?
版画阵营从半个世纪到现在一直是一个最活跃的野战军。它有最粗大的根系。熟悉版画历史的不可能忘记李桦、力群、彦涵、古元、李少言、王琦、可扬、邵克萍、鄷中铁……这些老年的名字,但你更会惊讶在会场上冒出许多水平很高的作品是来自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甘肃……那些遥远地区。并且部分作者用的是六七个字的名字。从地图上,若使凡有版画的地方就插上一面小旗帜的话,那一定会是一张很生动的地图了。
在中国画展场中,我为精彩的作品吸引得不能脱身了。想必是多少年来从事国画的缘故吧。贺飞白同志的《桑梓情》使我由衷地感动,他表现骑在水牛上和老乡话桑麻的贺老总,应该是当年在我们家乡的事情吧(是的,湖北也有水牛,因为作者是湖北人啊)!那个靠在贺老总背后,淘气到居然把贺老总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了。另一幅《醉月图》,是夏麓云同志的创作,它几乎令我感到仿佛是我们第六届全国美展的象征,自信而欢乐。另一幅画面不大,但不愧为巨著的《大唐伎乐图》,作者是谢振瓯同志,技巧,全局观念,设计,都使我十分倾倒。姜成楠同志的《欣慰》,那位女公安民警周怡下垂的左手,那对献身的眼神,深深打动了面前所有静穆的观众。
范扬同志的《支前》的气概;王炳炎同志《胜似亲人》的亲切感;马振声同志的《陆游》的表现历史人物恰如其分的技巧与适度感;孙本长同志的《巍巍太行》的气势与墨色;李亚同志的《春色》的绚丽;王晋元同志的《舞龙蛇》场面组织的轻快从容;《峨眉天下春》漂亮的墨色和笔法是孙克纲同志的近作;老友吴冠中同志的潇洒的《春雪》,以白调子为主。金松同志的作品《新生》,表现宁静纯洁的初生婴儿的诞生,清新的手法,吸引了许多观众。张军同志的《除夕图》的高岭与雪,那一派寒冷中的生活的温暖,人的力量,开辟了一个新的意境,在空间纵深关系上,处理得那么独到,难怪许多同志都在谈论这张篇幅不大的作品。何家英同志的《山地》,是一幅精微到家的作品,从头到尾一气呵成,不着痕迹,有分析,有刻画,但掌握着全局,不顾此失彼,不留人以遗憾,整幅作品给人一种微妙的棕色统治着。笔触,光,形体从容地在完成着,直到展现在观众面前。
油画家们这次的作品是多姿多彩的,他们成熟、老练。有三幅肖像画是最使人动心的,那就是汤小铭同志的《中山先生》,吴海鹰同志的《红花岗的怀念》和靳尚谊同志的《瞿秋白像》。场中有一幅久违了的作者汪志杰同志的《赛摩赛姆千佛洞》的极度抒情凝重的,淡蓝灰色调的风景画,作者坎坷的遭遇与画面的优美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这需要多大的控制与勇气!祝福他能在盛世的今天作出更多杰出的作品来。高虹同志的《祖国永远怀念您们》,表现彭老总在朝鲜战场上俯身捡拾一个老志愿军战士的遗物——漱口杯的景象,观众肃立在这幅作品面前,得到的是一个双重的答案,祖国也永远的怀念我们的彭老总!孙为民的快乐的《腊月》使人不禁发出温馨的微笑。李树基同志的《苦寒换得油香来》,一群那么自豪的青年,在严寒的冬天,宽坦胸膛冒着滚烫的热气,他们在交谈着一件什么不一定是本行工作的有趣的事,欢笑着,大着嗓门,震撼着雪原。另一幅技巧很高的作品吸引了许多人,那就是王玉璞同志的油画《田野》。古典但精确的这幅小型作品,真如龚定盦所说的“小游戏耳大典型”那样来赞美它。有一位朋友想托我向作者要求购下这幅作品,我开玩笑地说:“我可惜还没认识这位艺术家。如果肯卖给你,我早买了。”
我总纳闷,为什么不好好组织一些油画展览会到外国去呢?让外国朋友看看我们油画中的人民的生活,看看我们今天的油画技巧。我一直怀疑对于我们今天中国的油画,他们到底理解了多少?意见倒是不少,但说的好象是别人。
这次美展还有一个早就应该发生的喜事,那就是港澳艺术家的作品参加展出了。这里有我们多年就熟悉的老朋友和新朋友的作品,真令人高兴。但什么时候台湾的艺术家老朋友们能痛痛快快回来参加我们的全国美展呢?从一些画报上,看到他们有的已长了胡子,甚至连胡子也白了,我呢?头也秃了不少,十几二十岁的人一下子变成垂垂老翁。我们已经三十多年没有见面了。让艺术首先成为我们海峡两岸的“鹊桥”吧!
第六届全国美展使我能有机会常与一些年青朋友交谈,都感到这的确是一个新的纪录。有许多新的事物正在发生。如城市雕塑和建筑雕塑艺术,艺术家们正在辛勤地默默地进行劳动和创造。工艺美术创作活动正在全面展开,完成和突破。艺术家们的文化素质的自我提高,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且在作品上见出了端倪。
说一个笑话,这是与大局关系不大的事。八百件展品中,粗略的统计,“喂奶”的有十二件,其中一幅还是一排年轻的妈妈在“喂奶”;“睡觉”的有九件,其中一幅油画画的是在深圳的工地上睡觉(听说深圳是不睡午觉的),作品的技巧都很精到,没有任何贬词和贬意,既然是不约而同,碰在一起也就不免好笑。
最后说一点问题。展览馆的条件太差,空气流通不好,光线也不好,展览用的镜框和陈设很仓促简陋,不太象一个国家级水平的展览。这点事情并不是不重要,因为牵涉到一个国家的体面。什么时候能把这个问题提到日程上来呢?我是深知展览馆的难处的。
1984年12月26日


第8版()
专栏:

我国美术创作的新成就
邵大箴
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部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和观众见面了。它展示了近五年来我国美术创作的新成就。广大专业和业余美术家们,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的鼓舞下,以充沛的革命热情大胆探索,在中国画、油画、雕塑、壁画、连环画、年画、漫画、水彩、素描、书籍插图和儿童画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参观过展览会的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的美术创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真正百花齐放的局面已经出现。这个新阶段的主要标志表现在:我们的美术创作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新的突破,许多优秀作品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反映了我国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四化建设中人们的英雄业绩;同时,美术创作也不回避我们在前进中所遇到的困难,不回避表现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的一面。对于生活中阻碍改革和前进的保守思想、官僚主义和种种不正之风,不少美术作品(主要是漫画)也给予无情的揭露和有力的抨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美术工作者克服了“左”的影响和流毒,在描绘当代人物时,注意从生活出发,注意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使形象具有真实性和亲切感。大家感到,画中的人物是和观众交流的,是有真实感情的,是可信的。由于美术家们放开了手脚,敢于和善于以拿来主义的态度从传统艺术和外国艺术中吸收养料,敢于和善于把革新和继承科学地结合起来,艺术作品的形式、风格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采。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提到日程上和没有受到重视的美术品类和画种,现在异军突起,显示出充沛的活力。展览会上的优秀作品生动地表明,艺术表现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是新时期美术创作的一大特点。所谓多元化,就是不拘泥于写实的手段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写意的、象征的、抽象的艺术手段,浪漫主义的、古典主义的创作方法,只要服从和服务于四化建设、满足和适应新时期人们的需要,都应该受到鼓励和提倡;所谓多样化,就是允许各种风格和样式并存,鼓励艺术家以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生活,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段去表现客观生活和自己的主观感情。这是党的“百花齐放”的方针在新时期美术创作中的体现。
第六届全国美展既是我们五年来美术创作的总结,又向我们提供研究我国当前美术创作和未来美术发展趋向的重要信息。我们的美术家们已经充分意识到,绘画和雕塑应该以自己特有的语言来表现我们的时代。任何时候,美术家们都不能离开美术的特征去从事创作。美术创作要担负起鼓舞人民、教育人民、团结人民的崇高使命,就必须注意研究美术各个门类的艺术特征和语言的表现力,切忌空洞的说教和公式化、概念化。我们要从艺术规律的角度去研究和发挥美术作品的功能。美术作品有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功能和教育功能,也有美化生活和使人们得到美感享受和娱乐的功能。即使是侧重于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起教育作用的美术作品,也要注意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这一特点。至于那些侧重于给人们审美享受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轻松、愉快,使人们更好地娱乐和休息的美术品,也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尽管我们的美术创作还需要进一步清除“左”的流毒,要继续克服题材决定论的影响,组织创作和举办展览的工作也有待改进,但是,已经取得的成绩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预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光辉前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