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论坛

中药资源开发与现代科学研究
肖培根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一大优势。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已查明可供药用的动物、植物、矿物有六千种左右。中医药有数千年悠久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世界传统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中药资源,使它在祖国四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呢?从战略上看,在立足国内的基础上,应加速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从战术上看,则应针对中药资源开发中的薄弱环节,集中解决几个带关键性的问题。核心的问题是积极采用先进的、综合性的现代科学技术,形成强大的开发力量。
首先要通过中药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建立一个中药生产科学管理库系统。这个系统凭借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地收集每种中药(重点是常用中药和医疗、经济价值大的品种)的历史和现今的信息资料,例如常用度调查(定量地确定其使用价值)、历年产量和消费量、目前资源分布情况和蕴藏量、实际可供利用的生产量、再生速率、国际市场历年的需求,等等。在充分掌握这些信息数据后,可以利用数学模式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切合实际的中药资源利用规划,用以指导生产。
每种中药只有在它最适宜的环境中才能获得优质高产,如一般认为人参以吉林长白山的为好,黄连以四川的为好,当归以甘肃岷县一带的为好,等等。这些地道药材和自然条件间关系的奥秘,可以通过植物生理生态、质量评价等综合方法加以揭示,从而规划每种中药最适宜的发展地区。
当前中药资源开发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亟需解决生产上的失控现象,即有的药材紧缺,有的药材过剩。紧缺药材大都是属于稀有动物(如犀角、虎骨、麝香等)、木本类(如厚朴、杜仲等)以及多年生草本类(如黄连、贝母等)。缓和紧缺药材的供应,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途径,如犀角、虎骨,应侧重于寻找疗效相似的代用品;麝香,则应加快人工繁殖速度,选育新的品种;对多年生草本和木本植物,应重点解决缩短栽培年限、扩大繁殖系数和加速抚育更新等问题。还要加强生物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这对解决药材紧缺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积压和过剩的药材,除加强管理外,还应积极开展二级生产的开发研究,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目前,中药的外销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但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均存在着十分广阔的潜在市场,关键是需要深入调查了解这些地区对传统药物的使用习惯,需用哪些药物,喜用哪些剂型(如冲服剂、片剂、口服液等),同时还须加强科学的宣传介绍。
中药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用于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它的医疗作用是勿容置疑的。但进一步开发利用,还需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揭示其防治疾病的奥秘,需阐明哪些物质(有效成分和有效部分)在起作用,对人体起怎样的作用和如何起作用的机理(药理作用),因此需要集中植化、药理、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电子计算机等多种学科,并使用先进的手段,紧密结合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来研究。不少常用的补益中药,如人参、刺五加、黄芪、党参等,已证明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至少它们所含的多糖类成分具有这方面的作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初步发现,这些补气中药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有密切联系。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掌握中药防治疾病的本质,必然会大幅度地增加中药的使用量。最近,多学科的研究已证明丹参对防治冠心病有较好的作用,从而大大增加了对丹参的需求。
中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也要求中药必须保证具有更高的质量。现在全世界都在关心天然食品和药品的农药污染问题,因此,如何保证我们生产的中药,能够符合这方面的标准,也是亟须研究的课题之一。
总之,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涉及到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例如,药用植物园和中药博物馆的建立,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基因库的建立,常用中药的系统研究和品质评价,中药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等;又关系到大量的实用性的开发研究,例如,新药和新剂型的研制,贵稀药用动、植物的人工繁殖和培养,等等。只要我们重视并坚持现代科学研究,逐步形成强大的综合开发技术力量,就必定能充分发挥中药资源这个优势,使它为我国和世界人民的保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5版()
专栏:

种衣剂与良种标准化
李金玉
以往我国施农药多采用地面喷雾和喷粉的方法。这类方法费工费药,对人畜不安全,污染环境,杀伤有益生物,破坏生态平衡。另一类施药方法是用药剂处理种子,经济简便,农民欢迎。但由于缺乏专用于种子的剂型,不得不以乳剂或粉剂来代替。
近年来,发达国家对作物和蔬菜良种广泛采用种子包衣的方法,使良种标准化和商品化。小粒种子大粒化或丸粒化后,能实现精量播种。许多国家有完整的种子工业,种子公司集中进行种子加工和包衣处理,用标准化的良种供应国内外需要。我国从国外引进的良种无一不是经过包衣处理的。包衣种子所用的东西称为种衣剂。国际上常用的种衣剂有四类:①天然物质种衣剂,使小粒种子大粒化;②活性组份肥料的种衣剂;③单一或复合组份农药种衣剂;④肥料和农药混合型种衣剂。国际上对良种包衣技术是公开的,种衣剂的配方和制造工艺则是保密的。
我国虽然培育出很多作物优良品种,但与良种繁育密切相关的种子工业尚未完全建立。没有种子法,良种不采用包衣技术,这就可能使病虫害随新品种推广调运而蔓延。
北京农业大学经过五年时间研制成功了十八种含活性组份不同、作用不同、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包衣需要的种衣剂。种衣剂不同于一般拌种剂,一旦被包在种子上,立即固化成种衣膜,播入土中,遇水只溶胀而不被水溶解流失,以保证种子正常吸水发芽和药剂缓慢释放。包衣种子播在土中,在种子周围形成保卫屏障,防止某些土传和种传病虫侵袭,随着种子发芽出土,药剂从地下“小药库”逐步释放,被植株内吸后传导到未施药部位,继续起防病治虫作用,有效期一般四十五至六十天。包衣法是以种子为载体播入土中,隐蔽施药,避免杀伤地上天敌,这就协调了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包衣种子播种质量高,如棉籽播种可从未包衣的每亩十五至二十斤降至一至四斤,防治苗病的保苗效果在60%以上,保证一播全苗,还能促进棉苗早发,现蕾提前,蕾铃增加,产量提高15%左右,皮棉品级提高。全国有五十四万亩棉花采用良种包衣后,成本与增收比为1∶45左右。目前,种衣剂已扩大到玉米、水稻、花生和西瓜种子包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颇受种子和植保部门欢迎。


第5版()
专栏:

哈雷彗星和它的回归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研究室
著名的哈雷彗星,在阔别了七十多年之后,正从遥远的行星际空间向我们飞驰而来。它将在明年2月9日到达距太阳最近的地方(即近日点),在此前后,它两次接近地球:一次是在今年11月27日,距离为0.62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14,950万公里,即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另一次是在明年4月11日,距离为0.42天文单位。1985年11月初到1986年1月中旬,1986年3月上旬到5月下旬,这两段时间是本次回归的两个观测期,届时,用肉眼或小倍望远镜即可一睹哈雷彗星的风采(在农村夜空的条件下容易看到)。过近日点前后,虽然它的亮度增加,但由于淹没在太阳光中,观测困难。
从演化角度来看,哈雷彗星是一颗相当年轻的物理变化彗星,具有发育充分的尘埃彗尾和离子彗尾,有着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历史上,哈雷彗星是第一颗被计算出轨道并预报了回归日期的彗星。这是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的杰出贡献,他在1705年应用刚刚建立的万有引力定律完成了这一工作。哈雷彗星的命名就是由此而来。可惜哈雷本人未来得及看到他所预言的回归。哈雷逝世以后,这颗彗星回归过三次,人们对每次回归都进行过有准备的详尽观测。1982年10月16日,美国帕洛玛天文台在直径五米的反射望远镜上应用电荷耦合器件(CCD)首先找到了这位归客,世界各大天文台相继投入观测。去年11月,我国云南天文台等单位首先用一米反射望远镜和电荷耦合器件先后获得了它的星象;今年8月,紫金山天文台用四厘米双筒天体照相仪直接拍下了彗星星象。
相貌奇特的彗星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以哈雷彗星为例,现在认为它的主体是一团由冰物质和岩石颗粒凝聚成的叫做彗核的固体混合物,直径在一至六公里之间。当它在回归中接近太阳的时候,表层的冰物质受热气化,夹带着岩石微粒喷发出来,形成一大团叫做彗发的云雾,把彗核包围起来。彗发中不带电的尘埃微粒和相对较小的气体质点,分别在太阳光辐射压力、万有引力、太阳风和行星际磁场的作用下离开彗发向外运动,形成背向太阳扩展的弯曲的尘埃彗尾和平直的离子彗尾。
彗星与地球,同其他大行星一样,是在四十五亿年前从原始太阳星云中凝聚出来的。大行星在太阳光热辐射和本身地质力量的作用下,早已沧桑变迁,面目全非了;彗星则因其质量轻微,又远处于太阳系外围深幽寒冷的空间中,得以避免大的变化,基本上保存了形成初期的原始性状。从彗星物质中探测到的多种有机分子,也使科学家深感兴趣。正如研究生物化石可以揭开生物进化的奥秘一样,研究彗星物质,对于认识太阳系早期的历史乃至揭开生命起源之谜,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国际上对这次哈雷彗星观测工作的组织之周密,规模之宏大,手段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次观测不仅有可见光波段的常规观测,而且有几乎是全波段的各种特殊手段的观测;不仅有地面的观测,而且有卫星和飞船在大气层以外的观测和探测器迫近彗核的探测;不仅有各国的、专业的观测,而且有国际合作的、动员了广大爱好者的联测。我国已经参加了国际哈雷彗星联测组织,由全国各天文单位分工合作进行的、包括有天体测量、近核、大尺度、光谱、红外、测光、射电以及彗星与流星群关系等观测和研究项目的全国哈雷彗星联测工作,已列为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课题。我国幅员广大,拥有一支富有经验的观测和研究队伍,又有人数众多的爱好者配合,我们深信,我国的天文工作者一定能在国际联测中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取得这次观测的成功。


第5版()
专栏:

国外普遍重视植物药
近十年来,国际上对传统医药,特别是对植物药普遍发生兴趣,传统医药经历了一个从趋于淘汰到重新振兴的过程。联合国的材料表明,西方各国进口的药用植物及其产品,从1976年的三亿三千五百万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五亿八千万美元。许多国家还加强了对传统医药的研究。
联邦德国是使用植物药历史较久、使用植物药物较多的国家。据1982年报道,联邦德国生产植物制剂三千多种。最大的一家植物药厂专门从事药用植物的种植和新植物制剂的研制,并拥有自己的药用植物种植基地。该厂生产五十多个植物药产品,主要治疗胃肠道、心血管、肝、肾及水肿等方面的疾病,1982年产值达三亿七千万马克,其中出口产品就占二亿马克。
美国是出口植物药收入最多的国家,主要品种是西洋参及其制品。现在美国对植物药的研究重点是寻找抗癌药。1956年至1982年间,共筛选了三万五千种植物、微生物及动物样品,分离有效成分,进行深入研究。此外,美国还筹划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药物,生产那些不易栽培、栽培年份过久或有效成分含量过低的药用植物。
苏联有全苏药用植物研究所,它的植物园搜集了世界各地约二千五百种药用植物。研究所还在各种土壤气候带设有试验场,培育出近二十种药用植物。三十多年来,该所已研制成一百二十二个药用植物制剂,其中九十八个得到苏联卫生部批准。
(胡润生)


第5版()
专栏:

防火急救毛毯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美国纽约州哈茨代尔市的科研人员研制成一种新颖奇特的防火急救毛毯,不但能够迅速扑灭窜到受害者和救火人员身上的熊熊烈火,还能对烧伤患者起到急救效果。
原来,这种新型防火急救毛毯采用一种浸透特制凝胶体的羊毛织物制成。这种特殊凝胶体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认可的专利品。它用植物和蔬菜的天然油脂配制而成,内含三种抗菌剂,既能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又能杀死人体内的细菌,防止烧伤患处感染发炎。据介绍,这种新型毛毯可以承受二千八百华氏度(相当于一千五百三十八摄氏度)的高温,平时存放在密封的箱子里,一旦发生火灾,可以立即取出,投放到受害者和救火人员身上,迅速达到灭火和急救的双重目的。尤为奇特的是,毛毯中所含的特制凝胶体能够把衣服、毛发燃烧时聚集在皮肤表面的大量热量传导到毛毯外部,可大大减轻烧伤的程度。另外,这种特殊的抗菌凝胶体还可粘附在烧伤患处,当伤员被送到烧伤治疗中心或有关医院时,用普通淡水或盐水就可冲洗干净,对避免伤口恶化和加速伤口愈合十分有利。
三年多来的使用和临床经验表明,这种新型毛毯对一、二、三度烧伤均有明显疗效。它用于灭火,已有两年多的历史。
目前,这种新型防火急救毛毯在美国国内和一些国家已成为畅销品。 (于 夫)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减少烧煤污染的新技术
传统的烧煤方法,每烧掉一吨煤,大气中就增加九到五十公斤烟尘、十公斤二氧化硫、三到九公斤二氧化碳及其它有毒物质。尽管如此,至今煤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能源。现在煤在世界能耗结构中所占比例为百分之三十,预计到二十一世纪初将增加到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因此,改进传统烧煤技术,减少环境污染,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
目前美国正在研究和应用几种烧煤新法,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一种是除硫新技术。这种技术是采用液化床在煤的燃烧过程中提取硫。煤被点燃后在石灰石床中燃烧,硫与不含水的石灰石结合,就可以产生较少的废物和炉渣。另一种新技术称为混合循环煤气化法。煤、蒸气和氧在高温高压下混合,使煤气化。这种气化煤可以直接推动涡轮机发电,然后再在锅炉中燃烧,把水变成蒸气,水蒸气使另一个涡轮机发更多的电。此外,硫与氢的化合物还能作为副产品出售。
还有一种叫作新型烟囱废气净化法。这种方法是用氧化镁截获硫,硫被分离出来可供销售,氧化镁还可以被重新利用。
(费志中)


第5版()
专栏:

相逢未必不相识
——我国古代对哈雷彗星的观测
古平
“登九天兮抚彗星”,这是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九歌》中的诗句,可见彗星是我们祖先很早就注意观察的一种天象。
七十六年回归一次的哈雷彗星虽然由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它的周期,但它最早的行踪记录却在中国。在我国史书天文志、五行志、帝纪和传记中,关于彗星的记载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中外学者公认,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载,始见于我国春秋时代的史书《春秋》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它记述了二千五百九十多年前哈雷彗星出现时的情景,这比西方最早的记载要早六百多年。
紫金山天文台名誉台长张钰哲在他前几年发表的《哈雷彗星轨道的演化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一文中,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认为哈雷彗星还有一次更早的记录,它见于《淮南子·兵略训》:“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氾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这意思是说武王伐纣时,向东迎着木星进军,到氾这个地方下了大雨,到共头山时遇到了山崩,这时彗星从东方升起,彗头在东而尾向西,似乎有意以扫帚之柄授给殷人。张钰哲以哈雷彗星1910年回归的轨道为起点,往上推算,共计算研究了这颗彗星四十次回归的轨道,得出各次回归的年代,其中有一次回归,正是武王伐纣的年代。
从目前天文学家掌握的资料来看,武王伐纣至今三千年来,我国共有三十二次哈雷彗星行踪的记录。其中从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到辛亥革命前一年(1910年),哈雷彗星共出现二十九次,每次在中国史籍上都有记载。这样完整而连续的观察资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这些记录,对彗星出现和消失的时间、方位、运行路径、同太阳的相对位置以及彗星形态、亮度及其变化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作了精细的描绘。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发现了绘有二十九种不同形状的彗星图。这是当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彗星图。早在《晋书·天文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欧洲人九百年后才发现彗星本身不发光。
为迎接今冬明春哈雷彗星再次回归,我国天文工作者和天文爱好者,已作了充分的准备。据8月28日凌晨紫金山天文台观测,这位浪迹天涯的游子正在猎户星座和双子星座之间日夜兼程地向地球飞来。


第5版()
专栏:

我国第一个冷冻动物细胞库,已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建成。这个“冷冻动物园”在零下196℃的超低温中保存动物的精液、卵和胚胎等,为今后繁殖已灭绝的动物提供材料储备,也为研究动物分类、物种起源、系统演化和遗传育种等重大课题提供科学实验材料。“冷冻动物园”里冻存动物细胞株的设备——液氮柜和液氮罐,是个超低温世界。在这里,生命的新陈代谢基本停止,把细胞从液氮中取出后,便可继续其生命历程。
新华社记者 周重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