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我国食品工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全国食品工业会议上的讲话
(一九八四年九月三日)
这次全国食品工业会议,主要是请大家来研究《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纲要》的贯彻实施问题。这个纲要,是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怀下制订的,它总结了建国以来食品工业发展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发展食品工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是指导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已经国务院批准,希望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今天,我想就进一步发展食品工业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食品工业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农业生产的增长,我国的食品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已形成粮食加工、油脂工业、制糖工业、淀粉工业等二十四个行业,全民所有制食品工业企业已有六万多个。特别是乡镇食品工业发展很快,1983年的工业产值比1979年增长了两倍多,到去年底,我国农村已有二十五万个食品工业企业,二百万个食品加工专业户。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食品工业还十分落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综合利用不配套;原料的利用率很低,例如玉米加工淀粉的利用率,有的国家已达到95%以上,而我国的平均利用率还不到80%;能源消耗高,同国外相比,一般高出一至四倍;产品质量低,卫生条件差,包装也很落后;出口缺乏竞争力,有不少出口的食品是高亏商品。在经济发达国家,食品工业总产值都高于农业总产值,而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仅为农业总产值的30%。我国食品工业的这种状况,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很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很不适应,与外贸出口的需要很不适应。可以说,我国的食品工业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种新形势,迎接这场新挑战。
首先,农业的大发展为食品工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向食品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由于落实了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种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我国的粮食产量,自1979年以来连续五年获得了大丰收,1982、1983年连续两年增产五百亿斤以上,198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已达到七千七百四十五亿斤,比1978年的粮食总产量增加了一千六百五十亿斤,不仅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而且已跃居世界首位。今年夏粮和早稻又获得了丰收,夏粮产量预计可达一千七百七十多亿斤,比去年增产八十八亿斤,增长5%以上。随着粮食生产的增长,国家征购粮的数量也大大增加。1983年度国家征超购粮已达一千八百二十四亿斤,比1978年的九百五十七亿斤将近翻了一番。一些省、区由过去调进粮食变为调出粮食。这些情况和数字充分说明,我国粮食形势确实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全国而言,“食不饱肚”的问题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农民是粮满仓、油满缸,出现了“卖粮难”、“卖油难”的现象;国家也是粮满仓、油满缸,出现了“储粮难”、“储油难”的情况。广大农民和粮食部门迫切要求发展食品工业,把农产品就地加工,尽快销售出去。许多地区反映,目前已经出现大量农副产品如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因得不到及时加工而发生霉烂的情况,造成了很大损失。
我们对农业,对粮食生产,一方面要看到这种大发展的形势,另一方面又要看到,我们的农业,我们的粮食生产,还是低水平的,不能以此满足,停止不前,更不能采取限制粮食发展的政策。我们的粮食按人均占有量计算,同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差得很远,与中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低得多。我国人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基本上还是以粮食为主,多数人还是粗茶淡饭,只是填饱肚子。我们的粮食生产处在这样低的水平,为什么当前还感到粮食多,消化不了呢?这固然有流通环节上的问题,有你多我少、交换不发达的问题,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我们的食物消费结构落后,基本上还是原粮的消费,肉、蛋、奶的消费比重很小。如果我们的食品构成改变了,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了,虽然人们直接食用粮食的数量会相应有所减少,但粮食的总消费量将大大增加。有的国家看来直接吃的粮食不多,但总消费量比我们大得多。有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人每年只吃一百二十多斤粮食,但他们吃的肉、蛋、奶等,是以平均每人每年上千斤粮食换来的,实际上他们每人每年消费粮食是一千二三百斤。它这个消费水平,是通过食品加工和饲料加工转化的结果。由此看来,我们现在的粮食状况还是低水平的,感到多也是暂时的,绝不能因此而采取限制粮食生产的政策。应该在积极搞好粮食经营的同时,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开拓粮食的新用途。
食品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农业的发展,为食品工业提供了物质基础;而食品工业发展了,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和刺激农业的发展。食品加工是农业生产的继续和延伸,也是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食品加工是农业的副业。随着农业商品生产和工业的发展,食品加工逐渐发展成了一门工业。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促进农业全面发展。农产品,特别是鲜活的农产品,没有加工,就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商品生产。食品加工,将带动饲料的生产,促进养殖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种植业的发展,促使农业生产良性循环。所以有人把农业和食品工业称为一辆车上的两个轮子,很形象地说明了两者的关系。我国农村人口多,耕地少,要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翻番,使八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除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以外,还要寄希望于乡镇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所以,加快发展食品工业,不单单是从食品工业本身来考虑的,而是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从为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开拓市场来考虑的。根据目前我国农业大发展的情况,如果再不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农业的发展就将受到限制。各级领导对这个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求尽快把食品工业搞上去。近几年来,由于生产的发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增长很快。农民的收入,1983年平均每人达到三百元以上,比1978年增长一点三倍;城市职工的生活收入,1983年平均每人达到五百二十元以上,比1978年增长66.5%。城乡人民收入迅速增加,对工业食品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已经出现了住的要宽敞、吃的讲营养、穿的要漂亮、用的要高档的情况。过去农民很少问津的一些食品,如婴幼儿食品、营养食品、老年人食品、保健食品、方便食品、旅游食品等,现在也成了他们选购的对象。可见,农民的食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过去那种主要靠自己生产什么就吃什么的自然经济状态已经开始改变。城市居民和国内外旅游者要求食品多样化,要求购买高档食品、名优食品的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的工业食品是粗加工的半成品多,制成品少;一般产品多,中高档产品少;而且品种单调,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由于食品工业不发达,我国人民不得不把很大精力和时间花在一日三餐上。发达国家每人消费的食品中,工业食品的比例一般都在80%左右。我国人民消费的食品中,工业食品只占32%,其他都是没有加工的天然食品,主要是自炊自食。这样,不仅造成了食品资源和能源的浪费,而且在人力上也是很大的浪费,给人们在精神上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据有的专家估算,我国每天有近两亿人围着锅台转,人们为了一日三餐疲于奔命。有的同志说,我们是“紧张的早晨,战斗的中午,疲劳的晚上”,工作、学习、教育子女和参加文化活动都受到很大影响。如果我们大力发展配餐食品、快餐食品,就可以大大减轻家务劳动,使人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工作、学习和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着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
第三,食品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多层次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我国的食品资源很丰富,但是由于食品工业落后,多数不能进行综合加工,损失很大。以甘薯和马铃薯为例,国外已用它作原料生产出两千多种食品和高级化工产品,而我国还基本上没有广泛利用。我国甘薯种植面积约一亿亩,居世界第一;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六千万亩,居世界第二。两项年产约一亿四千五百万吨。对这一大可利用的资源,我们有些不经深加工就吃掉,有些就作了饲料,经济效益很低。若进行多层次加工和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就可以大大提高,薯干制成淀粉或改性淀粉,就可以扩大用途,增值可达一倍以上;如进行深加工,制成果葡糖浆、葡萄糖等,再加工一系列食品,其产值还将成倍增加。我国的油料加工,目前基本上采用的是压榨法,如果有70%改为浸出法,就可以多出六亿斤油;如果大豆提取油脂后再提取蛋白,仅此一项,每斤大豆就可以增值两倍以上。我们的稻谷,现在一般只加工成大米,其实大米还可以加工成上百种食品。上述几项原料提取主产品以后的副产品,大都是饲料加工的原料,充分加以利用,还可以把饲料工业带起来,继而促进饲养业的发展。还有肉食加工,现在主要是出售半成品,用传统方式制成熟肉,一斤生肉只能出六两熟肉,如加入大豆、花生等植物蛋白制成香肠,不仅可以增值,还可以充分利用植物蛋白资源,使食品营养更加合理。我国甘蔗的综合利用水平也很低,全国甘蔗综合利用如果都能达到广东江门甘蔗化工厂的水平,产值就可以翻一番。总之,我们的食品工业方兴未艾,大有用武之地,是非大发展不可的。
此外,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对于回笼货币,促进商品可供量同购买力之间的平衡,对于扩大出口,为国家积累资金和外汇,对于扩大就业面,也是十分必要的。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是非常重要、非常紧迫的。但是,目前有一些同志对食品工业面临的这种新形势认识是不够的。有的同志认为,有粮食、蔬菜,有锅灶,做熟了,吃饱了,就行了;有鱼,有肉,改善一下生活,就满不错了。这是把食品消费停留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水平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这些同志不了解食品工业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农产资源和各种野生资源,开拓食品领域,调整和增补营养,扩大营养源,以改变我国人民的食品构成。这种思想与形势的发展是很不适应的。还有些同志忽视我国国情,在发展食品工业问题上,否定作坊式的生产和前店后厂的作用,忽视农村食品工业的发展。应当看到,作坊式的生产,在我国有传统的经验。传统的名特食品,精湛的技艺,多是来自作坊和前店后厂。发展作坊和前店后厂,投资少,见效快,是发展现代食品工业的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大量资源分布在广大农村,而我们的交通还不发达,能源还很不足,要求把主要农副产品都运到城里加工,是不合理的,也是难以办到的。我国广大农村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很多能工巧匠,发展乡镇食品工业,就地加工,可以满足当地农民生活的需要,为城市的食品加工厂提供更多的半成品,还可以把大量的种、养专业户带起来,把各项服务业带起来,促进小城镇建设和整个商品生产的发展。这确实是一条富国利民的路子。
二、坚持改革,加强食品工业的行业管理
中央指出,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着重抓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件大事。赵总理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城市改革的步子要加快。我们要按照赵总理指出的近期城市改革的方向和原则,一个一个地制订具体方案,逐步加以实施。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和准备进行的改革主要有:国务院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十条规定;对奖金实行“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同时征收超限额奖金税;从今年第四季度起,进行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对建筑行业的全面改革;对机械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对城乡流通体制和外贸体制的改革;现在还正在研究计划、财政体制的改革,以及工业领导体制和国家领导机关进一步改革的问题。总之,全国已出现了改革的新形势,改革已经形成一股潮流。现在是群众要求改革,干部盼望改革,领导支持改革。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都在探索改革的途径,有些改革的方案正在付诸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改革的阻力也是有的,但是真正反对改革的人是很少的,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习惯势力的束缚,只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阻力是可以克服的。我们要在改革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因势利导,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防止一哄而起、一阵风、一刀切。要把群众要求改革的积极性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微观上放开、搞活同宏观上不能失去控制结合起来。对于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一时还看不准的,可以允许进行试验和继续观察,但不要宣扬和推广;与党的方针政策明显不相符合的,则应及时纠正。有些党政机关的在职干部与群众合伙兴办经营企业,不符合政企分开,官商、官工分开的原则,容易形成以权谋利,不利于真正搞活经济,必须纠正。
食品工业要紧紧跟上全国改革的新形势。赵总理曾经指出,食品工业要从加强行业管理上作文章。加强行业管理就是对现行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长期以来,我国的食品工业一直沿用部门管理体制,实行条块分割的交叉管理办法,按部门分头管理和按行政区划进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割断了行业的内在联系。在原料利用和开发上,生产规划和布局上,资金使用和技术开发、技术引进上,人才培训和交流上,产品的供应和改进上,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互相抵制,互相封锁。实践证明,这种管理体制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使食品工业难以迅速发展,这种状况非打破不可。
实行行业管理,是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是对现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重大突破。它要求我们必须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的界限,对全国食品工业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要求我们搞好信息和咨询业务,建立健全情报信息和咨询服务机构,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服务;要求我们组织和促进食品工业企业的各种形式的联合,如城乡联合,国营与集体联合,国营与个体联合和与外资企业的联合等;并要求我们搞好专业性技术开发,开发新的食品资源,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食品工业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发挥各级的积极性,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村一起动手,大家来办食品工业;全民、集体、个体一齐上,国家侧重于搞高档的食品,集体企业特别是社队、乡镇企业,主要搞一般的、大众化的食品;要搞各种各样的主副食品,适合各种消费者的需要;要发挥各地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拳头产品,不要千篇一律。
食品工业协会是推动食品工业发展的行业组织,它比行政管理部门超脱,可以协调各部门、各地方办的食品工业;它不象总公司那样忙于业务经营,可以集中精力搞好行业管理;它不与企业争利,有利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符合政企分开、搞活经济的原则。因此,食品工业协会是加强食品工业行业管理的一种好形式。国务院已经决定,全国的食品工业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抓总,并同意国家经委成立食品工业办公室和食品工业技术开发总公司,与食品工业协会是一套机构三块牌子。其任务是加强行业管理,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搞好服务,提供信息,开发新技术,对发展食品工业的方针、政策、法规等提出建议。但要注意发挥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积极性,不能搞垄断。在加强行业管理上,有的省市已经取得了一些新经验,例如江苏省扬州市打破食品工业多头领导、条块分割的局面,成立了食品工业领导小组、食品工业协会、中国维扬食品开发公司,运用行政手段、协调手段和经济手段,推动食品工业迅速发展,收到了显著成效。一些跨地区、跨部门乃至跨省市的联合企业已经出现,食品工业搞得十分活跃。各地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创造加强行业管理的新经验。
三、要进一步放宽对食品工业的政策
为了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必须进一步放宽政策。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把权力下放给企业,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由于食品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是一个发展较慢的行业,还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扶持政策。
(一)对食品工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要在“六五”期间的水平上逐年增加。在资金安排上,除按计划给有关部门的以外,要给食品工业协会拨一部分资金,由食品工业协会按照择优扶持的原则,有重点地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也可以办试验工厂。
(二)要实行广泛的集资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要支持食品工业从多方面开辟资金来源,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允许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除外)投资入股。还可以采取合资经营、合作生产、补偿贸易等多种形式,利用外资发展食品工业。
(三)要适当提高国营食品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扩大银行中、短期贷款,并允许在缴纳所得税前还款,延长还款期。各级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要拨一部分贴息贷款,用于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最近,国务院已发出通知,对商办食品工业实行优惠政策,其他方面办的同类型的食品工业也可执行这一政策。
(四)为了支持食品工业的技术改造,开展国产和引进设备的租赁业务,凡由中国食品工业技术开发总公司下属的食品机械租赁公司租赁的设备,其租赁费用可以列入成本,对租赁金额较大的成套设备可以申请贷款,用借款项目投产后新增利润在缴纳所得税前还款,并可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适当延长还款期限。
(五)食品工业的产品,除了少数几种必需品外,应尽可能实行市场调节。首先是小食品,花样繁多,应象小工业品一样,逐步把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其次是新开发的食品,也要放开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对这个问题,请国家物价局和食品工业协会尽快研究提出具体实施办法。
(六)要鼓励发展传统名特食品。对于新恢复的传统名特食品,可按小食品的办法减半征收所得税;对于进入国际市场的传统名特产品,要适当扩大有关企业的外汇留成比例,以加快其技术改造。
(七)对专门生产婴幼儿食品和直接供应大、中、小学生的快餐方便食品的企业或车间,其产品不进入市场,采用内部价格,利润微薄,又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可以免征产品税和所得税。
(八)为了促进和发展食品工业企业的联合,对于城市工厂到外地联合办厂分得的利润,在征收所得税后,全部留给企业。
(九)要努力搞好食品工业的原料生产,不断改良品种,提高质量。农业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抓好原料生产基地的建设。对食品工业所需的农产原料,要实行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政策。
(十)鼓励食品工业使用加价原料,综合开发利用资源。食品企业因用加价原料发生亏损或利润很小的,可以申请减免产品税。对防治污染和新上的综合利用项目所产产品实现的利润五年内不上缴,留给企业治理污染,开展综合利用。
乡镇食品工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农民在产地发展食品加工,各地人民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给予扶持。
四、加速食品工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技术进步
发展食品工业,除建设必要的新企业外,主要依靠技术改造,充分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现有企业是食品工业大发展的重要基础,走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的道路,是大力发展食品工业的重要途径。这样做,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比起新铺摊子效益要好得多。
食品工业的发展,要依靠技术进步。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产品为“龙头”,以工艺为基础,把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结合起来,把发展生产与降低消耗、改善生产环境结合起来,把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制与群众性的技术革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技术进步。要大力采用新技术,提高食品工业的设计、装备水平,逐步把生产建立在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上。
要把现代技术与继承、发展传统食品的精湛技艺结合起来。我国的传统食品,历史悠久,以色、香、味、型、劲俱佳,名扬四海,堪称世界之冠。要继续抓好传统名特食品的抢救、恢复和整理提高工作,发挥我国传统食品的优势,保持名牌,增强信誉。
食品工业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要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努力创造条件,改善食品生产的环境,搞好食品卫生,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食品工业是涉及到多学科的工业部门,要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加强科学研究,尽快地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要加强行业技术开发中心,鼓励专家、学者组织各种形式的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工程设计等公司。要建立和健全信息中心,发展信息网络,及时掌握和分析国内外的市场动态、经济情报,预测变化趋势,为企业服务。要认真抓好新产品的技术攻关,采用新工艺,试制新产品,推广国内外的新技术。
加快技术进步,要有计划地组织技术引进,运用世界新的技术成果。特别要十分重视“软件”技术的引进,注意引进关键设备和科研、测试手段,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对引进的技术和设备,要做好消化、吸收工作,并加以创新。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合资经营、合作生产,请进来、派出去等都可以。
要抓好智力开发,培养人才。各地区、各部门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支能满足食品工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化食品工艺和技术的职工队伍,改变现在职工队伍素质较差的状况。为此,要努力办好食品工业院校、中专和训练中心,在有条件的院校内增设食品系、营养系或各种食品专业,还要办好干部、技术人员的进修班,加强各种专业人员的培训。
食品工业是多家经营、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综合性产业,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要有一位负责同志分管食品工业。我国的食品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食品资源十分丰富,市场容量很大,发展食品工业有广阔的前途。只要解放思想,立志改革,勇于创新,扎实工作,我相信一定能够把我国的食品工业搞上去。(附图片)
安徽省天长县粮食系统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图为职工在生产甘露饼。 朱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