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纲领
——兼谈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
敢峰
去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在书赠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也是教育改革的纲领和根本方向。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向教育战线提出的任务和当前世界上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
教育工作是国家和民族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是一切基本建设中最重要、最长远的基本建设。对这样一项意义深远和关系全局的基本建设,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是无论如何也搞不好的。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打破在教育问题上的狭隘眼界,进一步搞好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在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包括教材)、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根据三个“面向”的思想坚定而又稳步地进行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我们的全部教育工作转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轨道上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的教育事业无论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教育质量上,都同四化建设的要求很不适应。我们能用在教育上的投资还很有限。师资的来源,教师水平的提高和知识更新,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也不是短期内所能解决的。那么,在教育工作中还能不能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呢?
我们的回答是:可以贯彻,而且必须贯彻。这是教育战线上一切有志有识之士的共同回答。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种人才的,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不面向现代化,能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吗?现在世界上不但存在着各种复杂的政治矛盾和经济矛盾,而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我们的教育不面向世界,能迎接这个挑战吗?能在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抓住有利时机,缩短在科学技术上同西方国家的距离吗?本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奋战在各条战线的人才需要从现在起就抓紧培养。这些人应当具有远大的政治眼光、精明的经济头脑和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符合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教育不面向未来能完成这个任务吗?从长远和根本的意义上说,面向未来就是面向共产主义,培养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接班人,怎么能因当前教育工作上有困难就不面向未来呢?我们教育事业的底子固然很薄,困难很多,希图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而且必须立足现实,把“面向”的问题解决好,在正确的战略思想、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研究我们前进中的各种战术问题,一步一步开拓前进的道路。囿于各种困难,只考虑眼前的战术问题,疲于应付“过日子”,那就会陷于盲目与被动之中,连眼前的工作也很难做好。战略问题不解决好,战术问题研究得再多也无济于事。打仗是这样,搞建设是这样,办教育也是这样。
明确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就要在这个战略方针的指导下研究我们的战术。这是一项非常繁重、非常复杂、非常细致的浩大工程,需要分层次、按系列、有步骤地去进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怎么办,各级各类学校怎么办,各种不同的地区怎么办,都要根据四化建设的需要,从自己在整个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应有的作用以及现有的具体条件去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要有规划,要有政策,要有办法,要有实施的具体步骤,还要有进行改革的各种试验。当前我们所要进行的各种教育改革的试验,说到底,就是要探索一条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体道路,使过去的传统的教育逐步转变为现代教育。
实现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十条内容:
(一)用现代的观点看问题,教育不仅仅是上层建筑,同时也是生产力,而且是潜在的最重要的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人才问题。在国民经济的整个系列中,学校是开发智力资源的基础工业,在投资上应尽量予以保证,并围绕世界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尽快形成若干人才培养中心。迎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战略上的决胜,最终取决于教育。因此,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按照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来改革教育,这是从过去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现代教育的首要问题。
(二)历史上的传统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现代教育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上要普及到全体人民。和过去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经济不同,没有现代的经营管理、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就不可能从事现代化的生产劳动。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层次、多类型和多种形式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对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三)要把单一的正规化学校教育,转变为以正规化学校为主体的多渠道办学——广开学路。既要有致力于提高的由各级重点学校组成的“小宝塔”系统,又要形成能适应于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的各级各类教育的网络系统(包括自学成才)。特别是要大力开发经营管理教育和新技术、新工艺教育,兴办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在农村则要兴办适应各地需要的农业技术学校。
(四)传统的教育仅仅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而为了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现代教育应实行终生教育。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应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五级,其中各种不同程度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继续教育是基本的,应作为普遍的要求。
(五)使教育从过去凝固、保守的封闭系统转变为动态的开放系统。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调整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迅速把国内外的社会经济信息、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各种思想资料经过分析、研究、整理,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中来(包括开选修课和各种讲座)。同时要从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两个课堂”并举,在学好各门课程的前提下,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刊,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使他们直接而广泛地获得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为此,必须不断地抓好教师的知识更新,造就一支“三个面向”的教师大军。
(六)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走在时代潮流前面。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抵制各种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七)使教学从单一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智能结构的全面培养。这是对付当今世界上知识更新最有效的途径。对当前的教学和考试方法要进行改革,使学生从学习上一窄二死三负担过重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进入才能和知识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八)把落后的教学手段转变为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电视和录音、录相等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强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的建设。
(九)有条件的学校要从单一的教育职能转变为多种职能兼备,尽可能向社会提供科技服务,使理工科高等学校成为以培养人才为主的教育、科学研究和现代化生产三结合的基地。高等学校的教师应当加强科学研究,吸收最新科学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等学校的学生和研究生应当早日进入科学研究领域,把进行“真刀真枪”的科学研究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十)要改革文科教育,使大学文科从偏重于学院式的教育转变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熔炉。要使文科的教学和研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着重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来办教育,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教育,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使教育从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转变为经济建设的先行。
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确实很难。“左”的思想的禁锢,旧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各种条件的制约,再加上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在改革的道路上每迈出一步都要拿出很大的勇气。然而,教育改革之难真的难于上青天吗?不,对于教育战线上的一切有志有识之士来说,正如宋代的伟大爱国诗人陆游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所吟诵的那样:“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问题在于我们是否真有改革之志,勇于把困难踩在脚下,用实际行动写出我们伟大时代的教育诗篇。


第5版()
专栏:国外教育动态

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吴福生
在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中,职业技术教育受到高度的重视,并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出现了改革的趋势,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一、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事业。苏联1984年4月通过的教育改革方案,决定在五至十年内普及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现代生产对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的要求。英国、法国、瑞典以及北欧一些国家强调教育要“面向劳动世界”,在中学阶段就施以职业技术教育,为劳动市场准备后备力量。例如,法国把举办企业实习班,作为教育面向劳动世界的一项重要政策和解决教育与就业结合的有效措施之一,仅1981年至1982年,就有五万五千个企业的实习班对中学生进行培训。
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这是近年来各国教育的一项重要变革。从苏联、东欧一些国家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趋势。苏联新的教育改革方案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方案规定,把现有的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学校改组为统一类型的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种学校培养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高度熟练的工人。在七十年代,瑞典把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融为一体,改为综合高中。学制分为二年、三年和四年。三种学制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各种不同类型的职业训练。毕业后一部分学生升学,大部分学生就业。英国也出现了类似这种综合制的中学。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和规模日益扩大。近年来,联邦德国进行了一项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验:过去联邦德国职业教育对象当中,女学生选择职业训练的范围远不如男学生广泛,她们只能选择典型的妇女职业进行训练,如售货员、理发员、推销员、绘图员、护士等。现在妇女就业的范围扩大了,学习专业有电气设备安装工、动力设备电工、工具制造工、测视调整技师等。实验的结果表明:女生培训的成绩并不比男生差,而且辍学率比男生小。现在越来越多的女生参加了传统的男生的职业训练。妇女经济地位低,就业范围窄,劳动就业难,这是国外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联邦德国的这项实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些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例如苏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九年制毕业生的人数和比重将增加一倍。据统计,目前苏联不完全中学毕业生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约占三分之一左右,从发展来看,九年级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升入完全中学十年级的比例将达到一半对一半。
四、中等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职业教育已不限于学校教育的范围,而是扩展到中等教育以后,使受过中等教育的人能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美国的职业教育从中学开始,继续进行到中等教育后二年为止,也即相当于准学士的水平。法国政府于1982年制订了《十六——十八岁青年进入社会与职业培训计划》,旨在帮助未受任何职业教育便离开学校的青年获得职业资格或文凭。在日本,全国青年未受高等教育而已就业的占60%左右。为了满足这部分青年继续学习和选择职业的需要,一种受到人们欢迎的专修学校应运而生。这种学校招收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学科种类有数千种之多,毕业后80%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所希望的职业。
五、重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1980年对加拿大一千四百家公司进行的调查表明,60%的企业举办了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其中有19%的单位培训时间超过一年。法国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也十分密切。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亲身体验职业生活,法国教育部在企业办了实习培训班,计划在十年内将有三十万至四十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活动。 民主德国近十年来在企业里建立了一千四百个综合技术中心,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技术训练的场所。学生的生产劳动不仅在学校教学计划中占有牢固的位置,而且在企业生产计划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匈牙利也十分重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强调要积极利用企业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职业训练。企业跟学校签订合同,企业需要的技术人员一般都是根据这种合同调入,企业给学生一定数量的助学金,学生毕业后必须到企业工作一定的年限。苏联规定,有两千人以上职工的企业单位要开设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农村,每个行政区都要开设中等职业学校。


第5版()
专栏:教育

发展大专不要削弱中专
尔东
目前,在多层次发展高等教育中,有一种容易采用的办法,就是将一些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中专学校改办成大专院校,并认为这是投资省、见效快、多快好省发展高等教育的途径之一。据统计,1978年以来新增高等学校中有一百四十二所是由中专学校改办的。应当承认,少数五十年代建立起来的中专学校中,有些师资较强、教学设备较好的专业,稍加充实提高,是有能力担负专科生的培养任务的。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在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需要试办一些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职业专科学校。但是,必须认真做好这些专业的调查和试办的准备工作,增加必要的投资,而且应该与中专同步发展。
赵紫阳总理早在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就指出:“我国中等专业教育多年来发展缓慢,形成中等和高等专业人才的比例严重失调”。以工科专业为例,建国三十五年来,高等学校共培养一百四十三点五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共培养一百五十二点一万人,比例为1∶1.06。而1983年高校工科类招生十三点十三万人,中专工科类只招九点一二万人,工科大专的培养能力远远超过中专,比例失调现象是极其明显的。由此造成了人才使用上的浪费,而且不利于生产第一线技术力量的充实和加强。所以,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科学地预测各级专门人才的需要量,合理地确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规模与速度,才能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满足各方面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不顾人才比例失调的现状,成批地把为数不多的老中专学校改办为大专,既削弱了培养中等专业人才的阵地,又使中专处于缺乏骨干教师的境地,必然造成教育质量降低,加速人才比例的失调。因此,用改办中专来发展大专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总的看是得不偿失的。
那末,用什么办法来发展高等教育和改变大学本科与专科之间比例不协调的现象呢?去年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调整改革和加速发展高等教育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应采取以下途径来解决:首先要发挥现有高等学校、特别是老校的潜力;其次是积极提倡大城市、经济发展较快的中等城市和大企业举办高等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第三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夜大学等类的高等学校;第四是提倡和推广委托培养和联合办学;根据需要和可能,有计划地新建一些高等学校,等等。我国高等学校目前平均每一专任教师只负担四名大学生,远远低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数字,有一半以上的高等学校规模在千人以下。因此,只要适当加强必要的投资,使办学条件进一步配套,就能扩大现有的办学规模。
至于增加专科比重的问题,我们认为,一方面要注意统筹安排,由国家下达计划,在有条件的高校增办短线的专科专业;另一方面,可以将一部分本科改为两年制的专科。依托高等学校发展专科教育,这才是投资效益较好、质量较高和见效快的路子。还应该看到,正处于大发展中的广播电视大学以及函授大学、职工大学、短期职业大学等,其主体大多是专科一级的教育,在估量专科这级教育的培养能力和统计毕业生人数时,不能忽略这一组成部分。198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三十九点一万人,其中专科学生十三点四六万人,占34.5%。而同期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四十一点二四万人,其中大部分是专科。因此在现有大学本科、专科和中专之间,我们应该调整改办哪一级学校才有利于全面扭转比例失调的局面,应该是很清楚的。当然,中专教育发展缓慢,既有其本身存在的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内因,也有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各部门、各地区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发展这一级教育的方针、政策等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办法,才能使它与各级各类教育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第5版()
专栏:教育

也谈发展高等专科教育的途径
北京电力学校 周国强 杨常庆
读了富能同志5月24日于《人民日报》《教育》版发表的题为《中专校的‘升格风’要制止》的文章后(以下简称《富文》,感到这篇文章有不少欠妥之处,愿提出与之商榷。
中专校的升格与否不完全决定于中专校的本身或它的主管业务部门的主观愿望,而是取决于国家四化建设的需要。例如,中央某部1984至1990年人才预测规划,每年需要补充本科生八千九百人,专科生八千五百人,中专生二万零五百人,按上述顺序其比例为1∶0.95∶2.3。目前该部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为:本科生三千六百四十人,专科生五百一十人,中专生四千八百五十人,其比例为1∶0.14∶1.33。本科生,该部自己培养与国家分配的名额加在一起与要求数相差不多,而专科生,特别是专业对口的专科生同需要的数量相差十五点六七倍,中专生与需要的数量相差三点二二倍。因此,在大力发展中专教育的同时,必须花更大的力量发展大专教育,以逐步合理调整各教育层次间的比例关系。
发展高等专科教育应当多种渠道,这样才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如大学兼招专科生,新办专科学校,将少数中专校改造升格为大专学校,举办各种成人高等教育等都是可行的。根据中央某部人才预测规划,每年需要净增八千名专科生,假如每所专科学校按一千八百人计算(三年制)就要兴办十三所。这样规模的专科学校,从购地、建房到招生,每所专科学校约投资三千余万元,共需投资近四亿元。而该部教育经费每年只有四千万元左右,拿出那么多的钱兴办专科学校是有困难的。退一步说,即使有这笔资金,从筹建到出毕业生又需多少年呢?
因此,在师资、设备条件较好的中专校中,选少数几所,适当改造和补充后升格为大专,这是投资少、见效快、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但这一可行的途径被《富文》完全否定,并指责为造成中专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全国有三千零九十所中专校,据《富文》提供的数据,自1978年以来有一百四十多所中专校升格,仅占4.5%,这样的比例怎能说成是“升格风”呢?众所周知,中专校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十年动乱遭到严重破坏,师资大量流失,校舍大量被侵占,至今尚未完全归还,致使无法扩大招生。其次是中专校师生待遇过低,使青年不愿上中专,教师不安心于中专校工作。
我们应该相信,各主管业务部门在经过调查和人才预测的基础上,会根据人才需求把本系统各级各类学校调整好的。中专校肯定会发展的,但在专科生奇缺和我国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少数中专校升格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然的。历史证明,不少大学(包括一些重点大学)就是在中专或类似中专校的基础上办起来的,并且办得很好。不要轻易地把调整教育层次的比例关系的一些做法说成是刮“风”。我们认为只要对国家有利,在全面发展、重点调整、保证教学质量、严格把关的前提下,即使这种“风”刮得更大些,又有何不好?在科学飞跃发展的时代,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有少数不同类型的学校“升格”,这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