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9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理论战线上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编译的《列宁全集》第二版,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一至第四卷,从国庆节起在全国发行。明年将提前出版1917年以后的列宁著作八卷。整版于1990年出齐。
新版《列宁全集》的出版是我们党理论建设工作的一件大事。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是我们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今天,在我国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同样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新版《列宁全集》的问世,对于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高广大党员和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治水平,对于解放思想、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版《列宁全集》是我国自行编辑的、面貌全新的版本
《列宁全集》第二版共六十卷,分为著作、书信、笔记三个部分,全版共约二千六百万字。比第一版增加二十一卷,总篇幅约增加百分之六十。第一版收录列宁文献近四千篇,新版增加了约六千篇,共收列宁文献近万篇。新版《列宁全集》是以俄文第五版为基础,增收苏联后来陆续发表的许多列宁文献编辑而成的。因此,这是当今文献最丰富的一部《列宁全集》。
新版《列宁全集》在文献的编辑上与第一版大不相同。由于增加了大量新文献,对原有的许多文献的日期重新作了订正,因而编排次序和卷次划分都有了较大变动。对俄文版编者为列宁著作加的标题,凡是不大确切的,我们都作了修改或更换。新版大多数卷次中增加了“附录”一项,收录列宁的提纲、草稿、摘记以及少量同列宁的著作和生平活动有关的文献资料,有利于对列宁思想的研究。
第一版的译文不够理想,难以保持相对稳定。在其后出版的某些列宁著作单行本、汇编本、专题文集以及《列宁选集》中,译文屡有改动,使读者阅读和引用时无所适从。新版的译文除了一部分是新翻译的以外,都根据最新的原文版本仔细校订,补译了原文老版本删掉的一些段落和词句,纠正了错译,力求更加准确。与第一版相比,新版的译文改动很多,以第一卷为例,涉及对列宁著作的理解的实质性改动多达近百处,其他的修改数不胜数。新译文更加精确、通顺、流畅,以后学习和引用列宁著作将以新版译文为准。
新版附有多项内容翔实的参考资料,为理论工作者提供研究的方便,也有助于读者理解原著。各卷的前言介绍了本卷著作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卷末的资料性注释比第一版增加一倍以上,许多注释包括有难以找到的资料。各卷年表记述与本卷内容有关的列宁主要理论和实践活动,篇幅比第一版增加两倍以上。新版还增加了第一版所没有的人名索引和文献索引。人名索引有五千多个条目,各条都有人物简要介绍。文献索引列出列宁作了批注的书刊文献六百五十余件、列宁引用和提到的各种文献资料一万六千多件。
此外,新版增加了我国早期出版的一些珍贵的列宁著作译本的插图,如任弼时同志1924年译的《中国的战争》一文,1927年汕头《岭东民国日报》由周恩来同志题写刊头的“革命”副刊上刊载的《国家与革命》的译文。加入这种插图是过去经典著作版本中所未见的。新版的装帧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富有中国特色。版式设计也比第一版有很大改进。
总之,新版《列宁全集》从形式到内容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新版充分利用了俄文第五版的材料,汲取其优点,而编辑处理、资料编写以至装帧和版式设计,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自编经典作家的全集,在我国还是第一次,难免会有缺点和不足之处。但是,新版《列宁全集》的出版,毕竟表明我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辑出版事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新版《列宁全集》的出版为学习和研究
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宣传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便组织了马克思列宁著作的编译出版工作,有计划地出版了《马克思全书》和《列宁全书》。在第二次国内战争的艰苦条件下,我们党利用一切公开的和秘密的方式,翻译出版了列宁的重要著作四十余种。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作出了全党普遍深入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决定,延安出版了《列宁选集》和一批单行本。在1942年的全党整风运动中,党中央指定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两书为全党学习文件。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指示全党干部学习《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的第二章,以后党中央又规定十三种马列著作为干部必读书。建国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工作更得到蓬勃发展,对于广大干部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马克思列宁主义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歪曲、篡改和割裂,弄得面目全非。我们党粉碎了“四人帮”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恢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面目。党中央向全党提出重新学习的号召,要求广大干部首先要更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新版《列宁全集》的问世,将为我国人民学习和研究列宁的思想、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这是理论战线上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
《列宁全集》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思想宝库
在《列宁全集》中可以看到,列宁早在青年时代就熟谙马克思的学说,善于把马克思的理论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一些早期著作中,列宁已经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了鲜明透彻的阐述,熟练地运用马克思的学说来深刻分析俄国的经济和社会现实。
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列宁把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发展为关于党的建设的完整学说;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原理;阐明并解决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列宁全面分析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固有的矛盾,作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前夜的科学论断,揭示了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由此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国家中取得胜利的新结论,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并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方面,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更为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社会主义如何搞法,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现成答案。列宁领导俄国人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给我们留下了可贵的思想遗产。列宁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始终抓住三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一个是从事实出发,一切由实践检验,再一个是依靠人民群众。
列宁认为,特殊的形势使俄国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俄国具备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条件,但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却比西欧许多国家落后,而先进的经济文化水平又是实现社会主义所必需的条件。俄国应当而且可以在工农政权的基础上使自己的经济文化水平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因为如此,列宁曾经明确地说:“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没有这个条件,社会主义的胜利就无从谈起。调整生产关系,改善上层建筑,发展科学文化,所有这一切措施、政策,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力,以便建成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始终不渝地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实事求是的观点。他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说过: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正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具体形式和途径,那只有依靠千百万人的实践才能解决。在《列宁全集》许多文献中可以看到,列宁制订任何政策,采取任何措施,都是坚持以经得起客观检验的事实作为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证明是错误了的政策,脱离实际的计划,列宁都毫不犹豫地及时纠正。
列宁十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他认为,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党和国家才能实行符合实际的领导。列宁常常批评那些惯于发表有害空谈和抽象议论的“共产党员官僚主义者”,要求他们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了解真实情况,总结实际经验。列宁十分重视吸引广大劳动群众参加管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他说,社会主义不是按照上面的命令建立的,“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此外,列宁在领导苏维埃国家的不多几年中所提出的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在党的建设方面,列宁极其重视党成为执政党以后队伍的统一、团结和纯洁;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作用,坚持实行党的集体领导原则;要求党员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密切联系群众,不得利用执政党的地位捞取好处;要求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经济建设的各种本领,精通业务。在经济建设方面,列宁把促使整个国民经济达到现代水平、实现电气化作为具体目标,强调各生产部门有计划地协调发展;制订和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恢复农业生产力,发展商品生产,发展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造就大批人才;在大企业中实行一长制,反对实际上无人负责的所谓集体管理制。在科学文化方面,列宁认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是建成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指出用共产主义精神改造社会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他强调扫除文盲、发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人民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性;十分重视和关心科学技术专家,支持和鼓励他们的发明创造。在政权建设方面,列宁提出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要求精简苏维埃机构,提高效率,反对拖拉作风和官僚主义;注意培养和挑选人才,对工作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重视健全法制,制定各种法典法规并要求严格执行,等等。
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赋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极大的新的活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宝贵财富。新版《列宁全集》中新收录的大批文献,将列宁上述各个方面的思想反映得更加充分和具体化。新增加的大量的列宁国务活动文献,如决议草案、电报、书信、便条一类,具体生动地反映了列宁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反映了列宁作为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和执政共产党的领袖的伟大而又亲切的形象。这些文献是研究列宁的生平活动,学习他崇高的思想作风和革命品德的极好材料。
列宁是最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者。革命辩证法是贯串着整部《列宁全集》的灵魂。列宁反复用恩格斯的名言“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来教育人们,要求共产党人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原理,不断分析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引出理论性的结论,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我们的典范。我们必须以同样的态度来学习和研究列宁的著作,学习列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开拓出中国式社会主义的道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继续推向前进。


第5版()
专栏:学点革命史

毛泽东和《政治周报》
1925年12月5日《政治周报》创刊于广州。它是国民党中央机关刊物,毛泽东担任国民党宣传部代理部长时,兼任该刊主编。1926年6月5日以后停刊,共发行十四期,每期发行四万份。在当时是发行量较大的刊物之一。
《政治周报》主要是为了反对以西山会议派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而创办的。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之后,国民党右派更加嚣张。11月,他们在北京西山举行会议,另立中央,通过一系列反共决议。对此毛泽东在《发刊理由》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向反革命派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是《政治周报》的责任。这里所指的反革命宣传主要就是西山会议派的宣传。
当时,中国共产党人主办的《向导》、《新青年》等刊物,对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言论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但是《政治周报》在这场反击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它不仅先后由毛泽东、沈雁冰、张秋人等著名共产党人担任主编、副主编,不仅有许多著名共产党人为之撰稿,而且由于它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刊物,它刊登国民党各种正式会议文件,刊登何香凝等著名国民党左派人士的报告,同时还刊登广东国民政府的一些头面人物的文章和报告。这就使它在北伐战争前夕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影响十分广泛,成为进一步巩固国共合作,反对国共分裂的重要舆论阵地。
与共产党人团结起来,并肩战斗,是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核心,是取得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联共还是反共,是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部争论的中心问题。国民党右派在西山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清共”。他们非法决议:“取消共产党在国民党中之党籍”,“开除国民党执行委员会中之共产党员”。对此,毛泽东在《政治周报》上开辟了《反攻》专栏,并亲自用“润”的笔名,写了一批犀利的小品,痛斥了新老右派分子攻击共产党的各种谬论。他指出,右派正是借着“反共”、“讨赤”的旗号,去同奉直军阀及各种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结成“同盟”,他们企图通过反对共产党的办法来破坏革命,以适应国际帝国主义的需要。在该刊第二期上,毛泽东以“子任”为笔名发表了《革命派党员群起反对北京右派会议》一文,用廖仲恺生前所倡导的“革命派团结起来”的口号,号召全国革命者共同反击右派,粉碎他们分裂革命阵线的阴谋。在第四期上,他又发表了《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一文,论述了孙中山接受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这一正确决策的重大意义,指出没有无产阶级的勇猛参加,就无法组成“革命联合战线”,就不可能打垮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大地主官僚军阀等组成的“反革命联合战线”。右派妄图建立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独裁的国家”,是完全违背了孙中山的遗教。
当时尖锐争论的另一重大问题,就是在国际上是继续执行联俄政策,还是取消这一政策。《政治周报》上发表大量文章,批驳了西山会议派把“联俄”诬为卖国政策的言论,分析了在当时国际形势下,为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必须依靠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持,必须取得社会主义苏联的支援。
在反驳右派对于“联共”、“联俄”、“扶助农工”政策的攻击的同时,毛泽东在他亲自撰写的文章和他所编发的文稿中,还突出强调了中国革命必须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为首要目标。他利用《政治周报》这块阵地,进行了声讨帝国主义及其在华工具——各系军阀的斗争。他还代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拟制了《中国国民党之反奉战争宣传大纲》,亲自编发了《十二月二十日广州的反段大示威》的报道。
毛泽东还撰写了《北京右派会议与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最后的工具》、《右派的最大本领》、《邹鲁与革命》等一系列短评和文章,深刻地剖析了国民党右派反动的阶级实质,指出:“北京右派会议替帝国主义做了适合其需要的种种工作”,“大大帮了帝国主义的忙”,事实上成了帝国主义的工具,成了军阀的辩护士。《政治周报》发表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严驳北京党员之违法会议》及《中国国民党对全国及海外全体党员解释革命策略之通告》,将改组以来国民党左派与右派斗争的经过及孙中山所采取的革命策略,通告各地党员,希望各地党员“勿为异说所迷惑”。同时发表了谭平山代表中央执行委员会所作的党务报告,公开揭发了邹鲁、林森等不顾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不听中央的指挥,在北京召开违法会议的经过。毛泽东编写了《革命派党员群起反对北京右派会议》、《反对右派会议者遍于全国》等综合报道,发表了四十九份声讨右派的通电和宣言。《政治周报》在孤立和打击右派、动员舆论支持广东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支持国民革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治周报》还介绍广东这个民主革命基地的真相,以打破右派把广东说成“地狱”一类的造谣。此外,《政治周报》对于在右派嚣张之际倒向右派的中间派,也进行了批评。
《政治周报》由于毛泽东兼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从第五期起,先后交由沈雁冰、张秋人主持编辑。1926年5月,蒋介石看到自己的势力渐厚,便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限制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由此在国民党中央担任部长职务的共产党员被迫离职,毛泽东也辞去了代理宣传部长的职务,《政治周报》亦随即停刊。
     (陈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