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智慧与创造
王朝闻
“四人帮”垮台不久,我在成都街头买到一种很有趣的玩具。出售和制作玩具的郊区农民,利用了川西坝盛产的小竹,切割成多段而又用销子把它们联接起来,成了能动的竹蛇。造形和着色虽很粗糙,但轻微的震动也能引起蛇头和蛇身的左右晃动。就这样,静观时的死东西在动态中仿佛成了活东西。要仿制这样的玩具并不困难,它的设计者却是很聪明的艺术家。
正在北京展出的四川民间美术,有挑花刺绣、竹编竹器、染缬、玩具、陶瓷、漆器、雕刻、木版年画、皮影、节日用具、刻纸剪纸和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不知道有没有上述竹蛇,也不知道在展出的同时,有没有供人购买的小玩意儿。如果有,恐怕难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如果没有,首都观众也能从那些只供观赏和研究的藏品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教益。
在精印的展出说明书上,可以看到十二幅彩色图片。包括着色有强烈对比而又和谐统一的漆器;利用了物质材料固有的色彩的美的竹编;花饰细致而格调大方的挑花刺绣的围裙,都表现了劳动人民出众的艺术才能。看了皮影的图片,我再一次联想到上海美术制片厂生产的剪纸片。这就是说,作为民间美术的皮影或剪纸,已经对社会主义时代的新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皮影作为皮影戏的角色,是供表演用的。不过它的雕制还不是艺术创作的完成。皮影也象玩具竹蛇那样,只有在运动过程中才能充分显示它在艺术方面的完整性。皮影的人物造形,全是侧面的而不是正面的。这种特点服从皮影在表演上的特殊需要,正是为了给行动中的人物造成真实感。正如在造形方面强调直线而不过分追求曲线,这种侧面形的设计是为了形体在运动中显得动作清晰、准确、自然。这次展出的旦角皮影,上唇成九十度,下唇干脆被省略了。用一般的绘画标准看来,可能认为这种造形不准确。从皮影适应表演的特殊需要看来,这种不完整的造形恰好就是较完整的造形。服从表演的特殊需要,为了在表演中显得更生动的这种造形,体现了皮影造形的特殊规律。
如果有人对四川的民间美术作研究,譬如说,研究这个地区的作品与其他邻近地区(例如陕西)的皮影、挑花刺绣或玩具在艺术方面的联系和差别,这一展览可能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即使并非从事艺术创造的观众,难道在思想方法等方面就不会从它受到有益的启发?


第8版()
专栏:

  摄影家在草原
李全喜
最近,香港著名摄影艺术家陈复礼深入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进行摄影创作活动,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欢迎。陈复礼把随身携带的自己的摄影作品展给当地干部群众观赏品评,人们对他精湛的艺术佳作赞叹不已,同时,对他那勤奋、严谨的创作态度,又无不感动敬佩。
一位身居香港闹市的老人,不远万里,风尘仆仆,来到塞外边陲进行摄影艺术创作,这件事情本身就值得称道。陈复礼的足迹曾经踏遍祖国东西南北,他感到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到过内蒙古,这次终于实现了他往日的宿愿。他感动地说:我渴望已久的内蒙古草原,空气是这般清新,风景是这般动人,人民是这般好客,使我沐浴在祖国各民族的温暖大家庭里。我真是照了又想照,怎么照也不满足。
凡是在摄影现场亲眼观察过陈复礼工作情景的人,都为他那刻苦创作,废寝忘食,火一般的热情所感动。他年逾花甲,满身披挂,足足有二十公斤重,但每到一地,一不挑住,二不择吃,恪守“有粥万事休”的治身格言。不管是早是晚,是晴是阴,是苦是累,只要有相可照,他就心满意足了。陈复礼的摄影艺术有如此造诣,这与他刻苦用心,精益求精,大胆探索,立意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他随时随地注意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凭着锐敏的艺术嗅觉,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努力去捕捉优美动人的典型境界。为了拍摄沙漠和骆驼,他在科尔沁草原上奔驰往返了十多天,行程一千五百公里,终于在大漠深处找到了驼群。于是,他命汽车赶快停下,走下车来,不顾一切地冲向前去。他跟踪追击四十华里,把成群结队的,独自蹒跚的,人乘的,驮载的,千姿百态的骆驼形象照了个够。拍了大半天,他抬起头来稍事回味一下,摇了摇头说:“不行,我不满意。”随后,他又单枪匹马登上前边的沙岭,这时恰好从对面走过一峰骆驼,一位绿袍红巾的妇女骑在上面姗姗而来。陈复礼马上端起照相机,对准目标。不料,那位妇女从驼峰上滑下,一屁股坐在沙地上。不知是嗔是爱,她顺手拾起一根绿柳,引逗那峰骆驼伸颈求食,就在这瞬间,陈复礼“啪”地一声按下快门。他雀跃欢呼:“盖帽,盖帽,我拍到了第二个‘沙漠之恋’!”周围看热闹的人见此情景,不约而同地向他鼓起掌来。(附图片)
  陈复礼在攀登沙丘 陈国栋摄


第8版()
专栏:雨丝集

  在生活上下真功夫
  秦力
近来,报刊上时有这样的披露:某作家某作品中的一些情节,与外国某作品很相近;某作品的人物,与外国某作品中的人物也颇类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过,正如某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粜的多,籴的少,生活贫乏了不去弥补,而想走一条轻捷的路,这恐怕是重要原因。
真正的强者,是那些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弱点、勇敢地向自己的弱点进击的人。希望某些受了点批评的同志,不要因此精神不振,而应从批评中受到启示,在深入生活上下真功夫、苦功夫。功到自然成,生活积累的仓库丰盈了,创作上就能出现新局面。


第8版()
专栏:

  在北京看《原野》
  荣海兰
我在纽约大学学的是电影,而我更爱舞台,演过戏,也导过戏。由于深感我的血液中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所以我深爱中国的一切。
一次在纽约东方书局觅中文书时,发现了曹禺的剧本《原野》,当时就爱不释手,购得此书连读数遍,兴奋难以自已。
《原野》有血,有泪,有深情。剧中人物那变型的脸,在黑暗世界里呐喊、呼唤的嘶哑的声音,似是陌生遥远,又却是那样亲切近心,使我激动,使我落泪……。我曾想:“无生命的纸上已如此动人,在有生命的舞台上更将如何呢?”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将它搬上异国舞台,告诉他们:中国戏剧中的人物也有自己的灵魂与精神、意象和形态,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精湛的语言!
两年多前,得有机会到台湾去拍戏,我想打听一下《原野》在那里的演出情况,但人们告诉我这出戏是禁演的,虽然台湾戏剧界的朋友们无不想把它搬上舞台。有个职业演员满怀希望地对我说:“假如你要排《原野》,我愿自出旅费去纽约参加你的排练及演出。”
今年5月底至上海,偶然翻阅英文版的《中国日报》,看到北京青艺正上演《原野》的报道,我几乎不敢相信,两年多来这颗可望而不可即的远方之星将要呈现我面前。我与几位由美同来的戏剧界朋友立即改变原计划,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终于看到了日思梦想的《原野》。整个演出是那么紧张、感人,从头到尾将我们的心紧紧揪住了。更令人兴奋的是,剧作家曹禺先生与我们同观演出。散戏后,我们邀请曹禺先生、导演、演员等同聚建国饭店,祝贺演出成功。这些朋友虽刚认识,却因共同爱好而显出无比的相亲。我们谈着,笑着,直到深夜。
曹禺的《原野》本来就具有浪漫主义和悲剧精神,为了表现原作的神韵,导演手法、演出方式及舞台设计也有创新,脱离了旧套。它既表现了原作
“好黑的世界啊!”的历史背景,又赋与了它当今的时代精神。看得出,导演张奇虹是将《原野》整个地“吞”了下去,潜心消化,仔细推敲,二度创作,整出戏朴实不喧,纯而不失其原作风韵。比如,导演将越狱回乡、身怀两代血海深仇的仇虎在坟地哭爹,极度悲痛晕倒后出现在阴曹地府控诉冤枉的幻觉搬在序幕中,这强有力的开场立刻把观众带入了剧情。此外,导演将焦母误杀小黑子改为亲子大星被误杀,既洗练又一针见血。如此的安排,使仇虎幸无涉入血债,更为人所同情,这是符合原作中曹禺要让观众给予仇虎“高贵的同情”的意图的。
我认为这几个变动更扣动了观众的心弦,增强了人物的贯穿性及全剧的连续性。
宋洁和殷新把金子演的活泼炽热,这个向黑暗世界挑战的强悍女子,这个敢爱敢恨不屈服命运的可爱女子,这个向往“黄金铺地”理想世界的纯情女子,真使我们倾倒。
仇虎,导演没将他设计成丑八怪或渲染他的土匪气,他是个真实诚恳淳朴的劳动者,时代的牺牲者。杜振清饰演的仇虎,潇洒、诚实、可信。
曹禺先生的《原野》是对导演的挑战,也许今后中国将会另有一位艺术的注解者排出另一风貌的《原野》。


第8版()
专栏:文化交流

  英国电影的复兴
  李庄藩
从正在北京举行的英国电影回顾展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电影一些带普遍性的特点:结构严谨精巧,语言富有哲理,导演手法保持旧有传统,演员训练有素而不追求即兴表演……这几十部影片虽然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但都散发着浓郁的英国民族气息。
英国电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值得自豪的传统。但到了六十年代末,美国资本大量涌入,控制了英国的制片和发行,英国的许多著名导演和演员外流到美国拍片,使英国电影在艺术创作上和经济上都产生了危机,并一直延续到整个七十年代。
1981年,一部英国影片《法国中尉的女人》引起了国际影坛的注目,获奥斯卡奖提名。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卡洛尔·赖斯运用戏中串戏的手法,以两条平行线索叙述了两个故事,表现了十九世纪和当代两个妇女对婚姻恋爱的不同的道德观。英国报刊认为,这部影片标志着英国电影的复兴。
1982年,英国影片《火的战车》出人意外地压倒美国片《赤色分子》而获奥斯卡大奖。休·赫德森导演的这部片子叙述两名出发点各不相同的业余运动员刻苦锻炼,终于在1924年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的故事。影片有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对往昔的怀恋。影片的民族气息极浓,连片名也是取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长诗《米尔顿》中的诗句:“把火的战车带给我”。
1983年,英国又以传记片《甘地》蝉联奥斯卡大奖,这使英国电影界一片欢腾。这是导演兼制片人理查德·阿顿巴罗费时二十年、耗资二千二百万美元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影片的主题如导演所说:“我们生活在二十世纪,一定可以找到残杀以外的办法来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影片规模宏伟,既有壮观的群众场面,又有细致的人物刻画。演员本·金斯利把甘地这一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
如果说《火的战车》使英国电影业恢复了生气,那么《甘地》的成功则确切地证明了英国电影的东山再起。《甘地》获奖后,英国电影界连续举行座谈会,发表文章,讨论今后英国电影的道路问题。大多数人认为,不要再为美国观众的好恶所左右了,必须深刻反映本民族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拍出民族化的影片,才能立足于国际影坛。


第8版()
专栏:

  三家电影乐团在北京联合演出
为了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检阅新中国成立以来电影音乐的成绩,北京电影乐团、上海电影乐团、长影乐团聚会北京,从8月25日开始联合举行大规模的电影音乐会演出。三个乐团为此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演出曲目以电影音乐为主,以中国作品为主,既有在观众中广为流行的电影歌曲,也有根据影片配乐改编的大型器乐作品。尹升山、陈传熙、姚关荣等将指挥交响乐队、轻音乐队和民族乐队,一批观众久闻其声的歌唱演员将从银幕后面走上舞台。
三家电影乐团在北京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联合演出九场后,还将分别单独演出。 (朱云)


第8版()
专栏:

  《中日青年友好联欢歌曲集》出版
为配合今年九月举办的中日青年友好联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日青年友好联欢歌曲集》。歌曲集为中、日文,五线谱、简谱对照版本。其中,有日本推荐给我国的《北国之春》、《樱花》、《拉网小调》等十首歌曲;有我国广为流传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阿里山的姑娘》、《大海啊故乡》等十首歌曲;以及肖华同志专为大联欢创作的会歌(活页歌片另发)。 陈川


第8版()
专栏:

  《吴昌硕作品选》特种邮票发行
邮电部定于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发行《吴昌硕作品选》特种邮票一套,共八枚。我们选发其中两枚:牡丹和梅花。 (见左图)。
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我国近代杰出的书画家、篆刻家。吴昌硕先生工诗和书法,擅写“石鼓文”,尤精篆刻,五十岁后始作画,以写意花卉、蔬果为主,山水、人物偶亦为之。他曾参与创立我国最早研究篆刻、书画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并任社长。
邮票设计者是卢天骄。(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搏击(树根雕) 魏靖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