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

向世界科技高峰,冲刺!
——记王德宝教授主持的“基因库”
 你的孩子象你,我的孩子象我,一代一代地繁衍着,生命以这种特殊形式延续,形成了遗传特征。这种看来天经地义的现象,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核酸研究室科研人员都是搞生命科学的,他们用科学实验作出回答:“这一切奥秘,全在生物细胞基因之中。”“基因库”创建人的耕耘
缠绕卷曲的基因,组成了许许多多基因群,基因和基因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协调,共同表达出生物体的各种遗传性状。核酸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在这块世界前沿科学阵地上,一代接一代地用艰辛的劳动和智慧,描绘着这幅微观世界的图景。这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研究集体,就象是一座蕴藏着生命活力的“基因库”。
这座“基因库”的创建人是王德宝教授。他在核酸领域辛勤耕耘了三十年,如今头发已经花白,可是仍目光敏锐地注视着国际核酸研究的最新动向。在六十年代中期,他已带出了一批研究人员,发表了五十多篇论文。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所内外一批科学工作者通力协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具有完整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是继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以后,我国科学界的又一重大成果。第二代“基因”在攀登
当核糖核酸的合成即将告捷时,由陈常庆副研究员带领的一个研究小组,立即转入了脱氧核糖核酸,即基因的合成。当时,国外的一些实验室已能合成包含几百个核苷酸的基因,而我们刚刚起步,必须探索新的合成方法。我们在合成核糖核酸中使用的是“二酯法”,而国际上已有更先进的“三酯法”。陈常庆毅然决定采取新方法,他说:“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每攀登一步,走的都是你不熟悉的路,但这更吸引着你去探索!”
“我们瞄准的是世界第一流水平,难就难在这里,乐趣也正在这里。”刚从无菌操作室走出来的洪国藩对记者这样说。当他在英国MRC实验室接过同事们递来的祝贺酒时,心中已酝酿着回国后要奔向的下一个目标:测定共生固氮基因的结构顺序。生物固氮,是基因工程诞生以来最具魅力的课题之一。当你设想到,试管里的这种小小基因,有可能代替众多的氮肥厂时,怎能不激动和神往呢!然而,小小的共生固氮基因复杂异常,分为一系列的基因群,包含在有几十万个核苷酸的巨型质粒之中。测定它们的结构顺序,好似要分清蠕动在战场上的几十万人的集团军中每个士兵的正确位置一样。对这样一个研究课题,国际上许多实验室都跃跃欲试,但又望而却步了。
第三代“基因”的信念
洪国藩回国后,和研究小组同志们一起,建立了一套新的核酸分析技术、基因结构测定技术和基因扩增、纯化技术,并发展了他在英国创立的“非随机测定法”。“最大的困难已经过去,对于最后的结果,我们充满了希望。”这位“第二代基因”中的佼佼者,有着强烈的自信心。
当陈常庆和几位同志转入脱氧核糖核酸的基因合成时,室内又增添了新的“基因”——研究生。他们初次参加这样高级的技术研究,未免感到生疏。这些“第三代基因”在前几代“基因”的指导下,严谨的学风和锐意探索的风格,传到了他们身上。他们终于很快掌握了先进的合成方法,成功地合成了亮一脑啡肽基因。这是我国实验室合成人工基因的第一次尝试。
传统在年轻一代延伸
胜利的喜悦激励着年轻的一代,他们又把目光投向八十年代国际最新的固相合成法。固相合成比原来的液相合成速度可以提高五至六倍,这些年轻人没有到国外实验室去过,手边的资料也不详备,但在导师们的帮助下,他们边学习、边摸索,不到一年时间,就掌握了固相合成方法。过去合成一个八核苷酸的片段,就要花费半年多的时间,如今若准备就绪,一二天内就能合成包含二十几个核苷酸的基因片段。他们的速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时间在年轻一代手里延伸、延伸……
当然,探索生命的奥秘,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需要的是巨大的智慧和高超的技术,更需要科学家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当年他们正在合成“三叶草”时,日本一个实验室曾先一步宣告了合成成功。但是,日本的实验室绕过“稀有核苷酸”这道难关,组成“三叶草”的七十七个核苷酸用的是普通核苷酸,合成物没有天然物那样的活性。而我们的合成物具有同天然物一样的“稀有核苷酸”,获得了完整的生物活性。这一胜利,使他们认识到,这种神秘的“稀有核苷酸”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弄清它们在核酸结构中的功能,他们又开展了新的研究。美国、英国、日本、比利时等国专家说,这是世界上高难度的科研项目,我们等待着你们的成功!
活力生命不息,“基因”代代相传。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从牛胰岛素合成到核糖核酸的合成,上海生化所可说是我国科技界的缩影。“基因”,这真是一种神奇的精灵,她既蕴含着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钟灵毓秀,又孕育着对振兴中华的执意追求。这里的每位科研人员,都是一个可贵的“基因”!
姚诗煌(附图片)
王德宝在检查核糖核酸的同位素放射自显影X底片。 臧志成摄


第3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

喜看上海“娃娃电脑”
“娃娃”中使用电子计算器的越来越多,有的已开始跨进了“电脑”之宫。
今年十五岁的上海中学学生俞海泳,前年报名参加徐汇区少科站的计算机课外活动,人称“小电脑迷”。去年他编制的《计算机辅助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这个程序题,在上海市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的三个一等奖中占了一席。
象俞海泳这样出色的“小电脑迷”,并不是个别的。近年来,仅在上海市少年宫和市少科站分设的两个“娃娃电脑”培训中心,先后就有五千余名中小学生参加过学习和训练。“娃娃电脑”稚嫩的触角,正倔强地伸向经济管理、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在市少科站电脑培训中心的一台荧屏前,记者遇到闸北区和田路小学学生谭引。别看她只有十二岁,一脸稚气,她曾是上海市青少年电脑程序竞赛小学组第一名的获得者;她编出的电脑程序《上海北站问路》,还成了一则颇为轰动的社会新闻哩!她家住在闸北区,常和父母到北站买东西,几乎每次都遇到外地旅客问路。去年十二月,谭引到区少科站学习计算机知识后,下决心解决“问路难”问题,不出半年就设计了这一问路程序。按照这一程序,计算机不仅能准确地“说”出旅客要去的目的地的方向、乘车线路,还能自动为旅客打印出一张汉字小纸条。
曹植“七步成诗”,是文学史上的佳话,但在今天的电脑面前,他已“相形见绌”了!诗词有格律,电脑能创作吗?这个有趣的课题,最近被育才中学初中二年级的梁建章征服了。梁建章在市少科站电脑中心张寿萱老师指导下,设计了一种程序,只要将所需描写的景物告诉计算机,平均四十五秒钟就可以用中文打出一首五言诗来。目前已能写出描写山、水、云、松、瀑布的五言绝句三百余首。记者要求以“云”“松”类题材“an”(安)韵,赋诗一首。只见梁建章轻按键盘,荧屏顿时出现一幅高山云海、苍松挺拔的画面,过了三十多秒钟,一首五言绝句就随之在荧屏上显现:“峦山玉骨寒,松虬雪友繁。大千收眼底,斯调不同凡。”
如今,开设电脑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兴趣活动的学校,由中学扩展到小学,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形成了一个娃娃学电脑的热潮。目前全市已有五十所中小学装备了电脑,一千余名学生正在钻研电脑技术。
“农民孩子成了电脑迷”,这是上海“娃娃电脑”热潮中又一可喜信息。在川沙县高桥中学的电脑机房里,二十位学生坐在二十台电脑前,各自按动电脑键钮,荧光屏迅速跳出中文、英文、数学、化学等各种字样的讯息,并不时闪出美丽而又瞬息万变的图案,传出悦耳的音乐。学校校长说,他们中学已有一百多名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电脑基础知识。明年开始,学校将把电脑列入学生必修课。
祝贺吧,在未来二○○○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军中,我们一定会看到由这些“小电脑迷”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优秀的电脑专家!
章成钧 戎思平(附图片)
在中国福利会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小朋友正在操作电子计算机。
 徐裕根摄


第3版()
专栏:数字和事实

数字和事实
△上海市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已由一九五二年的七十八个专业点,发展到目前的四百十七个专业点。近几年,全市有十所高校分别建立起一批新兴边缘学科,目前已有十四个专业点。
△“文革”前,上海市科技协会所属各学会,有四十四个;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建立了许多新学会,现共有一百零八个,会员十一万多名。
△上海职工振兴中华读书活动,规模由一九八二年的二十万人发展到今天的九十多万人。目前,全市有六万多个读书小组。
△上海各类职工高等院校共计九十二所,在校本科、专科学生约五万人,近几年,培养大学本科、专科毕业生三万四千余名,相当于同期全市普通高校分配在本市的毕业生人数。


第3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

摄影艺术进农家
——记上海彭浦农民摄影活动
妻子要下地了,她舒心地笑着,回头对丈夫说,“我先下地了!”丈夫虽未在画面上出现,这对勤劳的年轻夫妇的欣喜心情,却生动地展现在画面上。
一群毛茸茸的小鸭,有的在水中嬉戏,有的排成整齐的队列。作者摄下了这个镜头,取名《编队》。
一位年轻的农村姑娘,用手掩着微笑的嘴角,她是在同小姐妹说笑,还是在独自倾吐心中的秘密?这是《浅浅一笑》留给人们的回味。
谁是这些富有魅力的摄影作品的主人?是农民,上海郊区彭浦公社的农民。
他叫杨瑞德,一个二十六岁的青年小伙子,《我先下地了》的作者。这几年,上海市郊农村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发展很快,农民生活普遍富裕了。可是,物质生活的丰裕,并不能替代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杨瑞德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自然风貌在变化;随着农民思想的解放,农民的形象也在变化。如何把农村新人新貌拍摄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巨变,汲取美感,这不是很有意义的吗?于是,他拿起了照相机,学习摄影。他一下子花了十七元钱订阅摄影报刊杂志,堆得床头桌上到处都是。盖新房,也不忘添加一间小暗房。他把照相机镜头对准广阔的农村生活,两年来有七幅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和参加摄影展览。
《编队》中的鸭群看上去很平常,但透过画面你会发现,作者潘一新有细致的观察力。
潘一新出外采风,看到放鸭人赶着鸭群走向湖心,连忙举起照相机,但被置于画面中心的却是一只大箩筐。这幅题为《牧》的作品,似乎是不合常规的构图,却正表现了放鸭人独有的劳动特点,给人一种清新的美感。潘一新喜欢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乡亲们的生活,把他认为美的东西表现出来,倾注了他对农村生活的爱。
《浅浅一笑》的作者顾愉,是一位二十刚出头的农村姑娘。起初,她照片拍好了,常常为标不出题目而苦恼。后来,她学起了古典文学,整整一年,骑着自行车到黄浦区文化馆听上海师大教师开设的古典文学讲座。她说,古典词诗很讲究立意和炼句,学好了对摄影的取意和标题大有好处。《深巷,雨淅沥》、《情到酣处》、《浅浅一笑》,她的这些作品题目都得益于对古典文学的钻研。
彭浦的农民摄影,是一九八二年搞起来的。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支三十多人的农民摄影队伍。去年,他们选出了七十六幅作品到北京展出,轰动了首都摄影界。两年多来,他们在上海市和全国的摄影评奖中,共有十九幅作品获奖。最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将他们的作品编辑出版。摄影组的同志说,他们的父辈也曾拍过照片,那是被迫拍摄,是用在“良民证”上的“派司照”。解放以后,他们拍过“合家欢”,拍过留念照,可都是跑到镇上照相馆里拍的。而今,他们不仅参加拍摄活动,丰富了业余生活,而且成为摄影艺术的创作者。从这个小小的侧面,不也能看出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者的新风貌吗?
 徐春发(附图片)
上海郊区彭浦公社农民摄影组的成员进行摄影实践。
亦文摄


第3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

茅善玉和沪剧的新光彩
上海沪剧院青年演员茅善玉走上了领奖台,双手接过文化部部长授给的“主演一等奖证书”,她的眼睛湿润了。她怎能不激动呢?在一九八四年全国现代题材戏曲、话剧、歌剧观摩演出获主演奖的演员中,数她的年纪轻。
在沪剧《姊妹俩》中,茅善玉塑造了一个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青年——辛蓉的形象。一些著名戏剧评论家称赞说:“茅善玉的表演摆脱了旧沪剧中的庸俗气。”有的评论家说:“茅善玉的表演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从她的表演中可以看出,八十年代沪剧这个剧种正在起着新的变化。”
沪剧产生于江南农村,在清朝末年还只是“说说唱唱”,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才形成一个小剧种,反映的是小市民生活。解放后,丁是娥、石筱英、筱爱琴、邵滨荪等一批著名演员,演出了《罗汉钱》、《母亲》、《星星之火》、《芦荡火种》等新戏,使沪剧艺术获得了新生,成为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剧种之一。
茅善玉是怎样继承老一辈沪剧艺术家的好传统,又是怎样创新的呢?
今年才二十二岁的茅善玉,已有十年的学艺生涯。粉碎“四人帮”之后,还在学馆学艺的茅善玉,看了歌颂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精神的《终于发出的信》,这出戏的清新风格和浓郁的感情色彩,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接着,出现在沪剧舞台上的《张志新之死》,又以磅礴的革命气概深深地感染着她。学馆毕业后,在反映现代青年生活的《小巷之花》和《野马》中,她分别扮演待业青年和团支部书记。那时,她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个明星的遭遇》的剧本,描写了影星周璇的一生。这个故事上海人是很熟悉的,许多人认识周璇,要演出一个活周璇来,可不容易。谁来演周璇?在上海沪剧院,编剧发现了她,导演找到了她。但是,剧中周璇生活的那个时代,周璇走过的曲折人生道路,对茅善玉来说,毕竟是太陌生了。老演员、中年演员帮助她,教过她戏的老师们也都热情地为她配戏。剧院院长丁是娥看她排戏,进行指点。大家心里非常清楚:这既是为了培养一个青年演员,更是为了使十年浩劫中停顿了的沪剧得到发展!《一个明星的遭遇》上演后,连满近二百场,茅善玉的表演深深打动了观众。这部戏改编成电视沪剧连续剧《璇子》,又受到观众的称赞。茅善玉被评为“优秀女主角”,人们赞誉她是“沪剧界的一颗新星”。
真正使沪剧显露新的艺术光彩的,还是茅善玉在现代剧《姊妹俩》中的创造。姊妹俩同出于将门,但各有抱负,对生活也各有追求。由茅善玉扮演的妹妹辛蓉,对生活有崇高的向往,正象人们所形容的是“盛夏荷塘里一朵出水青莲”。为了演好辛蓉,茅善玉阅读了张华事迹,看了围绕张华献身精神所展开的对人生观问题的讨论文章。对生活的了解,加深了她对艺术形象的理解。茅善玉和她所扮演的角色毕竟是同代人,她们的心是相通的。如果说演周璇时,茅善玉对角色寄予的只是同情的话;那末,演辛蓉时,她赋予角色的则是发自内心的激情。她与角色一同欢乐,一同忧伤。观众喜爱辛蓉这个角色,舞台上的艺术形象成为青年生活中的榜样。观众评论说,这个角色演得好,没有“抬手指方向”式的说教,也没有做作、低沉、哀怨。茅善玉把旧沪剧中那种“吵、笑、跳、闹”的噱头都摒弃了,把辛蓉这个角色演得纯朴、逼真、感人。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辛蓉,是茅善玉扮演的辛蓉! 孙东海(附图片)
在文化部全国现代戏汇演中,沪剧《姊妹俩》的演员、获主演一等奖的茅善玉(中)、获配演一等奖的汪华忠(左)、获配演二等奖的吕贤丽(右)正在交谈。他们决心为演好现代戏做出新成绩。 周学忠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