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银行与企业的技术改造
  曾康霖 税尚永
当前,企业的技术改造,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一)对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清,规划不明,措施不力;(二)资金有缺口,使用分散,步调不统一;(三)科技力量缺乏组织,未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改造队伍;(四)缺乏既灵活又有力的经济杠杆以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根据现阶段企业技术改造存在的问题和银行已有的业务条件,在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中,银行能够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管好流动资金,为技术改造创造条件。从价值形式看,一个企业的流动资金是由储备物资的价值、在产品的价值和产成品的价值构成。从使用价值形式看,表现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产成品是新创造的使用价值,原材料和在产品将要形成新的使用价值,因此,从总体看流动资金都是要以产品的形式,以新创造的使用价值的形式进入流通的。这说明流动资金既是生产的要素又是流通的要素。管好流动资金,实质上就是要把这些生产要素和流通要素建立在合理的节约的基础上。我们通常说加速流动资金周转,也就是强化这些生产要素和流通要素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国营企业占用的流动资金多,周转慢,这是工作效率低的一种表现。周转速度慢表示物资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停留的时间长,表明相当多的生产要素和流通要素没有发挥作用。这样,就使得物资积压在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不能在别的地方、部门和企业使用,不能使生产要素和流通要素进入消费,最终的结果是整个社会产品的减少。所以,我们一定要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让物资充分发挥作用。现阶段我国国营企业占用的流动资金已达三千二百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75%,计二千四百亿元,如果少占用3%,就可以腾出一百亿元左右的流动资金用到别的地方去,其中包括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
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总的说来是属于固定资产性质的投资。如果说凡是形成固定资产的投资都是基本建设投资,那么,把腾出来的流动资金用于这一方面,是不是就违背了基本建设投资与流动资金分口管理分别使用的原则呢?这是需要从理论上明确的问题。基本建设投资与流动资金分口管理分别使用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规律。分口管理、分别使用是要把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支出建立在合理的比例关系的基础上,同时使已经建立起来的合理的比例关系不致遭到破坏。现在的情况是流动资金占用过多,也就是说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的比例关系不合理。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节约流动资金的使用,正是为了建立和完善它们之间的合理的比例关系,所以,这样做并不违背分口管理分别使用的原则。流动资金转化为固定资金,当然要经过交换过程。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生产者一方面要投入商品,另一方面要垫支货币,因而生产它们的企业让渡产品的物质形态后,得到产品的货币形式,只不过是原来垫支的货币流回。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银行垫支的,生产固定资产的企业出售产品以后将得到的货款存入银行或归还贷款,也是银行原来垫支的货币的流回。流回的货币如商品流通需要还会再垫支。这一过程向我们表明,企业以货币形式的流动资金存入银行,银行能以货币的形式垫支出去媒介商品流通,因为货币形态的流动资金也是一种货币。这说明出售生产资料的企业的以货币形式存在的流动资金,通过银行的中介作用,能够成为别的企业购买固定资产的手段。由此,流动资金向固定资产的转化,不仅在使用价值形式上进行,而且能够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这样的价值形式方面的转化,是银行通过把企业的闲置的货币形式的流动资金,用来作为媒介固定资产的交换的货币而完成的。在流动资金占用过多的情况下,把一部分货币形式的流动资金,用来媒介作用于技术改造的物资,不会使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的比例失调。这样做只不过将一部分原来媒介物质形式的流动资金的货币,转而用来媒介作用于技术改造的物资。
(二)积极组织存款,为技术改造筹集资金。资金是物质产品生产流转过程中物资的价值,从物质形式看资金是生产要素和流通要素。存款本身没有价值,是一种价值符号,不是生产要素和流通要素。为什么组织存款能为技术改造筹集资金呢?这是因为组织存款能集中和转移对价值的支配权。银行吸收企业存款就是集中企业对生产资料价值的支配权,银行吸收储蓄存款就是集中居民对生活资料价值的支配权,而当企业、居民的存款暂时不用时,银行就能够将它们对价值的支配权转移给需要借助于银行贷款而支配价值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包括需要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要知道,我国银行信用具有二重性,既是价值的分配,又是货币的垫支,通过放款垫支到流通中的钱既是资金(其实是资金的索取权)又是货币。银行通过放款投入流通中的货币,一部分是原垫支的再用
(即原来已经垫支于流通中的货币),一部分是新垫支的追加(即在原来垫支基础上的重新追加)。把原来已经垫支于流通中的货币以存款的方式吸收进来,再以发放贷款的方式垫支出去,实际上是加速原垫支的货币的流通速度,让它们加倍地发挥媒介商品流通的作用。至于要不要在原垫支的基础上重新追加,则取决于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在原垫支的基础上重新追加垫支,是银行本能地创造资金来源。这种创造资金来源无非是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它要受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制约。所以,组织存款为技术改造筹集资金的意义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从价值分配的角度说,这是集中和转移价值的支配权,从货币流通的角度说,是使货币的垫支在银行计划、管理和监督之下进行并发挥作用。
(三)按照信贷政策,为技术改造提供资金。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来源无非有三,即财政补助、企业自筹、银行贷款。这一两年国家财政要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企业用于固定资产更新的基金又大部分被生产流转占用,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银行从资金上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79年以来,银行开办了中短期设备贷款、技术组织措施贷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确有那么一些项目,经济效益不太理想,甚至个别项目成了“钓鱼工程”,这是需要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给以密切关注的问题。就当前看,在一些地区存在着企业需要技术改造资金而银行安排的贷款又不能全部用出去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信贷政策不完全适应技术改造的需要,如贷款的种类、利率、期限不够灵活,上年贷款余额不能结转下年使用等。为了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我们建议增设放款种类,实行不同的利率政策,放宽还款期限。对需要重点发展的产品的技术改造项目,实行低利的优惠放款;对新产品的试制,实行无息放款;对节约能源,实行专项贷款;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实行特种贷款。对企业技术改造发放贷款也就是提供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资金运动的起动器,按照信贷政策提供资金,也就是增强货币资金在技术改造中的第一推动力的作用。
(四)传递经济信息,为技术改造开拓市场。总的说来,企业技术改造的目的是提高生产能力,也就是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约消耗,降低成本,丰富花色品种,满足社会需要。但新增加的这些产品特别是技术改进后的新产品的适用性怎么样,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这就要求提供经济信息情报。经济信息情报从流通的角度说,主要是市场的供求情况。马克思说:“每个人总是力求了解普遍的供求情况;而这种了解又对供求产生实际影响”,并指出这种了解是通过行情表、汇率、商业经营者间的通信和电报联系等等来取得的。“通过这些东西,每一单个人可以获知其他一切人的活动情况,并力求使本身的活动与之相适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7页)马克思的这些论述自然是就私有制下的生产流通来说的,但在商品市场已经发展为世界规模,人们的经济生活对市场的依赖性加强的今天,仍有重大的意义。现阶段,经济信息情报被人们誉为“无形的财富”,“人类的第二资源”,是“社会进步的三大支柱之一”。有人说“国家经济实力的差距就是技术的差距,也是情报吸收能力的差距”。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掌握了经济信息情报就掌握了市场,就带来利润,所以他们很注意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武装信息机构,收集传递信息情报。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总的说来生产流通是有计划进行的,但计划的编制、执行离不开信息情报。由于生产和流通主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流通单位来组织的,因而要了解的不是一个人对商品的供求情况而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的商品供求情况。了解这些情况也就为分析和研究产品的可行性提供了条件。我国市场广大,为分析和研究产品的可行性提供条件,要有组织地进行,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银行部门具有不少掌握经济信息情报的优越条件:有遍及城乡的分支机构,有熟悉生产经营活动的广大业务人员,有收集传递信息情报的组织形式——联行往来。可以说,银行最容易掌握国民经济脉搏的跳动。这从道理上说,是因为货币流通、资金运动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一个地区来说,银行之所以对经济生活具有较强的渗透力,还在于它的业务活动能够摆脱价值分配的局限和地区利益的局限。银行是管资金的部门,资金的运动决定于物资的运动,物资的运动决定于使用价值符不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它的业务活动能够摆脱价值分配的局限。如果一个部门的业务活动囿于价值的形成和分配,就会削弱对使用价值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注意。经济信息情报主要是使用价值的供给和需求,这与银行的信贷资金运动关系密切。再说,下级银行都是中央银行的分支行,而不是地方银行,它的业务活动不象地方的其它部门的业务活动那样,要受本单位、本地区的利益的局限。由于银行的业务活动不受以上两个方面的局限,使得它能够处在“旁观者清”的地位收集、整理、传递经济信息情报,从而使得信息情报更加准确、全面、系统,更加深透,更能反映实际。
当前,好多地方都存在着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现象,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非常迟缓。其原因之一是,科研向生产转移的渠道不通。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制定正确的经济、技术政策(如实行技术的有偿转让)外,从组织上采取措施疏通渠道十分重要。疏通渠道要挂钩搭桥,银行具有网络多、触角广、信息灵的特点,在这一方面大有用武之地。为企业技术改造挂钩搭桥疏通渠道,也就是参与生产,主动为顾客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国家银行的性质、职能决定的。我国银行不是单纯地搞存、放、汇,而具有组织经济的职能,为技术改造服务应当是银行的“本份”,而不是“不务正业”。


第5版()
专栏:

  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的研究与建设
  卞有生
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持续稳定地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又保护乡村环境和生态平衡,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次大战以来,西方农业的发展,走了一条“石油农业”的道路。所谓石油农业,其实质就是以高能量来换取高产量,它的基本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向农业投入能量,以获取最高的粮食产量。但是这种高能量的投入,从根本上造成了农业自然系统的破坏,特别是自然生态系统能量产生循环的破坏,虽然一时促成了粮食产量的增加,但却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资源超量开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等,使农业生产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这种状况,迫使人们去寻找新的农业发展道路。因此,六十年代末生态农业概念一提出,就立即得到普遍的重视,不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始了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和试验。
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其理论基础是不断提高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能的效率和氮气资源转化为高蛋白的效率,加速能流和物流在生态系统中的再循环过程。生态农业以保持并改善该农业生产区域内的生态平衡为主导思想,因地制宜地安排生产结构和产品布局,以尽可能少的(燃料、肥料、饲料、原材料)的输入,努力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多次重复和循环利用,把无机物更多地转化为有机物,以求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输出,从而获得生产发展、能量的再生和利用、环境和生态保护、经济效益四者统一的综合性效果。
生态农业不仅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而且可以避免“石油农业”所带来的一切弊病。所以近十多年来,生态农业的建设与研究发展很快,至1978年底,联邦德国已建有生态农场三百多个,发展中国家在生态农场中工作的农民有三百多万人。可以认为,当前世界农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生态农业阶段。
解放以来,我国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五年来,农业生产持续增长。但总的说来,发展速度缓慢,特别是从维护和改善乡村环境与生态状况、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来说,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以北京郊区农业的发展为例,就有以下一些问题。
1、能源消耗过大,能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民生活燃料奇缺。解放以来,京郊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了八十五点八倍,每亩耕地的耗电量增长了十五倍。目前每亩耕地的耗电量达九十一度,远远超过了农业发达的联邦德国(五十二度)、英国(三十四点五度)、美国(二十九点三度)和日本(二十二点六度);但另一方面,能源又严重不足,电力不够,矿物燃料供应紧张,特别是农民生活燃料奇缺。京郊农户中,严重缺柴(指缺三个月以上)和一般缺柴(三个月以下)的户,占总农户的百分之七八十。
2、化肥使用量过大,施用很不合理。自1962年以来,京郊农村化肥用量增加十倍。目前有些社队每亩地的化肥用量超过三百斤。不仅使能耗增加,而且造成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状况的破坏。在化肥使用中,氮、磷、钾比例失调,这不仅使肥效降低,而且又造成能耗不必要的增加。
3、资源和生态状况受到破坏。由于农民生活燃料缺乏,大量秸秆被作为燃料烧掉,有机质不能还田。京郊农村有70%以上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解放初期的2—3%,下降到1%以下,农业增产不得不依靠化肥。
4、环境污染严重。大量秸秆的燃烧,造成了大气污染;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少乡村搞起了重污染的电镀、翻砂、磨光等企业,京郊农村仅电镀点就有四百个。
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不适应的,必须研究并实现新的农业变革。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在京郊大兴县留民营大队开始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定点实验研究。他们根据大队的生产优势和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生态农业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1983年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工作:1、生产结构的调整与建设;2、开展了有机废料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3、改进沼气工艺,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
留民营的试验说明,生态农业建设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合理安排和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就业等社会问题,同时可以使乡村环境和生态状况向良性发展,对于探索我国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广东省汕头市召开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讨论会
广东省汕头市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讨论会于5月下旬召开。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北京、上海、东北、广州等地的领导同志、专家、学者以及本市党政领导和科技人员,共二百四十多人。讨论会上,代表们认真地总结了汕头市的历史经验,分析和研究了本市的经济发展战略。
与会代表认为,汕头市是我国进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又是著名的侨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又确定在汕头市设立经济特区,如何办好经济特区,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汕头市最突出的特点是人多地少,最大的优势在于华侨众多。长期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优势无法发挥,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和收入水平低于全省全国,目前存在着资金困难、能源紧张、交通落后等许多问题,又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各种严峻挑战和经济竞争。但是,只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开放的政策,采取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各种困难和问题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并能对我国的四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与会代表在深入分析了汕头的优势与劣势之后,比较一致地认为:第一,制订汕头经济发展战略,既要从全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着眼,又要从汕头的实际出发。要清醒地估计到全国沿海城市进一步开放后将出现的新形势,确立“抓开放,促开放”的战略思想和“引进来,打出去”的战略方针。汕头经济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改造传统工业、传统技术和传统产品,而要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时机和经济特区的优惠条件,积极引进、运用、消化、开发高级技术,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力资源,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以高级技术为中心,包括中间技术和初级技术在内的多层次的技术结构。第二,要把汕头建设成为具有侨乡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区。汕头市管辖二市八县共八百九十五万人,在海外的潮汕华侨(含侨裔)有六百万人,还有港澳同胞一百万。要实行进一步开放的政策,充分发挥华侨众多的优势,大量引进侨资、外资和技术,开发具有自己特色和发展前途的优势产业,把汕头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加工工业基地、果菜基地和水产基地。要认真落实侨务政策,给予华侨投资以更多的优惠和方便。第三,发挥优势,在经济特区建设中走出新路子。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适当调整汕头经济特区的发展方向和规模,通过海内外潮汕侨胞和关心潮汕建设的人士的共同努力,把汕头经济特区办成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区。第四,抓好能源、交通和科技、教育这两个战略重点,大力开发人才资源。要进一步肃清“左”的影响,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要通过聘请外地专家、学者(包括海外专家),来汕头讲学、当顾问,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要大力支持办好汕头大学,发挥汕大作为汕头教学、科研和学术活动中心的作用。要大力发展中小学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一批急需的专业人才。第五,积极发展同粤东、闽西、赣南的经济关系,逐步建立以汕头为中心的闽粤赣边经济区。第六,关键在于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振奋革命精神,勇于改革,努力开创新局面。
            (杜松年、陈国荣、张戈平)


第5版()
专栏:书评

  介绍《中国文化地理》
  陈有和
陈正祥教授的《中国文化地理》一书,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是一部有关中国文化地理的专著,是作者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中国文化地理》有着自己的特点,它用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向读者介绍汉文化的优美、伟大及近百年来的不幸遭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流畅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汉文化的发祥、发展与精美宏大的地理景观,启发、引导读者增进对汉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他认为,汉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人,而应为整个东南亚人民所共有。他衷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历史和文化地理的研究,能对促进汉文化圈人民的了解、互助和合作有所贡献。
《中国文化地理》的内容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着重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地理问题。其中以《中国文化中心的迁移》一文为代表,包括《中国的城》、《北京的城市发展》、《黄土、黄土高原和黄河》、《长城和大运河》等文。著者通过对汉文化的发祥、发展及其中心迁移的研究,指出了文化与地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并通过汉文化人文地理所独有的城、黄河、长城、大运河等最重要的地理景观,以他丰富的地理学知识,清晰地勾勒出它们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而展示出灿烂的古代中国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所遗留的杰作。
另一类是着重讨论方志、游记在地理学上的价值。其中以《方志的地理学价值》一文为代表,包括《论游记》、《“诸罗县志”之例》等文。著者通过对方志、游记的整理和探讨,认为它们在中国文化地理和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他希望地理学界重视和积极发掘这一文化宝藏。
《中国文化地理》图文并茂,附有图表五十幅,不仅文献资料丰富,而且对近年来国内的考古新发现也很注意。这本书的出版,将对目前中国文化地理这一边缘学科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陈正祥先生原是香港中文大学地理学讲座教授,兼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后来主持香港国际研究中国之家,兼任国际研究中国委员会主席,是国际著名的地理学家。他祖籍浙江海宁,大学毕业后,曾到英、澳等国继续深造,后来长期任教于台湾大学,并创办香港敷明产业地理研究所,主持编写出版了三卷本《台湾地志》,甚为国际学术界所推崇。到一九八○年为止,他已用中、英、日、德四种文字在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发表过四百多种著作,包括论文和专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