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文艺评论

振兴声中,京剧怎么办?
王蕴明
在振兴中华这个时代号角的感召下,近两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及戏剧界的有识之士,相继提出了抢救昆曲,振兴川剧、秦腔、梆子、粤剧等口号,那么,作为在全国影响最大、流域最广的京剧怎么办?我觉得,作为具有一百余年历史的古老剧种之一的京剧,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近几年来,老化的趋向则愈来愈明显了。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上演的剧目老,而且数量逐渐减少。近几年来,京剧舞台上90%以上是传统戏,其中大多数是反映古代人民反抗封建压迫、追求民主自由,歌颂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劳动人民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的,但同时又程度不同地带有一些封建主义的色彩。京剧具有丰富的传统剧目,仅1963年增订的
《京剧剧目初探》所辑录的就有一千三百余出。这些传统剧目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由于内容的陈旧和时代的变迁,到建国初就已在舞台上消失了。据不完全的统计,“文革”前上演剧目最多的上海、北京也不过四百余出,占《初探》剧目的三分之一。到1979年,也就是“传统热”的高潮期,北京上演剧目一百余出,上海八十余出。到1983年,北京基本上保持在一百出左右,而上海则下降到三四十出,明显是一种下降的趋势。
二、表演形式缺乏创新,艺术质量下降。京剧在其形成和发展期,充满着旺盛的创造力,艺术面貌日新月异,各种风格、流派争妍斗奇。从开山祖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继起的谭鑫培至后来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各以自己卓异的艺术造诣和独辟蹊径的表演风格而声震遐迩,承前启后。而今的舞台面貌,除了少数几位渐离舞台的老一代表演艺术家之外,中青年演员中真正有所建树、有所创新的为数太少,而因循守旧的风气却有些滋长,有人以流派的嫡传自居,他人师法不得越雷池一步,稍有“不轨”,便立遭各种方式的指责。再加一些演员缺乏应有的艺术功力与修养,很少见到令人耳目一新、精妙绝伦的表演。
三、远离现实,上座率下降,观众老化。京剧在清代同、光年间之所以能够蓬勃兴起,主要是因为它来自民间,吸收和继承了清代地方戏的优良传统,表达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时代风貌。而当今上演的大量传统剧目,从内容到艺术表演的程式、节奏、板腔都与当前的时代潮流及人们的审美观念有较大的距离,直接表现现实生活,表达人们在新时代的理想志趣,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优秀现代戏寥若晨星。这就不能不脱离群众,尤其是正在成为未来艺术主人的青年一代。即便是一批老观众、老知音,也因新剧目少,老剧目的演出质量低,与他们已有的好印象差得太远,难免产生“不过瘾”之感,因而上座率逐渐下降。
四、经营管理体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当前大多数的京剧团体,队伍庞大,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再加上经营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阻碍着艺术生产和人才的培养。
京剧目前这种不景气的状况,走向老化的趋势,怎能经受住新时代的挑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影、电视、抒情歌曲、轻音乐以至新兴地方戏、体育等的蓬勃发展和广泛流行,吸引了广大的青年观众,成为京剧强有力的竞争者。京剧如不能迅速适应青年一代的审美需求,长此下去,势必衰落。面对此种情景怎么办?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振兴,要革新!
在剧目方面,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对传统剧目进行认真地改造,去芜存菁。此项工作尽管建国初期已经开始,成绩显著,但并没有完成,而且即便是当时已经整理过的剧目,由于时代的前进,有的也有进行再整理的必要。同时还要组织力量,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历史戏。
二是紧扣时代的脉搏,创作反映新生活、塑造新人物的现代戏。崭新的内容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因而必须进行大胆的突破,妥善地解决新内容与旧形式的矛盾,正确处理继承与革新的关系。不继承就无从革新,只有继承,革新才有新依据。同时只有革新才能保持艺术的活力,才能将优秀的传统真正地继承下来。当前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简单粗暴的现象仍有,但更多的是因循守旧甚至倒退。要振兴京剧,必须根据当前形势的新特点,将京剧化与现代化统一起来,创作出既保持京剧的基本特点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作品。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不妨沿着两条路径进行实验:一是改革的步子小一些,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唱腔、程式,以便适应老观众的欣赏习惯,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二是改革的步子大一些,根据青年观众的审美爱好和表现情节、塑造人物的需要,广泛地吸收中外现代艺术的有益成分,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对导表演、音乐、服饰、美术进行整体改革,只要内容健康,情趣高雅,观众喜欢,即便是京剧味差一些也不怕。经过一定时期的艺术实践,两种途径相互比较,取长补短,就有可能创造出既能表现历史生活和历史人物,又能表现新时代、塑造新人物,适应新老观众、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京剧艺术的新一代。
振兴京剧,除了艺术形式和内容的革新之外,还要伴随以管理方式的改革。解放生产力,必须变革生产关系。根据当前京剧队伍的现状,首先要“消肿化淤”,轻装简束,合理布局,整顿调整,使之精干而富有生气。在剧团的经营管理上,我以为要在人才培养和分配上打破“大锅饭”。我们要下大气力于尖端人才的培养,给他们吃“偏饭”,起“小灶”,千方百计为优秀中青年的成长搭桥、“架梯”。至于剧团的组建方式,我觉得似不应千篇一律,不妨作多种尝试,从普及与提高两个方面着眼,根据不同地区、团体的不同条件设计几种不同的实施方案,既有利于普及(活跃演出),又有利于提高(繁荣创作)。目前一些剧团试行的承包责任制可以是一种方式。但仅仅这一种方式,还难以把振兴京剧的重任承担起来。省、市一级有必要建立少数示范性、实验性的重点剧团,集中一部分有志于振兴京剧的编、导、演、音乐、美术、研究等各方面的人才组成配套的精干队伍,重点进行京剧改革的实验。这种剧团的主要任务是创新,创新的剧目求其质而不求其量。剧团内部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以在革新中的贡献大小论高低。国家在剧目的创新中予以政策性补助和奖励。
改革的设想措施,还可以想出不少,但是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如果有关地区、部门的领导同志能够亲自抓典型,搞实验,把真正有志于京剧事业、有时代责任感、有作为的同志放到关键的岗位上来,建立起一套政治上强、业务上内行的领导班子,那么京剧就大有希望,京剧艺术就会在时代的感召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第7版()
专栏:

电视剧的创业与创新
蔡骧
第四届电视剧“飞天奖”得奖剧目中,有几部值得我们注意。获单本剧一等奖的《女记者的画外音》,以独特的样式描绘了工业战线改革带头人的风貌,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以鲜明的时代感。获短剧一等奖的《老梅外传》,以“漫画式”的喜剧姿态与观众见面,使观众从捧腹大笑中领悟到不少东西。儿童剧两个获奖剧目之一《小佳佳游园》,以“哑剧式”喜剧方式出现,不但大受儿童欢迎,而且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这三部有“创新”特色的电视剧全部获奖,反映了观众的喜爱和希望。
电视剧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第一代电视剧是“直播”电视剧。十年动乱后,出现第二代电视剧,其特征是由“直播”改为“录相”,“布景”改为“实景”(历史剧例外),用单机拍摄,生产流程和电影一样。生产方式的改变使电视剧的结构向电影靠拢,许多导演认为“戏剧式”结构是“落后”的,电视剧只能学习电影,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这两代电视剧,除了结构上的变化外,品种、样式也有发展。在第二代电视剧中,出现了“连续剧”、“武打剧”、“侦破剧”等。电视剧的表现手段得到极大的丰富,增强了反映生活的能力。从1978年算起,六年中,全国拍摄的电视剧近千部。从七十多部获奖剧目中,可以看到电视剧的长足进步。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电视剧有了发展,电视机的发展更快。自1978年以来,涌入家庭的电视机数以百万计。据说,1984年每天看电视的人数约有一亿。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剧的发展便大大落后于形势了。三年前,观众的呼声是增加电视剧的数量,如今则要求提高质量,甚至有人说:“宁可少些,但要好些”。当前的问题是要让数量暂时稳定下来,把质量搞上去。
提高质量是个复杂的课题。本文所说,只限于创作思想的解放。上述三部电视剧的创新,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女记者的画外音》的创新,在于编导者不受电影或戏剧框框限制,熔广播、电影、戏剧技巧于一炉。这一实践,很有意义。近年关于电视剧个性(特性)的讨论,几经提起,未见深入,关键在于实践不足。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实践,因客观原因,未能衔接。许多人不了解播出手段对电视剧有何影响,不少人对戏剧化结构及语言功能持否定态度。这些都妨碍了对新的表现形式的探索。《女记者的画外音》的出现,尽管有些人说它“粗糙”,却不否定它的创新之意。而且作为尝试性的艺术实践,也都认为它是成功的。
《老梅外传》和《小佳佳游园》,别有一番新意。这两部电视剧,样式上未必比《女记者的画外音》新。“哑剧式”、“漫画式”在戏剧、电影史上不乏先例。但编导者把它用于电视剧,糅进了电视特点,确实使人耳目一新。特别是《老梅外传》,在不少人认为电视的特性就是“真实”,因而一切求“真”的气氛中,它独能不拘于生活真实,大胆作漫画式夸张。这一实践,使人们对“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至于把电子技术用于加强喜剧节奏,制造喜剧效果,无疑是一种创新尝试。
《老梅外传》和《小佳佳游园》都是喜剧,这是它们深受观众欢迎的原因之一。我国的电视剧一向很严肃。严肃是必要的,但严肃的创作态度与严肃的戏剧不是一回事。有严肃的戏剧,也应有轻快些的多种风格、多种样式的戏剧。现在,电影与戏剧都在注意喜剧的创作。电视剧更不能忘记在电视喜剧上创新。
上述三部创新之作,给观众带来极好的信息。它表明电视剧已经迈开脚步,进行探索。事实上,今年播出的电视剧中,又增加了几种样式:电视小说,歌舞电视剧……。今后在传统的“戏剧化”、“电影化”电视剧之外,势必要出现更多的“广播化”、“小说化”、乃至“散文化”电视剧。电视剧必须在多种多样题材与多种多样形式并存的条件下,它的个性才能充分显示,才能获得发展。
八十年代的电视剧工作者必须理解,电视剧本身是现代科学的尖端电子科学的产物。而电子科学是侵入性极强的科学,它侵入家庭,侵入生活,侵入文化艺术。因此,电视剧也具有“侵入”的属性。它对一切艺术形式都抱“拿来主义”,又对一切艺术形式实行改造和挑战。电视剧工作者既然是电视剧艺术的创业者,就必须有点“侵入”精神才行。
如何“侵入”?那就是“创新”!
在这条路上艰苦地开拓吧!


第7版()
专栏:文化动态

《戏剧报》和《文艺报》开展——
话剧《街上流行红裙子》的讨论
最近,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北京上演了反映纺织厂青年女工生活的话剧《街上流行红裙子》(马中骏、贾鸿源编剧,陈颙导演),在观众中产生一些不同的看法。《戏剧报》第六期、《文艺报》第七期发表了六篇文章,围绕着女主人公、劳动模范陶星儿的形象塑造问题,展开讨论。剧中的陶星儿由于偶然疏忽,她所织的布在交接班时漏过了一个疵点。车间值班长怕这个疵点影响劳模声誉,竟把疵点转嫁给同班女工葛佳。为此陶星儿深感负疚,悄悄忏悔。她抢干重活,克己忍让,甚至放弃上大学机会,希望以此洗刷污点,取得大家的谅解。然而事与愿违,她干得越多,荣誉就越多,与群众的隔膜就越深。她苦苦地思索,终于明白了自己是“在劳模荣誉的束缚下,失去了一个人应有的勇气和真诚”。她战胜了自己的懦弱,勇敢地向伙伴们剖露了一切。
现将两刊发表的观点摘述如下:
熊源伟的文章认为,该剧大胆地写了劳模的孤独感,而这种劳模孤独感是打着八十年代生活印记的社会现象。从五、六十年代劳模的荣誉感到今日劳模的孤独感,虽然是带有一定程度的扭曲的表现,但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多少年来,我们不自觉地把先进模范和一种僵死的概念、划一的规范、固定的模式等同起来,大家这样看,劳模自己也这样看,作茧自缚,积习成癖。今天人们对劳模缺乏信任、缺乏热情,正是前进的生活对过去偏见的必然反拨,其中包含着追求真实、追求个性的合理因素。陶星儿这个新的舞台形象,不仅有真实的生活基础、浓郁的时代气息,还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净化生活的道德力量。
童道明的文章认为,该剧对“真诚”的追求,更深一层地触及到我们时代生活的脉搏。《红》剧呼吁无论人与人之间,还是对待自己、对待生活,都要“真诚”。编导关心的不是陶星儿的过失本身,而是造成这过失的客观历史原因。劳模身上也有旧的痕迹,劳模也要跟着时代前进。因此,当陶星儿终于拒绝值班长的劝阻,把“真诚的心灵”敞开在姐妹面前时,舞台上出现了最激动人心的场面。
吕复的文章认为,该剧形式虽然新颖,但内容欠佳。剧中陶星儿向观众宣称:“我不是一个劳动模范,我是一个普通工人。”这种把劳模与普通工人对立起来表现,是很片面的。陶星儿连对漏过疵点这样的事都不敢正视,说明她的思想既不先进,品德也不高尚。这种含糊描写,损害了正面人物的形象。他还指出,应当把劳模孤独感的来由表现清楚。是来自领导的不当?是来自群众的偏见?还是来自自身的原因?如果这几方面都有,什么又是主要的?是非要分清,不能因为某个劳模有孤独感,干脆就不要劳模了,这样未免太偏颇了。
兰光的文章指出,《红》剧给人的感觉是宣传了这种观点:“青年中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没有什么先进和落后之分。人就是人,人是复杂的”。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陶星儿的思想有没有一定的先进性?要不是劳动技术熟练,劳动态度好,能够九千多米布只出一个疵点吗?可剧本硬是不承认她是劳模,说她的爱厂如家,她的勤于助人,她的宽厚忍让,都是出于为个人求得灵魂的安宁的动机。这种对待劳模的虚无主义思想,符合生活的真实吗?同样,劳动模范的先进思想不是自发地产生的,要通过思想教育和实践中的培养,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否认,目前我们的政治工作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红》剧中值班长那种“揠苗助长”的方式方法,要改革,要改进,但不能使人得出必须否定政治工作的结论。


第7版()
专栏:佳作信息

《燕赵悲歌》〔中篇小说〕
作者 蒋子龙 载《人民文学》一九八四年第七期
近几年来以写工业题材著称、为读者奉献出乔厂长等一系列四化创业者形象的作家蒋子龙,最近受命去写我国农村改革的沸腾生活,把目光转移到了农村。读者面前的中篇小说《燕赵悲歌》,是一部气势磅礴、激扬慷慨的篇章,展现了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我国农村的壮丽图景。
《燕赵悲歌》描写华北东部平原团泊洼大赵庄,几年来如何摆脱穷困,走上富裕道路的斗争历程。大赵庄神话般的变化,在社会上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反响:倾慕向往者有之,怀疑嫉妒者有之;赞助促进者有之,等待算账者有之。但是,改革的潮流滚滚向前,将会有愈来愈多的人相信大赵庄走的是一条光明大道。
作品以雄浑的笔触,塑造了农村改革先进分子武耕新的动人形象。这是一个比乔厂长更大胆的人物。他本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一个普通农村的党支部书记。然而,新的历史时代开拓了他的视野,现在,他的眼界已经不止于领导全村四千口人解决温饱了,也不是为了让每家每户拿钱捆当枕头。他的雄心是改变千百年来的农民意识,打开农村这个广阔的消费市场,打开农民的精神世界,消灭城乡之间的差别,也就是改变农民形象。作品以生动的情节,绘声绘色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悲欢、苦衷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塑造了他的刚毅的性格。
蒋子龙敢于直面人生、触及时弊的创作风格,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大赵庄由穷变富,武耕新在农村搞改革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县委副书记熊丙岚这样的领导的指点、帮助,但并不是没有阻力的,县委书记李峰等人,不是千方百计要把他们打成这个那个吗?后来,李峰虽然对武耕新笑脸相迎了,但斗争并没有结束。作品以“生活——哪有个尾声啊!”作结,是颇为发人深省的。 (杰)


第7版()
专栏:佳作信息

《腊月·正月》〔中篇小说〕
作者 贾平凹 载《十月》1984年第4期
半是颂歌,半是挽歌,《腊月·正月》用这种悲喜剧结合的形式,肯定和礼赞了当前农村变革的历史大潮流。
作品的主人公韩玄子,是公社文化站站长,在镇上很有些根底和脸面的人物。他的心地不算偏狭,与镇上第一个专业户王才也可以说是往日无仇,今日无隙。但是,从王才开始筹办食品加工厂起,他就有一种本能的反感:一个他不当作人物看待的人物,转眼之间竟成了人们注意的中心,羡慕的对象,他怎能忍得下这口气?王才出让承包的土地,雇工办厂,生活中出现了这么个怪事物,他又怎能不打个问号?为此,他组织“联合阵线”,运用多种办法,力图想压倒王才,挤垮王才。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尽管他使出了浑身解数,由于认不清潮流,最后落得了个尴尬而又狼狈的结局。
作品反映农村的变革,角度较新,立意较深;塑造的韩玄子和王才的形象,个性较鲜明,写得较活;此外,作品写陕南的风土人情,也较有色彩。稍觉不足的是,行文还不够简练,剪裁上也似可再花些工夫。  (闻一)


第7版()
专栏:佳作信息

《杂文报》十月一日创刊
由河北省杂文学会主办的《杂文报》,将于十月一日在石家庄创刊。
《杂文报》将大力促进当代杂文创作的发展,坚持杂文创作与杂文研究并重,积极向各方面的作者提供阵地。《杂文报》设立近三十个专栏,力求做到观点鲜明、严肃活泼、文图并茂、雅俗共赏。(甲)


第7版()
专栏:佳作信息

《北大荒的呼唤》出版
陈瑞晴的中短篇集《北大荒的呼唤》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全书以第一人称的尚小真为贯串,反映了不同出身、经历的人在逆境中的精神美。(青)


第7版()
专栏:佳作信息

《银河诗丛》出版
重庆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银河诗丛》(第一辑)。在这六册诗集中,有对建设者的歌颂、有对美的呼唤、有对历史的思考。作者大都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年轻歌手。 (荆)


第7版()
专栏:

《昆仑》双月刊刊载《东方》二版新增部分《彭总》
曾先后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的长篇小说《东方》第二版新增部分《彭总》(共六章,约六万多字),已在大型文学双月刊《昆仑》今年第四期上刊载。
《彭总》的六章,分别插入《东方》的第一、二、三、四、六部之中,如作者魏巍在“后记”中所述:“书中增加了战争指导者的形象,无疑会加强广度和力量,进一步显示出克敌制胜的因素。同时,这座‘建筑物’本身也有了屋顶了。”《彭总》的六章本身,又首尾联贯,自成篇章,可以说是一部完整的中篇小说。
《彭总》从1950年国庆节后的第三天,彭德怀同志奉急令从他当时工作的西安,赶到北京讨论“抗美援朝”出兵问题写起。它形象地再现了彭总受命于危急之中,毅然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时的将帅气度,歌颂了他坚韧、深沉、果断的品质。在一系列描绘彭总与毛主席、周总理,与金日成同志,与志愿军其他指挥员、部下、战士之间的亲密的关系,以及他与苏联驻朝鲜大使在战争形势和决策问题上的分歧、争论;在战争中随敌我形势变化掌握、争取主动权等故事情节中,显示了彭总卓越的军政素质、战争指挥才能和鲜明的性格。同时,在彭总与毛岸英、警卫员和幼小的养女“小白兔”等人物之间真挚情感的描绘;彭总去看望部队,会见来自祖国的教授、专家、学者、记者,告别烈士等细节,也质朴地写出了他的无私无畏、可敬可亲、待人诚挚、实事求是的品格。   (夏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