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调查报告

农场更加有生气
——红湖农场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的调查
关国林 王艳艳 吴新忠
广东湛江红湖农场以柑橙生产为主,兼多种经营。人多、地少、底子薄、就业难,是该场的显著特点。1982年,全场落实生产责任制后,多余劳力三百多人,还有三百名初高中毕业生和二百五十名职工家属没有活干,而且以后每年都要有二百多个应届中学生毕业,需要安排工作。如果照过去国家包下来的办法,每安置一个新工人,就要投资一千一百多元,增加耕地五亩。将近九百人的就业,国家拿不出那么多资金,农场又没有自筹能力,土地也有限。出路在哪里?农场的领导在寻找答案。
党的十二大以后,他们大胆进行经济改革,放手组织和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仅一年多时间,全场已涌现了砖厂、家具厂、打石队、联营农业队、鱼苗场、塑料加工厂、商店等九个集体企业,还办起了八百多个家庭农场和一批从事饮食业、加工业、手工业、养殖业和运输等个体经济。时间不长,已显示出许多好处:
一、开辟了劳动就业门路。过去,农场的待业人员就业问题,全部由农场包起来,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而待业人员又被捆住手脚,无用武之地。结果,一些青年无事可做,便搞盗窃、赌博等非法行为。现在,允许兴办集体和个体经济,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谋职业了。有的开饭店,有的摆摊做生意,有的搞修理,有的搞加工,有的搞运输,有的搞养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现在全场从事集体和个体经营的有四百四十多人。待业青年有了就业出路,在劳动中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自己又增加了收入,稳定了思想情绪,促进了安定团结。
二、集体和个体兴办的工商企业,与国营工商企业出现了竞争。有一个由十名待业青年经营的商业服务社,群众需要什么,就采购什么,礼貌待客,并主动送货上门,生意十分兴隆。不久,他们根据群众需要,又办起了饭店,坚持薄利多销,早开店,晚关门,深受顾客欢迎。商店和饭店每月营业额达八千多元。这样一来,使原来毫无生气的国营商店、饭店等再也不能照念“老皇历”了。
三、进一步搞活了农场经济。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鼓励待业青年自谋职业,使农场大大减轻了安排新工人的投资和工资支出。这些集体和个体经济的兴办,又为农场创造了许多财富,增加了国家税收和农场公益金。这个农场的纸箱厂、基建队、缝纫社、修理店、理发店及养猪场、鱼苗场等,长期亏损,去年先后脱壳为集体经营,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当年全部扭亏为盈。去年,全场工农业实现利润四十万元,比上一年增加了四倍。
四、大大方便了群众。过去是国营独家经营,服务性行业少,职工生活十分不便。现在,集体和个体经营的小百货、五金、饮食、修理、缝纫、理发、运输、家具等,送货上门,服务到家,大大方便了群众生活。
为了使集体和个体经济更好地发展,农场规定:集体和个体经济是职工子女、家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政治待遇和农场职工相同;允许集体和个体经济实行自由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集体企业内部劳动报酬形式,由集体企业成员民主讨论决定。在资金上,农场给予贷款或协助向银行借贷;所需的原材料,积极给予支持和代购;生产的产品,按照农场规定的价格统一收购和推销。划给适当的土地。并设立专门机构——劳动服务站,负责管理集体和个体经济。


第5版()
专栏:

让科技成果充分发挥效益
农牧渔业部农垦局副局长 王光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农垦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各项经济政策,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进行企业整顿,实行财务大包干,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抓了科学技术工作,形势一年比一年好,去年粮食总产、单产、工农业总产值和利润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党中央多次指出: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总结这几年的工作,农垦系统对科技工作抓得还很不力,没有象抓责任制,抓扭亏增盈,抓农工商,抓企业整顿那样紧,成效也没有那样显著。科学技术进步缓慢成为发展农垦经济的一条“短腿”。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这方面工作,就会影响农垦事业前进的步伐。
一提抓科技工作,有的同志就会想到重大研究课题和攻关项目。不错,这是科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就目前全国农垦系统科技工作的状况来看,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很多科学技术成果没有推广应用,很多行之有效的常规技术措施没有认真贯彻。如作物和畜禽良种、秸秆还田、化学除草、地膜覆盖栽培等已有的一批比较成熟的科技成果,推广之后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去年全国农场地膜棉花已达八十八万亩,占棉花播种面积的24.6%,平均每亩增产皮棉三十到五十斤,增加盈利三十到五十元。去年黑龙江垦区的化学除草面积占播种面积的48.5%,对节约劳力、降低成本、提高产量起了显著作用。
在科学种田、科学养畜、科学植胶等方面,国营农场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曾经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许多常规技术措施。这些常规技术措施是当前实现高产稳产的技术基础,今后推广新的科技成果也离不开这些技术基础。因此,必须克服轻视常规技术措施的思想。目前,全国各地农场中、低产田的面积很大,约占耕地的60%到70%,其产量比高产田低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行之有效的常规技术没有全面推广应用。辽宁省农垦局曾经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开展低产水稻田技术改造的试验,三年时间,参加试验的十二个单位水稻平均亩产达到八百六十七斤多,比三年前增产46%。如果所有的国营农场都能象辽宁那样狠抓中、低产田技术改造,仅此一项,全国农垦系统每年就可以多收粮食一百亿斤。
据专家估计,全国农场只要因地制宜地推广现有科技成果,认真贯彻常规技术措施,在较短时间内,主要作物的单产就可以提高30%以上。全国农垦系统现有耕地六千六百万亩,增产潜力是很大的。
今年,全国各垦区普遍推行了承包责任制,办起了职工家庭农场,国营农场的基层生产单位将由生产队变成众多的以家庭为主的生产经营单位。在这种新形势下,再象过去那样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指挥生产、推广科学技术的办法已经不适应了。各国营农场可以建立技术服务公司,为基层生产经营单位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也可以选择生产技术较高、有一定文化知识、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承包户或家庭农场作为科技示范户,承担一定范围的技术指导任务或进行技术承包。对于一家一户难以进行的技术工作和推广工作,由技术服务公司负责;一家一户可以做到的技术服务和推广工作,可由科技示范户承担。国营农场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有条件成为国家在农业方面的科学实验基地,应该在推广科技成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5版()
专栏:

承包户腰杆壮了起来
——记五九七农场领导支持鞠振武办家庭牧场的事迹
王月萍 吴继善
去年夏天,黑龙江省五九七农场机关党委接到了一张“状子”,揭发养牛承包户鞠振武搞歪门邪道,用养牛的饲料养猪养鸡。原来,这个场的原种场养了六十头改良牛,因为管理差,每年都赔一万多元,在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谁都不敢承包。场领导琢磨来琢磨去,觉得畜牧技术员鞠振武承包合适,他有养牛技术,家里又有三四个劳力,可以办个家庭牧场,于是便去征求他的意见。鞠振武经过认真思考,同意签订了承包合同。合同规定:承包者要保证牛的膘情在八成以上,配种率在90%以上,成活率在80%以上,承包期为三年,第一年要达到收支平衡,第二年、第三年分别上交八百四十和一千一百二十元利润。
合同签好后,鞠振武盘算着,只养几十头牛,不仅赚不着钱,劳力也有剩余。于是,他又买了一百只鸡雏和十二头育肥猪、十头母猪,要办个多种经营的家庭牧场。他根据牛以草食为主、精料消耗少的特点,延长了外出放牧时间。这样,牛吃得饱,膘上得快,省下料喂猪,猪也肥了。可是,他的经营方法引起了一些人的议论,有的说:“把喂公家牛的饲料养猪,是化公为私,经营性质变了。”还有人写信告到总场,把老鞠弄得灰溜溜的。老鞠一气之下,向上级提出:“不包了!”
机关党委接到“状子”后,党委书记任师孔没有匆忙表态,而是会同农场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原种场调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他们得知牛的死亡率由承包前的30%降到6%,配种率达到100%,并亲眼看到老鞠一家辛勤劳作的场面和膘肥体壮的大牛时,很受感动,便鼓励老鞠说:“只要能保住牛的膘情,搞正当经营,你就大胆干吧!”有总场领导的支持,鞠振武办家庭牧场的腰杆壮了起来。他干脆把铺盖搬到了牧场,全家人齐心合力,外出放牧的兢兢业业,在家饲养的还兼种着大豆、玉米、瓜菜……。眼看着牛增膘,鸡产蛋,猪儿喂得滚瓜溜圆。一上秋,他就按照合同到原种场筹措冬饲料。可是,他到车马组要车,说没车了;到晒场调豆皮儿,有人出来阻拦;到畜牧承包组用粉碎机,也不给使。他问为什么?个别人就说:“你是给个人干的,得往边上靠靠。”这下,老鞠又灰心了。农场有关领导经过多方面做工作,原种场为老鞠凑足了五十车粗饲料,使他度过了难关。年底,这个家庭牧场出售十九头牛和部分肥猪,加上养鸡和饲料地收入,共计一万七千多元。除去预借工资和各项费用,净赚三千七百多元。
看着老鞠发财了,原种场有些人觉得管理费收少了,集体吃了亏。新年刚过,就改合同,增加了机务基金、种肥基金、共同生产费等收费项目。老鞠一算,今年除了应交的利润外,得额外多拿两千七百多元。他说:老给往上戴“笼头”,这家庭牧场没法办。
农场管理局局长赵锋了解到这一情况,专程从百里之外来到了原种场,听取老鞠对家庭承包的意见,并召集原种场领导干部开会,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纠正不严肃执行合同的做法。
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使老鞠坚定了办好家庭牧场的信心。目前,老鞠在原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一百多只羊、二十多头优良仔猪,还种了一垧半西瓜,扩大了经营项目。职工们看到农场领导这样支持承包户,许多人也办起了家庭牧场或农场。


第5版()
专栏:通讯

对联带来的冲击波
高继凯
1984年的春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二一团机关大门前贴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五七战士(指职工家属)三亩地,年终得利上千元;职工种了十亩田,分配不到八百元。横幅是:原因何在,亟待解决。
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
团里一些领导听到消息赶来,有的认为这是大字报的变换手法,应该追究。团长阎铁松是位刚提拔上来的大学生,他建议开个党委会研究一下。会上,他问大家:“我们已连续几年上交利润啦?”
这当然是用不着回答的问题,谁都能熟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头年一举扭亏为盈,上交五万多元,接着九十二万多元、五百多万元……
“请大家再回忆一下,我们这几年采用了哪些生产管理形式?”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清点开了:首先废除了一天一道杠的“速成”记分法,实行定额记工,结合出勤计酬;然后过渡到阶段性的计件工资;再发展到班排承包,分成奖罚。由“大锅饭”走向“中锅饭”,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95%以上的职工年收入停留在八百元以下?而邻近的沙湾县四道河子公社下八户大队人均收入却超千元呢?”
沉默,无声。
“二十连的工人韩瑞生一家五口承包的一块棉地,去年收入九千多元。当狂风刮来的时候,一家人三天三夜不睡觉去护棉苗。棉花拾完后,又一遍遍地捡羊胡子、抠僵瓣。他们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干劲?”
灯不拨不亮,理不讲不清。
在团三级干部会上,政委卓秉哲拿着1983年和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说:“完整的答案都在这里。我们过去过多强调了农场特殊,总是求稳怕乱,满足于现有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严重地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所以现在就要重新补课,从我开始,重新学习两个一号文件。”团长则直截了当地提出:从现在起,支持职工以家庭为单位发展生产。
那位工人贴的对联,是群众的呼声,也是对团党委的鞭策,团党委也拟出了四句话作为答复:思想大解放,不当顶门杠;承包创新路,经济要猛上。
党的富民政策使人们如久旱的禾苗遇到了春雨。许多人走家串户,仅仅一个星期,六百一十多个家庭合作农场诞生了。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赞农民企业家
陈魁生
河南栾川县深山里有一个石庙乡龙潭村,一千八百口人。当地有丰富的石棉资源,过去是单一出售原料。在出售原料的过程中,他们头脑转了两转:人家买这种玩艺干啥用?原来是加工石棉粉;加工石棉粉又是为了啥?加工石棉瓦。经过这么一寻根问底,明白了,于是他们先办起了石棉粉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接着,在两三年内,又先后办了六个石棉瓦加工厂,去年收入达二十八万多元。有人说,农民一接触到商品生产,就会变得聪明起来,确实不假。
过去,在自给半自给的经济状况下,农民沿着一条路往返走,即家里——地里,地里——家里。一年四季,种种收收,不少人活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不了解外界世事,他们的知识和本领一直被束缚在狭小的天地里。党的政策使他们一个个象冲出笼的鸟儿一样,可以尽情地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发挥聪明才智了。从原来一天到晚只思粮、棉、油,到思商品生产,这是农村经济的一个历史性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去年和今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后,全国出现了多少农民办的乡镇企业和劳动致富的专业户、重点户,怕是数也数不清。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民,以前绝大多数并不懂商品生产,但在大量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了解了社会的需要,摸索了商品生产的规律,不仅学会了在国内经营,一些冒尖人物还打到国外,打到资本主义世界去做生意,成为农民企业家。原来认为农民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不会经营的说法,将会被千千万万个农民企业家所改变。


第5版()
专栏:

云南省陇川农场四队王德荣一家五口人,承包五十三亩蔗田,办起家庭农场。由于经营管理得好,超产百分之五十七点五完成承包任务。这是王德荣家庭农场收甘蔗的情景。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