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新农村的希望
——湖北省松滋县集资办学调查
本报记者 杨建武
位于鄂南长江中游南岸的松滋县,是湖北省荆州地区十多个县(市)中最穷的一个县。这个县的领导和群众吃够了文化落后的苦头。一年前,他们找到了治穷的“金钥匙”——智力开发。从1982年冬到去年冬的一年时间里,全县集资500多万元,新建、扩建砖木结构校舍15,200平方米;维修危房97,120平方米,初步实现了“消灭危房,改造黑房,校校整修、粉刷一新”的目标。这一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巩固率为99.3%,中小学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经过省、地、县三级教育部门验收,这个县成为湖北省第十七个无文盲县。
一个穷县,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教育上取得这样大的成绩,他们的“绝招”是什么?
强烈的责任感
一张统计表摆在县委面前:到1980年底,全县45万平方米的校舍,危房、草房、黑房占了三分之一,30%的学校课桌是学生自带的,不少学校的课桌是用土砖砌的。
看到这张统计表,县委书记查远澄再也坐不住了。1982年初冬的一天,他来到陈店公社徐桥大队,拉着大队党支部书记黄兴强一起到大队小学听课。听了一会,查远澄问黄兴强:“冷不冷?”“冷得很。”黄兴强脱口而出。“是啊!我们只坐了一会儿,就感到冷,老师、学生一天到晚坐在教室里就更受不了啦!”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回到县里,县委马上召开了常委扩大会。查远澄心情沉重地说:“看到学校东倒西歪的样子,怎样叫农民放心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呢?看起来是学校问题,实际是社会问题。”
经过讨论,县委当即决定从地方财政中拿出1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并成立了以管财经的副县长为首的集资办学领导小组。
在县委的带动下,许多干部为学校建设牵肠挂肚。南海公社党委书记周友国是位大学毕业生。1982年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全社28所中小学校调查校舍情况。他说:农业要翻番,教育要先行;要办好教育,首先要解决办学条件,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周友国在高坪管理区亲自办了集资建校的点,一面抓农业生产,一面抓建校工作。半年时间,就使这个管理区的10所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甩开“两条腿”走路
正当集资办学出现高潮的时候,个别干部向查远澄吹冷风:“查书记,集资办学搞得太猛了,农民负担很重。”还有少数人说,县委抓集资办学是“打肿脸充胖子”,刮“共产风”。带着这个问题,查远澄深入山区、丘陵和平原,调查农民的收入和负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县委和县政府算了一笔帐:1982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三亿六千万元,农村社员人均收入为235元。按全县维修校舍、添置设备所需600万元计算,只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66%,全县82万人口人均负担七元一角,还有投工、投料抵冲,真正要农民负担的现金微乎其微。
事实打消了许多干部的思想顾虑,认识到集资办学既不是增加农民负担,更不是国家“溜肩膀”,而是由我们的国情决定的。干部、群众甩开“两条腿”走路,出现了许多热心办学的动人事迹。南海公社糖铺子大队社员李祖林正准备盖新房,听说大队建校缺两根檩子,他二话没说,扛起两根檩子送到了学校。他说:“自己盖房事小,修学校事大,学生等着教室上课,拖不得。”
对国家办学这条腿,松滋县采取分级集资、分级管理、分级维修、国家适当补助的方法,一般按集资总金额的20%的标准予以补助,多集多补,少集少补,不集不补,对经济特别困难、群众办学积极性高的地方,适当提高补助的标准。1983年从县财政中补助二十八万四千元支持基层办学。
两个参谋配合默契
提起松滋县教育面貌的大改观,人们都异口同声地称赞县教育局和县财政局两个参谋配合得好。县财政局把办好学校当作自己分内的事。两家一起调查校舍情况,落实维修计划;一起检查维修进度,验收建校质量;一起核实集资经费,下达补助通知。同时,他们又十分注意发挥各自的职能。教育部门主动做到三先:先行一步,调查摸底,拿出方案;先作好学校布局规划,避免盲目乱建;先制订建校标准,保证建校质量。
财政部门主动帮助教育部门筹集资金,负责管理资金。在经费的使用安排上,他们采取定工程项目、定维修时间、定使用范围、定责任界限,优先满足危房维修的“四定一优”办法,保证把钱用在刀刃上,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去年夏季,松滋县遭受解放以来特大的洪涝灾害,全县房屋倒塌2,200多户,共4,000多间。而这个县的600多所中小学校却安然无恙。
如今的松滋县,无论在农村,还是在集镇,最漂亮、最坚固的房子是学校。
人们通过这个变化,看到了农村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希望。


第3版()
专栏:

首都文艺界聚会纪念中国文联成立三十五周年
全国五次文代会将在年底举行
新华社北京七月十八日电(记者李光茹)首都文艺界知名人士五百人今天上午在北京饭店聚会,祝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三十五周年。中国文联副主席阳翰笙在会上宣布:全国第五次文代会将于今年年底举行。
宋任穷、甘渭汉、荣高棠、朱穆之、阳翰笙、林默涵、陶钝、赵寻等领导同志到会祝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特意从外地来电,希望文艺界的同志们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创作更多健康、优美、高尚的文艺作品。
中国文联是党领导下从事文艺工作的人民团体。它成立以来,努力贯彻“双百”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广泛团结全国作家艺术家,促进了我国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被誉为“作家与艺术家之家”。目前,它的团体会员有十一个全国协会、二十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联。
中国文联主席周扬也从外地发来贺电,向支持文联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朱穆之、李瑛在会上讲话。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南沿的中国文联“文艺之家”已在日前落成。这座有橙黄琉璃瓦盖檐的乳白色建筑,占地九百多平方米,内设会议室、文艺茶座和娱乐场所。黄山脚下、西子湖畔、烟台海滨等地,也正在修建或筹建这样的“文艺之家”。


第3版()
专栏: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个体收猪站排“难”一月串乡收购生猪三百八 堪称赞临县四农民
专业养鱼户遭“灾”几张白条吃掉鲜鱼六千斤 要追究建德某局长
《山西日报》△为了解决“卖猪难”的问题,临县城关公社四户农民合资办起个体收猪站,他们登门上户,一个多月时间就收购生猪三百八十多头
《浙江日报》△建德县三都乡养鱼专业户张志宏去年养鱼一万八千斤,实际上市只有一千来斤,其中仅县水电局分管水产工作的副局长几张“条子”就吃掉三分之一,张志宏全年收入还不够上交承包款及工本费
《湖北日报》△监利县何桥乡七十二个木匠自带口粮到乡政府所在地建起一条“鲁班街”,联合办起二十二个木器加工厂,产品行销武汉、岳阳等城市
《陕西日报》△西安市召开奖罚兑现大会,全市上半年超额8%完成财政增收任务,市长张铁民被奖励一个月工资
《黑龙江日报》△去年高考落选的双城县新兴乡养鸡姑娘邵迎春专程到东北农学院向副教授请教科学养鸡方法,用学到的知识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作贡献
《经济参考》△国家计委批准陕西彩色显象管总厂的彩色显象管生产能力从目前的年产九十六万只,扩大到三百万只
《重庆日报》△重庆钢铁公司经理第一次行使干部任免权,任命了十三名厂
(矿、处)长
《甘肃日报》△康县罗秀银等五个贩粮专业户一年贩四十万斤粮,缓和了当地“卖粮难”的矛盾
《贵州日报》△贵阳市改革学校管理体制,市属中学全部实行教职工聘请制度,并在部分中学进行校长负责制试点
《健康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内科血液病组,施行胚肝移植成功,一位成年患者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得到完全缓解
《文汇报》△上海正在建设的雁荡公寓平均每六天造一层楼,创造了过去没有过的速度
《南方日报》△广东省较大的引进外资建设项目——广州国际科技贸易展览交流中心举行奠基典礼,王震同志发来贺词
《辽宁日报》△辽河油田又在沈阳市新民县境内打成一口高产油井,日产原油一千三百零六吨,天然气七万立方米,进一步证实该地区是个高产油田
《新华日报》△江苏省金坛县水北乡四位农民创办商品批发部,为邻近六百多家个体商贩组织货源
《内蒙古日报》△锡林郭勒盟富裕起来的农牧民踊跃献畜捐款,集资办教育,集资额达一千六百六十五万元
《国际经贸消息》△日本贸易振兴会说,1984年前六个月,日中贸易达创纪录的五十八点三亿美元,比1983年同期几乎增加30%
《经济日报》△国务委员陈慕华指出:花卉生产既可提供出口资源,又能美化环境,安排较多闲散劳动力就业,是一项利国利民大有前途的事业
《河北日报》△易县查处严重“路霸”、“水霸”案件四十四起,揭露出贪污挥霍款十三万多元,为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清障、撤卡
《江西日报》△萍乡市由民间艺术退休教师、职工和农民组织起二百多户农村文化户


第3版()
专栏:

全国报纸经营管理改革经验交流会在郑州召开
本报讯 记者胡太春报道:7月4日至9日,全国报纸经营管理改革经验交流会在郑州市召开,中央和各省市级四十家报纸以及中宣部新闻局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记协和河南省记协联合组织。
各报社代表在会上交流了经营管理改革经验,着重讨论了尽快实现报纸技术装备现代化的问题。
会议认为,报社不同于一般企业,也不同于一般事业单位。建议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在制定各项政策、规定时,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考虑报社的具体情况,以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在报社内部,按照编辑部、印刷厂、行政部门的不同特点,实行责、权、利统一,破除平均主义。各报社在以主要力量办好报纸的同时,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多种经营,为加快报纸技术改造、发展新闻事业和改善职工生活提供资金。
会议代表讨论了报社新闻传递和印刷技术改造问题。会议认为,当前世界正酝酿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电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而作为重要信息工具之一的我国报纸,却远远落在后面,报纸技术装备现代化问题已迫在眉睫。会议希望尽快培养充实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使报社的经营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第3版()
专栏:体育

宋晓波代表中国体育代表团升旗
五星红旗在洛杉矶奥运村飘扬
本报讯 中国体育代表团升旗仪式17日上午在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奥运村举行。身穿蓝色上衣和淡黄短裙的中国女篮队长宋晓波代表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升起了五星红旗。这是这个奥运村举行的第一个升旗仪式。(附图片)
中国女篮队长宋晓波(左)代表中国体育代表团升起五星红旗。
本报电视照片


第3版()
专栏:体育

神射手——许海峰
不久前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奥运会射击预赛中,中国队的年轻射手许海峰面对来自世界五十六个国家的神射手,力挫群雄,以568环的好成绩夺得手枪60发慢射比赛的冠军,取得进军洛杉矶的决赛资格。
许海峰今年二十七岁,他原是安徽省和县新桥区供销社的营业员。他小时候喜欢打弹弓。1979年县射击队挑选运动员,小许通过老师的推荐踏上了射击运动员的道路。
1982年11月,小许被选进省射击队集训。进队后他对技术精益求精,整天琢磨枪法、姿势、瞄准。三九严寒,他的手冻裂了,仍克服冻疮带来的痛苦,保质保量地坚持完成训练任务。长期的艰苦磨练,终于使小许成长为一名弹无虚发的神射手,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去年3月在华东区射击对抗赛中,他脱颖而出,战胜所有高手,独占鳌头,并打破了一项全国纪录。在第五届全运会上他又夺得两项亚军。
小许调进国家射击集训队后,更加朝气蓬勃,他暗暗给自己立下“军令状”:打好热身赛,力争闯进决赛圈,决心进军洛杉矶,创造好成绩。现在,小许的第一个愿望实现了。我们祝愿这位射击新秀在洛杉矶的大赛中勇攀高峰。
泽富


第3版()
专栏:体育

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黎族运动员——吉泽标
参加第23届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里,有一名黎族运动员,他就是刷新撑竿跳全国纪录的吉泽标。
年方二十岁的吉泽标,出生于海南岛乐东县永明公社,自小酷爱体育。
1978年,他被选送到省业余体校,开始撑竿跳训练。在李怀光教练的指导下,他刻苦训练,成绩提高很快。
1983年2月,在广州举行的田径赛中,他以五米三十二的成绩刷新了省撑竿跳纪录,跻身于优秀运动员的行列。
去年9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运会上,他在五米二十五的高度上失败了,屈居第五名。冬训中,他注意改进过竿动作,加快助跑的速度,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他还订出了训练计划和比赛指标:破全国纪录,向奥运会进军。
今年4月6日,全国撑竿跳集训比赛在羊城举行,他以五米三十六的成绩创省最新纪录。时隔四天,他终于跃过中国田径史册上前所未有过的高度——五米四十六,成为第一个破全国纪录的黎族运动员。“五米四十六只是新的起点,破亚洲纪录是我奋斗的目标”,吉泽标正向着五米五十三的亚洲新纪录奋力冲击! 冯庆昌 邢华胄


第3版()
专栏:体育

中国足球队同联邦德国劲旅比赛负两场
中国国家足球队7月15日在卡尔斯卢厄同联邦德国甲级队——卡尔斯卢厄足球队进行的友谊比赛中以1∶2失利。17日中国队在科布伦茨同联邦德国奥运会足球队比赛,以2∶6失利。(据新华社)


第3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八角街的灯光
本报记者 祖伯光
夜,在古城拉萨的八角街降临了。当夜幕收尽最后一缕香烟、催促转经的人们渐渐散去的时候,这里便是灯光璀璨的万千景象了。大昭寺前的唐柳、石碑、古建筑,使我追忆起那遥远的年代;而从藏式楼房的窗口透过的灯光,又使我想起一批藏族青年在灯下思索与追求的形象。正是他们为古老的八角街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吸引人的魅力。
还是先从早晨写起。拉萨早上六点钟还是星斗满天,然而已有藏族青年在街头路灯下读书了。其间一位身穿大衣的青年手拿着一本书,在不停地背诵着。尽管早上转经的人从他身旁穿行,他仍全神贯注地学习。他是谁呢?我终于在八角街一幢古朴的藏式楼房的小屋里找到了他。小屋陈设很简单,一张铺着卡垫的床,一个堆满书籍的方桌,墙壁上贴着一张引人注目的写有“深沉、含蓄”几个大字的字画。看得出他喜欢这种性格。小伙子名叫土登根敦,今年二十四岁。“文革”中他只上一年初中就辍学了,后来学木工做藏柜,现在西藏农科院农科所工作。他自知自己知识贫乏。他说:“过去没有学习的好机会,现在有了,不能把时间白白浪费。”他下决心自学藏文、汉语和英语。他认为一门语言就是一个知识的新天地,只有闯进语言的大门才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于是,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严格的学习制度:早上六时起床,夜间一时睡觉。在领导的支持下,他白天到西藏师院进修英语,还要按时收听广播电台的英语讲座。从1980年到现在,他交替攻读三门语言,现在已能借助字典津津有味地看三种语言的书刊了。他学习欲望强烈,很少去逛“林卡”(藏语公园)和看电影,他还准备到内地进修。是什么力量使他这样刻苦呢?他顺手转动了一下自制的地球仪。他说:“世界各国都在飞速前进,我作为藏族青年能坐得住吗?”原来他心中有一个大目标。
八角街东侧胡同一个普通的院落,有一位特别的藏族姑娘。老阿妈总是叨咕她:人家姑娘的柜里放衣服,你的柜里放着书;人家姑娘玩得多开心,你一天到晚抱着书,写呀抄呀,都快三十岁了,也不着急找个人家!可后来老阿妈在姑娘的说服下理解了她,还时常帮她的忙哩。这位特别的姑娘叫次央。她的家可说是藏族的“书香门第”,爷爷、父亲、叔叔都是藏族有名的知识分子。次央从小受过藏族文化的熏陶。姑娘的性格坚毅顽强,决心发奋学习。她说:“在学习上舒舒服服不会成功,要象‘苦行僧’自找苦吃才能成功。”藏族古老而灿烂的历史吸引了姑娘。1975年她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之后就决心献身藏史研究。她现在是西藏师院藏史研究室的教师,并且是西藏从事藏史研究的仅有的两位女青年之一。她为了给学生讲授好西藏历史这门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出一部西藏历史,每天夜晚都在灯下苦读。她先后阅读了《西藏王统记》、《西藏王臣记》、《红史》、《白史》等藏史名著和大量的论著。近年来,外国学者写了许多藏史研究英文专著。她为能够直接阅读原著,还专修了英语。在此期间,她已撰写出《吐蕃王松赞干布为什么能统一西藏》、《十三世达赖新政措施》等论文。
有些藏族青年喜好谈论命运。是听任“命运”摆布,还是做“命运”的主人?二十四岁的残废藏族青年尼玛次仁做出了自己的回答。要说尼玛次仁的“命运”,确实乖蹇。他不幸在一次打篮球中挫伤了腿,造成了终生残废,以至于高中毕业后失去了多次招工的机会。一家五口人全靠父亲的工资生活。别人说他这是“命中注定”,“还是求求神灵吧!”尼玛次仁很清楚老一辈们千里迢迢来八角街祈求幸福究竟得到了什么。他说:“相信命运就不能奋斗,祈求幸福不会得到幸福。”他决定走自己的路:以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寻求幸福,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爱上了文学创作。他把家中给他的零用钱几乎全买了书。他的住房里的书一直摞到屋顶。书给了他精神支柱,也给了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他以自己的全部身心进行创作。他在当地报刊发表的《大昭寺》、《金色的布达拉宫》、《在翠绿的草坪上》等散文,表达了他对新生活的向往。现在,他正从事小戏创作。这些初步成果,使他在拉萨藏族青年中小有名气。我特意访问了他。在海阔天空的交谈中,我发现他对藏族青年状况相当熟悉,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向我这样坦露襟怀:“金色的布达拉宫、辉煌的大昭寺是民族灿烂文化的象征。然而它毕竟过去了。今天呢,不能幻想一天之内拉萨变成高度现代化的城市,我们这一代青年应该干些啥,值得深思呀!”他的这番话表达了今天有志气的藏族青年的思索与责任感。
莫负大好时光,努力掌握本民族科学文化知识,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光彩,这正是许多藏族青年追求的目标。大昭寺对面一幢藏式楼房里有个藏族青年名叫次旦多吉,今年才二十二岁。他为了掌握古老藏医知识,省吃俭用花九十元钱买了一部木刻印刷的藏医书。他每天迎接晨曦,占用夜晚,效法“门孜康”(过去的藏医学校)学生,下硬功夫背诵藏医名著。到现在,他已能熟练地背诵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达四万多个藏文语词,并在实践中掌握了医治疑难病症的单方和验方,为许多病人解除了病痛。人们称誉他是“小小的名藏医”。
八角街的夜晚,无数藏族青年刻苦学习的场景是感人的。入夜,我曾追随青年们的脚步来到一个家庭夜校。眼前的景象使我惊异:门外,整齐地摆放着一双双藏靴;屋内,三十多名藏族青年席地而坐,正在专注地听着夜校的主办者土登唐巴老人讲授藏语和藏族历史。五年间,来这里学习的青年就有五百人之多。一些藏族青年就是从这里走进了大学的门槛。我久久凝视着夜校明亮的窗口浮想联翩。八角街,这个路程不长然而又是无尽头的环形道,千百年来走过多少虔诚的人群;今天,一批有志气的藏族青年又从这里崛起开步,书写着民族历史的新篇章。八角街的灯光啊,注满希望的灯光!你迎接的是更加美好的黎明。


第3版()
专栏:

八·角·街·简·介
八角街是拉萨旧城的街道。八角是藏语“八郭”的音译,意为“转经的中道”。八角街是随着大昭寺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大昭寺始建于公元641年,建成后吸引了各地善男信女前来朝拜。据载,到七世纪末,大昭寺周围已有十八处旅馆,出现了八角街的雏形。八角街这个围绕大昭寺的环形道并不长,仅有一公里多。道上有十一条小巷通向四面八方。八角街的藏式楼房鳞次栉比,居住着近万名藏族居民。这里的商店、个体摊贩和农牧贸易市场,每天吸引着众多的来自国内外和西藏各地的游人。大昭寺前古迹很多。已经干枯的唐柳,相传是文成公主亲手栽种。唐柳北侧著名的“甥舅会盟碑”,立于公元823年吐蕃王赤足德赞时期。碑上有藏王对藏汉关系的概述,刻有当年参加会盟的十七名西藏官员和十八名唐朝官员的名字。它是藏汉关系的见证。此外,还有“劝人种痘碑”、“石刻女神像”等古迹。许多游人把八角街比作“西藏的窗口”,认为来拉萨不到八角街不算到过拉萨。(附图片)
拉萨市青年在八角街环绕的大昭寺前漫步。 顾绶康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