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不倒翁”不倒管窥
·邓星盈·
何物“不倒翁”,可以说妇孺皆知,无须在此作形象刻画。“不倒翁”何时有,未敢妄下结论,只知作为“形似醉汉,中空底实,按捺旋转不倒”的儿童玩具,来者久远。据有人考证,唐时已有此物,不过那时不叫“不倒翁”而叫“酒胡子”罢了——那原因就在于它是劝酒的玩意!这些我们姑且不去管它,区区小文所要道及者,乃是获“不倒翁”桂冠的人。
那么,作为人的“不倒翁”又何以不倒呢?根据近些年来的观察,愚意以为有三,即一、“形似醉汉”,二、“虚其中而实其底”(清赵翼语),三、“倾倒不定,缓急由人,不在酒胡也”(唐卢汪语)。
先说“形似醉汉”。此种人平时以伪装出现,似醉非醉,假装胡涂。其实玩弄起权术和捞起好处来,倒是明白得很。只因善于乔装,随风俯仰,不仅“不倒”,反而受到某些上司的“青睐”。
次说“虚其中而实其底”。“虚其中”并不是虚怀若谷,而是腹中空空,没多少正经本事。“实其底”并非根深蒂固,而是为了“立住脚跟”不得不找“靠山”。他们虽无正经本事,但却心比天高,贪得无厌,为了满足贪欲,填满欲壑,只好求助外力。或拉人入伙,“共同受益”;或大肆行贿,以营“三窟”,解除“后顾之忧”。以此在短时间内奏效者不少,成“小气候”者也有人在。
再次说“缓急由人”。“不倒翁”这号人之所以“倾倒不定”,主要就在于后面有人。无征不信,且举一二例作证。其一,原四川省石油管理局党委组织处长俞国强长期贪污党费近万元之巨,可是所在局党委在考核干部中还把他作为“好干部”予以提拔和重用,并连续四年评为“先进工作者”。当群众揭发了俞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竟和俞一起到下属单位检查党费开支情况;当俞的问题完全败露之后,仍有人为其打掩护,有的还为其写假证明,妄图挽“不倒翁”于既倒。其二,四川达县地区原轻工局局长兼罐头厂党委书记李作乾,利用职权调戏、奸污妇女,情节严重,手段恶劣,民愤很大,而原地委个别领导人竟然对他包庇重用,致使李有恃无恐,公开宣称“我倒不了,到时候地委会有人给我说话”。
然而,天底下没有倒不了的东西,更何况这些败类的内瓤子已全被虫蛀空了!俞国强不是被判刑十五年了么?李作乾不是也受到惩处了么?当然,有些未被揭露的败类还在那里摇头摆尾,还没倒,但可以肯定,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不过,问题是“缓急由人”。我们的各级领导部门得下大决心,果敢行事,去其“实底”,断其上下左右的“关系”,将支持和包庇者也绳之以党纪国法,我想,再“硬”的“汉子”也是“扳得弯”的!


第8版()
专栏:

鸡博士许志俭
萧乾
一鸡经
在华侨公寓里一次家宴上,我一边品尝着女主人拿手的辣子鸡,一边听邻座一位身着哔叽西装、上海口音的客人畅谈当今世界养鸡的形势。当我满心欢喜地告诉他,北京市民吃鸡蛋已经不再凭本供应了时,他一面欣悦地点着头,一面却无限感慨地说,咱们吃的蛋还是太少太少啦。美国每人每年平均吃二百六十个蛋——当然包括点心和冰激凌之类的蛋制品。欧洲人平均也要吃上二百二十个。第三世界普遍吃不到一百个,咱们中国吃蛋的平均数也多不了。这怎么成!而且鸡蛋还是外贸的一项大宗货。美国有三亿多只蛋鸡,每只每年平均下二百七十几个蛋。除了充分供应本国人食用,每年还拿出约26%出口。“好大一笔外汇啊!可现在连香港吃的鸡也要从澳洲、从新西兰进口。”我问他中国鸡怎么不行。“你到市场去看看”。他说,“卖的活鸡一大半有病!一只只眼里没一点神,鸡冠子也很少是鲜红色的,而且都蔫蔫的,有的还流着鼻涕,准是害着呼吸道病。胸脯、大腿上的肉一点也不丰满。”
接着,他又慨叹说:“现在世界先进国家的肉鸡,五十六天就长到三斤半,咱们的鸡半年还长不到三斤。人家的来亨鸡平均一年下二百七十五个蛋。咱们的一年下一百六十个就到头了。更糟的是:孵出一百只雏鸡,只能活十到十五只。这怎么成!”
他谈的虽只是小小的家禽,我却立即感到这是位胸怀大志的人。饭后饮咖啡时,我又特地凑到他跟前,想继续听听他关于鸡的宏论。他边用小匙在杯子里缓缓地搅来搅去,边若有所思地说下去。
“其实,咱们中国鸡一点也不次。北京的油鸡,味道比他们的香。湖南的桃源鸡,肉蛋都好。还有山东的寿光,浙江的仙居,广东的三黄,江苏的狼山……”谈到江苏,他眼睛发亮,倒真地自豪起来了。“我是上海浦东出生长大的。我们的浦东鸡可好哩,腿上、胸脯上的肉又肥又嫩。咱们中国鸡有的是优良品种!总有一天,中国鸡将是世界上最好的。关键是养鸡得科学化。目前这么养法,规模小,饲养管理都不够科学。繁殖得本来就慢,闹起鸡瘟来一死一大群。农业现代化得一桩桩地抓,一样也放松不得啊。”
他这番鸡经里表露的是一种不甘居人下的志气,一股炽热而极其可贵的民族感情。它使我记起几年前一位先辈作家在一次茶会上的讲话。她说,有些美籍华人比生活在本土上的中国人还更加热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呢。
他认为搞四化,大部分项目都没法速成。钢铁、电子、农业机械化,当然都要加紧追赶,但都需要上亿的投资,成吨的设备,还得花若干年才能培训出合格的人员去经营掌握。养鸡事业的现代化可没那么费事。现在除了他当顾问的广东黄陂鸡场之外,他还在上海、南京、北京、沈阳、四川、青海及内蒙古等地指导着三十多个鸡场。他说,中国机械制造业的水平不低,所有饲料、饮水以及孵化的设备,大都可以在当地仿制,不需要花一文外汇。在美国,一只蛋鸡的全套设备投资也就是六点五美元左右,肉鸡二点五美元。而且那设备在十二年内不需更新。他自己在美国加州大学曾花五年时间专学养鸡。而从1978年以来,他已经为我们培训出九百名科学养鸡手。每期多则五个月,少则三个月。现在他们散布到全国二十几个省市,从事现代化的养鸡业。
说到养鸡条件,他认为中国是得天独厚的。幅员,劳动力,都是别的国家所不能比的。全国有的是能种稻麦的土地,也有的是饲料——甘蔗和甜菜渣子,花生饼,菜籽饼,还有棉籽,全用得上。不消几年,在养鸡业上,就能从落后国变为先进国。关键在于相不相信科学。举例来说,他经手建立的第一座鸡场,设备是最先进的,人员也是新培训出的。最初一年赢利。后来,饲料消耗率和鸡的死亡率上升了,而产蛋和受精孵化率却下降了。年终亏损,发不出奖金。原来派去的四位领导(正副厂长和正副书记)对养鸡都一无所知。这就是不尊重科学了。最近把懂技术的人提到总指挥塔上去,去年就赚了三十几万元,工人们也拿到了奖金。
宴会临散前,他朝我摊开掌心,神情间仿佛有个什么小禽在上面蹦跳着。然后用怜爱的语气说:
“鸡最对得起人了。一只鸡,从小雏到下蛋,只要几个月。管理得当,它就要么给你成百地下蛋,要么给你长一身肉,帮你赚外汇,或者改善营养。有的人活一辈子,饱食终日,毫无作为。天下有废人,可没有废鸡。” (待续)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千里马的籍贯
秦耕
某地区要提拔一位德才兼备的同志当局长,有个主管干部的书记,竟因他“籍贯跟自己不同”而坚决反对。这虽然近荒唐,却是实有其事。
成吉思汗的子孙把全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从而将大批人才拒于千里之外。对此,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刘伯温,写过一则寓言给以辛辣的讽刺。寓言说,郁离子的马生了匹好马驹,别人对他说:这是一匹千里马,一定要把它送到皇帝那里去。马送到京城以后,皇帝首先叫管马的太仆查阅《方贡》(记载各地特产以作进贡物品的书籍),太仆查阅后说:“马则良矣,然非冀产也。”于是“置之于外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古成大事者,无不广罗人才,搞五湖四海。燕昭王礼贤下士,“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刘秀的二十八宿,也并非都是南阳人。刘备三顾茅芦,并没有考虑诸葛亮的籍贯;刘、关、张也并不是乡党,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得到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他气量大,什么红枪会、哥老会、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要,不论党派成分,各种人都要,所以能作大事。”)(《陈云文选》第48页)今天,为了四化大业,在干部配备和人才使用方面,我们更应当破除门户之见,打破地域界限。只要是人才,不要说是外乡外县外省的,就是外国的,又有何妨?!
只要是千里马,只要是人才,岂止是籍贯不可吹毛求疵,就是他们的成分、身世、年龄、资历、出身、文凭、门第等等一切无关紧要的东西,又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去考察再三呢?


第8版()
专栏:大地

致黑煤
杨舒翼 杨皓辉你的形体,嵌进了掘进者的性格,你的颜色,推出了成熟的岁月,你的记忆,凝固了一个强者的故事,你逝去的青春,浇铸了一尊坚贞的信念。此刻,你全身心扑恋阳光,不再感伤历史的禁锁;你舒坦地仰卧地面,执意投眸浩渺的广宇;你抗争过八方重压的强力,你满蓄着方寸未失的热和光,你恳请曙光祝福,你追求新的召唤。威壮的车笛是你誓师,舒适的干煤棚里你急不可耐。炉门打开了,出击!你毫不犹豫,更无悔畏;把输煤带,给煤机,甚至那原始的铁锹,全当作抢渡的战舰;卷起呼啸的风,跃身于火海的鏖战。炉膛里,只有在炉膛里,理想、憧憬、情趣,才灼灼交辉。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书店二题

在一座古城有那么一家书店,无论春夏秋冬中午都紧闭门扉。短则一个半小时,长则三个小时。笔者曾向工作人员打听其原因,他们说这是“约定俗成”的午休时间,似乎没有办法改变,然而,是否真的是“午休”呢?笔者有几次买书曾经无意听到他们的对话,无外乎都是午休活动安排。什么“串亲访友”罗,什么“溜达自由市场”罗,什么“购买内销物品”罗,唯独听不到一句有关“书店生意”的话。

一日,走进一家书店,被文学书橱里一本手写篆体的书名吸引住了视线。由于相隔较远,加上光线甚暗,踮着脚尖看了半天,也未认清,只好招呼一位正在欣赏牛仔裤的姑娘,请她拿来一看,原来是一本放倒了的唐云先生题写封面的《八大山人书画集》。我又请她放回原处。这位姑娘接过书也看了半天,可还是把它放倒了。也许她以为凡书都该由右向左翻动的。当我向她指出时,她白了我一眼,随即,一面看着牛仔裤,一面打开“三洋”,听起音乐来了。 文白


第8版()
专栏:首都文化风貌笔谈

革命史迹与精神文明建设
共青团北京市委青运史研究室
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仅从现代史看,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许多重大革命运动和事件曾在这里发生,其中十分著名的,如李大钊、毛泽东工作过的沙滩红楼,“五四”运动隆重集会的天安门广场,发生“三·一八”惨案的铁狮子胡同,讨论过掀起“一二·九”运动的女一中教室,爆发“七·七”抗战的芦沟桥,解放战争中北京(时称北平)及华北学生多次集会战斗过的北大民主广场等。毫无疑问,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革命史迹,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北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也是建设具有独特风貌首都的一个重要方面。
去年寒假,我们组织首都部分大学生开展了编写《北京革命遗迹史话》等项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感慨地说:“革命史迹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史书,它首先使我们自己受到了教育。”学生们通过接触史料,考察革命史迹,有的转变了对党的不正确认识,有的抛弃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有的坚定了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信心。“火烧赵家楼”编写小组的两位北大学生,对“五四”游行路线及火烧赵家楼遗址进行了考察。她们从天安门出发,寻着当年北大校友们的足迹,走向赵家楼。“五四”运动的历史在中学学过,北大同学在“五四”运动中的壮举在大学听过,可今天迈步在当年游行路上,她们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感受:游行队伍好象就在身旁,高举着的小旗似乎就在眼前,爱国的吼声仿佛就在耳边。她们激动了,明白了:北大“五四”光荣传统,决不是空洞的言词,发扬这种传统也决不是一句漂亮的口号,而是要投身到振兴中华的行列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做起。
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北京革命史迹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很多革命史迹没有人去发现,发现了的也没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西山樱桃沟内的“保卫华北”石刻,是“一二·九”运动中留下的珍贵革命遗迹,可是离它二十多米远的“水源头”游人络绎不绝,这块石刻却长期埋于沟内,无人问津。提起“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学过中国革命史的人无不知晓,但赵家楼遗址连个说明牌都没有,难怪问起在这个地方工作的青年“这是什么地方”时,他们竟茫然无知。令人高兴的是,去年底,中央领导同志发出查访革命先烈、革命史迹,建碑建牌的号召后,“学史建碑”活动已在北京蓬勃展开。目前,已经发现了一批革命史迹,在一些重要革命遗址立了牌,有的还树了碑。我们坚信,只要首都青少年、首都人民都行动起来,革命史迹必将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陈喜庆 执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