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黎北部两派民兵在叙干预下停火
本报讯 据报道,黎巴嫩北部亲叙利亚的两派民兵经过四天的交战后,已于15日零时三十分实现了停火。
正当黎巴嫩推行安全计划取得重大进展之时,亲叙利亚的前总统弗朗吉亚的民兵武装“巨人旅”和亲叙利亚的国家社会党民兵武装,11日在特里波利以南的扎拉尔和库拉地区,发生冲突。
双方在交战中使用了各种重型武器,并接连打到14日,战火扩展到特里波利周围地区,造成了重大伤亡。据估计,有三十人被打死,二百多人受伤。
叙利亚于12日即派特使前往特里波利平息冲突,同时,邀请两派民兵代表到大马士革举行会谈。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于14日呼吁交战的两派民兵实行停火,并警告他们,如不响应他的呼吁,叙利亚军队“将采取行动”。
同一天,叙利亚副总统哈达姆同先后到达大马士革的黎巴嫩前总统苏莱曼·弗朗吉亚的特使罗伯特·弗朗吉亚和国家社会党主席拉阿德举行会谈,终于达成了停火协议。
根据这个协议,两派民兵在驻扎于黎巴嫩北部的叙利亚军队的监督下,实行停火,各自撤出发生争执的地区。


第6版()
专栏:

关于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的努力未获进展
联合国秘书长说只要美以反对就开不成
本报讯 据报道,呼吁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的努力,经过近来有关国家和组织之间的会晤和磋商,没有取得进展。
据伦敦出版的沙特《中东报》援引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10日的讲话说,他为中东和平而提议召开国际会议的努力已经失败。他还说,只要美国和以色列反对,这次会议就不可能召开。
西方通讯社报道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问约旦时,对重开中东国际会议的支持是“有保留的”。因为他认为只有包括美国和苏联在内的各方都参加会议,会议才能开得成功。密特朗强调,国际会议必须以“共同保证”为基础,而且不能排斥有关的任何一方。
此外,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与密特朗总统会晤后也表示,召开国际会议不是解决阿以冲突的最好办法,而只是“替代办法”。
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中东问题的主张,最早出自于七年前的美苏宣言。这份由美国前国务卿万斯与苏联外长葛罗米柯签署的文件主张重新召开经联合国调解的1974年日内瓦和平会议。这份美苏宣言后来被美国废弃,并在1978年由美国促成埃以之间的戴维营协议。
苏联一直呼吁召开有关中东问题的国际会议,这一呼吁被称为“勃列日涅夫计划”。目前,苏联、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都支持召开中东国际会议,但美国和以色列予以拒绝。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游击队频频袭击苏军
新华社伊斯兰堡7月14日电 据阿富汗新闻社今天报道,7月初,阿富汗游击队频频袭击苏联占领军。
7月1日,阿富汗游击队在坎大哈省阿尔冈达布地区粉碎了苏联和卡尔迈勒军的一次进攻,打死敌人十七名,打伤十一名。游击队由于事先获得敌军要袭击他们营地的情报,因而在侵略者要经过的路上埋下了地雷,准备好伏击。战斗中,敌军的两辆坦克被地雷炸毁,另外两辆被火箭击毁。以后,苏联飞机轰炸了这一地区,游击队方面有六人被炸死,十五人受伤。
7月3日,游击队在喀布尔以东七十五公里的坦吉地区袭击了从喀布尔开往贾拉拉巴德的一支敌军的运油车队。在这次行动中,游击队击毁三辆油车,俘虏了十五名卡尔迈勒军士兵,游击队方面有七人受伤。
7月3日晚,游击队用火箭袭击了加兹尼省省长的住宅,打死保安人员五名,打伤九名,一名保安人员向游击队投诚。省长本人仓皇脱逃。
另据报道,坎大哈市的游击队最近也很活跃,接连袭击占领军。苏军为了报复,于6月28日派飞机大肆轰炸这个城市的平民居住区,炸死平民五十人,炸伤一百六十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在这次轰炸后,坎大哈市人民举行了八天的总罢工和罢市,抗议苏军惨无人道的行径。市内许多地方还出现了反对苏联侵略的标语。


第6版()
专栏:

伊朗外长访问叙利亚商谈海湾局势
新华社德黑兰7月13日电 伊朗外长韦拉亚提结束了对叙利亚的两天访问。韦拉亚提昨晚在回到德黑兰机场时对记者说,伊朗和叙利亚一致认为海湾战争不应扩大到整个海湾地区。
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11日发自大马士革的一则关于韦拉亚提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谈的消息说,韦拉亚提强调了伊朗关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必须下台”的立场,而阿萨德也阐明了叙利亚谴责伊拉克总统企图使战争国际化的立场,并表示“叙利亚支持伊朗就这一局势所采取的政策”。


第6版()
专栏:

伊拉克说已同苏签订长期信贷协议
本报讯 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7月13日向《亚非》周刊发表谈话说,伊拉克同苏联签订了一项二十亿美元的长期信贷协议。
据援引,阿齐兹说,伊拉克同苏联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关系已恢复正常。他又说,伊拉克将再次从苏联那里得到大部分军火。


第6版()
专栏:

以色列向黎巴嫩贝卡西部地区大举增兵
新华社大马士革7月14日电 据黎巴嫩《东方—今日报》驻贝卡西部地区的记者报道,最近几天,以色列占领军正在向这一地区大举增兵,使局势进一步恶化。
报道说,以色列在贝卡西部的兵力,已从七千人增加到二万人,坦克达八百辆,军队一直处于戒备状态,并在山谷、桥梁地带不断进行军事演习。
报道说,贝卡西部地区所有公路的民用运输已被禁止。目击者说,大批坦克、装甲车、运兵车和装载弹药、雷达等武器和军用物资的各种车辆及挖土机正源源开进贝卡西部地区。
报道说,以色列军还重点加强同叙利亚交接的战线,并在第一道防线后面六百米的地方增加第二道防线。那里有四百辆推土机和五辆挖土机正在日夜施工,挖掘战壕,修筑碉堡和掩体。


第6版()
专栏:

美国表示愿意在任何时候同苏会谈
本报讯 据报道,美国国务卿舒尔茨14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对新闻记者说,美国愿意按照苏联原来提议,于今年9月举行有关禁止太空武器的会谈,但是如果苏联希望将此会谈推迟到11月美国大选之后,美国是愿意等待的。
舒尔茨还表示,美国准备在任何时候同苏联进行会谈,希望避免耽搁。他说,苏联最近表示禁止太空武器谈判可改期举行,或许可改在今年11月美国大选之后。美国则希望按照苏联原来的提议在今年9月举行谈判,但是如果苏联想推迟到美国大选之后,美国也是会同意的。
苏联《真理报》曾在12日发表文章,指责美国对苏联提出的防止太空军事化建议持消极态度,说苏联的建议“转告白宫已有两个星期,而至今没有得到积极的反应”。美国有的报刊说里根最近致信契尔年科,建议在美国大选前暂将反卫星武器会谈问题搁置一旁。但白宫副新闻秘书西姆斯14日否认了这种说法,并明确表示,美国“已经接受了苏联提出的今年9月在维也纳会谈的建议”,并“准备在双方认为方便的任何时间举行会谈”。


第6版()
专栏:

我大使举行宴会庆祝中特建交十周年
据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西班牙港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大使崔明堂7月13日在大使馆举行宴会,庆祝中特两国建交十周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埃利斯·克拉克偕夫人应邀出席了宴会。
崔明堂大使和克拉克总统先后在宴会上致祝酒词。克拉克总统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大国。中国警惕地保卫着自己的边界和利益,但她从不当超级大国,并始终和第三世界站在一起。克拉克总统还说,第三世界国家在获得政治独立以后还需取得经济上的独立。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方面出席宴会的还有钱伯斯总理的夫人等。


第6版()
专栏:

我解放军友好参观团结束对朝鲜的访问
据新华社平壤7月14日电(记者李突)以福州军区司令员江拥辉为团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友好参观团,结束了在朝鲜的友好访问,今天中午乘火车离平壤回国。
访问期间,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吴振宇大将会见了参观团全体成员,并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第6版()
专栏:

我南极考察委员会代表团结束访日赴美
新华社东京7月15日电 (记者李春勤)以国家科委顾问、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武衡为团长的中国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代表团一行七人,今天结束了对日本为期一周的访问,乘飞机离开东京前往美国继续访问。
代表团一行考察了日本极地研究的组织机构和现状。


第6版()
专栏:

国际工程教育学术讨论会在捷举行
新华社布拉格7月13日电(记者俞浚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关于工程教育的新趋势、新方法和新形式国际学术讨论会,7月9日至12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市举行。
来自中国、苏联、美国、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根廷、突尼斯等二十三个国家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者在会议上宣读了近四十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了如下一些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工程教育应如何改革;学校教育如何同生产相联系;如何培养“尖子”学生以及开展继续工程教育问题。
北京清华大学卢谦教授向会议提交了罗福午教授与他合写的论文《中国继续工程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受到普遍重视。与会者对中国采取办培训班、电视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及自修大学等多种形式开展继续工程教育,颇感兴趣并给予好评。
这次学术会议举行之前,世界工程师组织联合会教育和培训委员会在布拉格举行了年会。卢谦教授代表中国科协出席了会议。


第6版()
专栏:

美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核心有强磁场
新华社华盛顿7月13日电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记录从银河系核心发出的射电波,发现银河系核心有强磁场。科学家认为这一发现意义重大。
设在新墨西哥州的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的二十七架射电望远镜记录下来的射电辐射形成这样一个图象:在银河系核心附近有一条大而亮的弧,这条弧由许多平行的细丝组成,长度超过一百三十光年。科学家认为,这条大弧通过许多小弧同核心相连,一种强大的磁力把大弧和小弧约束在一定的位置。大部分观测使用二十厘米波长,另外一些观测使用六厘米波长。
这些弧的曲率表明:它们是由受特强磁场约束的粒子所组成,这就是说,那里存在着某种“银河系动力”。
天文学家认为,银河系的核心里有一个“黑洞”。理论上认为:“黑洞”是非常密集的物质,它的引力很大,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可以进入“黑洞”,但都跑不出来。如果太阳进入“黑洞”,会被压缩成乒乓球大小。但是,射电波和红外波却能够穿透这种集密的尘云。(附图片)
美国天文学家发现的巨大的弧状炽热气体云,形象宛若喷发到宇宙空间的巨型太阳耀斑。图为这一炽热气体云的射电图象。图中右下的暗环区域内是一高强度射电发射区,其中的白点可能是银河系的真正中心。 新华社发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马来西亚内阁部分改组
马来西亚十四日宣布内阁部分改组。原外交部长加扎利已被免职。原贸易和工业部长艾哈迈德·里陶丁、原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易卜拉欣分别改任外交部长和农业部长。
南斯拉夫发生火车相撞事故
十四日早晨在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西南部的迪瓦察火车站发生一起严重车祸。一列货车同一列从贝尔格莱德开来的客车相撞,造成三十六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苏联进行一次地下核试验
瑞典乌普萨拉地震研究所宣布,苏联十四日在东哈萨克的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进行一次地下核试验。
苏联在远东配备化学部队
日本政府人士说,苏联部署在远东地区的部队有十九个师配备了“化学部队”,这对日本构成了新的威胁。据报道,目前苏军已经拥有三十万吨各种类型的化学武器。
上沃尔特前总理被判刑
上沃尔特人民革命法庭十三日判处前总理优素福·约瑟夫·科农博七年徒刑,缓期执行。法庭说,科农博贪污七千五百万非洲法郎的公款。
世界卫生组织批准抗疟新药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哈尔夫丹·马勒十一日宣布,世界上已研制出治疗疟疾的新药麦夫洛奎宁,这种药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批准。麦夫洛奎宁可能用以取代氯奎,因为疟原虫已对氯奎产生抗药性。
安提瓜和巴布达严重干旱
今年,安提瓜和巴布达遭到一百多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去年,这个东加勒比岛国的降雨量是一百一十年来最少的一年。今年上半年又有好几个月滴雨未降,缺水情况十分严重。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美国通讯

“你们的艺术征服了我”
——记中国艺术团在洛杉矶的演出
本报记者 张允文
7月11日晚,加利福尼亚大学麦高恩大礼堂的帷幕徐徐升起,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金碧辉煌的舞台背景,身穿唐朝服装的演奏者,编钟、编琴等古老乐器在灯光下闪闪发亮。中国艺术团在约两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演出大厅里始终洋溢着热烈的气氛,高潮迭起,掌声、欢呼声、惊叹声不绝于耳。
一支用打击乐器奏出的中华古曲,如高山流水,生动、逼真地刻画了猛虎下山的艺术形象,把打击乐器的表现力发展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用钟磬等古乐器演奏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乐曲,是一种创新,也是首次介绍到国外。“梅花三弄”是一首改编为钟磬鼓乐器六重奏的古代名曲,表现了梅花傲霜的高洁品格,情趣十分动人。笙等乐器演奏的“凤凰展翅”,以高超的技巧表现了凤凰的各种优美姿态,表达了人们对美的向往。音乐节目将结束时,古老的中国乐器出人不意地奏出了美国民歌“噢,苏珊”,全场顿时欢腾起来。
成都杂技团给艺术节带来了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节目。这场节目把惊险、优美、活泼、幽默融为一体。当演员在钢丝上跳起红绸舞,犹如足履平地,弹跳自如,观众为之惊叹。“水火流星”是传统的杂技节目,通常在演出时只出现三个火圈,这次又加上两个。当灯光熄灭时,只见五个彩色流星急速地旋转,象征奥运会标志“五连环”,这个构思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中国艺术团的首演在这里引起了极其热烈的反应,本届奥运会主席尤布罗斯在演出结束后到后台向演员祝贺演出成功时说,“观众的热烈反映表明,你们已拿到了一个冠军”。本届奥运会艺术节主席菲茨帕特里克为筹备艺术节曾遍访了十八个国家。1982年他亲自到中国选定了上述节目,他认为洛杉矶的人民不但要看熊猫,还希望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音乐、艺术和文化。他对记者说,演出的成功,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在与代表团互赠纪念品时说,“你们出色的演出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每个团员都是最好的使节”。
洛杉矶聚集的华侨有三十多万,很多华侨渴望一睹自己民族的传统艺术,可是今年1月出售门票时就已被抢购一空。一位七十九岁高龄的华侨特地从旧金山赶来,买到了一张以高价转售的门票。他十分满意的说,他是研究二胡的,这次能有机会欣赏中国的民族乐器演奏,感到很高兴。
一位来自台湾的学生说,中国的民族音乐太好了,她还不知道祖国有如此美好的音乐。她一面听一面在擦泪水。尽管临时增加了四排座位,还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当记者问到一些美国观众的意见时,有的说,“好极了,这就是我的意见。”有的说,“中国的民族音乐把我征服了”。也有的说,“中国的古老艺术把我引入了梦境”。
此间的中、英文报纸对艺术团的演出做了高度的评价。在美国颇有影响的《洛杉矶时报》以“令人屏息的来自中国的奇迹”为题发表评论说,任何一个建造了能从月球上看到的长城的国家,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把十四个杂技演员堆在一辆疾驰的自行车上的。文章说,中国艺术团提供了正是它想提供的东西:人民的艺术,能被人们接受的、发人深思的和炉火纯青的艺术。不同背景的中文报纸,使用了诸如“效果轰动”、“令人颠倒”、“出神入化”、“丝丝入扣”、“令人叹为观止”等辞令,异口同声地赞扬了艺术团的演出。
本届艺术节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文艺盛会。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七十多个艺术团体演出了风格各异、富于民族特色的节目。中国派来了第一流的艺术团,带来了绚丽多彩、历史悠久的艺术和别具一格的民族色彩。洛杉矶市长布雷德利对代表团说,中国派来了三批成员,这就是:三百多名运动员的庞大队伍,七十多人的艺术团和两只大熊猫,你们增进了美中友谊,给洛杉矶奥运会增添了光彩。
(本报洛杉矶7月14日电)(附图片)
中国运动员邹振先作为第一批运动员代表,被迎进奥运会运动员村。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世界科技信息的集散地
——访保加利亚中央科技情报研究所
吴锡俊
中央科技情报研究所座落在首都索非亚东南郊,是一处七层的白色建筑群。这里是保加利亚的全国科技信息中心。
三十五岁的副所长特里奇科夫向我们介绍说,保加利亚的科技情报系统在国家科技进步委员会的领导下,是四级体制:第一级是中央科技情报研究所;第二级是政府各部、委的情报中心;第三级是公司、大企业的情报机构;第四级是工、农企业和高等学校的情报组织。它们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水平传递和交换的方式,构成全国统一的科技情报网,从事国内外科技信息的收集、加工、储存和提供的工作,为各级管理部门在制定科技政策、采取新工艺、研制新产品和改善经济管理时保障必需的信息。
中央科技情报研究所负责执行国家的科技情报政策,搜集全世界的科技信息,除向政府提供科技信息外,还对其他三级科技信息部门进行工作方法方面的指导,组织和实施科技情报工作的科研和建设,培训科技情报干部和指导科技情报用户。这个研究所共有八百五十名科技情报人员,分别由一位所长和两位副所长带领,从事多方面的工作。
国内外联机终端系统是这个研究所的信息中枢。当我们来到终端机大厅时,操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着,一架架终端机的绿色荧屏上不停显示各种信息资料。我们在一架终端机前俯下身来,操作人员便说道:“您需要任何资料,我们都可以为您提供。”我们思索片刻,问道:“您能提供中国近年来小麦年消费量的资料吗?”操作人员应声按动键钮,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储存这一信息的编号。当他再按动几个键钮时,终端机的绿色荧幕上便出现了下列文字:“中国小麦的消费量:1982到1983年度为八千一百四十二万吨;1983到1984年度为八千三百万吨。”主人说,这个资料是通过研究所的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系统利用电话线路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科技情报中心转输来的。
这个联机终端系统,通过通讯卫星同欧洲一些国家的科技情报中心相联,还通过其他渠道,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性科技情报机构、同工业发达国家的科技信息系统相联,通过转输它们储存的信息为国内用户服务。
主人介绍说,这个自动化科技信息交换中心在国内有许多订户。现在,科技信息已成为商品,已成为交换和买卖的对象。因为科技情报是一种可能促进人类头脑进行创造的资源,是可能使社会生产达到集约化和智能化的实质性因素。一个科技信息,往往会使人产生多种联想。
中央科技资料馆是研究所第二个信息总库。馆长告诉我们,现在资料馆共储存有关全世界的发明和专利许可证一千二百五十万件,有关世界一万四千家大公司和企业的资料三十四万件,科技翻译资料十二万件,世界科技期刊八万种,国内外学术报告和学术总结五万二千件,外国科技情报机构的报告二万件,国内出国人员的科技考察报告二万件,科技手稿五千件,论文四千件,科技图书六万种。
馆长领我们详细参观了储存这些资料的卡片库、书库、档案柜以及供用户查阅这些资料的六个专题阅览室。主人介绍说,这些资料都是随时通过各种途径从世界各国搜集到的。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研究所共出版七十四种定期刊物,供不同的用户订阅。所有的科技和生产部门都可以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
我们问道:“科技信息每年给国家带来的效益如何?”主人笑着回答:“统计信息效益是件复杂的工作。科技信息的效益在我国是很大的。最近我国引进和制造的一些先进设备,市场上出现的许多新产品,都是利用了我们提供的科技信息的结果。比如,市场上最近投入的受到欢迎的人造纤维地毯和糖果包装新工艺,年度效益在百万列弗以上。”
主人还说,保加利亚目前对储存的外国科技信息的利用率还低,从事科技信息工作的专业干部少,加工信息工艺、组织工作也有待提高。现在,用户已不欢迎简介式索引式的信息资料了。他们迫切需要的是信息成品,经过人的智能加工的信息,特别是那些综合性、结论性并能对未来做出预测的信息资料。
保加利亚为了加强科技信息的搜集工作,对出国考察、赴会和进修的科技人员实行统一派遣的制度。政府鼓励科技部门派人出国考察、进修或参加国际科技会议。但在派遣前,均需到中央科技情报研究所注册,由研究所做进一步的统一安排。同时,研究所把已掌握的有关资料提供给他们,以提高出国工作的效果;他们回国后,要把得到的有关资料抄送中央科技情报研究所,由研究所加工存入资料馆备用户使用。


第6版()
专栏:

七月十四日,新西兰工党领袖戴维·朗伊在大选中获胜。他将出任新西兰总理并组织新政府。图为戴维·朗伊在向他的支持者致意。
本报电视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