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从“土八路”到气象专家
——记空军气象训练团团长陆忠汉
近几年来,名不见经传的陆忠汉,接连写出五部共三百七十多万字的气象科学编著。我国第一部《航空气象云图》也是以他为主摄制的。
一些气象专家、教授没有料到他是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团长。
(一)
今年48岁的陆忠汉,8岁时就投身新四军,只在随军流动的子弟学校读过几年“抗本”。1953年党把他派到东北某气象部门当测报员时,给人当“下手”都很吃力。他从补习科学文化知识入手,在当测报员的两年多业余时间里学完了初、高中全部数理化课程,考上了北京气象专科学校,以全优的成绩获得大专文凭。
知识,使陆忠汉开阔了视野。他了解到,我们炎黄祖先对气象科学有许多卓越贡献。早在三千年前,殷商甲骨文上就把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东汉王充对雷雨成因的解释、北宋沈括对虹的解释,都和近代气象学观点相仿;在气象仪器的使用上,汉代张衡发明测风的“候风铜鸟”,早于外国同类仪器一千多年,宋代秦九韶关于雨量器容积的计算理论也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但是,我国现代气象科学却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
面对这种情况,陆忠汉非常心焦。他象战争年代打攻坚战一样奋力拚搏,攻克与气象学有关的微积分、流体力学、数理统计、天文学、地理学、电子无线电学等一个个堡垒,逐步成了第一流的气象工作者。
天气预报不能“坐井观天”。要报准一个地区的天气,必须掌握更大范围的气象资料。但是,一些高山、海岛,人迹罕到之处,却无法建立观测点。怎么办?
陆忠汉通过反复试验,终于在1958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自动气象站”装置。把它放在偏僻之处,每隔一小时能用无线电发回一次气象情报:“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气象测报的“五要素”样样俱全。陆忠汉因此荣立二等功。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我国东北地区常在春季有一种怪云。早晨,湛蓝的天际出现几缕洁白纤细的云丝。指挥员以为是好天,忙把飞机放上天。但没过多久,这种怪云便狰狞毕现,云体变暗,伸张开灰黑色羽翼,遮天盖地地扑下来,很快把机场一带笼罩住。为此,曾发生过飞机无法降落而坠毁的事故。
这是一种什么云?有何规律?气象部门深感困惑,难以预报。
陆忠汉知难而进。他带上几名助手到地方中心气象台抄录了十年来的有关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预报方法。
一天早晨,晴空万里。
团长下达了飞机起飞的命令。
“有怪云,不能飞!”陆忠汉见劝不住团长,又急忙去找团政委:“快把飞机叫回来,不然就来不及啦!”
政委下了决心,一架架战鹰陆续返航。这时,灰暗的云层迅速压向机场,最后一架飞机刚刚落地,机场就被乌云覆盖了,吓得团长直伸舌头。
陆忠汉为此写的学术论文获空军科研奖。
陆忠汉以他的知识,创造着第一等的业绩。他在气象台工作五年多,三次立功、三次受奖,出席了空军英模代表大会,连续三年被沈阳军区空军树为优秀党员。
(二)
从1963年开始,陆忠汉在领导机关当了十六年气象参谋。他的目光关注着祖国气象事业的全局,以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当年在战场上的勇气,不停息地开拓前进。
六十年代初,陆忠汉参加编写空军气象技术规范,后又担任空军气象“大比武”的副总裁判。他发现气象学的许多名词概念解释不一,连常用的“气温”一词竟也有十几种解释。
“应该编一部气象词典。”陆忠汉和一些同志商量。
“那是权威学者的事,你就是编出来也没人承认和出版!”有的同志这样劝他。
“难道我们就坐视等待?”陆忠汉决定自己干。
编纂辞书是十分讲求严肃性、科学性的大工程。它涉及古今中外气象科学和相关科学的方方面面,就是大学教授来干也非易事。陆忠汉白天忙完机关的事,晚上便查找资料、做卡片、起草条目。到外地出差时,别人逛街会友,他却奔书店、上图书馆,拜访专家、教授。
可是,正当陆忠汉奋笔耕耘这块处女地时,风云突变,“文革”的暴风雨袭来了,善观自然界风云的陆忠汉受到政治风云的冲击。一时间,他这个“优秀党员”成了“白专典型”,要他进学习班“触及灵魂”。陆忠汉公开写书是不成了,只好偷偷摸摸干。
那时,他在北京还没有家,就找了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小仓库。小仓库有门无窗,他搬张小桌,拉上台灯,就成了“写作室”。每天晚上八九点钟,陆忠汉回宿舍蒙头大睡,十一点左右悄悄起床,来到小仓库写作,直写到凌晨三四点钟才回宿舍睡觉。有一次,机关传达林彪死党的所谓“政治报告”,众人皆正襟危坐,陆忠汉却发出了鼾声,被狠狠批判一顿,说他“不突出政治”、“不忠”。有一次,妻子来探亲,睡到半夜发现丈夫不在了。一连几次,妻子生疑。这天夜里,陆忠汉又“失踪”了,她打电话到办公室,没人接;打到值班室,说没见。她火了,对丈夫严加“审讯”,陆忠汉支吾不过,只好“老实交待”。
为这部辞书,陆忠汉呕心沥血十八载,历尽艰辛。他广泛涉猎《诗经》、《易经》、《博物志》、《山海经》等大量古籍,从中寻觅着我国古气象学、古气候学发展的踪迹;他在现代普通气象、动力气象、热力气象、高空气象、海洋水文气象、雷达气象、军事气象等广阔的领域探赜索隐;他在人控气象、卫星气象、大气化学等新兴气象科学中奋力攀登。今天,当人们翻开这部四千条目、近四十万字的气象词典时,无不赞扬它内容丰富、释义严谨。审稿的专家和出版这部书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评价说:这是我国第一部气象词典,它既反映了古气象学、古气候学的成就,又反映了国内外现代气象科学的新发展,填补了我国气象科学的一项空白。
在那动乱的年代,陆忠汉目睹气象工作的理论和操作水平下降,痛心疾首。他在编写气象词典的同时,又秘密地编写另一部大型工具书《实用气象手册》。这部一百万字的大部头,从地面气象观测、大气探测,到天气预报、气象通信、气象科技等,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它既反映了我国气象工作的经验,又吸取了近期国外的先进科技成果。上海辞书出版社在《辞书新书目》中评价说:“《实用气象手册》是符合我国国情,切合实际需要,具有科学性、知识性、系统性的第一部气象学方面多功能的、综合性的工具书。”为了写好这部书,陆忠汉借出差之机,考察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主要气象部门和台站的工作,搜集了多年气象专业会议的资料,反复验算了数以万计的数据,仅校对书样就用了一年多时间。
只要是发展祖国气象事业需要的,陆忠汉就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去开拓。
陆忠汉外出时,发现不少气象台站使用和维护气象仪器设备的水平下降,仪器设备良好率不高。于是,从1975年始,他又开始编写一部七十多万字的大型气象仪器科技书《气象仪器手册》。这是我国第一本较为系统完整的气象仪器工具书,对国内使用的七十多种、一百多个型号的气象仪器和设备的构造原理、技术性能和使用维护方法,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同时还介绍了国外气象仪器设备的新发展。为了写得翔实可靠,陆忠汉跑遍全国生产气象仪器的主要厂家,有时还和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一起研究、装配;他还把每一种仪器都拆装了一遍,边拆边制图。当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把这部图文并茂的书送两位专家审订时,他们以为写书人对气象仪器了解得如此广博精深,一定有一个高水平的写作班子,有一套先进设备,有一个为之服务的制图社,特地赶来参观。不料,却是一位带兵人花了八年业余时间,最后请几位助手补充、校正的产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陆忠汉开拓创业的热情似激流出谷,他的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开拓领域。他想到,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急需大力普及气象知识,以提高经济效益。于是,他又抓紧编写《应用气象手册》一书。全书分门别类地讲述农、林、牧、副、渔、工业、交通、建筑、能源开发和城市规划建设等十七个大行业、一百多种专业与气象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气象知识趋利避害等,是我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应用气象专业书。这部六十多万字的书,陆忠汉在两名助手协助下,仅用四年业余时间就写出来了。
从1982年开始,陆忠汉带领几名助手开始业余编纂百万字的大型辞书《地学词典》,现已基本完稿。《飞行员气象手册》的资料搜集工作也已完成,不久即将投入写作。他还有着更多的“拓荒”计划。
陆忠汉的这些书,分别论述气象工作的理论、方法、仪器、气象学的应用及相关科学,是一个配套的“系列工程”。为了写这些书,二十多年来,陆忠汉走遍全国大陆各省区,与六位教授及气象部门、工厂、出版社、院校的几十位专家、技术人员等保持着联系,向他们请教,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支持。他发出的信函数以千计,搜集的资料汗牛充栋。
在开拓的道路上,陆忠汉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三)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陆忠汉不是专职的著作家,他在参谋和团长的岗位上都有大量的日常行政工作。为什么他不仅能当个好参谋、好团长,还能写出数百万字的科技编著、一部云图和一批学术论文呢?
陆忠汉曾和妻子一起算过一笔“生命账”:假如一个人除去青少年学习时间和晚年,能为党工作三十年,按每天八小时计,纯工作时间才十年;去掉每年六十多天节假日,一生工作时间不过七八年。如果每天多工作四小时,再加上节假日,一个人的一生就增加了四分之三的工作时间。这样,也就等于延长了生命。
为了让生命释放出更大的热和光,二十多年来,陆忠汉每天睡眠五六个小时,没好好过一个节假日;七年夫妻两地生活期间,他没休过一次探亲假;五年前就可享受的每年一个月的假期一次未休。陆忠汉把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工作上。
记者采访时,人们说起了陆忠汉两口子忘记过年的故事。有一年春节前,陆忠汉兴冲冲地背着几大包东西从上海出差回来。邻居们以为是老陆办的“年货”,孩子们也凑上来看,可打开一瞧,全是气象资料。陆忠汉的妻子王婉馨也是大专毕业的老气象工作者,懂英语,为帮助丈夫翻译资料又自学了日语。陆忠汉能笔译俄文。除夕之夜,爆竹声声,陆忠汉夫妻仍埋头灯下翻译、写作。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同志们走家串户来拜年。他们进门一看,见老陆屋子里床上、椅子上、地板上到处摆满图书资料,厨房里空空如也,一点过节的气氛也没有。这时,陆忠汉两口子才想起来,前几天机关凭票证供应的鱼、虾、鸡等年货,全都忘记买了。同志们赶紧回家,这个送点菜,那个送条鱼,责怪他们:“大人不过节,也得想着孩子呀!”
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为了事业上的进取,陆忠汉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艰险也不怕。
六十年代兴起了卫星气象这门新兴科学,陆忠汉在国内尚无译著的时候,就找俄文书研读;他还利用出差之机,到上海气象局借来卫星云图,进行分析研究。为了掌握电子计算机技术,他又在钻研“模糊数学”和“二进位代数”,学习计算机程序的编制,终于学会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气象观测数据。为了提高写书的文字能力,他还参加了语言逻辑自修大学。不管白天工作多累,每天晚上他都坚持学习。
陆忠汉常说:“在战争年代,许多战友把命都献出去了;在建设时期,我们幸存者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在拍摄我国第一部《航空气象云图》的过程中,陆忠汉充分表现出了一名老战士可贵的献身精神。
七十年代以前,我国还没有出版云图,用的云图多是外国的。云图是云的“标本”,是气象工作、教学、航空、航海所必需的。各国都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外国云图怎能完全适合我国的需要呢!陆忠汉决心拍一本云图。
拍云图是个艰难复杂的工程。云的成因、特征具有季节和地区性,要拍一部完整的云图,必须历经春夏秋冬,跑遍内地边疆;各种云不仅要从地面拍云底,还要乘飞机拍云顶;要拍到一张典型的云状照片,又常常“可遇而不可求”。
陆忠汉设法弄到一张“免费乘机证”,奔波于全国各地。严冬,去冰城哈尔滨拍雾淞;盛夏,去花城广州拍闪电;登世界屋脊拍“积状云”;赴东海之滨拍“低碎云”……
最难拍的是各种闪电。闪电稍纵即逝,需要在雷电交加的夜间拍。有一次,陆忠汉去广州白云山拍闪电,起初拍了几次都不理想。这天夜间,屋外沉雷滚滚,陆忠汉翻身下床,披上雨衣就走。住在一起的同志劝阻说:“老陆,去不得,山顶上有被雷击的危险。”但陆忠汉已消失在漆黑的雨幕中。他打着手电,一步一滑攀上山顶,按下照相机的“B门”,耐心等待。倏然,一个巨大的枝状闪电撕裂夜空,一声撼人心肺的炸雷落在头顶上,一张典型的“积雨云枝状闪电”云图终于拍摄成功了。
经过三年的奔波,陆忠汉拍下了几千幅云图照片;1973年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航空气象云图》,其中大部分云图是他拍摄的。今天,翻开这本彩色云图,那洁白如絮的淡积云,那水面涟漪般的卷积云,那异峰突起的浓积云柱,那奔马扬鬃似的鬃积雨云,千姿百态,不仅给人知识,也令人赏心悦目。可谁人知晓,为这部云图,拍摄者有多少历险经历呢!本报记者 王立生本报通讯员 郑继续 陆洪记


第4版()
专栏:

巴基斯坦外长和泰国外长将于七月下旬访华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的邀请,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外交部长萨哈卜扎达·雅各布·汗偕夫人;泰王国外交部长西提·沙卫西拉空军上将偕夫人将分别于7月22日至26日和7月24日至29日对我国进行友好访问。
这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齐怀远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
齐怀远说,雅各布外长和西提外长在访华期间将分别同吴学谦举行会谈,并同我国领导人会晤,就国际形势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他说,随同西提外长来访的还有泰国经济界人士,他们将同我有关部门商谈经济贸易合作等问题。


第4版()
专栏:

卢旺达新任驻华大使向李先念主席递交国书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卢旺达新任驻中国大使德尼·马吉拉·比吉里马纳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家主席李先念递交了国书。
递交国书时在场的有外交部副部长温业湛。
比吉里马纳大使是7月2日抵达北京的。


第4版()
专栏:

西藏新增补政协委员一百七十五名
新华社拉萨电(记者汪延)西藏各界爱国人士一百七十五人被增补为自治区政协委员。这是最近在拉萨闭幕的西藏自治区政协四届四次常委会上通过的。
这次新增补的政协委员,大都是归国藏胞、国外藏胞的家属以及宗教界人士。这次增补后,西藏政协委员已从原来的三百四十二名增加到五百一十七名。


第4版()
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部门积极扶持农牧区困难户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电(记者班和平)内蒙古自治区民政部门采取措施,积极扶持农牧区困难户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去年以来,全区已扶持近五万户经济困难的农牧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第4版()
专栏:

武警北京总队普遍开展法制教育
本报讯 记者刘振宗、通讯员袁建玉报道:为提高干部战士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部队守法、护法、执法观念,武警北京市总队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教育,收到良好效果。
北京总队担负的勤务种类繁多。过去,因为一些干警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执勤中有时言行不适当。针对这些问题,总队党委决定在全体干警中普遍开展法制教育。总队党委组织人编写了《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法律常识教育材料》,并从今年5月开始对部队进行法制教育,预计到9月初结束。在法制教育中,总队还聘请中央党校法学教研室、中国政法大学、民族学院等大专院校法律系教授、讲师来部队作辅导,请北京市司法局、劳改局、公安局等单位有经验的同志给部队讲课。


第4版()
专栏:

第一届台湾同乡青年夏令营在大连开营
本报讯 记者连锦添报道:7月11日,第一届台湾同乡青年夏令营在大连棒棰岛开营。参加夏令营的有国内外台胞二百余人;七十多位侨居美国、日本、巴西、加拿大的台胞远渡重洋参加这项活动;参加夏令营的还有海外几家华文报纸的记者和编辑。
全国台联会会长林丽韫在开营式上讲了话。
夏令营的具体活动由全国台联和全国青联旅游部组织。


第4版()
专栏:

阿曼苏丹特别代表苏维尼出席文艺晚会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阿曼苏丹特别代表苏维尼·本·谢哈卜殿下一行今天晚上在这里应邀出席了文艺晚会。
这个文艺晚会,是我国文化部为欢迎阿曼贵宾来访而举办的。晚会上,中央歌舞团和中国杂技团演出了精彩节目。
文化部顾问陈辛仁和卫生部副部长郭子恒陪同观看。阿曼贵宾今天参观了故宫和北京工艺美术工厂。


第4版()
专栏:

中英香港问题第二阶段第十八轮会谈开始举行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中国和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第二阶段第十八轮会谈今天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始举行。会谈预订于明天继续举行。


第4版()
专栏:

王震会见日本朋友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王震今晚会见并宴请了日中友协理事长清水正夫和事务局长西堀正司。双方就加强两个友好协会的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和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交谈。
中日友协会长夏衍、副会长孙平化参加了会见。


第4版()
专栏:

万里会见非洲客人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今天下午在中南海会见了以安哥拉副外长维南西奥·达西尔瓦·莫拉为团长的非洲统一组织解放委员会代表团。
万里代表赵紫阳总理对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万里说,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向同情和支持非洲人民为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统治所进行的正义斗争。他表示,中国今后将在政治上、道义上、物质上继续向非洲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他说,尽管非洲眼前有一些困难,但是非洲国家和人民坚持团结,坚持斗争,非洲的前途是光明的。
莫拉介绍了非洲形势的最新发展,并感谢中国始终不渝地支持南部非洲人民的正义斗争。
外交部副部长温业湛会见时在座。


第4版()
专栏:

钟伟同志在京逝世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北京军区原参谋长钟伟同志,因病于1984年6月2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岁。钟伟同志遗体于今天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李先念、陈云、黄克诚、张爱萍等送了花圈。杨尚昆、余秋里、秦基伟、王平、肖克、韩先楚、洪学智、傅崇碧等同志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向钟伟同志遗体告别。
钟伟同志是湖南平江县人,1928年参加革命活动,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历任科长、团政委、旅长、师长、纵队司令员、军长、军委防空军参谋长等职,曾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59年庐山会议后,他受到“彭黄事件”的株连,被撤销北京军区参谋长职务,下放到安徽省农业厅任副厅长。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又遭到林彪、“四人帮”的摧残和迫害。1979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对他的问题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钟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的优秀指挥员。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机智顽强,不怕牺牲,英勇克敌,屡建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部队建设贡献了力量。他襟怀坦白,刚直不阿,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业。他衷心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十二大确定的伟大战略目标和振兴中华的大业,充满必胜的信心。钟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钟伟同志生前写下遗书,要求在他去世后,不举行追悼会,将骨灰撒在平江起义的地方。


第4版()
专栏:

廖汉生会见尼泊尔青年代表团
据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以尼泊尔青年组织中央主席卡玛尔·塔帕为团长的尼泊尔青年代表团,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全国青联副主席克尤木·巴吾东曾设宴招待他们。


第4版()
专栏:

吴学谦会见阿曼苏丹特别代表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今天中午会见并宴请了阿曼苏丹特别代表苏维尼·本·谢哈卜殿下及其一行。


第4版()
专栏:

澳大利亚裁军大使巴特勒离京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澳大利亚裁军大使理查德·巴特勒结束了对我国的访问,今天离开北京。
巴特勒是7月7日抵达北京的。在京期间外交部及有关研究机构负责人同他就国际形势和裁军问题交换了意见。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9日会见并宴请了他。


第4版()
专栏:

吴学谦重申中国坚决支持非洲人民正义斗争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今天在这里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地坚决支持纳米比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支持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支持广大非洲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反对外来侵略颠覆的正义斗争。他强调说:“不管国际风云多变,中国人民永远是非洲人民可以信赖的朋友和战友。”
吴学谦是在欢迎非洲统一组织解放委员会代表团宴会上祝酒时说这些话的。这个代表团是由安哥拉外交部副部长维南西奥·达西尔瓦·莫拉率领的。
吴学谦说:“中国政府和人民非常关心当前南部非洲的形势。我们深切同情和理解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前线国家的处境,坚决支持它们根据本国情况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的斗争,衷心希望南部非洲能够实现和平与稳定,希望这一地区国家迅速恢复和发展民族经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他指出,南非当局在某些外国势力的庇护和支持下,无视联合国的有关决议,竭力阻挠和拖延纳米比亚独立的实现。在内部,南非当局继续顽固地推行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残酷镇压广大黑人群众。他说,南非当局的负隅顽抗,决阻挡不住英雄的非洲人民胜利前进的步伐,整个非洲大陆必将获得彻底的解放。
莫拉团长在祝酒时说,非洲国家无保留地致力于尚未独立的地区完全解放的事业,以便在非洲消灭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对此,非洲国家负有巨大的责任。他强烈谴责南非当局非法侵占纳米比亚和阻挠纳米比亚的独立。他指出,南非仍然公开对抗联合国、非统组织和不结盟国家的有关决议。
他说,纳米比亚的独立不能也不应该取决于与安理会四三五号决议不相容的外来因素。这个决议是和平解决纳米比亚问题的唯一基础。他感谢中国对非洲人民斗争的支持和援助。
一些非洲国家驻中国外交使节应邀出席宴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