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戈雷岛的怀念
高常筠
在地球上千千万万个岛屿中,戈雷岛就其大小来说是很难数得上个儿的,只是由于它给黑非洲历史留下的创伤,才使这个小岛闻名于世。
戈雷岛的面积不到两公顷,它象一块“跳板”被摆放在达喀尔港外三公里的海面上。目前,每天有固定班次的游艇往返。我们从达喀尔上船,约莫抽一支香烟的功夫,便已到达戈雷岛的小码头。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幅绚丽夺目的画卷:明媚的阳光下,湛蓝的海水将戈雷岛紧紧环抱,岸边一排排多色单桅帆船在碧波中荡漾。岛上的绿荫下,散落着一幢幢红顶白墙小洋房。再细看去,岛上一个山头露出堡垒、炮台和几门古炮,这些殖民主义时代留下的怪物,同戈雷岛如画的景色极不协调。
岛上一位名叫博波的年轻人自愿为我们作向导,他告诉我,早在五百多年前,殖民主义者的铁蹄最先踏上这块“跳板”侵入塞内加尔,戈雷岛也随之发展成“奴隶贸易”的据点。岛上至今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奴隶堡就是见证。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肮脏的建筑物。当年关押奴隶的囚室狭小、阴暗、潮湿、腥臭。被抓的男子、妇女和儿童分处于不同的囚室里。男奴最多,囚室最拥挤。更恐怖的是关押那些勇于反抗的奴隶的两间囚室。这是利用楼梯台阶下面的空间改建而成的,干脆连其它囚室的那种小铁窗也没有。敢于反抗的奴隶,轻则遭鞭笞,重者被扔进大西洋喂鲨。入夜,儿童囚室里传出阵阵呼喊着妈妈的哭声,女囚室里更是泣成一片……。奴隶堡有一个“有去无回之门”,其实是个小门洞,洞口直对着大西洋。被关押的奴隶一出这个门洞,就被装船运往美洲大陆。从此,他们永别了家园、父母和妻儿,踏上没有回程的旅途,走向苦难的深渊。
博波愤愤地诉说:“我的祖先曾饱尝了多少人间的苦难啊!当时的戈雷岛,天天有人死,时时有人哭!殖民主义者把一个富有生气的、宁静的岛变成一个血泪的岛、死亡的岛。”据一份较权威的材料记载:在长达四个世纪的奴隶贸易中,仅从戈雷岛运走的黑奴就达两千万,其中死亡六百万人。殖民主义者的罪行真是令人发指!
塞内加尔独立后,政府为把这段受凌辱、遭杀戮的历史做为教育后人的材料,对戈雷岛的奴隶堡加以保护和管理,还建了一个小博物馆供人参观。
走出奴隶堡,漫步在街头巷尾,眼前的一切景物,使我感到跨进另外一个世界。几条街巷中间,就有一间杂货店,货架上摆满日常生活用品;许多人家的大门虚掩着,从门前走过,能看见安详的老妇在院子里喂鸡;渔家姑娘们聚在门前织补鱼网;靠海边的几条小路,还有几家小餐馆和冷饮店,店铺前有几个卖当地工艺品的摊贩……。刚从奴隶堡出来,那种压抑、悲愤的心情很难使我立即进入这浓厚的生活气息中。这种气氛上的变化,是一种跨越世纪的变化。博波颇为自豪地描绘道:“现在岛上一千二百多居民,渔民最多,也有小商贩、手工艺人和在达喀尔供职的人员……大家信仰并不同,有穆斯林,有天主教徒,但人们和睦相处,安居乐业。过去岛上没水没电,点灯靠油,饮水或从达喀尔运来,或用雨水。现在铺设了海底电缆和海底管道,电力和淡水源源不断地从达喀尔输送过来……。”
结束了对戈雷岛的访问,我站在游艇的甲板上,依依惜别这个令人难忘的小岛,它的身影在我面前由大及小、渐渐模糊了……然而,戈雷岛的历史遭遇,戈雷岛的美好今天,还有我的朋友博波给我留下的印象,却愈加清晰、愈加深刻了。(附图片)
  戈雷岛海滨剪影


第7版()
专栏:

  地中海滨结友情
  梁玉凤
在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的法国滨海城市尼斯,有一幢古朴的小别墅。每逢节假日,当地的中国留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应邀到那里作客,他们亲切地称这幢地中海滨的别墅为“中国学生之家”,将主人唤作“老妈妈”。原来,那里居住着法中友协尼斯分会负责人比爱雅夫人。阿尼达·比爱雅和她的丈夫比埃尔·比爱雅先生,目前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他们三十余年如一日,始终热心致力于法中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1952年以来,他们一直在主办季刊《相会于人民中国》,向法国人民介绍新中国的发展和成就,深受各阶层群众的欢迎。他们夫妇还先后十几次率领法国民间代表团或旅游团访问中国。1979年,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法期间,巴金同志还应邀到比爱雅夫妇家住了五天。
比爱雅夫妇将中国留学生们视为自己的子女,问寒问暖,体贴入微。中国留学生也把二位老人敬如父母,有空就去帮助老人修整果园,砍伐柴禾。他们之间友情深厚,亲如一家。(附图片)
上图:去年圣诞节,中国留学生们将一面亲手绣制的锦旗赠送给二位老人,红色缎面上缀着四个金色大字:“情深似海”。


第7版()
专栏:

  徒步旅行的总统
  徐步青
徒步漫游是联邦德国传统的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也是人们向往大自然的象征。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人们都喜爱到森林、田野中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
联邦德国现任总统卡尔·卡斯滕斯也喜欢徒步旅行。任职期间,他同夫人一起,从波罗的海到阿尔卑斯山,足迹遍及全国,行程共计一千一百公里。在徒步旅游途中,他接触了大约一万多位公民,包括普通职员、工人、农民和学生,其中不少人成为他徒步旅行的伙伴。他行走到每个城市或乡村,都要同当地居民热情交谈,倾听和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但是每当人们要他签名留言时,他都婉言谢绝,只有一次,他出于对下一代的爱护,满足了一位十二岁小男孩的要求。
徒步旅行对卡斯滕斯来说,并非单纯是一种体育活动,而是接触平民的机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到下面走走,公民讲话随便,可以了解广大公民的愿望和要求。”
到7月1日,卡斯滕斯总统任期已满。这五年来,他在人民心目中的印象如何呢?最近,联邦德国电视台作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是:80%以上的公民对总统有很好的印象。(附图片)
  卡斯滕斯在旅游伙伴中。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陪伴玉米度春秋
  ——记美国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
  何边
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毕生献身于科学的巴巴拉·麦克林托克爱好种玉米、研究玉米。她今年八十二岁,其中近五十个年头是陪伴着玉米度过的。
这位美国女科学家一直独身生活,把全部心血倾注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上。由于从事玉米研究取得重大科学发现,她获得198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成为世界第三位单独荣获诺贝尔奖金的妇女。
早在三十多年前,麦克林托克就在玉米研究中得到重要发现:“跳动的基因”,并于1951年发表有关的论文。可是,当时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承认。有人还说她“发疯了”,但是,她没有气馁,没有低头,坚信自己的科研成果,同时默默地继续着她的研究。她也没有计较别人的讥讽,相反,颇有器量地说:“我想,我的理论必须经过长时间才能被接受,因为没有人有我那种特别的经历。”
她的特别经历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培植、陪伴着玉米;观察和研究玉米。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190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自小很有个性,埋头好学,不爱交游,善于独立思索,珍惜时间,注重实效。1919年她进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植物专业。繁殖系主任对她说,妇女不适宜学这门科学。但她没有胆怯,发奋学习,终于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她有一股对科学研究事业炽热的钟爱之心,并喜欢独自搞研究。四十岁那年,她进美国纽约长岛的一个实验室工作,这里被称为她的“绿洲”。这几年,麦克林托克敏捷的才思如同喷泉一般迸发出来。她研究分析了成百上千的玉米染色体。为了保护玉米实验场地,她竟在地头建了一间小房,日夜精心守护。她颇有风趣地说:“当你很好了解玉米,你就可以知道,它能够解答你所提出的问题”;“植物不能走动,也不能做任何事情,然而,它们是很了不起的,它们以最聪明的方法去战胜环境。”
她长年累月地研究构成染色体的极小物质——基因,研究玉米仁的染色体形状和染色体改变的关系,终于发现:支配细胞的物理特性和功能的基因,并不象人们早先所认为的那样,在染色体中一代代固定不变,而是以一种不定的方式到处游动。于是她在生物分子研究中首先提出了生物中存在着移动的基因的理论,即基因不是被“锁”在一个染色体永久的位置上,相反,染色体的基因是能够移动的,从而可以导致一个有机体的后裔发生变种。这个发现,突破了传统生物学的束缚,为现代遗传工程的研究和发展开拓了崭新的道路。
1953年,科学家沃森和克利克发现基因双螺旋结构后,生物的遗传本质得到了证实,并且破译了生物的遗传密码。之后二十年,美国科学家又研究出控制遗传物质的方法,即重组基因技术或叫基因拼接技术。这时,人们才真正意识到麦克林托克早在三十年前所提出的基因跳动学说的重要意义。在美国学术界享有盛名、研究出小儿麻痹症疫苗的乔纳斯·索尔克博士谈到这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时说道:“可以这么说,一些人被尊为现代分子遗传学之
‘父’,而麦克林托克女士则是这些人的先驱者。”这个评价虽然迟来了三十年,却是经过长期检验而得到证明了的,无疑更加可贵。
现在,麦克林托克的理论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生物工程同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关系日益密切。生物工程目前已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于工农业生产、医学卫生等领域,初步证明了它的强大生命力。如运用基因工程,可以使两个物种进行无性杂交,创造出兼有两个物种优越性状的新物种,也就是说可以根据人的意愿,培育出新的植物和动物。在医学方面,越来越多的病例证明,正常细胞变为恶性肿瘤细胞,是同基因移位有关。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控制红血球病变的治癌新药。显而易见,基因工程的实际运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去年10月,当麦克林托克从广播里听到她获得诺贝尔奖金的消息时,没有自我陶醉,也没有怨恨早年未被承认,而是感到困惑。她谢绝了来访者,独自漫步林间,然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室。因为科学是无止境的,她需要的是继续进行新的探索。正如她所说的:“我们还必须发现更多基因的本质,必须完全弄明白是什么控制着它们的行动。我想,我们还有一段漫长的路途要走”。(附图片)
  李建华插图


第7版()
专栏:

  奥林匹克运动趣事
潘定宇
最早的奥运会
最早的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公元前776年举行的,距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有些学者认为首次奥运会的举行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可惜找不到足够的证据。
当时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古代希腊伊里斯省的奥林匹亚平原上为纪念最大的希腊神宙斯而举行的,它带有浓厚的宗教节日色彩。伊里斯人是最早举行赛跑比赛的人。在公元前708年的奥运会上,希腊人除了举行赛跑比赛以外,还举行跳跃、投掷和摔跤等项比赛。以后又增加了拳击和马车比赛。得胜者被授予用橄榄枝编成的桂冠,他们的名字也被通报全国。此外,雕塑家还为得胜者塑像;诗人把他们的事迹编成民歌,到处传诵。
马拉松赛跑的由来
马拉松赛跑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历史最久的一项比赛。它是为纪念公元前490年牺牲的雅典英雄菲迪皮茨而设立的。菲迪皮茨是一位勇敢的雅典士兵,抵抗外族侵略的英雄,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长跑冠军。他曾经多次得到过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赛跑桂冠。相传在当时,一支强大的波斯军队向希腊发动入侵,他们的舰队即将抵达马拉松附近的海岸。希腊派菲迪皮茨去向二百公里外的斯巴达人求援,但遭到拒绝。菲迪皮茨虽然未能完成求援的历史使命,但他并不气馁,回来后立即挥戈上阵。他的英勇顽强,鼓舞了同胞们的斗志。他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最后终于在马拉松平原上打败了强大的波斯军队。战斗刚一结束,菲迪皮茨马上脱下戎装,卸下盔甲,从马拉松飞速向首都雅典跑去,向人们报告这个胜利的喜讯。当他来到首都,刚把“同胞们,欢呼吧,我们胜利了!”这话说完,就因过度疲劳而倒了下去。从马拉松到雅典的距离为二十六英里(四十二公里零一百九十五米)。马拉松赛跑的距离就是由此而来的。
有趣的传统
自从在雅典举行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传统,即不论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在何地举行,希腊运动员的队伍总是排在最前面,以表示对奥运会发源地希腊的尊敬。其它各国运动员的队伍按东道国使用的文字的字母顺序排列,但东道国则排在最后面。
“奥林匹克夫妇”
1952年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的第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捷克斯洛伐克著名运动员查托皮克一马当先,获得五千米、一万米和马拉松赛跑三个项目的冠军,是许多田径运动员所望尘莫及的。
查托皮克的妻子达拉,在这一届奥运会上也取得了好成绩,获得女子标枪第一名。有趣的是夫妇两人都生于1922年9月19日。查托皮克比妻子达拉早出世六个小时,而他这一次马拉松的纪录比历次纪录也快了六分钟。他们被誉为“著名的奥林匹克夫妇。”(附图片)
  奥林匹亚平原上古希腊运动场遗址。


第7版()
专栏:

  如此“适者生存”游戏
陈伟雄
周末,在市郊一大块灌木丛生的小山坡上,突然杀声四起,烟尘滚滚,两队人马身穿伪装制服,手持长短枪枝,从茂密的树丛中一跃而出,霹霹拍拍对射起来。中弹的人登时“鲜血”迸流,躺倒在地。最后,经过一番拚搏,有人突破重围,将对方隐蔽好的小旗夺到手,“战斗”方告结束。这便是目前风靡美国的“适者生存”游戏。
参加游戏的双方队员,手持汽枪,射出一颗颗圆形子弹。这种子弹实为装满五彩油漆的胶囊,但一打到人体上便立即开花,颇有皮开肉绽、血涌如注之状。由于这种游戏场面逼真,刺激性强,且不分男女老幼皆宜,因此受到许多美国人的欢迎。每逢周末假日,他们便不约而同,成群结队,自动组织“战斗”。有些州还成立了“专业部队”,相互交战,决一雌雄。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1982年底以前,每周参加这项游戏的人还不到一千人,而到1983年,则剧增至每周一万人,扩展到美国四十七个州。
芸芸众生如醉如迷地卷入“战斗”,生财有道的企业主乘机大显身手。那些应运而生的“兵器”公司不但立即大批生产口径不同、长短不一的游戏枪枝和五颜六色的油漆子弹,还精心设计制造了专门的指南针、护目镜,从而赚取巨额利润。服装商也不失时机,及时推出印有各种斑斓伪装图案的制服,大肆兜售。
这种游戏出现后,在美国人当中引起截然不同的反响。一些人振振有词地称这种游戏能“发挥人的机智灵敏”,“培养不断进取精神”,还能锻炼身体云云。而不少美国人则认为这种相互厮杀有害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在人与人之间制造敌对关系,而且可能导致人们无所顾忌地大胆使用武力,以致破坏社会秩序,是弊多而利少的游戏。


第7版()
专栏:

  青函隧道前途多难
  陈鸿斌
连接日本本州岛和北海道的青函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历时近二十年,克服了难以数计的技术难关以后,这条隧道已竣工在即。但是,目前却碰到了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即建成后的隧道也许根本不能按原先设想的那样投入使用。
青函隧道全长五十三点八公里,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巨大工程之一。据日本《朝日新闻》最近报道,近二十年来,投入的资金已达七千亿日元。原方案是通过这条隧道将东北新干线延伸至北海道。但是近十多年来,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由于飞机和汽车的普及,运输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铁路唱主角的时代已经过去。若青函隧道只通行火车,经济上将是不合算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尚无良策。有人主张立即停止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废弃这条隧道。也有人建议至少目前不应继续建造,等国家财政状况好转后再说。此外,关于隧道的利用,有人建议改为公路隧道,也有人建议将其改建为储油设施或旅游设施。但是,所有上述建议都很难采纳。中止这个竣工在即的工程决非上策,因为大量建造费用将付之东流,仅利息就不堪负担。至于改建,技术条件难以具备。
赞成按原计划建设的人们认为,仅从盈亏来决定隧道的前途是不妥当的。这条隧道建成后将使本州和北海道连为一体,成为一条不受任何气候条件影响的交通大动脉。它对北海道和本州东北部的发展将起巨大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