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改草案)》的说明
一九八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杨得志各位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改草案)》是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提出来的。一九八○年八月成立了中央军委修改兵役法领导小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一九八一年八月拟出了《兵役法修改草案(初稿)》,印发各军区、省军区、军兵种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全国政协部分常委,广泛征求意见。尔后改出了一个讨论稿。一九八二年四月,召开了有各军区、省政府、省军区、军兵种领导同志和国家机关、军委三总部有关部门同志参加的兵役法修改草案讨论会,对讨论稿逐条进行了讨论,又改出了《兵役法修改草案(送审稿)》。去年三月,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送审稿印发各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又认真地作了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改草案)》。这个修改草案,由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提请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第四次会议进行了审议,委员们认为,这个修改草案是比较成熟的,考虑到兵役法是个很重要的法律,决定提请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现在,我受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委托,作关于兵役法修改草案的说明。
一、修改兵役法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兵役法,是一九五五年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颁布的。这部兵役法基本上是好的,对加强我军建设和积蓄后备力量都起了重要作用。但三十年来,我们国家的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军队建设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二大和新宪法明确确定了我们今后的根本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对我军和我国后备力量建设也赋予了新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不仅要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而且要进一步加强民兵建设,健全预备役制度,为战时实施快速动员打好基础。一九五五年的兵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此外,经过三十年的实践,我们在兵役工作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需要加以肯定;十年动乱期间被破坏了的规章制度,也需要拨乱反正,予以恢复。因此,对一九五五年兵役法加以修改是完全必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改草案)》,是在一九五五年兵役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作了较大的变动。一九五五年的兵役法九章五十八条。草案改为十二章六十五条,增加了《军事院校从青年学生中招收的学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现役军人的优待和退出现役的安置》及《惩处》五章;将原有的《预备役军人的登记和统计》、《现役军人和预备役军人的权利和义务》两章的一些内容,分别写入了草案的有关章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包括按照宪法一百二十条规定组织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安部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其兵役问题在附则中专门写了一条。这个草案总结了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以来的经验,保留了一九五五年兵役法的长处,也注意了吸取外国好的做法。在讨论和征求意见中,普遍认为这个草案比较符合我国和我军的实际情况。颁布新的兵役法,是健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兵役制度,加强武装力量建设,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具有重要意义。
二、兵役法修改草案较好地处理了
三个方面的关系
第一,草案既体现了国防建设的需要,又考虑了国家经济情况的可能。修改兵役法是为了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国防力量,是服务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保卫我国安全的。我们从来不侵略别人,也决不允许别人侵略我们。现在世界上还存在着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到处扩张、侵略,一般说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小的战争一直没有断过。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我们是在世界还很不安宁、我国安全还受到严重威胁的形势下进行建设的。因此,加强国防建设,提高自卫能力,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这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当然,国防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的。国防建设必须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把需要与可能、当前的实际与发展前景结合起来。这是修改兵役法首先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草案的许多条款,诸如部分义务兵改为志愿兵,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的军事训练,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现役军人的优待和退出现役的安置等,都是本着这一原则拟定的,既考虑了国防建设的需要,又考虑了国家经济情况的可能。
第二,妥善处理常备军建设同后备力量建设的关系,这是修改草案所体现的另一重要原则。未来反侵略战争,将是一场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要赢得战争的胜利,没有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是不可能的。草案关于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以及军官和士兵的补充,士兵服现役的年限,部队保留技术骨干的办法等规定,就是为适应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从兵役制度的各个方面为我军建设创造条件。但是,常备军的数量是有限的,要满足战时组扩建部队的需要,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建立和完善战时快速动员体制。草案规定,把民兵和预备役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军官和士兵预备役制度,就是为了做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这是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一旦发生战争,我们就可以以人民解放军为骨干,以民兵和预备役为基础,以最快的速度组扩建新的部队,动员全国人民,开展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把来犯之敌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第三,草案在强调服兵役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的同时,又适当规定了现役军人的优待和退出现役的安置问题。拥军优属,是我们党、政府和人民的光荣传统。无论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建国以后,党和政府都很重视拥军优属工作,这对加强军队建设,激发干部、战士英勇杀敌,曾起了重大作用。但也要看到,优抚工作同其他方面的工作一样,遭受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当前,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各项政策的落实,优抚工作也必须与之相适应。为此,草案一方面明确规定了依照法律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以增强广大青年保卫祖国、保卫四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其自觉自愿地履行兵役义务;另一方面对现役军人和军人家属的优待,军人退出现役后的安置等问题,也作了相应的规定。这些规定,多数是现行的,有些是恢复的,有的则是针对当前新情况提出来的。如对农村义务兵家属的优待办法,就是在农村普遍实行生产责任制、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为保障军属生活而提出来的。这是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在新形势下的具体体现。我国人民有着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解放军,历来把参军保卫祖国视为光荣义务。为激励人民群众这种积极性,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草案对优抚安置的主要原则作出规定,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是必要的。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军队的关怀,有利于提高军人保卫祖国的光荣感,有利于加强我军的建设。
三、兵役法修改草案中需要说明的
几个主要问题
(一)关于我国的兵役制度问题。草案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这是总结我们多年来的经验提出来的,是我国兵役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从多年的实践来看,义务兵役制优点很多,它不仅可以使部队兵员保持年轻力壮,朝气蓬勃,增强部队战斗力,而且可以积蓄强大的训练有素的后备兵员。义务兵役制仍然是我国基本的兵役制度。随着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有一部分技术骨干长期在部队服现役,以便熟练地掌握各种技术装备。一九七八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根据部队需要和本人自愿,将部分义务兵改为志愿兵,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制度。实践证明,这是可行的和必要的,它既保持了义务兵役制的优点,又弥补了它的不足,是在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基础上,保留部队技术骨干、保持战斗力的好办法。
实行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相结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后备力量建设。我国有传统的民兵制度。广大民兵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战时它要担负配合军队作战和就地坚持游击战等项任务;民兵又是我国兵员动员的雄厚基础,是预备役的基本组织形式,通过民兵组织可以把大部分预备役人员管理起来,但它不能代替全部预备役制度,特别是军官预备役制度。因此,草案规定,把民兵制度和预备役制度结合起来。既坚持了我国传统的民兵制度,又完善了我国的预备役制度,有利于加强后备力量建设。
(二)关于公民的兵役义务问题。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这里一方面指出保卫祖国人人有责;另一方面指出公民如何履行兵役义务,需要由国家的兵役法作出规定。根据这一精神,草案规定,我国男女公民都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这体现了保卫祖国男女公民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但考虑到我国人口众多、兵源雄厚这一实际情况,同时为了照顾妇女的生理特点,草案对男女公民服兵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也是完全必要的,是合情合理的。
公民服士兵预备役的年龄,一九五五年兵役法规定为十八岁至四十岁,这次改为十八岁至三十五岁。虽然减少了五个年龄,但仍可满足平时军队建设和战时兵员动员的需要。为了留有余地,草案还规定,战时遇有特殊情况,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决定征召三十六岁至四十五岁的男性公民服现役。
我国人民履行兵役义务,是建立在人民群众高度政治觉悟和自觉自愿基础上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存亡,同每一个公民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我国人民历来把服兵役保卫祖国当作自己的光荣义务和神圣权利,一旦国家需要,就会挺身而出,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而英勇战斗。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这种力量是巨大无穷的,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三)关于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问题。一九五五年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一九六五年取消了。草案重新肯定了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措施。授予军人军衔,是为了明确军人在军队中的责任,也是军人的一种荣誉。军衔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诸军兵种协同作战和便于国际交往;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责任心,发挥他们在战斗中和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军队的组织性、纪律性,从而促进部队正规化建设,提高我军战斗力。
关于军衔等级的设置,草案未作规定,将分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和士兵服役条例作出规定。实行军衔制度,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因此,新兵役法颁布后,还不能马上实行,需待做好准备工作后再实施。
(四)关于平时征兵和战时兵员动员问题。平时定期征兵,我们已进行了三十年,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草案对征兵的规定,基本上是现行的做法,只对缓征的规定作了修改。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缓征,是为了使他们集中精力学习,以利于国家培养人才。维持其家庭生活的唯一劳动力缓征,是为了照顾应征公民家庭的实际困难。唯一劳动力,不是指独生子,有的独生子,他的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尚有劳动能力,能够维持家庭生活,就不属于缓征对象。
搞好战时兵员动员,是赢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现代条件下的战争,在兵员动员方面,不仅要求数量多,质量好,而且要求速度快。草案总结了我们的经验,强调了平时要做好战时兵员动员的准备工作,提出了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原则要求,明确了各个单位、各级领导的职责和任务。这对于保证做好战时兵员动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五)关于士兵服现役期限问题。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一九五五年颁布兵役法到现在,有过三次变动。从三十年来执行的情况看,服役时间过长,对义务兵本人及其家庭都会带来一些实际问题;服役时间太短,不利于保持部队的战斗力。这次修改兵役法,对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作了必要的调整。草案规定,陆军三年,海军、空军四年,部队需要保留的技术兵和基层骨干,采用超期服役或改志愿兵的办法解决。草案对超期服役的时间和志愿兵的服役期限,也作了规定。这样,部队兵员既可以得到经常轮换,保持年轻力壮,又可以保留技术兵和基层骨干,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六)关于预备役人员和学生的军事训练问题。加强预备役人员的军事训练,目的是为了积蓄强大的训练有素的后备兵员。草案规定,未服过现役的基干民兵,在十八岁至二十岁期间,应参加三十天至四十天的军事训练;服过现役和受过军事训练的基干民兵,应按照规定参加复习训练;预备役军官在服预备役期间,应参加三个月至六个月的军事训练。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军事素质,适应打仗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保证战时的需要,草案还规定,在非常时期,预备役人员应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决定,参加应急训练。预备役人员参加军事训练是应尽的义务。为了不过多地影响他们的经济收入,在参训期间给予一定的补贴也是必要的。草案规定,农村采取平衡负担的办法解决;工矿企事业由原单位照发工资和奖金。这个办法,已在全国实行了多年,是可行的。从保卫祖国人人有责的角度来讲,大家平均负担一点,也是应尽的义务,是合理的。
对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通过军事训练,还可以增强组织纪律性,扩大知识领域,促进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草案规定,高等院校学生的军事训练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学生普遍进行基本军事训练,主要是学习一般军事技术,增强国防观念。另一种是培养预备役军官的训练,就是在普遍训练的基础上,挑选一部分适合担任军官职务条件的学生,再进行短期集训,考核合格的,服军官预备役,作为战时军官补充的一个来源。
(七)关于惩处问题。草案增加了惩处一章,对违反兵役法的行为,规定了处罚的办法。当然,新的兵役法颁布以后,我们仍然要坚持以教育为主,主要依靠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大力宣传依照法律服兵役是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提倡为保卫祖国而献身的精神,使公民自觉地积极地履行兵役义务。但是,对个别违反兵役法而又情节严重的人,有必要给予一定的惩处,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兵役法的严肃性。
颁布新的兵役法,是我国军事制度方面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国防建设的一件大事。我们相信,新的兵役法颁布以后,一定会得到全国各族人民和全军指战员的热烈拥护,并以实际行动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为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为保卫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保卫四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集会
庆祝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4日电 (记者傲腾)内蒙古自治区党、政负责人同呼和浩特地区各族群众一千二百人昨晚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周惠、区人民政府主席布赫(蒙古族)、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巴图巴根(蒙古族)、区政协主席石生荣等出席了集会。
周惠在集会上讲了话。他说,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自治区。现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也包含内蒙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经验。民族区域自治法来之不易,是总结了三十多年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才制定出来的。在进行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各族人民结成了亲密的兄弟情谊,建立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血肉关系,形成了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将进一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布赫在会上说,自治区各族干部和群众要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他指出,在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自治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扎扎实实地搞好各项经济工作,加速自治区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开创自治区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布赫还指出,在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要注意克服两种民族主义的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巴图巴根在会上说,民族区域自治法把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是各少数民族地区在新的时期的“振兴法”。这个法律的公布施行,将对维护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参加集会的各民族代表纷纷表示,民族区域自治法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各族人民的一件大喜事。他们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努力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
会后,身穿民族服装的文艺工作者登台表演了文艺节目。整个会场欢声笑语,充满了团结的热烈气氛。


第3版()
专栏:

邓颖超王震会见池田大作一行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邓颖超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王震今天晚上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以名誉会长池田大作为团长和会长秋谷荣之助为副团长的日本创价学会第六次访华团。
在亲切友好的交谈中,邓颖超高度评价了池田大作为中日友好事业所作的贡献。池田大作告诉邓颖超,这次他带来很多创价学会的年轻干部,以增进他们对中国了解。邓颖超称赞他做得很好。她说,我们也在注意培养中日友好事业的接班人。
会见结束时,王震向池田大作赠送一部梵文版《妙法莲华经》的影印本。会见后,王震设宴招待池田大作一行。
有关方面负责人赵朴初、王兆国、荣高棠、符浩、张香山等会见时在座并出席了宴会。(附图片)
邓颖超、王震会见池田大作一行。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澳大利亚副总理兼贸易部长鲍恩抵京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应国务委员兼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陈慕华的邀请,澳大利亚副总理兼贸易部长鲍恩一行今天下午抵京开始对我国进行友好访问。陈慕华和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阿尔高等前往机场迎接。


第3版()
专栏:

李鹏出访后回到北京
据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利比亚、突尼斯、苏丹和毛里塔尼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顺道访问塞内加尔后,于今天中午乘飞机回到北京。
随同访问的外交部副部长温业湛、经贸部副部长吕学俭同机回到北京。核工业部副部长周平在随同访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后已先期回国。
到机场迎接的有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外交部副部长宫达非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利比亚、突尼斯、苏丹和毛里塔尼亚驻华使节也到机场迎接。


第3版()
专栏:

中、罗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议定书在京签字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中国和罗马尼亚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今天上午在这里结束,双方签署了第五次会议的议定书。
在议定书上签字的是中方主席、国务委员兼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陈慕华和罗方主席、罗马尼亚第一副总理扬·丁卡。
第五次会议期间,双方商定了两国间新的经济、科技合作项目三十五个,达成或原则达成的贸易合同的数额也有较大的增长。


第3版()
专栏:

赵朴初会见日本著名歌舞伎演员
据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今晚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并宴请日本著名歌舞伎演员中村歌右卫门一行。
中日友协副会长孙平化、著名京剧演员张君秋、梅葆玖等参加了会见和宴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