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人物专访

憎恨与热爱
——联邦德国作家京特·格拉斯印象记
邹荻帆
在西柏林阳台酒店的墙壁上挂有一幅铜蚀版画,那画面是几盘向日葵和一个鹅头。人们告诉我,这是京特·格拉斯作的画,是他送给店主人的。
格拉斯是联邦德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现任西柏林艺术学院院长。同时,他又是一位画家。这幅画中的向日葵和鹅头有什么寓意呢?据说,格拉斯是在怀恋故乡的向日葵和名菜红烧鹅。他的故乡是一个饱经战争创伤的地方,作家的画幅也寄寓了对故土和平的热爱。
一个晴朗的早晨,两位西柏林朋友和北大的孙君华陪我去访问这位作家。
他住在一条僻静小街的一幢旧楼上,我们沿着木板楼梯拾级而上,但见楼梯两壁的墙上,都张挂着他自己作的画,有好几张是画着蜗牛的,有一张是他的自画像,而且把一只眼珠也画成蜗牛。这是什么意思?我有些疑惑不解。
他在三楼的一间大房间里会见我们。估计这是他的画室,而不是写作间。
他是一位中等身材、五十多岁的人,戴着一副眼镜,嘴唇上蓄着胡子,表情并不十分动人,但显出他的真诚。语调不高,一边思索,一边慢慢讲着,有点自言自语的神态。
围着长方桌坐定后,我抓紧时间提一些问题,因为他下午还要到外地去。
他说近几年是他创作的间歇时期,但这一间歇期已经要结束了,他要重操旧业。近年来他主要精力是做铜蚀版画。
我说:“你的小说《比目鱼》描写的是一尾比目鱼和渔夫的故事,追述了四千多年来的人类历史。这显然是虚构的故事吧。”
他说:“是的,我采取虚构的办法表达我的思想。我写过诗、剧本、评论、旅游札记、讽刺小品,也作画……我是完全自学的……”
我知道他出生于贫苦家庭,十五岁辍学,当过兵,做过农业工人、工人、爵士音乐师,从事过石匠手艺。
他还说:“我写《铁皮鼓》的时候,甚至错字连篇。但我不断努力。我没有参加高中毕业考试或者博士考试,可是,我终生都在受考试。1954年,我的妻子和姐姐从我的诗中选出了几首送给电台。几个月后,得了三等奖……”
我们还谈到写诗,然后转了话题:“听到你的秘书克露丝小姐说,你正忙于筹备最近将在海尔布隆召开的联邦德国作家会议,中心议题是反对美国在西欧部署中程核导弹。那么,你有些什么想法?”
他叹了口气说:“人类的毁灭已经开始!我在创作间歇时间,把剩余的精力都献给了政治,从事和平运动。德国地处中欧,两次世界大战都在这儿开始,人们经常受到战争的威胁。现在,国家分成两半,青年人是强烈不满的。联邦德国要花很多美元部署核武器,现在是中程核导弹。我们要抗议。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扩军备战不会带来安全感,而失去对核武器的控制就意味着人类的毁灭。”
他还以哲学家的平静口吻,慢腾腾地说:“象这样全德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大会,前几年举行过两次,我说全德是指两个德国的作家都聚在一起开会。我们这次准备扩大,请作家、艺术家、演员来参加,朗诵反战的文学作品。”
“啊,啊”,我点着头又问道:“我记得你同法国女记者柯札诺娃谈话时,是反对有些法国人还崇拜穷兵黩武的拿破仑的。你觉得德国人对希特勒的印象怎么样?”
“据我看德国人并不赞美希特勒。最近有人出版了希特勒日记,那是伪造的。德国人不赞成希特勒,是跟反对战争联系在一起的,战争给我们带来严重的灾难。我十六岁就当过兵,战场上受过伤,有过生死场上的经历,至少我懂得战争的可怕和厉害。我憎恶战争……”
还不待我提新问题,他已把话题转到了他在中国的访问。他说:“我在中国访问时,有一天早晨,我和妻子站在上海马路旁,看到来往的自行车那么多,那么多,流水线不断,都到工厂、学校、办公室上早班去,我觉得他们都是勤劳奋发、生活俭朴,希望安定和平的……现在,在欧洲,尽管受到战争威胁,人们还只贪图享受,我觉得世界上应该产生新的一代,不知道亚洲会怎么样?”
后来还谈了些其他问题。我们便起身告辞。他却引我们到了第一层的一间小房,也许那是他的写作间。他拿了四本小册子,给我们每人分送了一册。这是他1982年在接受意大利费尔特里纳利文学奖的仪式上的讲话。还单独送给了我一本他的铜蚀版画选集。
回到住所后,当我打开笔记本,回想跟他的那段谈话时,总觉得有一个悬念没有解决:为什么他画了那么多蜗牛,甚至把自己的眼珠也画成蜗牛呢?
直到最近我读到孙君华翻译的那篇标题为:《人类的毁灭已经开始》的译文,也就是他受奖时的讲话,我才得到了答案。
他说:“……其意是,所谓进步也就是如蜗牛一般向前爬行。那年月曾有许多人——那时我也一样——希望有会蹦会跳的蜗牛。今天我才明白并且写下了这样的话:即便蜗牛,对我们来说也太快了。”
他还说:“人是否有自知之明呢?富有理性的人类具有上帝那样的创造力,愈加完美地发明着毁灭自己的武器。是否也能否定自己的发明呢?他们是否面对千疮百孔的大自然而甘愿收敛一些呢?最后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究竟还要不要去完成我们能够完成的事业,实现同舟共济、普天同乐的理想,让饥饿永远成为传说,就如可怕的童话中所说的那样,‘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对这些问题本该早已作出回答,而我却一筹莫展。然而,迷惘中我依然知道,只有当我们找到了答案,并且作为生活在大自然、生活在这地球上的客人履行我们应尽的义务,无所畏惧地彻底地裁减军备,未来才可能重新属于我们。”


第7版()
专栏:

美丽的大耳环
孙维熙
罗马尼亚布拉索夫县克里斯蒂安乡的一所幼儿园,位于喀尔巴阡山的深处。从布加勒斯特驱车北上,经普洛耶什林荫公路,穿过流水潺潺的普拉霍瓦河谷,进入喀尔巴阡山谷地。这里,蓊蓊郁郁的森林,烟笼雾绕,苍翠欲滴。乡办幼儿园就掩映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
这所有八十个孩子的幼儿园在一幢恬静而别致的农村房舍里,四周环绕着砖砌的花墙与爬满青藤的木栅。我们去时,院子里樱桃与李子树已绿叶满枝,孩子们正在上课。
第二班上的是绘画与劳作课。从明净敞亮的窗户望进去,有的孩子在临摹水彩画,有的在画大苹果,有的用泥巴制作“彩陶”高脚杯,个个聚精会神。有的还不时抓一抓蓬乱的卷发,凝神沉思。
幼儿园主任对我们说,罗马尼亚十分重视幼儿早期教育,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注意到了符合儿童学习最佳期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四至五岁的孩子是学习书画与技巧的最佳期。三至四岁的孩子则对音乐歌舞最敏感。根据不同的年龄因势利导,可以发现、培养孩子的天才。接着她让我们到另一个班去看孩子们的歌舞表演。
手风琴奏起了欢快的罗马尼亚舞曲,孩子们捕捉着跳荡的音符,跳起了罗马尼亚的民间舞,舞姿轻盈,歌声悦耳。特别是一位黑头发黑眼睛的小姑娘,头上的花结好象要飞起来,两只大耳环摇曳不止。我喜悦地、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她似乎也发现了我对她的喜爱之情,用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盯着我。一曲将终,她雀跃着冲上来,嘴里连声喊着:“中国!中国!”我的心里涌起一阵热潮,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你叫什么名字?”她爽快地回答说:“我叫格莱娜!”然后伸出五个手指在我面前直晃,表示她五岁了。我好奇地问她:“你怎么知道我是中国人?”她说:“妈妈说,黑眼睛黑头发象你一样的就是中国人。”我不禁被她的推理逗笑了。“你知道中国吗?”她想了想然后说:“妈妈说中国很远很远,老师说等我长大了中国就近了。”我不禁愕然了:“你长大了,中国怎么会变近呢?”格莱娜满有把握地说:“长大了我做一架飞机,一飞就飞到中国了,不是很近很近了吗?”
我的心被格莱娜的天真和稚气吸引住了。她把我拉到一边,让我看他们做的各种手工。在陈列各种展品的玻璃柜中,我发现一面小小的五星红旗。格莱娜说,那是他们上劳作课时做的。异国他乡看到孩子们亲手做的我们祖国的旗帜,顿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真不愿意立刻离开小格莱娜。我把身边仅有的一枚饰有长城的纪念章别在她的胸前,并让她转达我对她妈妈的问候。小格莱娜也依恋不舍,拿起一个彩塑的高脚酒杯放到我的手里。
至今每逢节日,我总爱用它斟满第一杯酒,一对美丽的大耳环又出现在我的眼前,心里洋溢起一种至亲至爱的温暖之情。(附图片)
幼儿园小朋友准备做室内体操 曹玉泉摄


第7版()
专栏:世界艺苑

坦桑尼亚木雕艺术
梁平
木雕是黑非洲的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也是世界艺苑中的瑰宝。5月29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坦桑尼亚工艺品展览”,为我们带来许多非洲木雕艺术珍品。 
非洲传统木雕多以质地坚硬、纹路细密的乌木为材料。作品经打磨后乌黑发亮——这是黑人引以为骄傲的颜色。
非洲木雕以往带有宗教的神秘色彩,表现的都是保佑生灵万物的偶像。而现代木雕已转为从现实生活中取材:辛劳的妇女、相依为命的母与子等等。
艺人雕刻时先根据材料整体构思,做到胸有成竹,然后用一种特有的工具——横口斧大刀阔斧地劈出轮廓,最后局部才用雕刻刀收尾。
非洲木雕自然质朴,线条简洁,多为几何形。主要讲究神韵,不单纯追求形似,因此作品造型夸张甚至变形,还带有抽象的成份。(见图)现代世界艺术中的某些流派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黑人木雕艺术的启迪和影响。
(附图片)


第7版()
专栏:国外见闻

瑞典的地下城
高锋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由十四个大小岛屿组成,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常常使游人留连忘返。然而,在这片土地的下面,还有一个地下城,其建筑规模之大,构思之巧,充分地反映了瑞典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观之令人赞叹不已。
首先是四通八达的地铁,全长一百零四公里,名列世界第八。其中岩石隧道部分长达五十五公里,为世所罕见。九十四个地铁车站中最深的距地面三十八米。地铁中心车站分为三层,通向四面八方的车辆可以互不影响地同时飞速通过,充分发挥了交通枢纽的作用。许多新建车站里还绘有五颜六色的图画,引人注目。
比地铁设施更为复杂的,还有专为地面商店、饭馆、企业和机关等供应材料和货物的地下运输通道、自来水管道、热水供应网、电缆、电话和各类现代化通讯线路。许多不同种类的管道干线常常平行地铺设在宽大的岩石隧道里,检修工人可以随时骑着自行车巡逻修理,既安全又方便。
长达二千三百五十多公里的排水管道把全市六十四万人口的生活废水和为数众多的企业排出的工业污水,送到四个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其中最大的南城处理厂设在地下三十米处,那里地面上绿树成荫、鲜花丛丛,环境十分优美。经过机械、化学和生物处理的废水,几乎达到饮用标准后,重新排放出去,有力地保证了这个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周围的湖泊海洋的青春常在。清澈的湖水从市中心王宫前哗哗地流过,为这座水上城市增添了不少光彩。
人们充分利用斯德哥尔摩地下岩石结构的特点,建起了不少地下仓库,用以储存燃料、食品、饮料等各类物资。其中,最有名的是地下油库,既安全又隐蔽,较大的一座可容纳七千五百万升汽油。城南地下冷库在国际上也颇有名气,库房面积达三万五千平方米。每天可冷冻四千吨肉类食品。奥斯道附近的饮料库设在地下十五米处,可存储十四万立方米酒、水及其它饮料。其中一个酒窖里屯放着二百七十五万升的威士忌酒。库房入口处都安装有电子警报系统,未经允许谁也休想进去。
当然,更难靠近的是瑞典国家档案局的地下档案库。库房共六层,最上层距地面十五米,共可储藏各类材料二万五千立方米,保存着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全部政府档案和机密文件。斯德哥尔摩市档案馆的地下库房共有七层,容量达二万四千立方米。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军用设施。位于斯德哥尔摩城东南三十公里处的瑞典东海岸海军地下基地是国际知名的。基地建在穆斯克岛上,有隧道与大陆相连,里面设有军用医院、造船厂和巨型船坞,既可修船,又可造舰。包括驱逐舰在内的大型军舰都可直驶其内。1982年秋,某大国派了六艘潜艇来窥探该基地的秘密,引起一场轰动世界的瑞典海军猎潜战。瑞典陆军在沿海群岛上修建了为数众多的地下工事和地下炮群。空军所设立的巨型雷达,高二十米,天线顶部宽十米,遇到敌机来袭时,却可迅速折叠起来进入地下隐蔽所,设计之妙,确实令人叹服。此外,还有不少先进的民防设施,已是众所周知的了。
多彩多姿、巧夺天工的地下建筑,既表现了勤劳智慧的瑞典人民向大自然开拓的精神,又反映了他们居安思危的战略思想,对于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我国人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第7版()
专栏:

奥林匹克艺术节
薛奕明
位于美国西海岸的美丽城市洛杉矶,今年不仅将举办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为各国体育健儿提供竞技场所,而且还举办色彩缤纷、规模宏大的奥林匹克艺术节,从而成为五大洲艺术家和艺术品的荟萃之地。
奥林匹克艺术节将分两个阶段举行。第一阶段是6月1日到7月20日。按计划,届时将上演多达二百三十种的戏剧、舞蹈、音乐、电影等节目。来自世界各国的一千五百多名演员和艺术家和东道国的几百名艺术工作者们共同参加演出。同时,还将举办绘画、雕塑、壁画、面具、陶瓷、广告、摄影等艺术展览会。第二阶段是7月20日至8月12日,将全部演出美国民间风格的节目。对于今夏云集于洛杉矶的人们来说,他们不仅会目睹当今最激动人心的体育竞赛,而且能够欣赏到世界第一流的精湛艺术,其中包括加拿大、英国、几内亚、日本的芭蕾舞和民间舞;澳大利亚马戏、法国卢浮宫的绘画以及墨西哥、意大利的戏剧和美国交响乐团的音乐等。洛杉矶的好莱坞是举世闻名的电影城,一年一度的春季电影节将推迟到艺术节期间举行,届时放映一百多部新故事片,同时还上演世界最佳体育纪录片和著名动画片。
在奥运会期间举办艺术活动是由来已久的。1888年,法国人顾拜旦首倡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同时他认为,奥运会不仅应是世界最佳运动员的竞赛,而且应是各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和作家的竞赛。自1912年至1948年,艺术竞赛成为历届奥运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参加竞赛的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纺织品和邮票设计等,其主题都是颂扬体育和奥运会的光荣。然而1948年以后,由于在如何评选优胜者等问题上发生分歧,艺术竞赛遂告取消。作为补救措施,奥运会组织委员会鼓励东道国举办艺术节为运动会助兴。
1932年7月,洛杉矶举办第十届现代奥运会时,也举行了盛大的艺术活动,五十八个国家的两千名舞蹈艺术家演出了精彩的节目。随后还举办了国际奥林匹克展览和体育艺术竞赛,有三十二个国家的一千一百件作品参加了这项活动,包括作家王尔德等在内的一些世界著名文学家、建筑家和画家应邀担任了评选委员。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将首次派遣六十九人组成的艺术团参加本届洛杉矶奥林匹克艺术节,并将在奥运会的“黄金时间”——7月中旬演出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精彩杂技和优秀民间器乐节目。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陶制乐器——埙,将第一次出现在世界艺术舞台上。(附图片)
艺术节上的国际化装舞会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瓜拉那——巴西小香槟
“请用一杯瓜拉那!”当你去巴西旅行时,不论在飞机上,还是在餐馆里,服务员总是这样热情地对你说。“瓜拉那”是一种饮料,呈褐黄色,略带甜味,有瓶装的,也有罐装的,每当打开时,便有大量的小气泡连珠般地升腾。这种饮料清凉可口,有助于开胃健脾,醒脑提神,而且物美价廉,深受人们欢迎。不仅畅销于巴西,而且已进入美国、西欧、日本、东南亚等国市场。
瓜拉那本来是巴西亚马孙河下游地区的一种攀缘植物,果实聚生,形如山楂,熟时呈桔红色,璀璨夺目,十分可爱。很早以前,当地的印第安人就采摘这种果实,在阳光下晒干,再磨成细粉,加水调成糊状,烘干,然后放在椭圆形的瓜拉那叶中保存。做饮料时,去包皮,放进杯中,用水冲开,即可饮用。据科学家分析,瓜拉那果实中含有咖啡因,其数量为浓咖啡的三倍,另外还含有单宁、百分之一点七的葡萄糖和百分之二点六的类脂物。它的用途十分广泛,除制饮料外,还可用来制冰激凌、酸乳酪、上等甜酒、美味糖果,并可从中提取挥发油。它也是一种医疗食品,能够生津益智,促进血液流通,被称为青春恢复剂。
在巴西亚马孙地区的贝伦市,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热带植物园,专门培育这种植物。
最近十多年来,巴西大力发展瓜拉那生产,把它列为重点科研项目之一,由贝伦市热带植物研究所进行人工培育,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同时,他们还大力开展科研活动,制成了速溶瓜拉那粉末。有人预言,不久的将来,这种号称巴西小香槟的软饮料,将称雄世界,与可口可乐争一高下。
·张宝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