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首脑解决了英摊款问题
本报讯 据报道,欧洲共同体十国首脑于6月25日在法国巴黎东南六十公里的著名历史城堡枫丹白露开始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解决共同体内部的经济问题,特别是英国在共同体的预算摊款问题。第一天会议没有取得进展,第二天终于就英国摊款问题达成了协议,从而结束了使这个世界最大的贸易集团瘫痪了一年多的争执。
据西方广播,共同体首脑会议26日讨论的结果,决定给予英国一部分退款,但退款多少尚未公布。荷兰和意大利参加会议的代表对记者说,共同体将在今年给予英国一定数额的补偿,以后三年每年退回英国缴纳摊款数的三分之二。
英国原应摊款为20亿欧洲货币单位(每单位合零点八六美元),撒切尔夫人提出只能摊5亿,共同体应退回15亿。在上届布鲁塞尔会议上,九国坚持只给英国十亿,未能达成协议。
这次会议开幕的前一天,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对解决共同体摊款问题持乐观看法,认为将会找到“合理和公平的解决办法”。英国撒切尔夫人在本月早些时候给欧洲领导人发去的信里,虽然表示英国认为“解决预算问题的时刻已经到来”,但又告诫说,英国并“不准备不惜任何代价解决这个问题”。法国总统密特朗感到这个问题的讨论仍然可能象去年12月和今年3月两次举行的首脑会议时一样遭到失败,所以建议这次会议先讨论国际形势,以免“让英国问题阻止自己(共同体)讨论其它问题”。
英国摊款问题直接影响共同体的预算。如英国不肯承担这笔摊款,共同体就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农产品补贴和其它共同计划。共同体主席托恩警告说,如不能就预算问题达成协议,就可能触发一场将使共同市场陷于破产的政治危机。这次会议开幕的那天(25日),二百名欧洲青年举行示威,呼吁“欧洲不发生争吵”。英国摊款问题及其影响的严重性,于此可见。
这次首脑会议在讨论三小时的国际形势时,先由撒切尔夫人介绍西方七国最高级会议情况,然后由密特朗总统和科尔总理分别通报了他们访问苏联和匈牙利的情况。这时,美国总统里根从华盛顿给会议主席密特朗打来了电话。据爱丽舍宫发言人沃泽勒说,里根认为,密特朗在莫斯科表现的“坚定”是“有益的”,他本人对此有“积极的感受”。(附图片)
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6月25日在法国枫丹白露开幕。
本报电视照片


第7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经济增长率可达2.2%
本报讯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6月22日说,欧洲共同体国家的经济复苏将会出现更强有力的势头,但失业队伍预计到明年年底止将会大大增加。
共同体委员会在一份准备递交给首脑会议的关于经济展望的报告中说,欧洲共同体国家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要比人们原先预计的要高,今年预计将达到2.2%,1985年将为2%。国际贸易将会出现较小幅度的增长,预计今年将增加7%,1985年将再增加4%。国际贸易的增加将会成为巩固共同体集团从去年开始出现的经济复苏的一个主要因素。
但报告说,1985年共同体国家的失业率将平均增加到11.4%,比1983年的平均为10.4%的失业率增加了1%。


第7版()
专栏:南斯拉夫通讯

一批小青年斗胜了大工厂
本报记者 严正
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戴尔塔”电子计算机厂是由十几名青年组成的研制小组起家的,至今只有四、五年的历史,可是它的产品已誉满全国。据统计,目前南斯拉夫使用的电子计算机40%是“戴尔塔”的牌号。它的产品还挤进了一些欧洲和非洲国家的市场。
“戴尔塔”是在与两家大公司的竞争中发展起来的。七十年代后期,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同时有三个地方开始制造电子计算机,其中两家是在南斯拉夫颇有名气的“火花”电子器材公司和“戈雷尼亚”电器公司。它们分别与外国公司签订合同,进口专利,按照外国的技术规定制造电子计算机。而“戴尔塔”则是由卢布尔雅那电器商店中的十多个青年大学生组成的电子计算机研制小组。“戈雷尼亚”因未能招聘到专业人才,制造计算机的计划很快告吹。“火花”公司虽与外国公司签订技术合同,但在技术产销和原料上受到很多限制,每年还要支付巨额的进口费用,因此发展缓慢。唯独“戴尔塔”依靠自己的力量,并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越办越兴旺,产值年年翻番。到八十年代初,它的规模与“火花”公司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劳动组织一样大,但积累高出二十倍,进口零件减少到18%。后来经过协商“火花”公司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劳动组织与“戴尔塔”合并,领导成员全部由“戴尔塔”担任,并沿用“戴尔塔”的管理体制,生产“戴尔塔”设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而“戈雷尼亚”则成为“戴尔塔”的一个协作单位,生产由“戴尔塔”设计的配套终端。就这样由十多个青年大学生组成的研制小组在短期内发展成了南斯拉夫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的中坚。
“戴尔塔”有一套与众不同的生产结构、人员组成和经营管理方法。在总数一千名工人中,直接从事计算机生产的工人只占7%,大量人员用于质量检查、维修服务、编制软件、市场调查、研究和发展新技术以及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
良好的服务工作不但使用户满意,而且还能不断发现问题,听取改进意见,成为“戴尔塔”获得新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
“戴尔塔”认为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因此他们有二百名工程师从事软件的开发工作。一旦在软件的开发上取得新成果,他们就立即通过培训班传授给用户。
在“戴尔塔”的发展中,工厂的发展和研究新技术部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它不断根据服务部和市场调查部等提供的信息,跟踪新技术,发展和完善“戴尔塔”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目前它正在研制第五代计算机。有趣的是这个部的经理是一位曾在中国学过两年汉语的年轻人。他说,汉语语法规律是启发他改进和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因素之一。
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戴尔塔”不仅是一个生产单位,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服务单位,调查、科研单位和培训单位。
“戴尔塔”盛名在外,可是竟没有一座完整的厂房,下属十多个部门分散在卢布尔雅那的十幢小楼里,市场调查部的人员更遍布全国各地。各部门、各车间之间,在卢布尔雅那总部与各地区的代理行、分厂之间,都由电子计算机网络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生产和管理过程都处于电子计算机的监测、检验和控制之下,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终端显示器前组织和指挥生产。
“戴尔塔”非常重视工人和领导人员的知识结构,认为这是保障电子计算机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这里的工人半数以上是大学毕业生,其他大多是大专、中技生。工人的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多岁,十位厂级领导和十位部门领导除一人外都是大学毕业生,其中有三名博士、多名硕士,而他们的年龄也都在四十岁以下。进厂的工人先学习一年,掌握制造和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然后根据考试成绩量才录用。即使是熟练工人,每年还要有四至六个星期脱产学习,更新有关电子计算机的知识。同时,“戴尔塔”同为数众多的科研机关、大学合作,委托它们培养、挑选人才,完成科研项目,而“戴尔塔”为它们提供广阔的实习场所。
生产管理上的科学化、现代化,领导人员和工人的年轻化、知识化,以及从实际出发闯自己的路子的精神,这正是“戴尔塔”成功的秘密。


第7版()
专栏:随笔

沉渣在泛起
谈锋
一九六一年十月,即肯尼迪的“特种战争”即将在印度支那打响前夕,白宫新闻记者团被送到美国布莱格堡“特种战争学校”去观看了一场“真刀真枪的实弹演习”。一位美国记者不无得意地写道:“……美国新培养出来的特种部队是一批罗曼蒂克的人物。他们全是不平凡的人,既是身强体壮的标准汉子,又是知识渊博的哲学博士,他们能攀着树藤在树上来回飞腾,他们既会讲俄文又会讲中文,晚间吃蛇肉和其他动物,还会对无防备的亚洲伏击兵进行反伏击战。”“……最后的压台戏是一个士兵背着一枚火箭飞过水面在对岸登陆。这真是一次精彩的表演。”但是,曾经报道过五十年代印支战争的一位法国记者拉勒却不为所动,他说:“一九五一年我们就试过了,可是一点也没有用。”拉勒“不幸而言中”。
二十多年之后的今天,“肯尼迪总统的戴绿色贝雷帽的特种部队”又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青睐。据美国报纸报道,美国政府正在加紧对第三世界进行军事干预的准备工作:美国最近几年从购买武器舰只、建立海外基地和军事设施网、增加海外军事训练、空前增加向第三世界的武器供应,积极推行“一种在第三世界进行‘反叛乱活动’的政策”;美国政府除加紧建设“快速部署部队”、加强向外派遣部队能力之外,还于一九八二年成立了“协调特种部队行动的第一特别行动司令部”、一九八三年成立了“空军特别第二十三航空队”、一九八四年成立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下的联合特别行动局”。一位记者写道:“这在许多方面令人想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情况”;“政府正在不失时机地表明它要在第三世界更加积极的决心。”
美国政府的这种“决心”究竟是什么?美国一位高级将领说:“直到最近人们才理解区域性冲突的真正含意……它显然涉及美国和自由世界的利益。”说穿了,就是要维护美国在广大第三世界地域中同另一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利益。人们不难看到,世界上哪里出现“动乱”,哪里出现“区域性冲突”,哪里就出现两个超级大国的影子。这些年来,人们所看到的难道还少吗?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绿色贝雷帽泛起的点点沉渣,必将在第三世界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的历史洪流中被冲刷得无影无踪。


第7版()
专栏:最后消息

美国银行再次提高优惠贷款利率
本报讯 美国多数大银行6月25日再次提高优惠贷款利率,从12.5%提高到13%。这是美国大银行今年3月中旬以来第四次提高优惠贷款利率。
优惠利率上升的直接后果是使拉美债务国的债务危机更加恶化。美国银行的这一行动,将使发展中国家高达八千亿美元的外债又增加十二亿五千万美元。因而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引起强烈不满。


第7版()
专栏:

温伯格证实苏北方舰队弹药库爆炸
本报讯 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25日证实了苏联海军的一个弹药基地上个月发生大爆炸的报道。
温伯格说这次爆炸“强度是非常非常大的”。他还对记者说:“这次爆炸肯定摧毁了许多物资和设备。”他说,美国迄今还没有得到造成在苏联最北部的科拉半岛上发生爆炸的原因的情报。科拉半岛是苏联北方舰队的一个重要的基地。
美国政府在此以前一直拒绝证实或者否认上星期情报界人士透露的发生了这次爆炸的消息。因为担心如果它证实上述消息的话,就有可能暴露美国安置在苏联境内的某些非常保密的情报来源,尽管他们承认爆炸本身是通过卫星和其他手段侦察到的。
据报道,上月在莫斯科以北一千四百公里处的北莫尔斯克发生的事故性军火库爆炸事件中,有四百多人死亡。


第7版()
专栏:

尼加拉瓜和美国高级官员开始会谈
新华社墨西哥城6月25日电 尼加拉瓜和美国高级官员今天开始在墨西哥的曼萨尼约举行第一次正式会谈,以便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尼加拉瓜参加这次会谈的是副外长乌戈·蒂诺科,美国方面是里根总统的中美洲特使施劳德曼。两国官方都证实会谈已经开始,但没有提供会谈的细节。
尼加拉瓜外交部在一项声明中说,这次会谈是“尼加拉瓜政府为尽一切必要的努力使两国关系正常化而反复表示的愿望的一部分”。


第7版()
专栏:

美国航天飞机再次推迟发射
本报讯 美国第三架航天飞机“发现”号6月26日发射前四秒钟,计算机发现有一个主发动机没有点火,于是自动关闭了另二个已点火的发动机,而再次推迟发射。这次自动关机没有使航天飞机受到损害,机上六名机组人员也安然无恙,他们已经走出了航天飞机。


第7版()
专栏:国际科技简讯

国际科技简讯
亚太地区将建万余公里海底光缆
日本国际电信电话公社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通信团体最近在东京举行会议,一致同意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敷设一个海底光缆通信网,光缆总长约一万二千公里。
这个海底光缆通信网于一九八八年年底建成后,太平洋地区的国际海底电缆通信容量将从现在的一千路猛增到四万路。
北美与欧洲大陆将敷设海底光缆
英、法等二十个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最近在巴黎签署了一项协议,决定联合敷设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光缆。这条光缆将从北美经英国通往欧洲大陆,总长度为六千六百八十公里,拥有七千五百条线路,可同时传送大约四万路电话。
苏联已研制成一套激光导航系统
苏联专家研制出了一套激光导航系统,经在伏尔加河上试验,获得成功。这套装置无论在雨夜,还是在能见度很低的大雾中,都能准确地为来往船只导航。
在通常情况下,舵手依靠指引航道的导灯行船。
激光导航系统发出的红宝石色的光束不会与其他灯光相混。只要航船偏开航道那怕仅为一至二米,就会清楚地记录到激光束的倾斜度,据此舵手会即时修正船只航向。
激光领航系统还能准确地引导船只通过桥洞、水闸和其他水道等。
日本利用激光检验指纹获得成功
日本利用激光检验指纹获得成功。据《朝日新闻》二十五日报道,这项实验是由千叶县和川崎制铁技术研究所联合进行的。他们把一种特殊试剂涂在被检体上,然后利用激光照射,立即就呈现出清楚的指纹。报道说,利用这种方法,不仅从金属或玻璃上,而且从迄今一直认为难以进行检验的纸杯或涂有防污药品的新建筑材料上也可以取得指纹。报道说,如果这种技术实用化,将使破案工作获得划时代的进步。
(据新华社)


第7版()
专栏:

欧洲运河:梦想正变成现实
多少世代以来,欧洲人一直梦想有一天通过来因河—多瑙河运河和多瑙河—黑海运河的修造,把北起来因河三角洲、东迄黑海长达三千四百多公里的欧洲大水道沟通起来,这样客货轮就可以通过欧洲内河航道在大西洋与黑海之间直接来往。现在,这个梦想距离实现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5月26日,传来了罗马尼亚历史上最大的综合水利工程——1975年破土动工的多瑙河—黑海运河正式通航的喜讯。这一天,在运河入海口的阿吉加举行了盛况空前的庆祝运河通航仪式。齐奥塞斯库总统发表了讲话。运河的建成不仅使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苏联等国,全长二千八百五十公里的多瑙河有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入海支流,使多瑙河到黑海的航程缩短了三百八十公里,更重要的是它开拓了航道,能同时双向通过五千吨级的货船或总载重量为一万八千吨的驳船队。入海口还正在修建一个大海港。
全长一千三百二十公里的来因河是西欧最大的河流。它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联邦德国、法国、荷兰等国注入北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来因河—多瑙河运河的开凿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现在来因河—多瑙河运河最后一段(即由纽伦堡至多瑙河一段)正在紧张施工。一两年内可望大功告成。现在多瑙河—黑海运河已经通航了,一旦来因河—多瑙河运河建成,一条连接北海与黑海的大水系就可以把欧洲共同体地区和经互会地区总共十几个国家联系起来。船只可以通过欧洲内河航道往来于苏联与大西洋之间。它的政治、经济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乐 山·


第7版()
专栏:

步入社会的第一课
本报记者 孙东民
每逢樱花时节,4月1日新的会计年度开始前后,日本列岛上少不了要有一番人事变动。在许多公司企业里,一些志得意满的人要升迁;一些到退休年龄的职工要离开工作岗位开始“第二人生”;上百万计的从学校毕业的青年则跨进了公司企业的大门。
日本学校的毕业生,“学识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具备了走上社会的资格”,但在日本企业家的眼里,他们仍不足以适应从业要求,须经过一段“入社教育”或“新职工研修”的训练。
(一)
东京代代木公园附近有一处“新社会人研修村”,属日本生产性本部劳动部的教育中心,是培训新职工的场所。从1968年到现在,每年春季都要培训数以万计的“新社会人”。4月上旬记者前去采访,得知今年至少有二百家公司企业组织的一万二千名新职工前去进修。
据“研修村”负责人土屋纯一郎先生介绍,“研修村”是在日本政府文部省、劳动省、通产省、总理府的支援下成立的,目的是“培养有广阔视野的产业人和为事业奋斗的精神”。土屋先生拿出一份研修计划,上面写明研修的目的:理解劳动的真正意义、熟悉工作的基本、通过实习掌握业务知识、学习企业组织原理、培养向未知的环境挑战的勇气。
在该村研修的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白天按各公司制定的教育计划研修,晚间由日本生产性本部派出讲师讲授经营环境、企业战略以及有关开发人材、振兴经济的知识。讲师有评论家、经济学家,也有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课长、大公司的社长,还有精通体育运动的专门家。学习生活十分紧张,从清晨六点半起床到晚间十一时熄灯,清扫住处,集体出操,讨论,实习,参观讲评,一天下来,精疲力竭。
日本生产性本部的经营开发部还通过举办讲座,每年对一万名左右的新职工进行培训。以男性新职工为对象的培养计划,内容有“八十年代的企业与企业人”、“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对话”等等。还包括如何打电话、如何作计划写报告、如何接待顾客等基础业务训练。
各个企业根据需要不同,培训新职工的内容、方式也各有特色。东洋工程技术公司主要经营成套设备的设计和经营管理,合同对象多在国外,掌握英语是工作的必要条件。该公司今年在神奈川县某市组织新职工研修时,六天住宿生活中除看病外,规定不说日语,用以提高外语的会话能力;日本水产公司的男职工要先在渔船上生活二十天到六个月;今年还有“地狱般的新兵训练”,要求从清晨4时起用“自我发现、自我纠正”的方式自学从待人接物到记笔记的方法,据说今年有十八家公司的一百七十多名新职工参加;还有的让新职工跑到街上唱歌或大声讲话,据说目的是“去掉羞耻心,克服消极性”。
(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