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建议

全面提高我国棉花纤维品质
务棉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主要是指长度、强度、细度和成熟度等。长期以来,我们对纤维品质重视不够。七十年代初,根据纺织部门的要求,农业部门注意到了品种纤维长度的提高,并且很快取得了成效。但对纤维强力等性状的改进,只是近几年才开始注意。目前,我国自育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一般强力不够,纤维成熟度稍差,而国际贸易的需要和现代快速纺织工艺的发展,都对棉花纤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改良我国棉花纤维品质是当前一项紧要任务。当前棉花纤维品质差的原因
首先是品种因素。以往,我国棉花的育种目标重视丰产性,而相对忽视了优质性。在纤维品质因素中,注意了长度,而忽略了强度,育成和推广品种多为丰产性状好,而强力等品质性状较差。纤维的长度、强度、细度等又是比较容易退化的性状。在我国棉花品种区划和良种繁育不很完善的情况下,较普遍存在的混杂退化现象,使纤维品质变劣。
其次,棉花品种还与环境和栽培因素有关。在棉花生长期间,特别是在棉花发育过程中,温度、雨量、日照,对纤维品质影响很大。其中,温度和日照不足对纤维强力影响更大,雨量过少或过多常常造成绒长偏短。氮肥施用过多,而磷、钾肥未能相应跟上,或是由于肥水过多,棉株表现晚熟,也会造成棉花纤维品质下降。
近几年来,全国枯、黄萎病棉田蔓延达二千二百万亩以上,患病棉株养料正常运转受阻,不但降低棉花产量,对纤维品质影响也较大。其它如棉铃虫、红铃虫及各种铃病都直接或间接使纤维品质变劣。
近年来,北方棉区大面积实行两熟栽培,棉播期有的偏晚,造成后期棉铃发育不良,霜后花增多,纤维品质差。据研究,棉铃正常开裂吐絮后七天左右的纤维强力最高,过早或过迟收摘,强力都会下降。有的地方提前摘取崩嘴花、笑口花(即刚开或半开的棉铃),南方棉区为腾地种冬作,拔秆过早,对品质和产量也都有影响。
此外,至今的棉花奖励政策和收购标准,主要都是针对产量、纤维的长度与色泽制定的,没有与纤维强力联系起来,也是造成棉花纤维品质不高的间接原因。提高棉花纤维品质的措施
要把纤维品质搞上去,除从政策方面采取措施以外,从科学技术方面考虑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选育推广优质棉品种,建立优质棉基地。这是改进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的关键。这就要求广泛征集优质纤维的品种资源,采用多种方法加速选育纤维品质优良的品种;改变过去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对品种鉴定和推荐以产量为主的做法;要建立优质棉良种基地,搞好良种繁育,防止种性退化。还可考虑部分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现在,有关科研部门已组织了品质育种的协作攻关,并已培育出八至十个新品种(系),其中有一部分已开始示范繁殖。对这些新的优质良种要划区建立若干个优质棉基地,逐步扩大。
改进栽培技术是提高我国棉花纤维品质的另一重要环节。要考虑选择土壤肥沃,能灌易排的土地种植,播期要适时,不要过度密植。增施肥料要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既要避免早衰,又要防止徒长晚熟。使用生长调节剂及催熟剂时,用量要适当。要做好病虫防治工作,注意掌握收摘时间。
鉴于我国棉区广阔,自然气候条件不一,对纤维品质反应不同,要正确确定棉花种植区划。在适宜的棉区建立优质棉商品基地,在一些气候条件较差且不稳定的地区,宜种植一般品质棉种。


第5版()
专栏:

谈谈棉花施硼
华中农学院副教授——王运华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推广棉花施用硼肥,每亩只需硼砂半斤左右(成本约为五角),能增产棉花一成以上,增加纯收入十八元多,加以施肥方法简便,所以深受农民的欢迎。
少量的硼肥能产生这样好的效果,是与硼的营养作用分不开的。原来,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十六种营养元素,硼就是其中的一种。尽管硼在棉花体内的含量很少,作用却很重要。硼能够促进棉花茎尖、根尖的生长,促进棉花吸收水分、养分,促进和碳水化合物运输转化,还能促进花粉的正常发育和授精过程。棉花严重缺硼,就会叶片萎缩,蕾铃大量脱落,很难开花结桃,发生“蕾而不花”现象;棉花中度或轻度缺硼,外表一般是正常的,但蕾铃脱落较多,产量也难提高。
棉花缺硼的原因是土壤缺乏有效硼。根据现有资料,我国西部地区、滨海盐土和盐碱土地区,土壤有效硼较为丰富。严重缺硼的棉田,主要分布在浙江中部和湖北东部。中度或轻度缺硼的棉田,较为普遍地分布在各棉区。可见,我国棉花施硼的前景广阔,但又要根据土壤有效硼含量因地制宜地开展,防止盲目推行。当棉花缺硼时,叶柄上往往出现一圈一圈的深绿色环带,叫作叶柄环带。在土壤有效硼的分析化验尚不能普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棉花的蕾期前后,调查棉苗的叶柄环带,作为判断棉花缺硼和施用硼肥的参考。
棉花施硼,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方法是叶面喷施。在棉花的蕾期、初花期和花铃期各喷一次,用0.2%的硼砂水溶液均匀喷雾,三次大约每亩分别喷六十、八十、一百二十斤水溶液。此外,当棉苗有三至五叶时,在离棉苗三至五寸左右,开沟追施硼砂,每亩半斤,然后在花铃期喷施一次,效果也很好。有的地方,在棉花播种时,开沟条施硼砂每亩八两。但要把肥料和种子分开,不能拌种,也不能把种子播在肥料上面,以免妨碍棉种发芽和幼苗生长。(附图片)


第5版()
专栏:

棉农的佳音——“缩节安”
棉花蕾花期遇到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尤其是在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极易造成棉株徒长,生育失调,对棉花稳产高产和纤维品质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一九八○年北京农业大学农药研究室合成了一种优良高效的内吸性棉花生长调节剂——缩节安。三年来,在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十万亩棉田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证明,经缩节安处理后可使棉株稳长,株型矮健,内围铃比例增加百分之十五左右,铃重增加零点二至零点九克。一般每亩可以增收霜前花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增收皮棉百分之十左右,增加收入约二十元。
缩节安的药性比较缓和,无明显副作用,使用简便,成本低廉,已由河北省沙城农药厂试产。
(农达)


第5版()
专栏:科学知识

肝癌能够早期发现和治疗吗?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室 杨秉辉
原发性肝癌,即通常所说的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病情凶险,在东南沿海一带发病率尤高。肝癌早期诊断已有突破
肝癌难于早期发现,一是因为肝脏位于人体右上腹部,深藏于肋弓之内。这一位置对保护肝脏免遭外界创伤颇为有利,然而肝脏的病变也因此而难于发现。其二,成人的肝脏重约一千五百克,合三市斤,肝细胞有二千五百亿个之多。一部分肝细胞发生病变时,其余肝细胞仍能维持正常功能。这在医学上称之为“代偿”。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当肝细胞癌变时,肝功能完全可以保持正常。病人可以毫无所觉,而癌却在悄悄地发展,直到长出肋弓以下压迫胃肠或胆道、超过肝功能代偿的限度,甚至直到撑破肝脏的包膜方才产生症状,引起病人的注意,立即就医检查,常常已经为期过晚。
从四十年代起逐步发展了肝脏病的生化诊断,五十年代起又发展了肝脏的超声波检查和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检查方法,肝癌的诊断水平确有提高。但是这些检查一般都需待肝癌长到直径三—五厘米以上才能发现,因此仍无补于肝癌的早期诊断。所以,直到六十年代末,肝癌的诊断准确率仍停留在50%左右的水平。换句话说,仍有将近半数的肝癌病人生前尚无法确诊,更不用说早期发现了。
然而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到了七十年代,肝癌的早期发现被甲胎蛋白的检测打开了局面。
甲胎蛋白(A FP)的全称是甲种胎儿蛋白。这是一种存在于胎儿体内的蛋白质,婴儿出生后肝细胞即不再产生此种蛋白。因此除新生儿外,人体内甲胎蛋白含量是不应超过每毫升血中二十毫微克的。一毫微克为一克的百万分之一,其量是极其微小的。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甲胎蛋白的功能。因此,血中甲胎蛋白含量明显增高时便应考虑肝癌的诊断。早期发现给治愈肝癌带来希望甲胎蛋白增高,对肝癌的诊断有相当高的准确性。可是,肝癌早期既无症状,则病人必不就医检查,等到出现症状、经甲胎蛋白检查而证实,仍然为期过晚。我国医学科学工作者从七十年代初开始采用检测甲胎蛋白的方法,到那些毫无症状、仍在正常工作的人们中去普查肝癌,确实查出了一批早期肝癌患者,有的病例通过手术发现肝癌只有花生米大小。但是,在无选择的广大群众中进行肝癌普查,人力物力的耗费都嫌过多。
既要早发现,又要讲经济效益,这个矛盾应如何解决呢?办法之一是在高发人群中定期检查。
所谓高发人群,是指患肝癌危险性较高的人们。肝癌和其他的恶性肿瘤一样,总的说来病因还不清楚,经过若干年来的努力,已知肝癌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那些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感染者,包括血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持续阳性的“健康人”和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应视为肝癌的高发人群。对这些同志定期地,如每年一次地进行甲胎蛋白检测,便有可能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也有部分肝癌病人甲胎蛋白并不增高,这只占我国肝癌病人总数的10%—20%左右。换句话说,肝癌病人十有八九是有可能通过检测甲胎蛋白而获得早期发现的。
肝癌发现得早晚治疗效果大不一样。肝癌治疗的效果仍推手术切除为最好。晚期肝癌是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勉强进行反而得不偿失。早期肝癌,尤其是那些无症状的、直径在三—五厘米以内的肝癌则迥然不同。它们往往有着完整的包膜,肝内播散的机会少,肝功能亦多能代偿,手术切除的成功率高。目前,在我国开展甲胎蛋白普查的地区,已经有不少肝癌病人手术后活过五年,有的已达十年以上,甚至可以认为已经被治愈了。
当然,要彻底解决肝癌的问题需要从预防入手,使人们不生肝癌那就更好。在肝癌病因尚未完全查明,尚未建立有效的预防方法的今天,努力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乃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附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医务人员正在用甲胎蛋白检测法为一位科技人员检查身体。 郭世华摄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高压可以治癌
从1982年11月22日开始,日本科学技术厅海洋科学中心进行了第三次三百米潜水模拟试验。让四位潜水员在三十一个大气压下(潜水三百米)生活,观察他们的生理、心理状态。试验结果确认:人们在三十一个大气压下生活,并不需要地面生活那样多的氧气。由此推断,可将这一结论应用于治疗癌症。据研究得知,癌细胞繁殖时,要吸收大量的氧气。既然在高压状态下所需的氧气量少,让癌症患者生活于三十到三十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就能控制癌细胞的繁殖,从而有效地治疗癌症。 (郭)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喷水式掘进机
不久前,苏联试制成功了一种脉冲喷水式新颖掘进机,能击碎任何坚硬的岩石,摧毁不宜用爆炸法来处理的旧建筑基石。
该机喷出的水,水压达八千至一万个大气压,水速为每秒一千米。这样大的冲击力可击穿两米远处的半厘米厚的钢板,其脉冲频率为每分钟十到十二次。(贵)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用废玻璃碴制造水管
垃圾中有相当数量的废玻璃碴,经常给处理垃圾带来麻烦。不久前,民主德国的科技人员研究成功用废玻璃碴制造自来水管道的新工艺,并已投入生产。这种玻璃水管的优点是不锈蚀,有利于保持水质清洁,不受污染。另外,玻璃管道的接头用硼素剂粘合,十分牢固耐用。(肖允岐)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胆碱能使母鸡多产蛋
胆碱是一种维生素B族制剂,商店销售的有氯化胆碱、泛酸胆碱等。
美国营养学家萨斯德博士用产蛋鸡分两组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喂胆碱的一组比对照组的产蛋率提高了2.9%;平均蛋重增加了二点八克;饲料转化率降低了零点零二,减少了饲料消耗;鸡的最终体重也增加三十七克。
检验还证明,胆碱无毒,不会对家禽和消费者造成损害。但是,添加胆碱的蛋鸡口粮必须含有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的成分要均衡、全面。(王平)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苏打能使乳牛增进食欲
英国一家公司试验证明,在挤奶期,饲料中加入苏打能提高乳牛的食欲,可使乳牛在产乳期少掉膘。乳牛吃了混有苏打的饲料,对产乳量没有什么影响,但牛奶中的脂肪含量会显著提高。
(陈炳贵)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开办“树木银行”
为防止建筑施工时毁掉工地上的树木,日本开办了一种新颖行业——树木银行。施工时,施工单位将工地上的树木挖出后,全部存入“树木银行”里去,由银行负责养护和保存。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再从“银行”提取出树木,并把它移植到规定的地方。这样,就避免了因施工而造成的损失,有效地保护了苗木。
(胡国达)


第5版()
专栏:国际科技

横贯大西洋的第一条光纤维电缆
西欧和美国二十几个电信机构正在大西洋铺设第八条横贯电缆,这是第一条光纤维电缆。它每秒传送五百六十万个信息单位,等于四万路的载波量。
电缆的玻璃纤维管比头发丝还细,管内装有汽化的化学物质。人们对话的声音和要传送的书面资料图片均可被激光半导体所产生的光脉冲译成电码,通过玻璃纤维传送给对方。铺设这种电缆时,电缆船在洋底开挖零点六一米深的沟槽,将电缆包装后埋入大洋底部,以防拖捞船毁坏。(俞其锐)


第5版()
专栏:

“加拿大的明天”讨论会
刘东升
1983年11月初,加拿大联邦政府召开了题为“加拿大的明天”的大型讨论会。与会者对如何发展加拿大的科技事业,发表了许多意见,呼吁增加科研经费,加强科研工作。在他们看来,加拿大的科研经费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是较低的,按人口平均,仅为其它工业化国家的一半。大家认为,大学理工科的研究工作要加强,政府所属科研单位应更加面向工业需要,还应在各地建立一批高级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在加速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上,应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因为中小企业创造的价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3%,是加拿大经济的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要求进一步改善科研单位、大学的对外情报服务工作,使工业企业能及时取得技术情报。人们要求减免税收,刺激私人资本向高级技术工业投资,政府应以资助方式鼓励私人企业进入海洋、通讯、空间等工业领域。还要求政府对生产工具的投资和开发软件的经费,给予减免税优惠。
吸引外国企业在加拿大投资的前提条件是,其产品要面向国际市场,产品和生产工艺的技术开发工作在加拿大进行。
会议还要求改善科学普及和新闻报道。与会者认为,加拿大正在进入以技术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技术应成为加拿大文化的一部分。因此,除教育外,还应改善科学普及工作,增加和改进报刊、广播、电视的科学节目。


第5版()
专栏:科技人物

捕捉海中声波的行踪
——记水声学专家张仁和
陈东文 朱质斌摄影
二十几年来,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张仁和在理论研究和海上实验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先后组织并参加过六十余次海上实验,撰写实验报告三十多万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篇,并接连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两项,中国科学院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一九八二年,他与同伴合写的《浅海声场》论著,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张仁和今年四十八岁。一九五八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来到南海,加入了我国刚刚建立的水声学科研队伍。
人类用什么探测广阔的海洋呢?利用电磁波是不行的。因为,它会被海水中的导电体很快吸收;用光波也不行,它一到水中就迅速衰减。只有声波在水中具有良好的传播性能。水声学就是这样一门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
张仁和在著名声学家汪德昭教授的指导下,探求声波在水中的辐射、传播和接收规律。当时,各种仪器设备十分落后,为了取代价格昂贵的深水爆炸,张仁和下工厂研制出造价低、精确度高、能测定各种深度的水声信号弹。他还用移动的单个水听器代替国外工本高、调试难度大的常规方法——长线阵,在浅海传播信号的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经过对深海声学理论的长期潜心钻研,张仁和提出了反转点会聚区的概念,这就是说,声波在深海传播,由于声线弯曲、反转,不同路途传播的能量会在某些区域会聚,并用他自己创立的广义相积分方法解决了声场计算问题。依据这一理论,他提出我国南海深海中存在着很强的反转点会聚区。这是个大胆的预言!一九七八年十一月,这一科学预见在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深海水声实验中得到了证实。专家们认为,这一成果是水声理论的一个突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用以监测海洋、调查水产资源、深海地貌、海底石油和锰结核矿等,对中长期天气预报和国防也有重要意义。去年九月,他领导的又一次深海实验,首次获得了我国系统全面的深海声道实验资料,为海洋开发利用及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