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五月榴花照眼明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组长 刘开渠
五月,正是石榴花开放的时节。我不知道公园里石榴枝头那一丛丛、一簇簇火焰点燃起来没有,可心中的“榴花”却鲜亮亮地开出一派迷人的春色。
——自然,我指的是五月一日开幕的“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
这次城雕设计方案展览,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展出的设计方案和部分成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鲜明,充分表现出中国雕塑家的艺术创作才能,显露出很大的潜力。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是辉煌灿烂的,许多杰作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和惊叹。只是在近代,雕塑艺术衰落了,树枯花残,濒临绝境。建国三十多年来,雕塑事业有发展,但还很不够。这次展览之所以取得成功,是由于党中央领导同志对发展城市雕塑作了重要批示,建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得到全国各省(区)市领导的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展出的设计方案和完成的作品来看,中国雕塑家只要得到创作的机会,他们就可以象祖先那样做出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的传世之作;能够反映我国人民向现代化进军的进程,做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雕塑作品。
盛世如花。朱熹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怒放,一定会结硕果。这些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再经过精心制作,一定会更为光彩焕发,为城市面貌增光。我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让我们以不懈的努力迎接中国雕塑艺术的复兴!


第8版()
专栏: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

民族风格的时代性与现代风格的民族性
——城市雕塑创作漫谈
潘 鹤
城市雕塑正在全国范围内振兴,雕塑的出路越来越广,但雕塑的创作道路该怎样走下去,才适合我们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如果走得对,人民就会需要它;如果走得不对,人民也会唾弃它。好的城雕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不好的城雕却会丢失国家体面。好与不好的标准,除了技术水平之外,内容固然是决定因素,但形式与风格也不能等闲视之。我们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人,艺术也应具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风格。因此在艺术上就要探索民族性和时代性的问题。
城市雕塑是城市的组成部分,社会性很强。雕塑一旦树立,就离开母体为社会所有,不管母亲愿意不愿意,这个婴儿都是标志了这个城市这个时代的精神文明甚至物质文明的面貌,也标志着当代人民的审美观念。因此城市雕塑理应首先是为本民族为当代人服务,然后经过社会检验及历史检验,其优秀的代表作才有可能为后代和全人类服务。艺术的欣赏者与创造者必须要达成默契,其价值才能体现,一厢情愿只是自作多情而已。作为创造者的艺术家和欣赏者的群众都生活在同一个民族空间及同一时代的时间里,他们的思想意识、审美习惯不能不受当时同一种社会条件的制约,这就是欣赏与创造达成默契的基础。因此,合乎国情的民族性就成为艺术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但遗憾的是,我们一提起作品的民族性就只能想到模仿过去民族的艺术形式。而应该看到当今世界上所有民族都在不断发展,其艺术的民族性也在不断发展中,可能有些不平衡,也不能否认,当今地球上信息畅通,各自的民族都处于社会变革中,各个民族的特征都在瞬息演变。我国近百年的演变尤其迅速。从一个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发展成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生活方式,审美趣味,随着当代的社会节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把过去的民族性全盘认为可成为今天的民族性,从而不承认有今天的民族风格。民族传统象一条愈流愈宽的长河,是奔流在一定的地域内的长河。它的水有来自源泉也有来自各方。“大海不择细流”才会使河流永不枯竭。
要使我们的民族传统的长河越流越宽,汹涌澎湃永远不息,只能靠一代代人的开源,靠一代代的艺术家植根于当代人民中,尤其在现代生活的启示下不断创新补充。
我们不应保守,把复旧充当民族性,也不应忘祖把洋化充当时代性,两者都同样会阻碍我们今天民族艺术的成长。
我们的城市雕塑所需要的就是民族风格的时代性或现代风格的民族性,这就不能不涉及到艺术的时代性了。因为它不应是与民族性分割开来的两件事。必须是溶为一体的事。现在有一种错觉,一提起时代风格就只能想起西方那些现代艺术,只注意向西方现代艺术看齐,不考虑国情,不想植根于自己的土壤上,只想坐享其成把鲜花插在瓶中。明天鲜花凋残了,还抱怨曲高和寡。其实各国艺术几千年都和他们整个民族同步前进,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土壤,我们也一样,我国的艺术也和我们整个民族同步前进,很自然逐渐形成中国时代特色的艺术,那怕非常幼稚,或不成熟,但已不是姓古,也不是姓洋,而是姓中的富有时代色彩的艺术了。可贵之处在于这个艺术是植根于我们民族正在变革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土壤中,具有民族的时空因素,亦步亦趋与社会发展同步。那怕是初生的婴儿,但委实是艺术家在这个革命时代怀胎受孕而诞生的。希望我们的婴儿以自己的血液健康地长大成人,并不需要另换一个。
富有时代精神和时代风格的民族艺术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行百里半九十,再发展臻于完善就非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不可。坐享其成只接受遗产,或只对别人巧取豪夺,都是不实际的。只有投入中国的现代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一步一步地探索,搞出一批批作品,反复比较,才能知己知彼,以自己为基础吸收中外古今艺术之长,弃中外古今艺术之短。一代一代不懈地努力,自然会在艺术上形成现代的民族的风格。


第8版()
专栏: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

建设者(上)    任义伯


第8版()
专栏: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

黄河母亲(右上)  何鄂


第8版()
专栏: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

闻一多纪念像    徐立忠


第8版()
专栏:全国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览

获飙       刘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