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当然的示范户”
——记高邮县高厦村党支部书记高正宝
李自敏
江苏省高邮县武宁乡高厦村党支部书记高正宝有一种“养什么成什么”的本领。1971年,高厦村的人均收入只有四十八元,为了摆脱“穷”字,他发起搞河蚌育珠,到1981年,就为高厦村增加收入十六万多元,人均收入达五百六十五元,在全县名列前茅。1982年冬,高正宝开始搞苗木生产。一年后,他的苗圃里雪松、香松、龙木、蜀桧、露水柏等八千五百多株树苗生长旺盛。去年,高正宝兴建“家庭千只鸡场”,又搞成功了。
高正宝养什么成什么,有人羡慕他“手气好”,有人赞叹他天生就“神”。这些当然都没有说对。高正宝成功的秘诀,是因为他坚信党的政策,决心为社员们致富打先锋,又十分注意钻研致富门路。
放开眼界,注重信息。高厦村位于水乡纵深地带,交通不便,但高正宝总是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外乡外县外省的生产行情。当年搞河蚌育珠,就是受到江南一些单位的启发。1980年,珍珠销路不畅,不少搞河蚌育珠的单位下马了。而高正宝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不是珍珠卖不掉,是质量要求高。他和多处收购单位挂钩联系,终于在省医药公司找到一个正愁收购不到珍珠的单位,使高厦村的河蚌育珠事业得以继续发展下去。
近年来,随着富民政策的贯彻,信息渠道也通畅起来。高正宝如虎添翼。他订了二十八种科技报刊,每天阅读,这使他的头脑能够保持新鲜和灵活。1982年11月,《新华日报》刊登了江都县丁伙村东风苗圃场的通讯《花木之乡人更香》,高正宝读后大受启发。第二天就自费到东风苗圃场去取经,回家后又带领二十个社员前去参观。当年冬季,他们就搞起了苗木生产。
肯学会学,因地制宜。外地的生产信息、生产经验,花样繁多,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高正宝十分注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从江都县回来,他没有照搬花木之乡的经验,而是决定育苗木,不育花。因为花卉在附近农村不能成批出售,而苗木却是这里急需的。
去年,县多种经营管理局的同志向高正宝介绍说:国际市场上肉用鸡是热门货,每只饲养三个月,可长到四斤半重,县里可以包销。高正宝仔细地分析了自己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认为养肉鸡目前还不行,还是养蛋肉兼用鸡适宜。他引进了国内的狼山鸡、荷兰的希塞斯鸡、英国的罗丝鸡,办起了家庭千只鸡场。
现在高正宝的苗圃生机盎然,鸡场兴旺发达。有人问他“养什么成什么”的窍门,他说:“新东西多得很,一要肯学,二要会学。”
讲究科学,掌握技术。高正宝是个“信息通”,又是个“技术迷”,搞一行就迷上一行的技术,这也是他“养什么成什么”的关键。搞河蚌育珠时,他不光管组织产供销,而且学会了河蚌育珠的一系列操作技术,还会察水色、探水温、查病害。扬州地区1979年和1980年两次河蚌育珠操作比赛,高厦村获得蚌珠质量第一名和操作表演第二名。全区当时有一级珍珠二十五颗,九颗出在高厦村。
在栽培苗木时,高正宝也读了不少技术书。他了解到松苗怕粘土,就设法取来疏松的黄土跟本地粘土拌和。夏季松苗怕高温,他就参照农家管理芋头的土方法,在松苗行子里放上水草降温保湿。
办起了家庭鸡场,老高又迷上了养鸡。白天他忙村里的工作,夜晚就在鸡场细心观察。现在他已经初步学会了防治鸡子各种常见病的本领。
高正宝说:“作为党支部书记,我是致富当然的示范户。这也逼着我得‘养什么成什么’啊!”现在他又在探索新的生产门路了。


第5版()
专栏:

锁链,被他扭断
——大姜家大队党支书姜世谭带领群众致富记
綦国瑞 崔贵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为农民铺了一条致富的金光大道。但是,长期以来“左”的思想影响和旧的习惯势力,仍象一条无形的锁链束缚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山东蓬莱县大姜家大队三十四岁的党支部书记姜世谭,以他的胆识和毅力扭断了这条锁链。
1978年冬,三中全会公报发表不久,上任不到一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姜世谭,就在一次会上提议拿出一部分地来种葡萄。因为这里土地多,又适于种葡萄,而就近葡萄酒厂正吃不饱,不愁没有销路。但是,当时胶东农村弹的还是单一经营的老调子,认为土地只有种粮才是正道,因此大多数干部和社员思想都不通,连他的父亲也反对,说:“现在国家提高了粮价,为什么反而种起了葡萄?”姜世谭以一身承担责任的精神,勉强说服了大家。他领着社员们整地、扦苗、栽桩、架棚,大干了一个冬春,建成了一个一百一十亩的葡萄园。
1981年秋天,葡萄园硕果累累,一百一十亩葡萄的收入顶得上全村一千四百亩粮田的收入。年底结算:全大队总收入比1978年增加了两倍,人均分配一下子蹦到三百一十八元,也增加两倍。各项支出付清,全大队还剩下九万元。
五年前,大姜家大队还穷得一年忙到头,包不起一场电影。现在银行里有了这么多钱,真是破天荒第一次,干部和社员们喜上眉梢。姜世谭想:九万元存在银行里是笔死钱,只能越用越少;如果用来办工厂,不是既可以多赚钱,又可以安排剩余劳力吗?他带人到济南、济宁、青岛等地了解市场情况,决定办个橡胶厂,生产鞋底。他的意见一提出,大家又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净想歪道道。姜世谭不怕闲言碎语,在支部的支持下,橡胶厂上马了。
在建厂的日子里,他没白天没黑夜地干,请师傅,购设备,买原料,找销路,边干边学,短短一个月就拿出了产品。1982年,这里大旱,粮食减产,社员们都担心收入会降低,到年底结算,橡胶厂当年获得纯利十万八千元,人均分配比1981年增加了三十元。九万元的增值,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大家开始琢磨起钱的花法来了。
在为产品找销路的过程中,姜世谭发现葡萄罐头销路很好。他跟干部和社员们说:我们有土地,有丰富的农产品,如果办个食品加工厂,使资金多次增值,我们就会更快地富裕起来。他的话有理有据,很快得到了大伙的赞同。
姜世谭干起事来急如星火。工厂1982年4月动工,9月,厂房建成;10月,各种设备已大致安排就绪。加工厂正式开工后,全村剩余劳力都进了厂。一些散漫惯了的人,一下子不适应工厂的紧张劳动,做工马马虎虎,生产出来的是一批批不合格产品。姜世谭住在工厂,耐心地教育这些农工,严格规章制度,规定质量不合格的要罚款。农工们很快由马虎变严格。一箱箱合格的葡萄罐头生产了出来,运往大连、哈尔滨等城市,还很受欢迎。当年,他们仅仅开工四十天,产值就达到十四万元。
姜世谭懂得,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他打破常规,荐贤举能。不管是不是亲戚朋友,只要是能人、明白人,就大胆启用。相反,对于一些外行人、糊涂人,包括一些虽然老实但无所作为的人,决不委以重任。大队成立园艺场时,大伙推荐他弟弟当场长,姜世谭却举荐了姜世殷。有人反对,说:“姜世殷是全村有名的‘犟头’,一头撞到南墙上,八条犍子也拉不回来。”姜世谭说:“认准了的事非干到底不可,这股子犟劲,用在事业上不正好吗?!”果然,世殷当了场长后,一心扑在果园里,把果园治理得井井有条,生产蒸蒸日上。橡胶厂成立后,让谁当厂长呢?姜世谭把全村的人掂过来掂过去,觉得姜世吉比较合适。可是,有人又反对,说他是个“刺儿头”,爱提意见,不好领导。姜世谭说:“能够给领导提意见,正说明他心里有道道,肚里有主意,我们就是要用这样的人,办企业不能用小绵羊。”世吉上任以后,生产上带头干,管理严格有方,小厂的产品竟打进了青岛、大连等城市,产值、利润年年增长。
在姜世谭的带领下,现在的大姜家大队已经走出了单一经营的死胡同,迈上了商品生产的康庄大道。去年,全大队总收入达到一百五十万元(其中工副业收入占90%),比1978年增加了五倍;粮食总产达到一百零五万多斤,比1978年增加三十多万斤;人均收入达到八百元,比1978年增长了六倍。
姜世谭组织了大姜家大队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的发展又在不断促使他的思想、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的转变。
他十分重视商品信息。去年,他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跑了许多省市。他认真考察市场情况,不断盘算着:哪些项目该上,哪些项目该下,哪些需要改进。他还利用外出采购原料、推销产品的机会,广泛接触各方面的人员,建立四通八达的网络,通过他们获得各方面的信息,以便做起买卖来心明眼亮。他利用一切机会向有知识的人学习。他拜访过来我国访问的外国企业家,请教过大学经济教授。他把每一个来这里的检查者、参观者、记者都看成学习对象,如饥似渴地从他们那里吮吸知识的浆液。
“撞破玉笼飞采凤,砸断铁锁走蛟龙。”姜世谭已不单纯是“粮食书记”,变成了经营农业企业的“总经理”。


第5版()
专栏:

信息灵 企业兴
浙江省江山县清湖乡清二村农机修配厂原来主要生产阀门,近年来由于生产阀门的厂家多,产品竞争不过,企业一直走下坡路,已临近倒闭。去年年初,三十岁的青年农民邵珠亮投标承包了金工一车间。
承包以后,邵珠亮感到要改变企业的被动局面,必须及时掌握市场信息,生产社会需要的适销对路产品。于是,他订阅了二十多种有关市场信息和五金技术方面的报刊。一天,邵珠亮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上海有家工厂生产自动闭门器(地弹簧),就专程去上海了解这一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当他了解到地弹簧销路好,就产生了转产地弹簧的念头。为了摸清国内有几家工厂生产及市场销势,他又到北京、广州等地,搞清了这种产品当时仅有五、六家生产,就毅然决定转产地弹簧。没有图纸,他就到杭州买回两副地弹簧进行解体、测绘,并从外地请来技术人员审核设计图。投产后,他严把质量关,不让一副不合格的产品出厂。由于产品为市场所需要,再加上质量高,赢得了信誉。不少建筑单位用了他们生产的地弹簧后,要求继续订货,或增加订货量,有的还专程到厂里来提货。去年,这个厂生产的各种型号的地弹簧已销往北京、山东、河北、湖北等八个省市,加上其它产品,全车间年产值达到五万一千六百元,比承包前全厂总产值还多三万五千六百元。交了税金和承包款,邵珠亮个人收入七千多元。
今年,邵珠亮已制订了全年实现产值二十七万七千元的规划。为解决生产场地困难,已动工建筑一栋一百八十平方米的二层楼房。他还打算选送一名职工到浙江大学或上海工大培训半年,学费、生活费、基本工资全部由车间负担。
王日根 严元俭


第5版()
专栏:

“草莓王”登上大学讲台
今年2月,在辽宁省沈阳农学院的讲台上,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农,为学员和教授们讲了长达六小时的“草莓栽培技术”课。这位老农就是辽宁省东沟县汤池乡有名的“草莓王”范洪昌。
老范从六十年代起就种草莓,摸索出了一套种草莓的经验。他种的草莓个大、色鲜,产量高。去年他种的九分地草莓,产了近五千斤果,在国内首屈一指。
沈阳农学院一位姓邓的女教授,去年8月从沈阳专程来到他家看了他的草莓园,仔细听了他的经验介绍。今年2月,沈阳农学院举办果树技术员培训班,邓教授又把范洪昌请来传授他的“草莓经”。邓教授边听边记。她说,范洪昌的草莓栽植法在国内是独创,并打算把他的经验编到教科书里去。
郭德玉 王述德


第5版()
专栏:

变“压力”为动力
——水库移民问题调查
田 方
建国以来,我国共修建水库八万六千多座。这些水库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如发电、防洪、灌溉、航运、供水、养殖和旅游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据对其中三百一十一座大型水库统计,年发电量达五百多亿度,灌溉农田达一亿二千多万亩,每年国家光电费收入就达三十多亿元。但是建设水库,一般都会遇到库区移民问题。“水库好建,群众难移”。长期以来,处理移民问题,是水库建设中一个“老大难”问题。
以往修建水库对移民的安置,一般是“集中远迁”到本县或外地指定的安置区,更多的是“分散就地后靠”,少数的自己投亲靠友。平原地区地少人多,往往无力承担移民的安置任务,特别是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给移民划拨耕地更为困难。山丘地区,一般地多人少,资源丰富,在库区“就地后靠”就比较容易些。湖南省柘溪水库从1958年建库,经过反复曲折的过程,直到1972年,新化、安化两县加强了领导,根据库区有利条件,鼓励移民“就地后靠”,以创业精神大力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重建家园。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展示了库区建设的美好前景。
去年10月,我们乘船从柘溪水库上游直到柘溪电站大坝往返多次,沿途所见令人振奋:新化县白溪镇,已由水淹区变成新集镇;安化县平口镇,已形成一个水陆联营的物资集散地;特别是进入安化县库区,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水库两岸人工林郁郁葱葱,层层梯田上的茶园一片翠绿,上万亩无核蜜桔挂满枝头。在这里,自然条件和经济面貌,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两县在库区建设、改善移民生产条件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一、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安化库区的总覆盖率已达80%。二、充分利用小气候,大力发展柑桔生产。全库区现有柑桔果园近万亩,还发展了桃、李、梨等果园两千多亩。三、利用库区水域,发展渔业生产。现已建成库湾鱼场十六处,养殖面积一万三千多亩。四、在有条件的地方,开田改土,扩大耕地面积,或在库区筑防护堤,提高防洪标准。几年来,两县新开水田、梯田近三万亩,解决了部分生产队人多地少的矛盾。五、兴修水利设施。新化县在库边建成电力排灌站二百四十九处,新修塘坝水库二百八十五处,使库区四亿多万亩高坎田得到灌溉,五千五百亩水田实现旱涝保收。此外,还修建了部分道路、码头,改善了库区交通条件。经过几年建设,库区移民生产条件大为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柘溪水库库区建设的实践证明,处理好库区移民问题,不仅使水利水电工程在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上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使库区从原来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变成价值高很多倍的多种经营,把库区逐步建设成为商品生产基地。
组织移民进行库区建设,虽在一些先进地区取得不少成绩和经验,但长期以来,重工程,轻移民,库区建设投资太少,加上工作中计划不周,所以遗留问题较多。比如:库区“就地后靠”的移民,由于水库淹没了大量好地,人均占有耕地大大减少,有的生产、生活水平低于库外受益地区;远迁外地的移民和迁移农村的原城镇居民,要求返回原地;还有淹没损失的补偿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关部门曾经提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关系,以对移民负责到底的精神,把移民安置作为库区开发建设工程来认真看待,按经过审定的移民规划,有计划地实施,通过移民的努力和国家各种形式的支持,使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高于搬迁之前。”如果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去做,将使库区移民感到他们也是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受益者,从而使水库移民问题由压力变成动力。必须加强移民立法工作,健全移民管理机构。在处理水库移民问题上,要认真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和有关政策办事,既要解决问题,也要防止敲国家“竹杠”,吃基建大户的不良现象的发生。我们相信,只要充分发扬移民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精神,加上国家必要的扶持,因地制宜,搞好库区建设,移民就能安居乐业,水利水电建设也能更加兴旺发达!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爱“吃”盐碱的盐蒿
白现智
世界上真有靠“吃”盐碱为生的植物吗?有,盐蒿就是。盐蒿多生长在北方,它的味道又苦又咸,人们又叫它碱葱。说来也怪,盐碱是树木、庄稼的大敌,却是盐蒿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盐蒿生长得越旺盛,从土壤里吸取的盐和碱越多。
人们在盐碱地里大面积种植能够吸取盐碱的植物,以达到逐步改良土壤的目的,这就叫生物治碱。生物治碱比起工程治碱,省工、省钱、见效快。能够治盐碱的植物,当然决不仅盐蒿一种,还有红柳、田菁、紫穗槐等。红柳生长缓慢,每年大约只长零点一五米,因此消耗盐碱量很小。盐蒿耐干旱、耐贫瘠,撒种就可以,不需人工施肥。它的根系很发达,主根加上毛细根相当于枝干的三倍多。盐蒿在生长过程中,把土地里溶有盐碱的水分吸收到枝叶里,供自己“享用”,并把大量盐碱贮存在体内。同时,由于叶片的覆盖和蒸腾,又降低了土层中的水位。一般情况下,盐蒿总是先在轻度盐碱化的土地上繁衍,然后逐步向强度盐碱化的土地上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里的盐碱就会逐渐减少。据测定,每亩生长一年的盐蒿,能耗去土壤中七十二公斤多粗盐和六十四公斤粗碱。
盐蒿含有丰富的粗脂肪、钾、钙、盐等成分,是牲口喜用的饲料。它的秸秆,又是农村、牧区的好燃料。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红庆河公社白格针大队第三生产队,原有一片近万亩的大碱滩,种草草不长,种树树不活。后来,他们撒种了盐蒿,并进行封滩,盐碱逐渐消失。接着再植树种草,昔日的荒碱滩变成了林网牧场。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商品生产在呼唤勇士
晨 平
地,该怎么种;钱,该怎么花;人,该怎么用。在这些关系到农村商品生产能不能发展的重要问题上,蓬莱县大姜家大队党支部书记姜世谭的所作所为,令人耳目一新。
这位渤海之滨的党支部书记,在妨碍生产力发展的陈腐观念面前,不是束手就擒,一筹莫展,而是扭断“锁链”,用先进思想冲决无形的羁绊,带领群众奋力开创致富的新局面。只知单一种粮,不敢搞多种经营;有了钱压箱子底,不懂得死钱活用;有人才,却怯于闲言碎语,不敢荐贤举能……这些陈腐的观念中,有“左”的思想影响,也有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势力。姜世谭带领群众“砸断铁锁走蛟龙”的实践说明,要想发展农村商品生产,首先必须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进步。
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都是有眼光、有胆识的。姜世谭接二连三的成功,不是建筑在偶然性上,而是建筑在调查研究、解放思想、适应客观规律的要求上。怕“摔坏”了,是永远“跳跃”不起来的。九万元存在银行里,保险是保险,却无法实现十万八千元的增值。正在兴旺起来的农村商品生产,呼唤着敢于作“惊险的跳跃”的勇士。
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把千百万农民带到市场上,进入价值规律的大学校,接受价值规律的训练。对刚刚跨入这个大学校的农民和农村干部来说,多的是“蹝履起而彷徨”,少的是作“惊险的跳跃”的勇气。因此,如果有人在“跳跃”中失败一两次,但能从中总结经验,学到本事,并重新振作精神,作好下一次“跳跃”的准备,则仍不失其为勇士。
在我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学会“惊险的跳跃”,在铁面无情的商品经济的考验面前,不断增长才干。今天,他们稍有作为;明天,他们将大有作为。


第5版()
专栏:

湖北省巴东县今年夏橙又获丰产,总产量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三十三。这是土家族柑农在喜收夏橙。
巴 山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