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按照“三个面向”改革高等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邓旭初
邓小平同志给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战略方针,也为高等教育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指明了方向。“三个面向”要求我们在办学思想上摒弃一些旧的观念,在改革上进行一些新的探索,迈出新的步伐。现就初步想到的几个问题一陈浅见,以求教于各界。
一、对教育的战略地位要有新的认识。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列为实现四化的战略重点之一,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决策。舍不舍得花钱办教育,实际上已成为衡量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的有无远见和胆识的重要内容。
办教育,自然需要国家投资,但是仅仅依靠国家拨款是不够的,还要寻求一条自己养自己、发展自己的路子。这就是用经济的办法来管理人才的培养、分配与使用。目前,人才培养不计“产值”,毕业学生无偿调拨;工厂企业是国家教育投资的受益者,却可以无偿使用人才,而不必按受益的多少向国家支付“教育投资补偿费”,造成用人一方积压浪费人才,而学校一方在教学上毫无收益,始终摆脱不了“伸手求助”的地位。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变得空前密切,在教育的管理上辅以某种经济的手段,给人才的培养以经济的推动力,可能有助于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高等教育的结构也要面向未来。为了适应四化建设对于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调整结构。这种调整既要看到当前,更要着眼未来。因为教育的周期较长,今年入校的本科生1988年才能毕业(按四年制算),等他们见习期满,已经快九十年代了。何况一个新学科、新专业从筹建到招生还要一段时间。为了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不能仅仅按现有的产业办专业,而要以新学科新专业的兴办去促进新产业的建立。为此,要尽快扶持那些有条件的学校,把微电子、生物工程等新兴学科和专业办起来。
三、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的产业结构,知识密集型产业相继涌现。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和科研单位,其社会地位正在改变,其社会功能也日益扩大,这些趋向冲击着我们头脑中旧的“高等学府”的概念,要求我们采取新的组织形式去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多种社会功能。高等学校不仅是人才的培育者,科研成果的提供者,还要介入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包括参加重大的科技攻关,解决四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几年来,我校本着有利于教学、有利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则,同有关地区和单位联合办起一批联合企业和研究开发企业,不仅发扬了学校学科齐全、人才集中、研究生众多的优势,推动了科技和生产的发展,还促进了教学过程的改革,提高了教师队伍和学生的素质。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与发达国家的学生相比,我国的学生知识储备多,动手能力差;纵向深入好,横向综合差;常规设计好,研究开发差;技术性工作好,经营管理能力差,加上长期闭关自守,学生外文底子薄,国际交往能力弱,很不适应九十年代经济振兴的要求以及对外开放的形势。
再者,随着干部队伍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各级领导岗位,有的还可能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他们的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胆略气质,将极大地影响我们的事业。为此,有必要对新一代大学生的培养模式进行科学的论证和精心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要求我们全面改革现行的教学过程,把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压缩课堂讲授,加强自学研究,注重能力培养,实行因材施教。目前国内高校课堂讲授占了大部分时间,学生基本上是“坐而听道”,而发达国家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实验室和计算机终端上度过。这里既有一个破除传统教学思想的问题,又有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问题。
改革高等教育,学校要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国家则要调动学校的积极性,这就涉及到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动时期,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有许多东西一时还看不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可以多给学校一点自主权,鼓励下面大胆试验,改革创新。各校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学习年限、招生规模等重大问题上要有一个规划,以保证国家的人才培养计划。至于具体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则宜因校而异,百花齐放,扬长避短,办出特色。我国创造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把农村经济搞活了。人才培养虽然比物资生产复杂得多,但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勇于探索,一个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终将建立并完善起来。


第5版()
专栏:

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于光远
学校教育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我这里要着重讲的是培养能力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向他们传授知识,还应当加一条:培养他们的能力。
长期以来,不少学校和老师,特别是文科学校的老师有一个不成文的方针:我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至于学生有没有能力那是他自己的事。因此,在教学中没有特别去考虑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问题。
能力包括思想能力、工作能力等几个方面。思想能力中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注意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比向学生多灌输一些知识更加重要。有了独立思考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学生就可以靠自学获得许多知识。一个人的知识如果只限于学校学习到的那一些,这个人的知识必然是十分贫乏的。我们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很多事情,如果吸收知识能力强,脑子里有许多问题等着解决,他就会主动去吸取更多的知识,使自己逐渐成为知识丰富的人。
我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它只能使人们取得死记硬背的能力,不能取得别的能力。当然背诵也是一种能力,并不是完全没有用处。如学习外国语就得背单词、背范文。但是这种能力的意义毕竟很有限,而且会因年龄增加而减弱。老年人记忆力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但其他方面的能力还有可能提高,如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创造能力,而这不是靠死记硬背学出来的。
思维能力是靠多思考、多观察、多琢磨锻炼出来的。学哲学也是提高思想能力的一种办法。人不学哲学也会思考,但是学哲学可以使人更聪明些。学哲学并不只是从哲学书籍和文章中学,从各门科学中,从各种事情上都可以学到哲学。在许多地方,在许许多多人身上都可以学到聪明。从办蠢事中人们也可以从反面吸取教训,学到聪明。现在有些人用死记硬背的办法学习哲学,那是学不到聪明的。
能力表现在效率上,表现在结果上。一个人如果能力强,不论是思考问题或办事,花同样的时间取得的效果就多,取得的效果就好。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能做出更多的事情,就得靠提高能力。
能力是要靠锻炼的。因此,学校教育要想办法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自然科学中许多课要做习题、实验,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也应该这样。锻炼的办法是可以想出许多来的,但是首要的是学校老师要把提高学生能力这一点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而不是只注意灌输知识,要学生死记硬背。
考试的方法也要改进。老师要给学生的能力写评语。我读了马克思的中学老师给马克思写的评语,觉得这样的工作是老师们应该做的。写评语要求老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从写评语中老师也可以了解自己对学生了解得够不够,这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一个检查。
我希望我们大中小学的老师,都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5版()
专栏:建议

在重点大学建立“专题研究中心部”
为了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建议在重点大学建立“专题研究中心部”。
“专题研究中心部”定期把当前科研中一些有待突破的课题按类公布出来,供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和工农业生产部门中有研究能力的科技人员报名选择,把考核合格者录取为“专题研究学员”。他们可根据不同课题编成研究组,从事专题研究。校(院)长指定有相当研究能力、理论基础宽厚的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来担任研究组的领导。他们从研究方法上给“专题研究学员”以指导。招收工作采取自由报名的办法,可以是本系统的,也可以是外系统的;可以是专业工作者,也可以是业余工作者。招收进来的“专题研究学员”人事关系一律不转,属借调性质,等项目完成后仍回原单位。
“专题研究中心部”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大家攻尖端、攻难关、攻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工艺技术,解决长期未能突破的难题。参加者都应是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专题研究学员”,它以搞某一科研项目为主,再适当安排为专题研究服务的学习内容。
“专题研究中心部”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它的明显好处是:对国家来讲,可以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快出成果、快出人才,从速应用新的技术成果;对学校来讲,既可提高科研水平,又可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对项目委托单位来讲,可以在不增加研究人员编制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新产品、新工艺,与自己建立专题研究小组相比,最大的效益是研究成本低廉(特别是那些缺乏研究人员的小型企业);对派出学员单位来讲,可以改变长期对这部分人使用多、培养少的状况,从而提高本单位科技人员科研水平和素质;对个人来讲,能够得到一个进修提高的机会,为将来晋升创造一定条件。 袁仲孚 仇金泉


第5版()
专栏:海外来信

图书管理办法应当改革
编辑同志:
我来美国留学已经一年多了,因为学的是社会科学,图书馆是我最常去的地方。在美国,图书馆是为大众服务的,什么人都可以使用,进出图书馆不要任何证件,借书学生可凭学生证,一般居民可凭身份证。借书的数量是不限的,但每本书只能借出三个星期(有些图书馆规定两个星期)。至于参考书和工具书(如目录索引、辞典、百科全书等)则专门放在参阅馆里,只能在馆里使用。图书全部都是开架的,任何人都可以直接从书架上拿书。图书馆里有专门人员回答各种问题,为读者提供方便。本图书馆没有的书,只要借书人填一张表,服务人员会想法从其他图书馆把书借来。
图书馆里还有显微胶卷、电影和幻灯资料以及电脑、复印等设备。
国内的图书馆绝大部分是不开架的,开架的往往只限于期刊,甚至对进入图书馆还受到一定限制。我在广州上大学时就常常受困于图书馆,好不容易从目录中查到几本书,写在一张条子上递给图书管理员,答复往往是“没有这些书”。写十本八本书名能借到一本就算是万幸了。不少工具书和参考书都是当古董一样地锁在玻璃柜里,想查一查百科全书还要请管理员开锁。遇上态度不大好的管理员,只有望书兴叹了。不少图书馆都号称藏书几百万,而实际上能借出的数量有限,与其说是图书馆,倒不如说是书库。图书馆设备落后,条件差,自然无可非议,但许多因素却是人为造成的。图书资料不能充分地被利用,实在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我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完全有可能也有必要对我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进行一场改革。这对四化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陈晓亮
(寄自美国北亚利
桑那大学)


第5版()
专栏:校外活动

先从课外校外改革起
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 沈明德
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两个矛盾:一是知识量的迅速增长与学习时间有限的矛盾;二是科学技术难度增大与人才要求年轻化的矛盾。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广泛开展少年儿童科技和文艺等活动,从小培养热爱文化科学技术的志向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有位外国专家说:“东方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考试能力强,独立精神弱;知识量不少,创造力较低。”他认为,单纯的课堂教学是培养不出创造能力的,必须在创造的环境中才能养成这种能力。一个学生当他把学得的知识和获得的智力,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时候,就会确信自己的力量和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又能反过来促进学习。如果只是要求学生单纯地学好课堂知识,不给他们创造更多发挥自己长处的学习环境,他们的智力和才能就得不到进一步发展。
我国许多专门人才小时候都曾经是学校或少年宫、少年之家的兴趣小组组员,幼年时兴趣爱好的定向培养,为他们后来成长为专业人才打下了基础。北京市少年宫调查了参加该宫各种兴趣小组几万人中的一百人的情况,发现有67%的人目前都从事与当年兴趣小组所属学科相同或接近的专业,有的已经作出贡献。可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却被紧紧束缚在教学为主、课堂为主、作业为主的狭小天地里,课外校外生活贫乏,很少能按照他们的兴趣爱好自由地参加科技、文艺等兴趣小组活动,很少给孩子以表现自己的力量、才能和特长的机会。即使重视这些课外活动的学校,又将各类课外活动排成一节节课来进行。拿最新的普及计算机知识来说吧,也只是考虑通过上课来进行,这不是又给小学生增加一门功课吗?对儿童来说,普及计算机知识首要的是引起他们的兴趣,破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目前我国还不可能普遍在学校里添置计算机,采取组织计算机兴趣小组的形式则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将一部分孩子吸引过来,到工厂去、到计算机站去参观,作一些简单的操作、懂得一些简单的原理,即使学校没有计算机和技术力量,也能普遍搞起来。所以,我们不主张把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叫作“第二课堂”。为什么总是离不开课堂呢?让学生在课外做主人不行吗?连课外的一点自由时间都要课堂化,如何培养人才的主动积极性呢?目前有些科学发达的国家正在改革传统的学校教学,尽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一部分自由,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发展个性。比起这种做法,我们却总想无限制地延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时间,结果学生负担更重,对人才的约束力更大,这不是与新技术革命的形势相去更远吗?
我们需要培养的人才是多种多样、多方面的。有技术人才,也要有决策人才、管理人才;有理工人才,更要有文和法的人才;有从事生产的人才,也要有从事商业和从事服务行业的人才;有物质文明的建设人才,也要有精神文明的建设人才。二十一世纪应该是中华大地上群星灿烂、英才辈出的新世纪,要达到这个要求,现在的教学大纲、教材,是无法包括的。我们不反对基础知识的教育,但在生产大发展、科技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给孩子以学习和探索的自主权利,不要课堂灌了课外再灌。
我们主张多给孩子一点课外校外时间,发动全社会的能人来带领孩子,开展以科技文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兴趣爱好活动。即使学校师资满足不了,也可以聘请各路能人来指导。全社会关心儿童,不能仅仅理解成捐款、赠礼资助,更要发动全社会的各种人才对孩子进行智力指导。在目前学校教育如何改革尚待慎重从事的情况下,不妨从课外、校外作为突破口,把这一块天地还给少年儿童,让他们更自由、更充分地吸收新鲜的空气、灿烂的阳光、丰沛的雨露,经受狂风暴雨、严寒冰霜的磨练和洗刷。


第5版()
专栏:

编者的话
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研究教育改革问题。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到来,我国的教育也必须改革。去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教育专版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三个面向”,同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探讨我国教育改革的路子,交流和研究教育改革中的经验和问题。
专版以中小型文章为主,力求观点鲜明,短小精悍,言之有物。为了交流思想,我们准备刊登对教育改革的各种看法和意见,以供大家思考和研究。
教育专版的内容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我们欢迎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会提出对教育改革的意见;欢迎大中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以及海外留学生、侨胞,提出积极建议;也欢迎广大读者从各条战线的不同角度,对教育改革提出意见。我们希望通过教育专版,给大家带来教育改革的信息,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专版暂定为双周刊。


第5版()
专栏:国外教育动态

美国关于中等教育改革的讨论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帅扬
去年4月26日,美国“全国教育质量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把几年来美国关于中等教育改革的大讨论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报告指出,目前美国中学教育质量之低,是前所未有的。过去十年的国际比较表明,美国学生在十九项学业考试评比中,没有一项居于第一二名,有七项倒数第一;美国中学每年产生数十万计的新文盲和新科盲。报告发表后在美国舆论界激起了轩然大波。几天后里根总统发表广播讲话,呼吁全体美国人民关心中等教育改革,因为在新技术革命的时代,国家的力量将取决于教育水平的高低。美国联邦教育部长贝尔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教育质量讨论会”上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一、保证每个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系统的逻辑思维和清晰的口头表达能力;二、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内容,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三、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责任心的公民。贝尔还要求各州在1989年以前达到以下四项目标:一、提高基本学科的教学要求,使所有高中毕业生都修满四年英语、三年数学、三年自然科学、三年社会科学,并进行毕业考试;二、1989年高中毕业生“学术能力测验”的平均成绩要高于1965年毕业生的水平;三、中学生辍学率下降到10%以下;四、提高中学教师的起点工资,建立新的教师录用、考核、晋升制度。
目前,全美五十个州已着手研究或改革中等教育,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待遇,严加考核,保持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如何提高教师质量已成为改革中争论的焦点。据认为,目前教师质量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待遇低,致使高质量的教师往往弃教从商。更严重的是只有5%的高中毕业生愿意选学师范专业,而他们很可能是成绩最差的学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各州政府和研究机构纷纷提出建议和采取措施。田纳西州议会提出,把所有中学教师分为四个等级,根据教学质量,三至五年提升一级,年薪可增加一千至五千美元。提高教师质量的另一途径是加强对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以及对新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目前已有七个州实行新的教师评价标准,定期进行教师资格测验。还有些州正在考虑用增加助学金的办法,鼓励学生进师范院系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条件是毕业以后至少执教若干年。
二、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和学年。这是争论最激烈的第二个问题。美国大多数中学规定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为六小时,一学年一百八十天,但实际上平均每周上课时数只有二十二小时,有些学校甚至仅十七小时。这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联邦德国、英国、日本等国,中学生每天在校时间都在七至八小时,每学年二百一十天以上。因此,“全国教育质量委员会”等组织呼吁各州立法,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和学年。但是,一些研究机构和组织反对这样做。
三、教学内容——“回到基础去”。近二十年来,美国中学大幅度降低了对学术科目,特别是英语、外语、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要求,选修课高达全部课程的50%以上,没有一个州规定必修外语,很多州只要求学生学一年数学和自然科学。针对这一严重倾向,“全国教育质量委员会”建议,所有中学生在中学四年中学习五门“基础课”:四年英语,三年数学,三年自然科学,三年社会科学,半年计算机科学。对准备升大学的学生增加二年外语。
四、计算机教育。美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电子学及有关的技术。截至1983年底,全国80%以上的中学拥有微型计算机,数量达三十万台左右。现在已有二十一个州批准了对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计算机常识”测验的标准。
美国这次中等教育改革的特点,是在全国公众的强烈要求下进行的。它在前所未有的深度上触及了教与学这个教育过程的中心问题,强调提高普通教育的质量。目前,改革运动方兴未艾,美国教育界对改革到底能持续多久,能取得何种成绩,还意见不一。但大部分州已开始各种不同的改革实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