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2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积极改革建筑行业大力提高投资效益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部分代表发言选编(三)
建筑业的改革要加快步伐
江苏代表章瑞英说,建筑业的改革应加快步伐。建筑业在前几年开展创全优工程竞赛的基础上,已经逐步推广了一些成功的改革经验,1983年以来,又实行了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的办法,并推行施工队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以北京市建筑业为例,1977年实现利润为八百一十五万元,1983年达到八千五百二十六万元,增长九倍半。
新疆代表司马义·艾买提说,赵总理在报告中把建筑业作为城市经济改革的突破口,是完全正确的,这方面我们有深刻的体会。近几年,一批江苏建筑队伍来我区施工,他们实行承包责任制,不吃大锅饭,施工效益高,工期短,质量好。我们自治区的建筑队伍在工程效益上赶不上他们,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不同。我们要以建筑业改革为突破口,对城市经济进行全面改革。
开放城市加快建筑业改革尤为迫切
港澳代表杨光、梁燊、庄世平、陈纮认为,开放城市加快建筑业改革尤为迫切。它是一大经济支柱,搞好了就可以带动其他行业。内地建筑公司是“大而全”,弊病很多,首先要改革材料定货程序,不能层层设库。建筑材料太单调,质量也不好。征用土地很困难,拖的时间太长了。用工制度更要改革,一个公司用几千甚至上万个固定工,时常窝工浪费,而香港一个建筑公司只有办公室的几十个人发固定工资,其余全是季节工、临时工。
广东深圳市代表黎克强说,深圳特区的建筑工程实行招标、投标办法,效果非常显著,中小型建筑的造价降低8%;大型建筑降低15%;六层楼竣工期从六个月提前为一百一十天,八层楼从八个月提前为一百二十五天。投标招标要制定一整套严格程序,要立法。
要提高建筑业的社会地位
黑龙江代表高宗义说,我搞建筑四十多年,第一次看到政府工作报告用这么多篇幅讲建筑业问题,非常受鼓舞。为了搞好建筑业的改革,我建议:(1)各级领导要重视建筑业,要提高建筑业的社会地位,不应把它看作是消费事业。(2)实行投标承包制以后,必须设立国家性质的有权威的质量鉴定部门,按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优奖劣罚。(3)在建筑物上设立设计人员、施工负责人员和施工单位的标志,以加强责任感。
(4)建立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回访制度,征询使用单位和居民对建筑物设计、施工的意见。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要开展群众评论,总结经验教训。(5)改革建筑业的组织体系,至少应把设计院划归建筑部门,不然无法全面承包。(6)目前建筑部门中固定职工占80%—90%,退休、病休人员多,实行承包制后,这些人员怎么办,要有个政策规定。
建筑企业要改革用工制度
青海代表张文豪说,基本建设单位用合同工有很多优越性。我们水电部四局在龙羊峡工地有职工一万八千人,而合同工仅占12%左右。由于国家正式职工比例大,带来了一系列不好解决的问题:一是第一线保证不了强壮劳动力,许多人想方设法不去第一线,不愿作活重苦大的开挖工、安装工、混凝土工、钢筋工等,挑选轻松工种;二是调配工人困难,不能进行均衡生产,甲工种的工人不愿调到乙工种去,因为涉及劳保、工资待遇、忙闲程度等问题;三是由于体质下降,年龄增大等原因,逐渐退到第二线当辅助工的人员增加,后勤人员增多,这对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施工要求高的基建单位显然是不适应的。
建筑行业的改革要强调建筑艺术
湖北代表徐迟说,关于建筑行业的改革,还应该强调建筑艺术。我国的长城,湖北武当山的金顶,是壮丽、雄伟的。但是现在的建筑艺术太平庸了。有的国家规定任何一个建筑物,要拿出百分之一的钱给建筑艺术家使用,我们能不能仿效?在全国文联就应该设一个建筑艺术家协会。
建筑设计可以提倡私人开业和合作经营
江苏代表王一香建议,建筑设计工作,可以提倡私人开业和合作经营,经过考核认可后发放营业执照。这样可打破国家设计部门的独家经营,鼓励竞争。
对农村建筑队伍进城要加强管理
北京代表杨春茂提出,对农村建筑队伍进城要加强管理,符合条件的可以来,但不能借助农村建筑队伍进城而巧立名目,拉长基建战线,给城市供应和管理等带来困难。


第2版()
专栏:

加强领导搞好城市经济改革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部分代表发言选编(四)
城市改革领导工作要跟上
辽宁代表李德深说,城市经济改革各级领导工作要跟上来。现在,一是官僚主义作风与改革形势不适应。去年以来搞了机构改革,实际变化不大,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仍是老样子,会议多,文件多,表报多,临时机构多,“活动月”一个接一个,基层难以招架。去年我到中央、省开会一百一十九天,市里开会天数也不少于此数;二是条块分割限制了改革。我们辽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一些改革办法,到财政、税务、银行、铁路、邮电等部门就行不通。一次会上,我们市委一位负责同志讲了八条改革措施,一个信贷员就说,他讲的那八条,到我这里一条也行不通;三是干部管理办法不适应。现在上边管的多、管的死、管的乱。批一个干部最快半年,一般要一年,甚至更长。干部管理还是要一级管一级,这样可以管的少、管的精、管的好;四是原材料供应要搞活。现在原材料供应没有保证,企业十分困难。
城市改革既要坚决又要稳妥
湖南代表徐虹说,改革一定要搞,但也要注意稳。一些具体办法要认真研究后再定下来,宣布后就要取信于民,不要来回折腾。现在有了城市改革的原则,就应研究具体实施办法。在制定措施时,要注意我国幅员广,情况复杂,不搞“一刀切”。如第二步利改税,税率多少?就很值得研究。
安徽代表黄璜说,在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积极加快城市改革的步伐是适时的、必要的。但在具体做法上,要注意不搞一个模式,不“一刀切”,也不一步走。有些方面的改革应雷厉风行,大刀阔斧,有些方面的改革则应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要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改革队伍
河南代表何竹康说,为了建设一支改革队伍,切实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我认为一定要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首先要抓紧制订全面改革的总体方案和规划,使各方面的改革能协调一致;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特别是综合性的试点。要遵照中央关于改革的原则、指示,积极进行,不要犹豫观望,坐等具体办法。同时要认真抓好试点经验的总结工作。(二)要加强理论上的讨论和宣传,从理论上阐明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改革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澄清认识上的糊涂观念,批评错误言行,为加快改革大造社会舆论。(三)要加强改革的领导,建立专门机构抓改革。要培训干部,组织一支强有力的改革队伍,具体做好改革的指导工作。(四)敢于大胆起用能够开创四化建设新局面的改革者,坚决支持他们的工作。对于阻挠和反对改革的,要毫不犹豫地撤换。
(五)党和政府要以决定和立法的形式保护改革,推动和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六)政府机构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尽可能扩大企业自主权。中央各部和省各厅、局原则上不要直接管理企业,加强行业管理。这本身也是一种改革,要下决心抓好。
领导改革要解决“中梗阻”问题
广东代表钟明说:赵总理强调着重抓好改革和开放两件大事,真正抓住了要害。现在的问题是要抓落实,要冲破各种阻力,解决“中梗阻”,要有一大批敢于和善于改革的积极分子。领导机关一定要支持改革,改革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如果失败了就追究责任,谁还敢搞?领导同志要同改革者交朋友,敢于重用有贡献的改革者。
山西代表白兴华说,城市改革要扫清中间障碍。这同农村改革一样,有些中层干部受“左”的思想影响,认识跟不上,不够自觉。还有一些搞不正之风严重的人和没才干的人,他们怕丢权失利,顶住不改。积极改革的是有才能和有知识的人,各级领导一定要支持他们大胆创新。群众说:“想改革,盼改革,就怕改革没结果。”我们一定不能使群众失望。
宣传舆论要为改革鸣锣开道
山东代表辛显令、曾文戊说,前段对城市改革宣传的太少,建议从事宣传理论工作的同志,多发表一些进行改革的好文章、好典型;从事文艺工作的同志,多深入生活,创造更多的文艺作品,歌颂进行改革的新人新事,为开创城市改革新局面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了提高党员干部对改革的认识,要把改革问题,作为当前整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第2版()
专栏:

改革体制 引进技术
管城制药厂由穷变富
本报讯 记者张振镛报道:几年前还是个亏损户的沈阳市管城制药厂,去年一举完成产值二千一百万元,实现利润七百万元,人均利润达一万三千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四万元。
管城制药厂原是个街道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多年来只能生产口罩、风湿膏等产品,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去年,市里在这个厂进行城镇集体企业的改革试点,使企业真正有了自主权。有了权怎样用?工厂领导决定把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作为改变企业面貌的根本措施,首先筹集资金,购置了吸塑包装机、打汽机、制粒机和化验等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产品质量。其次,在全国五大城市建立技术情报联系点,让精明的采购员和技术人员广泛搜集科技情报和市场动向,选定新产品,采用新技术,集中攻关,速战速决,使新产品优先占领市场。如“速效伤风胶囊”是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的日常药品,当时国内只有一家企业生产。他们了解这一信息后,全厂上下齐努力,很快投入生产,仅此一项去年就获利六十七万元。
去年,这个厂还针对本厂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状况,从上海、北京、广州等市聘请了十多位著名的药物、化工专家和教授作为工厂的技术顾问,在加快新产品的投产和保证质量方面发挥了作用。


第2版()
专栏:

包山不难治山难
——访福建仙游县部分荒山承包者
本报记者 孙 静 江绍高
林业政策放宽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包山造林热,有的合股经营,有的家庭承包,百亩、千亩……从南到北,可谓捷报频传。包山订合同并不难,承包以后怎么办?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福建省仙游县。
仙游县盖尾公社农民李金耀,1979年就开始包山造林,几年光景,在一片荒山之中造出了一块绿洲。他的胆略,他的创业精神,鼓舞了当地农民。从去年到现在,全县共承包荒山近二十万亩。但是在这大好形势面前,也存在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资金普遍比较困难。承包荒山,投工大,见效慢。而现在的贷款,多是一年一还,当年贷当年还。育林基金、无息贷款很有限。承包户目前的造林资金,有的是平日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有的是找亲朋借的,只有少数人能得到一点贷款。会经营、有算计的专业户,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当年有收益。如郊尾公社林庆福,利用香蕉、药材、培育商品树苗,及时出售;今年他又计划利用山场草地养奶牛,在山脚溪塘筑坝养鱼。但是大多数承包户还没有入这个门,不懂得创造条件,以短养长。这些户短期内生产如何扩大,生活如何提高,是令人发愁的事情。
要保护林业承包者的利益。承包者在刚开始投资开发阶段,这个问题不很突出。几年之后,满山财富,有人会眼红,有关方面会不履行合同,个别不法分子会跑到承包者的山场,侵犯承包者的利益。李金耀那里就多次出现这种情况。如今年3月4日下午,宝峰大队有五个社员到李金耀承包的山上砍柴,护林员制止,正在山下种花生的大队文书不服气,纠集几个社员把护林员打伤了,公社知道后,也派人去看过,但没有处理。维护承包者的利益,要立法,要靠各方面来做,不能“看看了事”。
承包以后技术指导要跟上,市场信息要灵通。承包造林的专业户、联合体,并不是都懂林业的。比如造杉木林,苗不宜太高,但有的专业户就喜欢买高苗;有的杉树苗栽得太浅,周围的萌芽苗就多,影响了杉树生长;有的不懂得因地制宜选择树种,信息也不很灵,李金耀种的一百五十万株茶苗就卖不出去。这些问题希望有关部门重视起来,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


第2版()
专栏:

突破了老框框 搞活了小企业
——访沈阳市建筑灯具厂厂长高守范
本报记者 姚赣南 杨良化
沈阳市建筑灯具厂分到两套民用住房的消息,
“呼”地一下在职工中传开了。对于一家集体小厂来说,这可是个“大新闻”,人们议论纷纷,猜测着它的去向。有人说:厂长一套,书记一套。
厂长高守范可不这样想。近两年来,他带领职工们往改革的路上奔,冲破了不少老框框。如今,分房要有利改革,促进改革。他提议:一套分给全厂贡献最突出的八级电工刘金清师傅,一套办工厂托儿所。一讨论,职工都拥护他的意见。
职工们钦佩高厂长,因为他是改革的带头人。
在上下左右的牵制之下,一个三百二十名工人的小厂要冲破传统的藩篱,谈何容易?可是不改革,厂子没有出路!前几年吃“大锅饭”,大家都吃穷了,吃怕了,工厂连续几年亏损二十七万元,不仅奖金发不出,开工资要靠卖原材料,职工看病不能报销,连工作服都发不起。一个集体小厂,表面看来,事事由上级有关部门管着,结果事事管不了。左邻右舍中,三家小厂垮台了。灯具厂难道也只能走这条路吗?
1982年10月起,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高守范和职工们大胆突破老框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干了几件事:
工厂的机构改革了,打破了国营那一套“模式”,根据集体小厂的特点,确立了经济独立、自主经营的新章法。
分配方法改革了,拉大奖金档次,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在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工序和岗位还甩开了八级工资制,初步实行起毛利提成等岗位责任浮动工资,确实做到“能人”先富,懒人受罚。
干部制度和管理机构改革了,突出技术、销售、财会三个办公室,其他能砍的就砍,领导干部选上的当,落选的当工人。
职工集资入股也搞起来了,每股五十元,多入不限,其中一股与企业盈亏挂钩,挣钱分红,赔钱贴本,其它股金按企业经营好坏分浮动利息……
这些新的措施,使职工们把自己的命运和工厂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在选干部时,有些职工迟迟不写选票,有人提出要把选票带回家去,和家里人合计合计,因为“要选能领我们吃饭的”。结果票数非常集中,选出了懂技术、会管理、有改革进取之心的领导班子。
沈阳市委肯定了灯具厂的改革方向,有关部门及时开了“绿灯”。1983年,灯具厂盈利十七万元,比计划增长183%。
到1984年的春天,灯具厂已经能生产五十多种民用灯具,三十多种工业灯具,产品打进全国十八个省、市、自治区,仅在东北三省就设立了一千多个销售点。他们的民用灯具,还获得了沈阳市“金星杯”二等奖。
壮志坚持改革心,盏盏华灯初照人。如今,高厂长仍和厂工会、团支部的同志们挤在九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工作,但他的目标是远大的。高守范说:“咱们厂就象在深水中游泳,要不停地扑腾,奋力向前!”


第2版()
专栏:

中原油田五个钻井队
实行岗位工资经济效益好
据新华社电 中原油田钻井一公司从今年1月起,挑选了先进、一般、后进三种类型的五个钻井队实行岗位工资后,钻井速度大大加快。据统计,这五个队的建井周期比其他队缩短三分之一,每米进尺成本减少三十四元,井深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三二八六一钻井队以七十五天零九小时在全局第一个突破万米大关,比去年突破万米少用六十七天,创造了中原油田钻井史上破万米的最快纪录。


第2版()
专栏:短评

搞活小企业
放开、搞活,引进技术,是沈阳市两个集体企业改革的精髓,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实行“八仙过海”的办法,让从领导到群众大显神通。
有些同志对改革缺乏应有的热情。他们疑虑重重,怕这怕那,对任何一项细小的改革,总是搬出多少年前的旧条文来加以限制,害怕改革会打破旧的秩序。党中央早已明确提出,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一些企业、一部分劳动群众实行了一些改革,收入开始增加了,有的小厂甚至从亏损户一跃成为“百万富翁”,这有什么不好?他们是靠经营,靠管理,靠勤劳致富的,有些人只看到他们多得一些,没有算算他们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有多大。
还有的同志总觉得小企业盲目性大,怕放开了会冲击计划经济。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关系到经济命脉的大中型企业由国家掌握,小企业放开有利于运用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对搞活整个经济是有利的。
集体企业的经营方法,国营小企业也可以仿效。在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有的可以按集体企业办法自负盈亏;有的可以由职工承包,照章纳税;一些以劳务为主的服装、修理、饮食、理发、浴室等小企业,还可以租赁给经营者。总之,在目前对整个经济体制、经营管理进行改革的时候,小企业应当先放开,先搞活。


第2版()
专栏:

江苏省无锡县堰桥乡农民集资创办旅游公司,已有一千多名游客办了旅游预约手续。这是公司旅游车接游客出游。
新华社记者 方爱玲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