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每周画刊

欧桥村见闻
车在一座高大的影剧院附近停下。影剧院上写几个大字:“欧桥农民文化宫”(图2)。这就是我要访问的江苏沙洲县妙桥乡欧桥村了。
说明来意后,村党支部委员马林华同志爽快地说:“省锡剧团正在我们的文化宫演出。是一出新戏的首场演出。你是不是先看看戏呢?”我早就想见识见识这样的场面了,所以,欣然接受。只见剧场里看戏的农民坐得满满当当,通道上还加了许多座位。舞台上灯火辉煌,宛如北京的首都剧场。我挤到舞台跟前,无心看戏,我的注意力是在观众席上——坐在前面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被戏吸引住了,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图1)。据说,剧场有一千个座位。每次外边有剧团来村里演出,首场都是由村里出钱包场,优先请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看。每位老人送两张票,一张是老人本人的。考虑到老人腿脚不利落,另一张给老人的亲属。因为照顾老人看戏,所以首场演出都特意安排在白天。
我的采访就这样开始了……
由小侯同志引路,去看农舍。春天,绿油油的麦田,金灿灿的油菜花,映衬着一所所农家小楼,田园景色,着实迷人(图3)!我们在村道上边走边谈——欧桥村共有五百四十户,现在93%以上的户都住上了这样的新楼房。村里给盖新房的户每人补贴五百元,独生子女补贴一千元……。路过一所草房,小侯说:“几年以前,75%的人家就住这样的草房,现在村里已没有多少这样的草房了(图4)。你看,草房前,有的新房已经起来了,有的堆满了料,马上就要动工。今年内我们村就全部住楼房了。”而今,农民住房不仅讲究宽敞、实用,还讲究美观、漂亮。在村里,我访问了几个农民家庭,目睹了小杨家安装塑料天花板和顶灯的情景(图5)。当客人欣赏村里人的小楼或住室的时候,主人的脸上总是流露出自豪、幸福的神情。
欧桥小学校舍整齐,书声朗朗。从学校教导主任那里得知,欧桥村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学费由村里付。村里的学龄儿童全部上了学(图6)。
一般说,篮球赛是在村办厂下班后进行。没想到今天却是例外,下午四点多我赶到球场,正在球场玩球的小伙子们告诉我,欧桥村同邻村的一场比赛刚刚结束。我感到遗憾,只好把这几个小伙子打球的场面纪录下来。欧桥村篮球场有灯光设备,有看台,曾引来一些职业球队来村表演、比赛。球场给村里人,尤其是年轻人增添了乐趣(图7)。
我还参观了村里的商店、饭店、评话书厅、照像馆和理发店。在城市里烫发不新鲜,但在乡下,姑娘们不出村就可以烫发,别有一番意味(图8)。
你可曾想到,同样是这个欧桥,在“左”的政策盛行的年代,竟要靠国家救济过日子。那时候社员一年干到头,分了口粮,还欠队里的钱。是什么原因使欧桥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大呢?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来说:“是党的政策为我们开辟了勤劳致富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胆子大了,迈出了大步子。一方面放手办工厂,一方面抓紧粮、棉,使农、工、副综合发展。1983年农、工、副总产值一千三百二十四万元,比1978年翻了两番半。不这样,我们那有钱修建文化宫、球场和书厅,那有钱兴办集体福利事业。我们的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百元上下,提高到1983年的六百七十五元(加上家庭副业收入,实际上在八百七十元以上)。是啊,看看责任田里人们的精心劳作(图10),看看村纬编、针织、服装等厂陈列室里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产品(图9),就会明白,张永来的话是说到根本上了。本报记者 蒋铎摄影报道(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