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剧评

谈《草莽英雄》
——复导演张逸生同志的信
冯亦代
来信收到,承你邀我看阳翰笙同志的《草莽英雄》,十分感谢,并已如约去看了演出。
翰老的戏,如这出《草莽英雄》以及《天国春秋》等,都是以正气磅礴取胜的,而且场面雄伟。你在导演《草莽英雄》中,我觉得你确已感到这一正气的存在,而且有意识地使演员们尽量表现出来。即如此次演出,大幕上升时的幕前词和最后剧终时的朗诵词,虽然翰老的剧本原来并不是这样的写法,但画龙点睛,更增加了此剧的凛然正气。
当年《草莽英雄》在重庆上演时,我已顺流东下回到上海,但在筹演的时候,也看过原剧本。彼时翰老写此剧本,我体会他有心于唤起四川老百姓共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暴政。国民党反动派的鼻子也极为灵敏,嗅到了这一点,因此下了十分严厉的禁令。但因为是写历史剧,不得不强调帮会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如果现在还去强调帮会的作用,那就不对了。因为即使在四川的保路斗争史上,主力还是开明士绅和农民,帮会曾有肤功,而在八十年代再去唤起帮会的亡灵,那就大可不必了。因此,我认为翰老坚持上演他解放后改写的脚本,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改写本还部分保留了封建仪式的一套,那也是时代的遗痕,要是连鸡血歃盟也取消掉,时代色彩就荡然无存了。
你来信谈到“近年舞台上形象,一味追求脱离民族形式的创新”,因此你“总的意图要把整个演出艺术形象,稳在‘民族的’或曰‘中国味道’这个目标”。看了演出,你的心愿显然是实现了。舞台中心的那棵大黄桷树,远处苍茫的山岚,屋前的平坝,使我又回到当年旅居重庆时的情景。这个布景的设计是成功的。至于演出中的四川风味,川戏锣鼓,几句四川话,似乎还可以加强些。但辛亥革命前夕的服装,以及江湖好汉的长袍短褂和动作,甚至你还注意到他们脚底下穿的靴鞋,的确把川味发散出来了,“硬是要得!”
饰罗选青的董九如演来恰到好处,特别是第五幕在叙府真武山上,那种因胆而骄的性格,那农民出身的局限性,完全透露无遗。他听不进唐彬贤的苦心劝告,甚至把他的骄气传给了他的左右,如罗大嫂、陈三妹等,致使县官王云路得以售其奸谋,等到他身负重伤才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他是作为一个英雄人物牺牲的。古往今来,又有多少英雄,在困难时刻能小心谨慎,而在顺境中不免忘其所以,突出个人的恩冤,忘却大义要求他的职责,我不禁为天下的末路英雄一掬同情而又懊丧之泪!
有一个角色是很难演的,那就是唐彬贤,他是有革命理论的人,但在剧本中却改写得不够。他应当在这场戏中起一个引领罗选青的作用,但我们却看不到他的当机立断。特别是在罗选青释放王云路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多来一两个相劝罗选青而最后终不能止住罗决意释放县官的回合呢?这样可以使观众得到教益,革命而无革命理论和革命党人的领导,终将一事无成,招致最后失败。这样一来,罗选青江湖“义气”坏事的情节,便可更加深入一层。不知你以为我的浅见是否有点道理?
应当感谢你的,是你演出了一场早已为许多人忘却的辛亥革命时的插曲,使历史的真实重现舞台。而对翰老来说,两年中能有两个力作《天国春秋》与《草莽英雄》上演,也可一吐当年受林彪、“四人帮”迫害时的恨意了。(附图片)
罗选青会见唐彬贤。 陈阿丁摄


第8版()
专栏:雨丝集

雨丝集
秦力
居安然后求乐
四川沐川县八十名山区农民于元宵节进城演戏。他们的节目诙谐、明快,富有乡土气息,演出很受欢迎。
过去总是城里的剧团下乡为农民演戏。现在,农民不仅自编自演节目,活跃在本乡本土,而且还喜气洋洋地送戏入城。这种现象可喜可贺。
古人云:“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民“居止相安”,他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我国农村地广人多,单靠专业剧团巡回演出来活跃农民的文化生活,无异于杯水车薪。我们应当热情鼓励农民自己组织文化活动,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我娱乐、自我教育。
不要难为了群众
某市的报纸本来在中缝处刊登电视节目预告,广大群众称便。但近来节目预告不见了,据说是由于该市电视台不愿付广告费,报纸便宁可让中缝空白在那里。而电视台却自行印制了单页的节目预告,昂其值叫卖于市。于是,报纸似乎坚持了原则,电视台收到了实际的好处,只是难为了电视观众,引来了抱怨声声。
报纸该不该向电视台收费?如何收费?尽可以协商。但这并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关键在于,报纸和电视台都是为读者或观众服务的。因此在考虑问题、做出决定的时候,是不是该把群众的方便放在本单位的利益之上呢?


第8版()
专栏:知识角

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
本报记者 张世英
春暖花开时节,记者在石家庄市见到了初露头角的青年农民曲艺作者周喜俊。
周喜俊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1973年冬,她初中毕业后,白天下地,晚上就和家乡的婶子大娘、姑娘们一起纺棉花。为了解闷提神,年长的妇女们常常讲故事,唱小曲,但大都是些旧故事和旧小曲。周喜俊觉得自己是一个有文化的年轻人,应该用新故事去代替旧故事。
讲故事的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婶子大娘们没来,她把过去看过的小说《军队的女儿》讲给伙伴们听,大家被这新故事、新人物吸引住了。从此,周喜俊和伙伴们不论是一起纺棉花,做针线活,还是下地干活,只要一有空就给她们讲自己看过的故事。后来她又想,既然大家这样爱听故事,要能够讲讲身边发生的事情该有多好啊!她看到曲艺为群众喜闻乐见,又简便灵活,就决心学习曲艺写作。
下了决心,还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周喜俊每天要下地干活,做家务,劳动一天已经很累了,她仍然挤时间读书学习。家里穷没钱买书,除了向一些人借书,还在县文化馆办了个借书证。她把省吃俭用攒下的十七元多钱买了一个半导体,一边做家务一边听,了解国家大事,欣赏曲艺节目和其它文艺节目。她性格刚强,不论严寒酷暑,总是一个人躲到菜窨子里,在昏暗的油灯下,拖着疲倦的身体,如饥似渴地学习文艺、曲艺理论,阅读作品,常常到深夜。
家乡的人民迫切需要文化生活的愿望激励着她,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她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经常利用中午、晚上进行创作。从1978年到现在,她在《曲艺》杂志和省、地区的一些报刊上,发表了故事《实在与金凤》、《辣椒嫂》和山东快书《卖钟》、京东大鼓《活材料》等九十多篇反映农村新面貌、新人物的作品。
她的作品,是先打腹稿,然后讲给伙伴们听。伙伴们成了她的第一鉴赏者,只要她们听后反映好,她就写出来;反映不好,她就再考虑。这样一遍一遍地讲,不断地补充、完善。伙伴们也爱给她讲听到的新鲜事,给她提供创作素材。所以,她的作品,思想内容健康,人物性格鲜明,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周喜俊自学成才的精神,受到了群众的赞扬。相信她在生活的土壤中,会茁壮成长起来。


第8版()
专栏:知识角

“袖珍版画”藏书票
莫测 向韬
随着社会性读书活动的兴起,一种用于珍爱和收藏图书的艺术作品——藏书票,正在日益引起我国文艺界和广大群众的兴趣。
藏书票这个名字,人们也许比较生疏,其实它与藏书章的意义和作用是相同的。藏书章起源于我国传统的金石篆刻艺术,藏书票则是图文并茂的“舶来品”。它是以画为主体的艺术作品,尺寸规格并无限制,但一般幅面不超过五至六平方厘米。完整的藏书票,实际就是一幅带有藏书主人姓名的小型版画。人们通常把它贴到书的衬页或扉页上,既可作为书籍所有者的标记,又是藏书本身的精美装饰品。所以有人把藏书票叫做“袖珍版画”。
藏书票首先是从欧洲兴起的,以后逐渐发展到美洲、亚洲各国,尤其是在日本颇为盛行,习惯称作“书票”。这种版画式的藏书票,在欧洲多采用铜版、石版制作,在日本则以套色木刻居多,间或有丝网印刷、剪纸等形式的作品出现。藏书票的题材极为广泛,风景人物,飞禽走兽,花卉鱼虫,无所不包;现代生活,历史掌故,神话传说,无不涉及。在艺术风格上,既有工笔的和写意的,也有变形的和抽象的,可谓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藏书票艺术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三十年代的广州。版画界的老前辈李桦、赖少其,就曾创作过不少优美精致的藏书票。尤其是老木刻家李桦,几十年一直持续地创作藏书票,成为我国藏书票艺术的播种人和开拓者之一。但是,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文化普及工作落后,藏书票未能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直到1983年,举行第八届全国版画展览会时,王叠泉同志刻的藏书票才作为版画作品首次在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上展出;一个专门从事藏书票推广和研究工作的艺术团体——版画藏书票研究会,今年春天在北京正式成立,这些无疑都将对促进我国藏书票艺术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附图片)
藏书票 李桦刻


第8版()
专栏:艺坛新风

春风吹绽改革花
平生
四月一天的上午,上海京剧院院长办公室响起了急骤的电话铃声。院里的一支承包演出队从江苏如东县剧场打来告急电话:昨晚首场演出时,主演夏慧华胆囊炎突发,演出只得中途停止。小夏已送进医院治疗,可是四天的戏票已大部售出,渴望看到名角演出的观众迟迟不愿退票,而下一站的南通市人民剧场也已经按照合同做好了准备。究竟如何是好,演出队急等院部的答复。
几分钟后,院部领导成员在电话机旁召开了紧急碰头会。大家认为,“撤兵回营”,或待小夏病情好转后再演出,这两个办法都是下策,只有派人火速支援,坚持演出才是上策。几个负责人赶到副院长李玉茹家里。李玉茹知道来意后,当即表示:“如东和南通的观众,盼望我们去演出已久,轻易把演出队拉回上海,是对当地观众不负责。承包责任制演出队是我院体制改革的先头部队,他们遇到困难,我们应该全力相助。”这位年过花甲、诸事缠身的表演艺术家随即提出:“请院党委派我去。我作为一个人民代表,应该义不容辞地支持体制改革,为承包队尽点力,为那里的人民服务。”
李玉茹要演出,台上还得有几个帮手——多年与她合作的名丑艾世菊、小生黄正勤、鼓师董佑文等。他们的态度如何呢?年近七旬的艾老先生说了一句话:“只有一个上海京剧院。什么时候出发?”黄正勤在电话里回答了一句话:“服从安排,叫走就走。”病休在家的董佑文也是一句话:“救场如救火。”
两个小时内,“李副院长即去协助演出”的回电,在倾盆大雨中传到了大江对岸。四个小时内,院部后勤部门办理好船票,装备好一应所需物品;六小时后,另一位副院长已登上轮船去打前站……。李玉茹等一行日夜水陆兼程到达如东。他们对承包队的关心,使大家深受感动。第二天,在一千六百位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剧场再度响起紧锣密鼓,娓娓丝弦。结束时,不少农民观众拥到台上与人民的艺术家紧紧握手,表示感谢。如东爆满三场,又应观众要求加演一场。李玉茹、纪玉良在情绪振奋的演出队的配合下,把自己的拿手好戏《贵妃醉酒》、《宇宙锋》、《红娘》等奉献给观众。他们献身改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美德,受到了文化界和广大群众的称赞。


第8版()
专栏:

筹建“黄河碑林”
本报讯 集当代书法艺术名作的“黄河碑林”,开始在郑州市黄河游览区筹建。书法家舒同、陈叔亮、谢瑞阶、陈天然等任“黄河碑林”评委会负责人。目前,筹建处办公室已收到各种艺术流派的书法作品一百余件,石刻艺人正在进行选料试刻。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郑州市黄河游览区以其秀丽的景色吸引着中外游客。筹建中的“黄河碑林”不仅在国内有积极的意义,也有助于国际艺术交流。 (王继兴)(附图片)
“黄河碑林”之一,费新我书。


第8版()
专栏:文艺新书

文艺新书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获奖作品丛书》正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陆续出版。国家民委和中国作家协会曾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第一次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发奖大会。这套丛书的出版,就是为了把获奖作品推荐给广大读者,同时也便于各兄弟民族之间进行交流和互相学习借鉴。丛书共分十二分集,目前已出了《诗歌集》和《短篇小说集》。(娜佳)
△《叶君健小说选》最近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集所选大部分是作者年轻时期的作品,从他的处女作《岁暮》开始,分“被遗忘的”、“自由职业者”、“小城即事”、“庄稼人”、“希望者”五组,共选小说十五篇。(文)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玛拉沁夫小说散文选》。玛拉沁夫是蒙古族作家。这部三十万字的选集,共分两辑。第一辑为小说,第二辑为散文。选集还附有作者小传。(何嘉)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葛翠琳童话选》。葛翠琳同志是位勤奋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人物鲜明,故事生动,语言优美,具有细腻活泼的风格。这本选集反映了作者三十余年来从事童话创作的足迹。(谷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