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2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经验交流

自我教育为主,不搞大会批判、小会斗争
自我批评为主,不搞上压下攻、互相攻击
自己解决问题为主,不搞运动、揭发批判
表扬为主,对认识不足的同志不点名批评
解疙瘩求团结 除派性增党性
太原市委在首批整党单位开展教育活动,为对照检查创造条件
从2月份开始,山西省太原市首批整党单位普遍进行了一次解疙瘩求团结、消除派性残余的教育活动,为下一阶段搞好对照检查创造条件。
在太原市,由于十年动乱的影响,许多干部和群众之间有隔阂,结下了疙瘩。相当多的单位领导班子严重不团结,明争暗斗,互相拆台。这些问题如不认真解决,整党就可能走过场,一些单位还可能造成坏人整好人的严重后果。针对这种情况,太原市委决定进行一次解疙瘩求团结、消除派性残余的思想教育活动。
市委认为,这次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党内正气上升,邪气下降,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整党,使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对党组织和同志的亲切感,而不是把一些同志搞得灰溜溜的。为避免重犯过去“左”的错误,市委在教育活动中强调坚持如下原则:自我教育和互相帮助相结合,以自我教育为主,不搞大会批判、小会斗争;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以自我批评为主,不搞上压下攻,互相攻击;本单位或个人自己解决问题与领导帮助相结合,以自己解决问题为主,不搞群众运动,揭发批判;表扬和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对认识不足的同志不搞点名批评。有些问题在本单位公开场合不愿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同上级领导或有关同志个别谈;学习讨论中说过的话可以收回。此外,还明确宣布,个人的发言材料由本人支配,不入档案。这就使一些同志放下了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出现了敢讲真话、讲实话的良好气氛。许多同志说:“这次教育没有整人的架势,使人感到热乎乎的。”
太原市委在开展教育活动中还采取了几条具体措施:
联系实际学习文件。市委重新印发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解疙瘩和反对派性的论述,以及党章、《准则》和整党决定中的有关规定,要求大家联系实际学习,谈体会。
实事求是摆问题,宽以待人多责己。摆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揭露派性的危害,增强解开思想疙瘩的紧迫感。市水利局原局长和一位原副局长过去“顶”得很厉害,整党开始后,一人几次在会上旁敲侧击另一人,甚至公开点名指责;而另一人也多方收集对方的“罪证”材料。这次教育中,双方严于责己,共同总结经验教训,改变了过去长期互不搭理的状况。
开展谈心活动,沟通感情。市委提倡通过谈心活动,沟通感情,消除戒心。市机械局原党委书记和原副书记,在清查中结下了思想疙瘩,几年来一直貌合神离。他们经过多次谈心,共同总结受“左”的思想影响的教训,深挖个人主义的思想根源,思想感情亲近了。
用多种方法帮助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志。一是召开“老大难”单位的新老干部促进会,集中时间解决问题。二是重点帮助受派性影响较深、思想疙瘩较大的同志做好思想转化工作。三是对有进步的同志及时表扬鼓励。这样,就使一些人称“常有理”、“惹不起”的同志,逐步端正态度,作了自我批评。


第5版()
专栏:论坛

整党的全过程都要坚持实事求是
王 猛
党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和中指委的多次通知,从确定整党任务、方针、政策,到提出每一步要达到的要求、要注意的问题,都贯穿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上来,保证整党顺利进行。
我们广州军区各级领导班子大都是新调整的班子。但我们不能因此有任何盲目性,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了,而要高标准,严要求,下功夫摸准主要问题。结合前一段工作的实践来看,要找准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例如,在统一思想问题上,开始有些同志总以为自己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过去存在的某些疑虑也打消了,没什么了不得的问题。通过认真学习文件,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和下级党组织的批评意见,并联系部队的实际,许多同志找到了差距。例如,近几年来,部队改革军政训练、学习科学文化、培养军地两用人才,都需要添置大批设施和器材,而部队训练经费有限,这是一个矛盾。我们许多部队驻地经济比较活跃,生产门路比较广,本来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发展工副业、农副业生产。但一些同志的思想受旧的框框束缚,强调“没有先例”、“怕犯错误”,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敢干,“捧着金碗等饭吃”,使一些本来自身能创造条件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一些能搞得更好的工作也上不去。诸如此类的问题还不少。这同我们的工作有时“照抄照转”,一般号召多、具体指导帮助少是有关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精神还不够。在这次整党中,要努力克服墨守成规、四平八稳的思想作风,创造性地执行中央指示,对部队建设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也有一个坚持实事求是的问题。现在,有些同志谈到批评与自我批评,还是顾虑重重,“怕”字当头。怕什么呢?批评自己怕丢面子,批评同志怕伤和气,批评上级怕穿小鞋。而批评开展起来以后,有些同志又算起历史旧帐,或者把道听途说、主观推测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强调打消思想顾虑,切实开展严肃的尖锐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现在党内的某些不正之风,积习已深,有些同志习以为常,见惯不惊;有的出于个人得失的考虑,明知不对,也不想检查和改正。没有严肃的尖锐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很难触动这些同志的思想。当然,我们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严肃性、尖锐性,并不是说可以离开客观实际,批评越尖锐越好,而是要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要勇于揭露,不能掩掩盖盖;要提高认识,又不能说违心话。批评别人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捕风捉影;要进行深刻剖析,又不能无限上纲;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而不能操之过急,强加于人。要允许被批评者申辩,允许别人澄清事实,允许有一个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过程。这些做法,符合思想转变的规律,也是讲科学性的表现。
边整边改,要既积极又稳妥。稳妥,就是要把情况搞清楚,整改措施合情合理。特别是对复杂的问题,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不能草率从事,一哄而起。当前,有的同志对整改等待观望,态度消极,而另一些同志又存在急躁情绪,对具体情况不作具体分析,试图用刮阵风的办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实际上,刮阵风的办法达不到整改的目的,还会影响群众对整改的信心。例如,领导干部住房面积超标准的问题,有多种多样的情况,处理时就要摸清情况,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最近,我们对领导干部的住房一户一户地进行调查,对住房面积超标准的一户一户地提出处理意见,该调整的调整,该退出的退出,该增收房租的增收房租。对提出不合理要求的坚决顶住。由于处理得比较合情合理,就好落实。边整边改的实践证明,把积极与稳妥结合起来,应该改的坚决改,一时没有条件改的,也要给群众说清楚,并积极创造条件去改。
至于纯洁组织的工作,尤其是对人的处理,更要强调实事求是。只要真正做到既严肃又慎重,就一定能够做到既不漏掉一个“三种人”,又不冤枉一个好同志。
(作者为广州军区政治委员)


第5版()
专栏:言论摘编

新班子要牵“牛鼻子”
我们的领导同志,特别是新班子的同志,上任伊始,千头万绪,必须善于牵“牛鼻子”,善于调查研究。要“沉”到实际中去,同群众交朋友。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问题作为突破口,就会使工作出现破竹之势。不然,新班子,老作风,整天泡在机关里,只知道叽哩哇啦,发号施令,不要说新局面开创不了,就是老局面也维持不下去。
(原载浙江《共产党员》
1984年第4期)


第5版()
专栏:言论摘编

“挑刺不怕带好肉”
别人的批评、意见或建议,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有全面的,也有不全面的。对此,被批评者就应当象刘少奇同志说的那样,“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忍受各种误解和屈辱而毫无怨恨之心”。让人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叫“挑刺不怕带好肉”。切不可要求别人的批评必须百分之百的正确,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击报复。
(原载湖南《党的生活》1984年第5期)


第5版()
专栏:言论摘编

不要当旁观者
有些同志在学习中,只是泛泛而谈,空洞议论。有的人一议论就开无轨电车,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有的人议论别人、议论领导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惟独不谈自己如何,把自己放在旁观者位置上。这种消极的精神状态必须改变。
(原载上海《支部生活》1984年第7期)


第5版()
专栏:言论摘编

岂能坐而论道
坐而论道,也是一种官僚主义。整党中,万不可把这种恶习带进来。有的说,现在主要是学习,改是以后的事。诚然,整党学习是重要的,但学不等于坐而论道,论而不行。有的虽在那里学,但“议”是空泛的,“改”更谈不上,甚至边学边搞不正之风,岂不同整党的目的要求背道而驰?还是记住周总理的话,“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原载山东《支部生活》1984年第3期)


第5版()
专栏:编读往来

渴望看到指导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文章
为适应四化建设的要求,现在有大批中青年干部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他们如何适应新的要求,卓有成效地工作,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作为县委领导班子中的新成员,渴望从报上看到这方面的指导文章。 中共河北成安县委副书记 郝泽民


第5版()
专栏:编读往来

建议介绍各地的好经验好办法
整党为全国人民所关注。怎样把整党搞好,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各地都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办法,希望能经常加以介绍,以推动整党的深入开展。
河北省隆尧师范 李智文
这个意见好。在4月17日“经验交流”专栏中,我们刊登了辽宁的《重看〈入党志愿书〉》,今天又发表了山西太原市的《解疙瘩求团结,除派性增党性》。希望各地同志向我们推荐这方面的稿件。
——编 者


第5版()
专栏:编读往来

希望把“言论摘编”办得更好
“党的生活”专版上的“言论摘编”,文章短小精悍,思想性强,读来很受启发,耐人寻味。希望你们坚持办好这一栏目。
江苏扬州武警支队 李 岩


第5版()
专栏:新风赞

一封求援信 三日之内有回音
几位县干部 当场拍板解民忧
这几年,我学了培育银耳的技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传达后,我搭了两个伴,租了三十多间房子,想办个一年能收入几十万元的银耳培育场。一来增加个人收入,二来也为乡亲们闯条致富的路。可是一合计,有好多问题解决不了,象加温用的煤、添置设备和原料的资金都没处去弄。这下我可犯了愁,一急就给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写了一封求援信。想不到,3月10日寄走信,13日上午县委书记就专程赶了四十多里地来看我。一道来的还有县农业银行行长、社队企业局局长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县委书记详细地询问了我们育银耳的前前后后,给我们讲解了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关条文,并鼓励我们科学致富、勤劳致富。他还和其他几位领导当场商定给我们解决六千元的贷款,五吨优质煤和产品推销等问题。县委书记帮我们搬掉了“挡头”,我们奔富裕路的劲头更足啦!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想想往后的富日子,我们打心眼里感激党,欢迎这样好的县委书记。
河北深县刘屯乡 董红传


第5版()
专栏:正气篇

白首红心
在评弹之乡苏州,许多人都夸年近花甲的评弹作家邱肖鹏为发展评弹艺术立了新功。近七年来,邱肖鹏连续写了七个现代题材的剧本。陈云同志在《出人、出书、走正路》一文中,曾经谈到过他。今年2月,陈云同志得知他正在编写新书,又写信给他予以热情鼓励。
邱肖鹏的创作日志表明,他走的是一条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出人、出书的正路。请看粉碎“四人帮”后的那一年吧!他为了揭露“四人帮”的爪牙残酷迫害老干部和知识分子的罪行,曾饱含热泪,奋笔疾书《白衣血冤》一书。上演后,场场客满,仅苏州市区每六人中就有一人听了这部书。现在一谈起当时的演出场面,有的听众还说:“演员在台上流泪唱,我们在台下流泪听。”1978年至1979年,邱肖鹏等同志从生活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对乔装打扮、钻进领导层中的“帮派”人物极为不满,就废寝忘食创作了《老鸦司令》和《机关算尽》两部书,对他们的种种卑劣行径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揭露。不少听众反映,这两部书“听了过瘾,受益很深”。
前几年,他看到一些人走上邪路,就运用评弹“说、噱、弹、唱”的艺术特点,采取歌颂与鞭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大胆创作了《老子、折子、孝子》《裙带遗风》《遗产风波》三个中篇。其中《老子、折子、孝子》,除被兄弟评弹团广为演出外,也被上海等地滑稽剧团移植过去。
近两年来,邱肖鹏在中共苏州市委的支持下,带领两名创作人员,花了一年零九个月时间,三下上海、广州、深圳海关,开了四十多个调查会,访问了数百人,创作了一部三十万字、十五回的长篇新作《九龙口》。这部歌颂党的对外开放政策、揭露严重经济犯罪行为的长篇上演后,受到广大听众的好评。《九龙口》分别获得江苏省和苏州市的剧本奖、创作奖和演出奖。
邱肖鹏从事评弹演出和创作已有四十多年。1980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任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并被推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苏州市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长。在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他在继续向前奋进。
本报记者 张振国


第5版()
专栏:剖析与思考

发生在调整班子的时候
编者按:这篇报道提出的问题引人深思。调整领导班子、建设第三梯队与清理“三种人”,应同时抓紧进行。对干扰和破坏调整领导班子工作的人,必须予以严肃处理。
今年1月20日,中共江苏省盐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就苏克连等人在调整领导班子中严重违法乱纪一案发出通报。
苏克连等人究竟干了些什么?话得从1982年发生的事情说起。这年11月23日,盐城县纺织公司党委召开会议,讨论县棉织厂领导班子的调整问题,并委托纺织公司党委委员、棉织厂党支部书记苏克连对戴湘俊进行考察。
苏克连早就想提拔戴湘俊。1982年7月,他把戴湘俊从县纺织公司要到自己身边,掌握了全厂生产和供销的实权。为了让戴湘俊担任副厂长,苏克连掩盖事实真相,包庇戴在“文革”中所犯的严重错误,竟在考察材料上写道:“经调查…未发现政治性问题。”纺织公司党委要苏克连再和该厂政工组长陈步庆一道,找了解戴湘俊等人情况的城郊供销社副主任陈锡林同志调查核实。同年12月7日,苏克连找到陈锡林,陈锡林当即回答:戴湘俊是打人凶手。苏克连再三为戴湘俊说情开脱。当时在场的城郊供销社党支部书记魏振安也帮腔说:“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做点好事算了。”此后,苏克连又几次到陈锡林的家里,拜托陈的爱人,请他们夫妻对戴湘俊“高抬贵手”。
1982年12月14日,陈锡林如实写了证明材料,请人交给魏振安转苏克连。苏克连觉得材料不合胃口,竟然又和魏振安一起去把反映真实情况的“笔录”退给陈锡林,硬逼他重写一份。
苏克连、魏振安说情、威逼都未成功,又想在饭桌上软化陈锡林同志。他们认为,盐城镇党委组织科长刘必鉴是管陈锡林的,由刘必鉴出面,约陈锡林吃饭,陈锡林不会拒绝。1982年12月24日中午,苏克连以刘必鉴的名义,花掉公款四十五元在盐城竹林饭店设宴招待陈锡林,作陪的还有魏振安、戴湘俊等人。散席后,戴湘俊对盐城镇文峰办事处党支部书记说:“请书记和陈锡林同志谈一下,劝他为我写一份笔录。”
在刘必鉴等人催逼下,陈锡林把原“笔录”中反映戴湘俊对他“拳打脚踢,绳捆索绑,直至吊上屋梁”等话,改为在“精神上肉体上受到严重摧残,以致被打成伤残”。魏看后仍不满意,劝陈“人情做到底”,“再改写一下”。此时,陈锡林怒火满腔,说:“你是支部书记,要讲党的原则,我据实反映情况,你无权干涉。”苏克连还不死心,指使戴湘俊将笔录拿去请刘必鉴等人继续做陈锡林的工作。刘必鉴再次劝陈锡林改写笔录,同样遭到陈锡林同志拒绝。
他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1982年12月27日晚上10点多钟,苏克连和戴湘俊的妻子一起赶到陈锡林家,送来名烟2条、好酒3斤、麦乳精两袋、罐头两瓶。陈锡林并没有被这些东西迷住眼睛,第二天一早,他就把这些“礼品”交给组织,怒不可遏地揭发了他们的丑恶活动,要求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查处。
苏克连、魏振安等人为什么不择手段地企图将戴湘俊塞进领导班子呢?原来,在“文革”期间,苏克连、魏振安、戴湘俊曾纠集一起,直接参与了对一些干部的迫害。苏克连在“文革”开始时是盐城镇人武部的一名干事,1968年5月担任盐城县武斗副指挥。1971年4月至1972年初,戴湘俊追随苏克连、魏振安,在“学习班”里积极充当打手,先后打过5个人,致使一些干部伤残。共同的利害关系使他们抱成一团,并伺机窃取更大的权力。
身为盐城镇党委组织科长的刘必鉴,为了感激戴湘俊给他买过紧俏商品,便践踏党的原则,为提拔戴湘俊费尽心机。
盐城市郊区纪委和城区纪委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反复调查,终于查清了苏克连、魏振安、戴湘俊等人违法乱纪的严重问题。1983年12月30日,中共盐城市郊区区委和城区区委决定,给予苏克连、魏振安开除党籍的处分;给予戴湘俊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并建议行政上给予留用察看一年的处分;给予刘必鉴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
党和人民及时打破了苏克连等人的迷梦。这件事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在建设第三梯队、调整领导班子的时候,你们那儿的情况究竟如何?
(江苏《党的生活》供稿)


第5版()
专栏:图片新闻

河北省石家庄棉纺三厂清洁工、优秀共产党员刘俊田(图右),坚持每天多上班三个小时,为本厂修理旧纱管、毛刷等,九年来共献工时一万二千多个,修旧利废价值达九万余元。他在工余时间,还义务为职工修鞋。
秦 一 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