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域外散记

内罗毕速写
马世琨
将内罗毕誉为“非洲的伦敦”之说我早有所闻,对这座东非名城也因此格外神往。但当我身临其境后,发现上述类比并不确切。内罗毕有其独特的风韵。
就说市容。伦敦是以建筑物低矮和长久不改旧观为特色。内罗毕却是高楼林立,气派非凡,而城市的巨变主要发生在国家独立以后的二十年。随便问问当地人,他们会告诉你,十八层的希尔顿饭店建于1968年,二十八层的肯雅塔会议中心1972年揭幕,十八层的东非保险公司大厦1982年竣工,二十四层的政府办公大楼新近落成……独立前,四五层高的楼房就可称为“大厦”。如今,它们早已失去当年的威仪,谦恭地侍立于那些庞然大物之旁。市区内,不少大楼正在施工,以几天一层的速度节节升高。
就整体而言,内罗毕的高层建筑具有现代派风格。但式样却各各标新立异,争奇斗胜,无一雷同。它们或如耸立云表的古塔,或似刚破土而出的蘑菇;仿佛雕镂精细的圆柱笔筒,宛若光华熠熠的多棱明镜;有的作凌空欲飞之势,有的呈落地生根之态。色彩也有雪白、米黄、淡蓝、浅灰、褐红、褐黑之分。尽管它们各抱地势,高低错落,七彩纷呈,却给人以和谐统一的美感。
在马赛族语中,内罗毕是“凉爽之地”的意思。这里的气候确也名副其实。最热时气温超不过二十七摄氏度,最冷时不低于十二度。外国旅游者似乎得知此时此地正值热季,大都短衫薄裙,衣着单薄。久居此间的人大概没有多少季节的概念,总也离不开深色的外套,早晚时分,有人还穿毛衣。晚饭后步上旅馆的楼顶阳台,不一会便觉寒气袭人。此地3月,相当于我国的仲夏。由此往北一百四十公里便是赤道。内罗毕海拔一千七百米的地势,竟使赤道也失却了它独具的威力。“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感受到高原气候的特色,使我领悟了这一千古名句包含的科学道理。
内罗毕的商品是充盈的。然而,要在此买把雨伞却非易事。据说因为这物件在该市毫无用武之地。内罗毕年降雨量在一千毫米左右,而且一年中有两个雨季,雨倾如注的景观并不罕见。但奇妙的是,这里的雨大都下在深夜。当夜幕隐去,黎明降临,迎接人们的是碧空丽日,清新爽润的空气和娇红嫩翠的花木。住在此地的人极少看到阴天,更没法想象伦敦常见的沉沉阴霾和弥天大雾。
与许多非洲城市不同,内罗毕没有界限分明的白人区、亚洲人区和黑人区。市政建设的疾速脚步早已踏平了旧日殖民主义的烙印。然而,贫富差别是明显的。离市中心不远,可以看到一座座别墅式的花园洋房;再向外,是一幢幢公寓式的楼房住宅;在市郊,一排排低矮房舍的铁皮顶盖,在夕阳下闪闪刺目。金钱和地位,决定着谁是这些房屋的主人。
有这样一种说法:内罗毕不仅属于肯尼亚,也是属于世界的。内罗毕算得上是座国际性城市。联合国下属机关、许多国际组织和金融商业机构大都在这里设有办事处。在随处可见的街头书摊上,小贩们高声叫卖两三天前刚在伦敦、巴黎和纽约出版的刊物。数十条国际航线,载来了世界各国的游客,也带来了数目可观的外汇以及形形色色的文化风俗、生活方式和种种信息。
今日内罗毕,以它近百万的人口,六百九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和雄浑繁华,已跻身于非洲和世界名城之列。但它还很年轻。1905年,当它被选为国家的首都时,还是个无名小镇。1963年肯尼亚独立之际,它也仅拥有二十五万人口。此地没有多少名胜古迹,也就很少历史重负。它在发展途程中因此可以步履轻捷,一往直前。在过去短短的二十年里,它已变成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及国内外交通枢纽。在这里,可以触摸到肯尼亚强有力的脉搏,听到它稳步前进的足音。登高远眺,但见高楼、厂房、民宅、花树,高高低低,错错落落,一直伸延到蓝天白云深处。
我深知,只有用浓墨重彩、大笔挥洒,方能描绘出内罗毕的风貌和神韵。可惜我来去匆匆,又乏笔力,只能粗粗为它勾一幅速写,聊记此行。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夏威夷大岛剪影
李景卫
夏威夷群岛由大小一百多个岛屿、礁石和浅滩组成,宛似一颗颗晶莹的珍珠点缀在太平洋的万顷碧波之中。其中的夏威夷本岛与其它岛屿相比,更象一朵最艳丽的鲜花,鹤立于百花丛中。它是整个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又叫“大岛”;由于岛上火山多,又称“火山岛”;岛上满山遍野都生长着胡姬花,人们也叫它“胡姬岛”。
大岛就象一座美丽的自然林园,四时草长青,无树不着花。飞机刚飞到东部的希洛镇上空,美景就呈现在眼前。整个希洛镇树裹云遮,若隐若现。当飞机徐徐降落在希洛机场时,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跑道内侧的叶子花伸出红、白、黄、蓝、紫等各色花团锦簇的枝条,迎风起舞,婀娜多姿,令人怡然陶醉。
从希洛镇驱车,沿着蜿蜒的公路来到凯姆海滩。举目望去,整个海滩宛如一条黑色的巨龙,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一道道乌光,与翻滚起伏的白色海浪相映成趣。
离凯姆海滩继续前行,驶进一片火山岩石之中,似一叶小舟航行在一望无垠的黑色海洋里。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行驶,然后来到基拉韦厄火山口。数十亩大的火山口里,云雾升腾,气势磅礴。火山口中部的巨大圆形洞口,人称哈雷冒冒火山口。洞口内冒出的袅袅白烟,散发出浓烈的硫磺味,令人难以忍受。为了使远道而来的游客都能观赏到火山喷发的情景,夏威夷国家火山公园专门修建了一个电影厅,为游客放映历次火山大喷发的纪录片。
来到大岛的南部,游人不免要到卡来角一睹风光。这是夏威夷岛的最南端,也是美国在地理位置上的最南端。考古学家认为,第一批波利尼西亚移民中的一部分可能就是从这个角登陆的。
站在角的顶端眺望大海,近处波涛滚滚,慑人心魄;远处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傍晚时分,卡来角就象一条伸到大洋里的舌头,沐浴在一片斜晖里,嬉弄着碧蓝的海上的粼粼金波。
沿着希洛以北的路线游览,在离希洛镇二十五公里处,游人被巨大的轰鸣声吸引住。走下汽车,踏上一条两旁花草丛生、修竹依依的幽径,顺着发出响声的方向走去。仰望远处,只见一道悬瀑如银河倒挂,泻落九天。这就是岛上著名的阿卡卡瀑布。它自高高的山腰飞奔而下,飞珠溅玉,给周围的青山平添了无限神韵。
离开阿卡卡瀑布,又沿环岛公路继续向前行驶。凭窗眺望西南方向,海拔四千二百多米高的冒纳开亚火山便映入眼帘,它破浪而出,直刺云天,是世界上最高的岛屿火山。山顶白云缭绕,似缕缕轻纱飘拂,把整个火山装扮得象身着新婚礼服的少女,娇态可掬,令人倾倒。云丝瞬息万变,时疏时密,使冒纳开亚火山的丰姿忽隐忽现,仿佛这妙龄少女在故意遮遮掩掩,逗人情思。
一路上秀丽动人的风景把人们不知不觉地带到了西岸的马胡科纳镇。该镇以拥有最好的深海钓鱼区之一而名扬于世。每年7、8月间,这里都要举行一次国际性的钓鱼比赛。马胡科纳也是迷人的花城、露天画廊城和豪华的旅馆胜地。
从马胡科纳乘车直奔希洛,沿途景色变化无穷,一会儿是青翠不绝的蔗林,一会儿是郁郁葱葱的咖啡园,刚刚经过遍布仙人掌的沙丘,忽然又遇到不见尽头的火山熔岩,接着又是碧绿蜿蜒的山峦,奇观异景层出不穷,令人叹为观止。
大岛,美丽的岛。它给人以美的感觉和美的享受。它给人留下无穷的美的回味。


第7版()
专栏:

一面光荣的星条旗
陈诗信
一走进华盛顿美国国家博物馆的大门,迎面可以看到:帷幕徐徐升起,伴着庄严的乐曲,在晨曦中显现出一面长十点二米、宽九米的星条旗。这面旗帜虽然颜色已经褪淡、斑驳遍布、多处补缀,但仍然深深激起人们的缅怀和敬意。
这是一面有着光荣殊勋的星条旗。在1812—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中,它曾高高飘扬在切萨皮克湾巴尔的摩港口的麦克亨利要塞上空,鼓舞美国人民为独立自由而战斗。1814年8月24日英军火烧华盛顿时,它又傲视了那浓烟烈火,成为殖民者罪行的见证。而当英军撤回军舰,把矛头转向巴尔的摩时,它便首当其冲,成为英军炮火的目标。然而,它没有倒下去,仍然挺立、飘扬,终于看到了英军登陆部队指挥官罗斯被击毙和入侵者的溃败……它是历史的见证,它无声地告诉观众:那次被历史学家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的胜利确实来之不易呀!
迎着曙光,沐浴着战火,飘扬在麦克亨利要塞上空的这面星条旗,给一位目击者带来了创作灵感。登上英舰谈判释放人质的律师和诗人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在一个旧信封的背面写下了这个壮观场面的赞美诗:“透过一线曙光,人们发出欢呼的声浪,星条旗冒着一夜炮火,依然迎风飘扬……”不久这首诗就被填进一首广为传唱的曲子里,并得到人们喜爱,1931年3月3日被国会定为美国国歌。
如果仔细看,这面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的星条旗与现在通常所见的星条旗不一样:它有十五颗星(有一颗已经失去,现在只留下一块补丁),十五条横道。为什么?这就要牵涉到美国国旗随着美国历史的发展而有过多次修改。
最早作为代表北美殖民地反英斗争的旗帜,是《独立宣言》发表前七个月的1775年12月3日升起的。它有十三条横道,标志十三块英国殖民地联合。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左上角仍保留了英国国旗上的米字。1776年6月14日的大陆会议上,通过用十三颗星和十三条横道作为国旗。现在,每年的这一天是美国的国旗日。
在1794年的国会上,因为佛蒙特与肯塔基两州加入合众国,决定将星条旗上的星星和横条各增加两个。这就是麦克亨利要塞上空那幅光荣旗帜式样的来历。随着美国疆土的扩张,一州用一星一条作代表已经无法应付。于是,1818年国会通过红白相间的十三条横道永不改变,以纪念美国最早的十三个州,以后凡增加一个州,国旗上就相应增加一颗白星。1959年8月,夏威夷成为美国的第五十州,至此美国国旗上共有五十颗星。
美国人民在建国初期为争取独立、自由而进行的英勇斗争,曾经赢得各国人民的尊敬。那面曾在麦克亨利要塞上空飘扬的星条旗,则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象征。(附图片)
陈列在华盛顿美国国家博物馆的、曾经飘扬在麦克亨利要塞上空的星条旗


第7版()
专栏:

被盗名画复得记
吴德融
1983年11月5日晚8点,一辆拉达牌汽车和一辆菲亚特牌汽车驶抵布达佩斯英雄广场。三个,也许是五个人走出车子,转眼消失在国家美术馆山墙的阴影里。他们借着昏暗的灯光,攀附着一个建筑脚手架,爬到美术馆的第二层,熟练地用刀具切开未加铁栏的玻璃窗,一个跟着一个跨了进去。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扛着一只装着东西的麻袋,照原路蹑手蹑脚地回到停车地点。
半夜过后不久,美术馆警卫照例巡逻各个陈列室。走过原来陈列七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的地方时,他吓呆了,拉斐尔(1483—1520)的《埃斯特哈兹的圣母》和《一个年轻男子的画像》等七幅稀世珍品不见了。
十分钟后,匈牙利刑事警察来到现场,并同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警察中心,以及意大利、联邦德国和邻近国家的警方取得联系,当夜立即开始大规模的国际侦缉。在现场,起先只找到三个鞋印,后来才发现一把作案人忘记带走的螺丝起子,上面印有“美国派拉拿PV68SQ”字样。经国际警察中心鉴定,这把起子的部件是美国制造,在意大利组装的。
于是,警方加紧调查。11月10日,根据一个居民的报告,在布达佩斯南部一条排水渠里发现了装画框的麻袋。袋上印有意大利工厂的标记。另外在一条画框边上发现一个模糊的指印。这在意大利可以得到验证。
11日,又一个居民向警察局报告,他的女儿卡塔琳失踪了。12月6日找到了她。原来,她是一个同谋犯,慑于法制,作了坦白交代。九天后,另两个同谋犯科瓦奇和劳法埃被捉拿归案。他们供认把拉斐尔的画埋在布达佩斯南面的特莱科埃林特镇外一块地底下。这幅画立即被警方取回。
经过审讯,案情大致搞清了。原来,此案主犯是意大利人伊罗尼和斯切安迪,二人都是在逃犯,去年10月4日伪装旅游者来到布达佩斯。数天后,他们与其他三个意大利盗贼头子莫里尼、帕尔梅赛和英成迪结成一伙,一面选择美术馆为作案目标,一面物色当地的同谋者。
他们在“渔人堡”跳“迪斯科”时,结识了十六岁的匈牙利姑娘卡塔琳,并利用她勾上另外两个匈牙利人——走私货贩子劳法埃和无业青年科瓦奇。他们对这三个匈牙利人说,如盗得名画,每人可得一万美元。经过几次密谋,他们终于动手了。
罪犯们作案后,立即把赃物带回租用的住宅,将油画从框架上脱下,又把空框架塞进麻袋,由科瓦奇扔进铁链大桥附近的多瑙河。三个匈牙利同谋者保留一幅拉斐尔的《一个年轻男子的画像》作为抵押品。其他六幅名画由莫里尼、帕尔梅赛和英成迪开一辆菲亚特牌汽车南下,通过匈南边界出境,伊罗尼和斯切安迪二人乘火车从西北部的匈奥边界进入奥地利。
根据对三名匈牙利人审讯的结果,意大利警方也立即采取行动,在今年1月逮捕了莫里尼、英成迪和帕尔梅赛这三名意大利罪犯。
被盗名画一直追踪到了希腊。意大利警方说,莫里尼诡称已将名画交给了希腊大工业资本家莫斯柯克拉特斯。希腊警察局派人搜查了他开办的食油工厂,但一无所获。这位亿万富翁是雅典一个艺术画廊的老板之一。
1月20日凌晨4点,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北岸小城埃伊昂警察局的电话铃响了。一个神秘的匿名者在电话中说,他已把六幅名画带到了该城圣玛丽娅教堂的院子里了。警方立即赶到教堂搜查,找了五个小时,找遍每个角落,毫无踪迹。后来在院子围墙脚下的一个灌木丛里终于找着了一个绿色的公文箱。六幅名画就藏在这里面。
1月24日,希腊公安部大楼举行了交接仪式,把六幅名画交付给匈牙利。这些艺术珍品终于完璧归赵了。
然而,案件还没有完全了结:两个最危险的罪犯尚未逮捕归案;谁是打匿名电话的人尚待查明。侦查工作正继续进行。(附图片)
匈牙利国家美术馆人员正在检查收回的名画


第7版()
专栏:世界艺苑

卜劳恩的幽默艺术
方成
倘有人问,哪一位外国漫画家是我们最熟悉的?我想很多人都会说:卜劳恩。几十年来,这位举世知名的出色画家以其传世佳作——连环漫画《父与子》获得各国读者喜爱。我国的报纸书刊不断介绍他的作品,并出过他的画集。他的画寓意深刻,主题明确,线条清晰,情节感人,不需文字解说,令人一看就懂,又十分有趣,谁能不爱呢?
感谢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有关部门和卜劳恩的亲密伴侣玛丽加尔德·克伦比丝,把这位著名画家的佳作原稿运至我国展览,使我们得以更好地欣赏他的艺术,加深对画家的了解。
卜劳恩是德国人,原名埃里希·奥塞尔。他于一九○三年三月十八日出生在福格兰特山区,青年时当过几年钳工,就学于著名绘画学院,后因从事反法西斯活动被禁止画政治性的讽刺画,不得不改名换姓,在他名字之后加上他出生山区首府卜劳恩市的名字作为笔名,即埃·奥·卜劳恩。一九三四年开始创作长篇连环漫画《父与子》,在《柏林画报》上发表,从而一举成名。但他的反法西斯活动并未停止,终于在一九四四年法西斯政权覆灭前夕被捕入狱牺牲,终年四十一岁。
从《父与子》能看出,卜劳恩是个正直的进步的艺术家。这部作品表现父子日常生活上的和一些虚构的趣事,而反映的是一般劳动者的思想感情,生动感人,自然会受到读者的喜爱。画中借用父子二人由于年龄、性格、地位之间,以及和其他人物间的种种矛盾产生的滑稽情节,深刻描绘了世俗人情,抒发作者喜怒爱憎之情,使人在笑声中激起共鸣。作品熟练地掌握了奇巧的幽默艺术手法,并善于运用俏劲的线条来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他用笔洗练,人物表情、动态传神,在连环漫画中堪称上品,博得各国艺术家的高度赞扬,成为全球雅俗共赏的艺术财富。
逃子归来  埃·奥·卜劳恩作(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在木帆船上练兵
宋学春
在各式军舰推陈出新、航海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联邦德国却保留了一艘已服役二十五年多的三桅木帆船,专门用来训练海军军事学校的学员。这艘船名叫戈尔希·福克,船长八十米,除一台辅助柴油机外没有任何机器。天气好的时候,船的时速可达十七海里,超过有些蒸汽机船的速度。从1958年8月下水以来,这艘船航行了七十次,行程三十五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十六圈),1977年曾经受十万马力飓风的考验。有八千五百名军事学校学员在船上受过训。
学员们在木帆船上操练,生活是相当艰苦的。每次出海训练的一百二十多名学员睡在拥挤不堪的吊床上,早六点起床后立即把吊床叠好放在一块。他们对船上的一切,包括每根船缆、每个绳结都要了如指掌,要成千次地练习抓握、操纵的手法及技巧。二十三块船帆,每块一百多斤重,都要用人力挂到四十五米高的桅杆上。一天干下来个个累得筋疲力尽。但学员们认为:在三桅船上训练,对于培养集体精神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是大有好处的。
联邦德国的这艘三桅练兵船到过世界许多国家,对二百个海港进行了友好访问,还参加过十三次国际赛船会,六次获第一名。
三桅船扬帆出海(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