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编者的话:河北省栾城县柳林屯乡的这一组报道,值得做农村工作的同志读一读。在一个过去只种粮植棉的普通平原乡村,当农民放开手脚后,竟能闯出这么多路子(实际不只十条)。全国哪个乡哪个村,不能因地制宜地找出自己致富之道呢?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广大农民中蕴藏着极大的求富积极性,只要认真落实政策,关心、支持他们的正当营生,他们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还应该说明的,这十户不仅是致富的带头人,还是“爱国团结守法文明户”。
安磨盘锅做豆腐
故意村做豆腐的历史,少说也有七八十年。在那“割尾巴”成风的年月,拆锅卸磨,谁也不敢干这营生了。近两年,农村政策落实,人心大定,郭振海家又安磨盘锅,干起了做豆腐的生意。
郭振海的生意经归结为四句话:保证质量,注意信誉,薄利多销,送货上门。他家做的豆腐又白又净,软硬适度,从不把苦涩糊脏的豆腐拿出门卖。他同一些机关、工厂、医院订了长期销售合同,风雨无阻,保证天天送货上门。尽管每斤豆腐只赚二分钱的薄利,天长日久,积少成多,一年获利也有一千四五百元。


第5版()
专栏:

刘春辉夫妇在庭院养兔
刘春辉夫妇在自家庭院里,搭起四座双层兔笼,从集上买回一批种兔。他俩认真学习养兔的科学知识,给每只兔建立卡片,仔细观察兔子的生活规律,摸索出一套防治兔病的经验。经过半年的精心饲养,已卖出成兔120多只,最近又扩大了饲养头数。兔多粪多,上到棉花地里,又促进棉花增产。去年人均收入过千元。
(附图片)


第5版()
专栏:

邢吉同父子做的水泥制品
平原人家修房盖屋,缺木短料。邢吉同看在眼里,算计在心间:办个水泥制品厂,利民又利己!1978年,他带着三个儿子,在自家庭院办起了水泥制品厂,做檐檩、门窗、长几案,刻龙雕凤,外涂彩漆,比木制品还漂亮、耐用,生意一年比一年兴隆。开头,他们把产品拉到十几里外的集镇上吆喝着卖,如今方圆几十里的群众登门订货,一家人日夜加班,还忙不过来。一提起“老邢家的水泥制品”,没有一家用户不伸起大拇指夸好的。
要问老邢家的水泥制品有哪些优点?他们说:一是要订啥就做啥,货真价实;二是可以先试用后付款;三是节省木料,经济耐用。平日用木料做一条长几案,得花四五十元,用老邢家的油漆水泥几案,便宜二十多元。谁家不想试用这新产品呢!
(附图片)


第5版()
专栏:

闲地变成摇钱树
家家要种树,何处觅苗圃?
村头有一块五亩左右的闲地,长些半死不活的椿树苗,谁都看不上眼。分管多种经营的村干部刘忠孝看着动心了:俺要是承包下来,说不定能挖金出银哩。
他与另一户社员合伙承包了。两亩地种棉花,剩下那三亩,他们把椿树苗贴着地面砍去主干,就地培土施肥上水,没过几天,从旁边长出新枝,“憋”足劲直往上窜,长势十分喜人。今年春天,植树造林的季节到来。他们挖了几捆椿树苗到集上试着卖,一棵收入三角、四角多,当场被争购一空。地里还长着一万多棵苗,少说也能挣三千多元。


第5版()
专栏:

自办农机具维修店
陈天旱家住在公路旁。他看到赶集的农民自行车坏了没处修,个体户的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等坏了,因为不能及时修理,影响生产。天旱曾在大队当过机手,拖拉机、柴油机全开过。他想:如果办一个维修店,正好利用自己的技术,为大家服务。1982年底,天旱就在公路旁边建立了一个电汽焊、自行车、农机具维修店。
农忙季节一到,这个维修店可解决了大问题。原先农机具坏了要搬运到县城去修,如今只要说一声“请”,不论多远,天旱都亲自登门修理,而且收费合理。去年,天旱一家办的维修店获利1,700元。


第5版()
专栏:

许小兰和他的货车
许小兰原先在部队当过驾驶员。复员回乡后,于去年8月自购一辆“潍坊130”货车,领取了机动车驾驶证,交了保险金,向有关单位交了养路费、管理费和税金。半年多来,他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坚持出车拉货,给乡亲们带来极大便利。
(附图片)


第5版()
专栏:

为发展笼养鸡群备料
刘小藕听农业科技干部介绍,养蚯蚓是个来钱的好门路,他动了心。回家同老伴商量,老伴不理解。他说:科技干部给俺传来了经,科技书上也讲的明白,养蚯蚓,花成本少,费力不大,效益高,可以入药,可以喂鸡。老伴一听“可以喂鸡”,就同意了。现在家里、村里的鸡都实行“笼养”,最需要添加活食。多养蚯蚓,拌合成饲料来喂鸡,鸡多,蛋多,收入就多了。
老两口在庭院里挖了六个长方池,花了120元钱买砖砌上,又花了50元买来蚯蚓种(“大平二号”良种)放进发酵的草料堆里,冬天搭上个塑料棚。冬去春来,池里的蚯蚓繁殖很快。刘小藕老两口盘算着:今后“笼养”鸡群可以发展得更快了。


第5版()
专栏:

养鸡攒钱买上拖拉机
格五子,原先在公社卫生院当合同工,1981年他辞了合同工回家养鸡。邻里乡亲为他惋惜:放下清闲工作钻鸡窝,哪见过养鸡发财的!
格五子自有心计,没有动摇。他买来《养鸡五百天》、《鸡瘟防治》等科技书籍,用心钻研,坚持科学喂养。头年,一群雏鸡成活了,产蛋率达到95%以上。第二年,全村鸡瘟流行,鸡大量死亡,而格五子家的150只鸡却都安然无恙。他平日注意配好饲料,控制鸡窝的光照和温度,冬季蛋鸡产蛋率也达到60%以上。他很讲究鸡种的更新换代,老母鸡一般不过两年就淘汰,另换良种母鸡。
三年过去了。格五子把养鸡和种地的收入积攒起来,用5,000多元买了一台十二马力的拖拉机,又跑开了运输。
马世杰 李宪涛 刘谦 黄桥雪文 本报记者 王景仁摄影


第5版()
专栏:

党员带头承包大砖窑
柳林屯东边有一座大砖窑,去年承包户因经营亏损,退出不干了。今年村里没人敢再承包。
老党员程保庆要求承包,他说:眼下村村户户盖新房,补旧屋,急需砖块上墙,要赶快开窑。承包合同签定后,程保庆已做好投产计划,预定了煤,请了帮工。他信心十足地说:苦干一年就把本收回来,还能赚一笔钱。


第5版()
专栏:

养蜂酿蜜积资金
郭志中是个养蜂行家。他有一句行话:追花夺蜜,莫失良机。每年冬天,他离开寒风飕飕的家乡,携蜂乘车南下到四川省广汉县放蜂,赶上当地的蚕豆花和油菜花花期,并同供销社挂上钩,就地割蜜,就地销售。清明节前,离川北返,途经河南,赶上采洋
槐花。五月回河北巨鹿县,采枸杞
子花。六月奔赞皇县,采荆条花。
七月回到家,再赶一次棉花花期。一年赶六个花期,比当地一般养蜂户多抢两三个花期。人勤蜂更勤,蜜多财源济。老郭靠养蜂,日子越过越景气,买农具、化肥,养猪积粪培地力。去年粮食亩产一千四百多斤,棉花亩产二百一十斤,他家平地盖起十间砖瓦房,还买了一台小型拖拉机。


第5版()
专栏:

柳林觅富
本报记者 黄际昌
从柳林屯的乡村大道放眼望去,四面都是平原。几代柳林人,全仗几亩“蒙金土”种粮植棉,养家糊口。土地,成了他们的“保险公司”。人不离土,就能活下去。近两年,振兴农业的政策步步落实,农民在责任田里当家理财,干劲十足。去年一年,全乡粮食平均亩产1,320斤,棉花平均亩产142斤。人均收入400元,比1978年翻了两番。大家欢天喜地,在粮囤棉堆上美美地睡了一冬安生觉。
大地回春,心计多的农民开始盘算新招数:粮已过千,棉已超百,今后光守着两亩半地,就能长期过上好日子?夏凉村的农民算过一笔账:全村劳力640多个,种地5,500多亩,全年农业(主要是粮棉生产)总用工129,000多个,加上节日休息、投亲访友和家务劳动用工,一年可余51,500多个工,等于剩余180多个劳力,占全村劳力总数的28%以上。故意、北屯、柳林几个村约有50%的壮劳力“等活干”!不改变“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中国经济不能大变样。眼下,柳林屯正面临这个尖锐的问题:光仗着几亩地开“保险公司”不够了,要赶紧寻觅“双保险”的出路。
其实,心眼活、消息灵的人,早已摸路子了。乡干部告诉我,城廊村有个老头,外号叫“糖瓜王”,四十多年前就学会了熬糖,公私合营后歇火不干了。四年前,他又同老伴、儿子在小屋里悄悄地炒瓜子,做纸包糖,先送给邻居亲友尝新;之后,小心翼翼地在院子里支起锅灶,干了一阵,平安无事,他就把糖摊子摆到门外、村头吆喝开来。顾客都夸他炒的瓜子香,做的糖又甜又便宜。他索性推起货车赶大集,见大市面去。今年春节在栾城集上,他一晌卖掉11口袋炒瓜子。买家一路吃一路称赞。他不再敲锣吆喝,名声已经外扬。许多小摊贩堵住他的家门,要求
“批发”瓜子和糖。他一家人农忙下地,农闲做糖和炒瓜子的营生,做到了两不误,“双保险”。
象“糖瓜王”这样悄悄探路的人家,柳林十个村,哪村都有三五家、十来家。“糖瓜王”讲起生意经,头头是道;可谁要是向他探问一月能挣多少钱,他就闷不吱声,或变着法儿跟你弯弯绕。怎么怪得了他哟,那乱“砍”乱“堵”的年月,把他吓坏了。
故意村有个养蜂户却不怕亮富。户主叫郭志中,他多年养蜂走南闯北,见过大世面。他说,躲躲闪闪干什么,我相信党的富民政策不会变。他对我们说,我靠养蜂起家,往后还想在村里承包加工面粉生意,兼做蜂蜜糕点,就地取材,种、养、加一条龙,对国家、集体和自己都有利。
我们住进柳林屯的日子里,乡、村干部正在同群众学习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讨论如何广开生产门路,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会做豆腐的做豆腐,会木工活的开动了电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在北屯党员魏吉成家吃“派饭”时,他一口气就数出种、养、加30多条门路,全是就地取材,不离乡土就能来钱的。不过,眼下绝大多数农户还是热土难离,暂时还要留下几亩“蒙金土”,怕万一新的营生不济,好有条退路。
我们走村串乡,发现一些重点户、专业户主又喜又愁。喜的是走出了新路子;愁的是营生做大了,一家人力不够用,忙里忙外顾不过来。我们试问过:可不可联合信得过的亲友干?他们摇头:人心隔肚皮,几家人合伙起了矛盾咋收场?
这种疑虑是有缘由的。往日那种“大轰大嗡”的教训,至今在他们心中还留下阴影。专业户走向协作,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趋势。现在,有一些好心的基层工作同志,看见有些专业户的具体困难,就急于把他们“捏合”在一起。联户协作,勉强不得。协作是生产发展的需要,但要瓜熟蒂落。做基层工作的同志性急不得,只能耐心引导。不可再干那“强迫归堆”的傻事了!
事实上,人们有了联合的愿望和可能,就会逐渐靠拢来。在城廊村,我们见过一个新生的联合体——缝纫加工组,办得生气勃勃。全村不少人家有缝纫机,不缺会做衣服的巧手,村支部书记出面牵头串联,自愿结合,他们已同石家庄市内一个服装厂挂了钩,销路不愁。具备了这些条件,路子就一步一步地走开了。现在,这个加工组已有20台缝纫机。村支部书记说:办好了,还可以增加30台,厂方也想在柳林屯办一个加工分厂。为了防止中途断料,这个加工组还打算增加为本村本乡农民剪裁、缝制衣服的业务。
农民世世代代不愿离开乡土。现在,一部分农户离土不离乡了,还有些“半城半乡”户(如到集镇上摆货摊,或开汽车、小拖拉机搞运输,早出晚归),个别户想进县城办商店。这都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出现的新事物。庄稼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再也不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要投放到市场去,把产品变成商品。他们每向前跨出一步,心里都象揣着个兔子,忐忑不安。请想想,一户人家要拿出几千甚至万把块钱去买辆大汽车,搞大营生,他能不怕担风险吗?正象马克思说过的:实现商品价值,是“惊险的跳跃”。有的人,在起跳前的一刹那,退缩了;或者中途摔了一下,摔痛了,害怕了。这是不奇怪的。如故意村曾有四户承包一个砖窑,去年大雨浇头,砖坯泡坏,三户中途退出,只有一户坚持包下去。村里还有一户农民自己花8,000元买了一辆货车,起初怕“摔”,不敢试车,后来向县保险公司保了险,他才放心开车。在他们跃跃欲试而又担惊怕摔的时刻,多么需要扶持,需要多方面的服务啊!
“十户十条路”。榜样在前,谁不想去闯新路,迈新步呢?在柳林屯,我们看见几家的大门春联上写着:“解放思想谋富裕,迈开步子奔小康”。这也算是他们的宣言吧!
是的,毕竟还是初春时节,正如一首唐诗《城东早春》写的: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栾城东边的这个屯子,还处在“半未匀”的景况,我们相信,繁花似锦万木春的时光一定会到来。


第5版()
专栏:农村漫谈

这种“唯成份论”也应休矣
潮江
这几年,白兰牌洗衣机在市场上一直很紧俏,买不到的人抱怨:“厂家为何不多生产一些?”为了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北京洗衣机厂在京郊农村建立了30多个协作厂、点,让乡镇企业的1,000多人为其生产零部件,总厂则集中力量搞洗衣机的组装和科研。结果,在只增加30名职工和少量基建投资的情况下,洗衣机产量1983年比1979年增加了33倍,利润增加了44倍,型号增加了三种,成本降低了44%,质量也越来越稳定。北京洗衣机厂通过专业协作,获得成功,受到领导和各方面的赞扬。
奇怪的是,当一家报纸准备宣传这个经验的时候,有的同志却表示不同意。是事实有出入?非也。据说,主要是担心乡镇企业搞协作配套生产这事外传以后,可能会影响产品声誉。真令人啼笑皆非!
如此小看乡镇企业,并非就此一例。上海市嘉定光明灯头厂在全国同行业的评比中,产品质量连续三年名列前茅。现在年产灯头两亿多只,占全国总产量六分之一。有家报纸刊登他们第一次获奖消息的时候,竟遭到有关部门的指责:“为什么要标明社办工厂?”一家社办纺织厂被市领导部门评为“质量信得过”单位,有关领导后来听说是社办厂,后悔莫及,第二年这个厂参加评比的资格就被取消了。群众批评某些领导人如此这般地对待乡镇企业,很有点“唯成份论,而不重视现实表现”的味道。
乡镇企业是城市大工业不可缺少的助手。在京、津、沪,不光洗衣机,有些名牌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等,就是由乡镇企业协作生产零部件的;在全国享有盛名的上海服装,乡镇企业生产的占70%;无锡县等地社办厂的不少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我们应该认识到,大中小企业配套,高中低技术结合,城乡工业各自发挥优点,协调发展,合理布局,是中国现代化的需要。目前要取消部分群众对乡镇企业的偏见,还需要一个过程;怪就怪在一些有关领导不从产品的实际出发,也抱有这种偏见。这是压制新生事物。大概也属于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吧!


第5版()
专栏:草木“百家姓”

全身是宝的罗布麻
永泉
您看过罗布麻吗?它四海为家,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英姿,以在新疆罗布平原上长得最为繁茂。它那貌似牡丹、粉若塘荷、紫如鸡冠的绚丽花朵,开在风和日丽的五月间,总是把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滔滔的塔河两岸,装点得分外妖娆。
最为吸引人的,当然不是罗布麻那“蓬在麻中,不扶而直”的身姿,而是它那全身是宝的身价。我国劳动人民对罗布麻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明代《救荒本草》记载:罗布麻“采嫩叶蒸过晒干,做茶吃亦可。”江淮流域群众经常采集罗布麻叶揉制饮用,可以去火解乏,特别是麦收时节,天气炎热,劳动量大,饮了可以防止头晕。人称罗布麻为“野生纤维之王”,它的皮是一种高级纤维原料,茎秆也是一种良好的造纸原料。约在300多年前,新疆尉梨、若羌等地群众就用罗布麻秆皮织布。解放后,科学工作者加强对罗布麻的综合研究,发现罗布麻叶中含有“槲皮素”,有祛痰、镇咳、平喘、降血压等作用;罗布麻根有强心作用,制成片剂、冲剂、针剂等新药,疗效显著。无毒香烟制造技术,在国际上被称为难题之一,我国已取得可喜的进展,这里面也有罗布麻一份功劳。罗布麻叶清香,无怪味,有抗尼古丁、解毒的作用,燃烧力同烟草一样。北京卷烟厂在有关单位协作下,运用计算机选择最佳配方,研制出以罗布麻浸膏为原料之一的低毒烟,国家已经采取减税措施,优先发展。罗布麻花期长,花色美,香味浓,还是理想的蜜源。
罗布麻耐旱、耐风、耐盐碱,冬植春发,能活一二十年,繁殖简便易行。凡至今还是寸草不生的地方,不妨请罗布麻来安营扎寨,铺锦叠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