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来信

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大问题
编辑同志:
《人民日报》2月21日第二版刊登山西省8大矿务局42个煤矿的1983年全员工效对比表,提出了当前经济战线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大问题:同是国营企业、同是每天生产,全员工效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一个人一天全员工效相差2吨多煤(按标准煤计价),王庄煤矿一个职工比团柏煤矿一个职工一年多创造产值2万多元。这就是说:如果团柏煤矿赶上王庄煤矿的水平,就可以完成翻两番的任务,难道赶一个同类型先进企业,真的要到2000年才能实现吗?这个问题确实应该请有关矿务局的领导者认真想一想、议一议、查一查。究竟是能而不为,还是为而不能?如果查清了,确属能而不为,别说差“二吨”,就是差“二斤”,也要千方百计赶上去。
遗憾的是,直到今日,还没看到山西省有关方面的回答,不知下面的文章他们如何做?
赵希强


第2版()
专栏:

福建一枝花
——记晋江县陈埭公社农民集资办企业
本报记者 张铭清 石新华
闽南侨乡晋江县陈埭公社,这两年名声在外。它的出名倒不是这个鱼米之乡实现了吨粮田,也不是这里侨眷占60%以上,而是2,400多户农民集资办起了480多家工厂,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欧美、非洲、东南亚、港澳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这么多工厂是怎么办起来的?产品的销路又是如何打开的?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陈埭寻求答案。
“可以说,我们是逼上梁山的。”公社分管企业的副书记陈注升这样打开了话匣子,“你想想,全公社6万多人,3万多亩地,人均5分。一年农活总共不要两个月时间就干完了,9个多月闲着。1978年亩产达到1,700多斤,人均分配才52元。怎么摘掉这顶高产穷社的帽子呢?三中全会以后,公社党委提出:发挥侨乡闲钱多、闲人多、闲房多的‘三闲’优势,鼓励侨眷集资办厂,动员他们腾出闲房当厂房。公社这么一说,群众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忧心忡忡:个人合股办厂姓资还是姓社呀?会不会造成两极分化呀?影响农业生产怎么办啊?”
“对这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呢?”我们饶有兴趣地问老陈。
“我们据理力争啊,”老陈答道。“合作化时期我们党发动社员投资入股办社,并没有影响合作社的社会主义性质。现在我们把死钱变活钱,办工厂,劳力有了出路,集体积累了资金,国家收入了税利,社会增加了财富。工厂接受工商、银行、税务部门监督管理,这不是姓社姓什么呢?”讲了道理、摆了事实,公社又经过试点后,集资办厂一下子推开了。1978年全社社队企业只有90个,1979年包括集资企业发展到190个,到1983年,集资企业已达488家,占全社企业的89%,产值达4,219万元。五年外贸出口1,000多万元,上交国家税收277万元。
说到这里,老陈拿出了一叠彩色照片和产品向我们介绍,这些集资企业有食品、皮革、塑料、竹编、草织、美术工艺、机械、五金、建材等行业,几百个品种。望着这些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的产品,我们问,“销路是怎么打开的呢?”
“说到销路,得从我们这些集资企业的经营方针谈起。我们是先找市场,根据市场的需要去找材料、学技术,然后才生产,是名副其实的以销定产。”在一幢二层楼的楼下三间房里,一字儿摆着各种车床,如同工厂的金工车间。一个中等身材、约模40多岁的中年人热情地迎了出来。老陈介绍说:“他叫林金田,是个能人,只要拿到图纸,什么配件都加工得出来。”林金田腼腆地笑着点了点头。“你们在加工什么配件?”听了我们发问,他展开一张图纸,指点着说:“给省外的一些麻纺厂搞配件”,说着他顺手抓起一个象水龙头似的配件说:“就是这个。以前,这种配件国内没人加工,每个要花18元外汇从国外进口,我们生产的只要10元,据厂家反映已经达到进口标准,现在好多麻纺厂来订货,任务都干不完。”
在洋埭大队,我们参观了林土秋三兄弟的制鞋厂。在一幢房子的厅堂里,下料工在为节省一点料而精打细算,制鞋工在埋头精制鞋底,缝面工踏着缝纫机上鞋面,尽管场面显得拥挤,但各道工序井井有条。在厂房的一边,我们看到一箱箱包装精致、式样新颖的人造革鞋、拖鞋,正在包装待运。“这批货发那里呢?”我们问。
“发武汉。”林土秋答道。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都有洋埭的鞋,还供不应求呢。”一个小伙子自豪地插嘴说。
“这么多新式样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原先请师傅,后来我们下决心培养自己的设计师。我们到处收集资料,向推销人员、百货公司征求意见,把四面八方来的资料和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新花样就出来了。”老陈补充道。
洋埭是陈埭的一个缩影。随着集资企业的发展,全公社去年工副业总产值达7,106万元,占全社总产值的86.8%,集资企业收入逾百万元的大队有16个,年收入万元的有400多户。农民手中有了钱,舍得向农田投资,粮食单产、总产连年大幅度增长,去年亩产达2,094斤,4年卖给国家3,528万斤粮食,超过征购基数83.75%,人均口粮达733斤,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52元增加到526元。
去年10月,赵紫阳等中央领导同志视察了陈埭,赞扬了这个公社集资办企业的方向。今年,陈埭作出了集资企业突破5,000万元产值的计划和1986年产值突破1亿元的翻番规划。我们在陈埭看到党的农村政策,象春风,给农村经济带来了蓬勃生机。


第2版()
专栏:评论

陈埭的启示
史化
陈埭公社亩产吨粮,不简单。现在,又加上一个社队集资企业大发展,全公社年收入万元的有400多户,这就更不简单。
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耕地,从事林牧渔等生产,并将有较大部分转入加工和小集镇服务。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陈埭公社的同志顺应这个形势,用新的思想,新的眼光对待农村经济工作,符合党的富民政策,有利于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
现在我们在农村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但确实有些人忧心忡忡,对许多明明可以办的事情也不去办。以兴办集资企业这件事来说,有些人不是强调资金困难,就是说生产没有门路。其实这些人还是被一些旧的观念束缚着。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民手头都有些钱,集资联合办各种企业的积极性很高,问题在于引导和支持。陈埭公社过去也并没有充分利用闲散资金,只是在三中全会以后,他们重新认识农村经济,才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办起480多家企业。
至于生产门路,农村中待开发的资源和待兴办的事业多得很。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办加工业,也可以通过市场调查找原料发展工业。当然从全国来说,社队企业的发展方向,要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能源交通、加工业和服务业,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采取可行办法。总之,不改变8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农民就富裕不起来,国家就富裕不起来。对于这一点,现在已看得很清楚了。


第2版()
专栏:编后

翘首盼回音
本报2月21日刊登“同是山西省国营煤矿,同是每天生产,全员工效差距为啥这么大?”的报道,并在标题上提出“请有关方面想一想、议一议、查一查,作出回答”。时间过去半个月了,不知报道里列举的那些煤矿想了没有?议了没有?查了没有?找到了原因没有?制订了措施没有?建议你们读一读赵希强同志的来信,了解一下广大读者的心情。
诚然,在同行业中,劳动生产率差距悬殊的,煤炭部门有,其他部门也有。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大问题。为什么在同样条件下,人家干一天,等于你干几天或十几天;为什么有人三十年干完百年活,有人按定额计算却还在六七十年代徘徊;为什么有的人拉着时代的车轮往前跑,有的人却往后拽,这样的问题,的确值得全社会都来想一想、议一议、查一查。
时间不等人,1984年第一季度快过去了,如果后进者不赶紧追上来,那就会被别人拉得更远。


第2版()
专栏:

女营业员许玉慧
本报通讯员 刘崇贵 本报记者 贾建舟
都说许玉慧服务态度好,有一个小伙子就不服气。一天,他拿着十元钱,跑到鞋帽柜台前,冲着小许咋呼要买帽子,既不讲颜色,又不讲式样,说话还很生硬。小许根据他年轻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又一种,挑选了一顶又一顶,折腾了半天,小伙子还是不满意。直到小许提出专门为他定做,要他留下详细地址时,这小伙子才噗哧一笑说:“我不是来买帽子的,是来考考你。”原来,他也是营业员。
济南市百货大楼鞋帽组营业员许玉慧,参加工作才四年多一点,198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3年商业部授予她“全国商业劳动模范”称号,出席了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小许觉得,身为一名营业员,就应当为顾客当好参谋。如果对顾客提出的问题答不上来,那就是一种失职。为此,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工厂走访学习,到书店、图书馆查找资料,掌握自己所经营商品的知识,以便随时向顾客介绍。1982年初夏的一天,一名农民打扮的顾客在柜台前反复端详,最后选中了一双微孔塑料凉鞋。小许觉得这种鞋不适宜下地干活穿,就主动介绍说:“微孔凉鞋虽然美观大方,穿着舒适,但底子容易断裂。”说着,她又拿出一种发泡塑料鞋介绍说:“这种鞋抗拉耐腐性能好,穿着也很舒服,而且干活、上街都能穿,你看买哪种好?”顾客听完介绍,非常感谢。
许玉慧看到一些专程来买东西的顾客,往往因无货失望离去,心里头很不是滋味。于是,她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到其他商店了解商品情况,随时向顾客推荐他们所要购买的货物;另一方面把顾客提出的急需而又暂时缺货的商品记下来,千方百计为他们代购或订做。有一天,她看到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为老伴买不到尖足鞋,在布鞋柜台前徘徊,小许问他要多大号的,老人只是比量了一下。她记下了老大爷的地址,可是跑了多家商店,都没有买到。后来还是她参加省巡回报告团时,在德州和烟台各买了两双。回济南后,她特地把鞋送到老大爷的家里。大娘试了一下,挺合适。老人拉着小许的手说“还是共产党教育的青年好啊!”
在服务工作中,许玉慧时刻注意维护社会主义商业信誉,保护消费者的利益。1983年春节前夕,小纬四路粮店一位女职工给孩子买了一顶筒子帽。回去后,她发现上面有个小洞,就写了个建议,希望营业员注意检查商品质量。小许知道后,跑到那位妇女的工作单位,向她道歉,并根据帽子的残损程度作了处理。


第2版()
专栏:

湖北省进行林业商品基地建设
本报讯 湖北省植树造林活动已蓬勃开展起来,今年春季造林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注意了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家庭承包的长处,积极进行林业商品基地建设。
全省各地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营造速生丰产林、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崇阳县采取统一制定规划、分户承包山块、集中连片整地、按劳结算的办法,大力开展林业商品基地建设,已完成人工造林整地4万多亩,飞机播种造林炼山整地9.5万多亩。襄樊市今春在组织植树造林活动中,以发挥林业多效益为出发点,既重点抓了林业商品基地建设,又注意抓了薪炭林和防护林的营造,全市已造林16万多亩。
林业专业户、重点户的迅速发展为营造商品林开辟了新的途径。各地根据中央今年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放宽政策,为林业专业户、重点户造林提供条件,农民纷纷要求承包荒山造林,各地营造用材林、经济林的专业户和重点户大批涌现。到目前为止,湖北今年春季造林已超过去年同期1.4倍,完成了人工造林计划的84%。
漆根深


第2版()
专栏:

兰州部队某团创建“百花园”
本报讯 通讯员王威宗报道:全军“绿化红旗单位”——兰州部队某团,今年元旦刚过,就集中人力、物力,在原有的营区绿化基础上创建“百花园”。
十多年前移防来到戈壁荒滩的这个团,不顾条件恶劣,植树造林,绿化营区,共植树39万余棵,成活率在82%以上,成片造林786亩,育苗144亩,建果园150亩,约有十分之一的树木已成材。营区全部掩映在一片翠绿之中。
这个团今年一开始就把植树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并从历年节余经费中拿出一万多元作为绿化资金。他们在扩大营区植树的同时,新建果园100亩,育苗50亩;在保障连队吃菜自给有余的情况下,从每个连队选出2至3亩土质好的地,作为全团果树苗木基地。他们还铺设了一条主干道水渠和修建了一座400平方米的温室花房,使全团的绿化工作更上一层楼。


第2版()
专栏:

围场县抓“三定”促造林
本报讯 记者杨振武、王庚南报道:河北省围场县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把林业政策落到实处,加快了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步伐。1983年全县造林21.3万亩,育苗7,000亩,四旁植树268.2万株。同时,还涌现出有万亩以上人工林的大队8个。
围场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域辽阔,宜林面积大,具有发展林业的优势。过去,由于政策不稳定,权属不明确,纠纷四起,乱砍滥伐成风,致使新造林不多,原有林被破坏的不少。针对这些问题,围场县抓住“三定”这个关键,先后解决国营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集体与个人之间在山林权属问题上的纠纷2,000多起,向单位和农户颁发林木所有证6.5万多张,给5.6万多农户划定自留山73.8万多亩,社员承包责任山293.1万多亩。目前,全县已涌现出6,000多个林业专业户。龙头公社克字大队社员王继业一家6口人,去年林果和农副业纯收入6,100多元。今年,他家又投资1,000元,育苗8,000株,在荒山上整出林地350亩。


第2版()
专栏:

张家口地区积极准备林木种子
本报讯 张家口地区积极进行造林育苗准备,全区备好的60多万斤种子,现已运到县和基层的有45万多斤。造林育苗任务较大的赤城、怀安、涿鹿、崇礼和蔚县已备好27万多斤树种,主要为用材林、经济林基地建设、营造水土保持林和防护林培养苗木。坝上的康保、沽源、尚义和张北4县是动手营造“三北”防护林较早的县,今年除准备了一些较贵重的落叶松、樟子松种子外,为使“三北”防护林形成乔灌结合、条块结合的防护林体系,还准备了沙棘、山杏、柠条等灌木种子10万多斤,这是过去少见的。 宋岐连


第2版()
专栏:市场漫步

此柜不该撤
段正明
前些年,不少供销社都设有“计划生育专柜”,为群众免费供应避孕药品。育龄夫妇去供销社买货时,顺便领取,很方便。可是近来,湖南农村供销社这种“专柜”不见了,群众很有意见。为了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希望供销社早日恢复“计划生育专柜”。


第2版()
专栏:市场漫步

鸡蛋汤与素什锦
石德恕
买一碗鸡蛋汤要花七角五分钱,听来稀奇,但这是北京崇文门内蜀乡餐厅的明码牌价。国家供应的鸡蛋一元二角一斤,一碗蛋汤能用几个鸡蛋?还有,这家饭馆的炒“素什锦”,实为洋白菜炒青椒,连一片木耳都没有,售价一元。我问服务员:素什锦应包括哪些成分?答:“没标准,想怎么抓料就怎么抓。”没有标准,根据什么定价钱?这实在是该请物价专家研究了。


第2版()
专栏:市场漫步

因为我是外地客肖孝明
最近我到北京出差,饱尝“排外”的味道。在王府井百货大楼男女袜专柜前,服务员一听我是外地口音,不论我用普通话或四川话说几个“请问”,“请拿”,她们都若石膏像一般,不理、不答。我哭笑不得,失望离去。到西单副食商店买糕点,说了几个“请”字,服务员才将糕点盒甩到柜台上。这一甩,盒子破裂了,我忍着气说:“要赶很远的路程,请换一盒。”她却反问:“不要吗?”说着便没有任何表情地将糕点拿回,与另外一位服务员聊天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百思不得其解,大概因为我是外地人。


第2版()
专栏:市场漫步

一斤韭菜二两泥
祁守成
我在北京东光路菜店买了一捆韭菜,约一斤。打开一看,里面藏着一团泥块,称了称,近二两。此外,捆菜用的湿稻草竟有七根,分量亦可观。问菜店:“这是怎么回事?”答:“不知道”。问上级有关部门,回答说:“这菜是从外地进的货”。一斤韭菜二两泥,奇怪的是,竟无处讲这个理!无人认这个账!


第2版()
专栏:

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毛文华
江西省三八红旗手、铜鼓县排埠公社联盟大队党支部书记毛文华,群众称赞她是勤劳致富的好带头人。 新华社记者 王绍业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