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把绿化祖国的锣鼓敲得更响些
绿化荒山荒滩,是一项开发性的事业,任务重,投资大,收益慢。如果只靠国家去办,那是不行的。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来干。如果不从政策上解决好劳动者与经济利益的结合问题,也是很难成功的。因此,开发荒山,植树造林的政策,应当再放宽。我们的政策,究竟放宽得够不够,是否正确?主要标志就是看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看他们是不是踊跃向荒山荒滩投资投劳,献计献策,是不是认真保护林木、花草的成长。
——摘自《万里在中央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继续放宽政策 发展立体林业
——福建省林区经济调查
江一真
近几个月,我到福建了解情况,同好些同志研究了如何重新认识和充分发挥福建发展林业优势的问题,简要情况如下。
发展林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人均耕地七分多,而山地却有六亩半。地处祖国东南沿海,属南亚热带,无霜期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21℃,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80%的雨量又都集中在植物生长旺盛的3—10月份。境内有武夷山、戴云山,丘陵起伏,海拔较低,500米以下的山地占64%,有大面积的阔叶林和丰富植被,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土壤肥沃。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林木生长快,产量高,质量好。闽北山区人工杉木林,一般五年可郁闭,8—10年可间伐,二十年可主伐。林木平均年生长量是全国的三倍。全省杉木成材林每亩平均蓄积量为12.9立方米,为南方各省之冠。南平市溪后大队安曹下解放前种植的50亩人工杉木林,每亩蓄积量高达78立方米,是全国罕见的。阔叶树、马尾松等成材林每亩蓄积量也在全国水平之上。
福建林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森林蓄积量4.3亿多立方米,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各类植物约有3,000种以上,其中用材林树种有400多种,经济林树种有500多种,还有许多珍稀的树种。武夷山是国内外著名的动植物模式标本产地之一;三明市有全国唯一的万亩连片的天然格氏栲纯林;南靖县有我国东南少有的近千树种的热带雨林。境内江河纵横,其中流程20公里以上入海的就有37条,只要认真治理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的砂石淤塞,就可充分利用这廉价的运输条件。
福建山区群众在历史上就有“靠山吃山养山”的传统习惯,祖祖辈辈既耕田(全省有一半耕地在山上)又养山,经营林业的经验十分丰富。早在宋代闽北山区就开始人工栽培杉木。福建木材和林副产品,在三百年前就开始大量输出省外和进入国际市场。据美国人诺曼萧在《中国森林概述》中记载:“福建山林几乎连区不断,久为木材重要来源地,仅福建闽江流域输出之木材,在1946年输出净数为200万(立方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木材曾大量运销日本、菲律宾、印度等地,最高年输出量达90万立方米。木材、茶叶、土纸的出口量占全省外贸总值的80%。
解放以来,福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业生产体系。全省办起了林学院、林业专科学校和林科所各一所。建立了200多个国营林场(含伐木场),4,000多个集体林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委提出念好“山海经”,对林业进行了初步改革、调整,出现了林业“两户”5万多户,新联合体6,000多个,林业生产出现了好势头。
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经营经验,以及现有的基础,都是福建的优势。只要把这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科学种山,提高经营水平,就可以获得比现有农田又多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国家提供大量木材和林副产品;加速山区人民实现“小康”生活水平,为福建省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大力发展立体林业
从福建得天独厚的条件出发,这里发展林业,不应该象某些国家和我国某些地区那样搞大面积连片的纯林结构,也不是建立单一树种和单纯生产木材的基地,而应该大力发展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立体林业。就是说,以用材林为主,大力发展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以杉松竹为主,发展阔叶和热带、亚热带树种,发展混交林;以林为主,乔灌草结合,长中短结合,以短养长;以种植业为基础,积极发展加工业、运输业、商业和为林业服务的基础工业,形成一个林农牧副渔全面发展,山水田宅路统筹安排,林、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综合大林业经济结构。
福建省委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他们根据上述思想,计划从今年起用十年时间,因地制宜地建立2,000万亩优质、速生、丰产的用材林基地,这是立足全局、发挥优势、调整木材生产布局的一项可行的重大决策。实现这个规划,到本世纪末每年采伐80—100万亩,就可以生产木材800—1,000万立方米,比现在年产量增加二倍。从经济上看,速生丰产林成熟后,蓄积量可达3亿立方米左右,其立木价值达80亿元以上,每年生产1,000万立方米木材,原木产值加上木材加工产值,可达数十亿元。
从我这次调查来看,福建各地已涌现了很多这样的典型。主要林区的三明、建阳两个地区,注意总结集约经营山林的经验,提倡三级梯形的立体林业,群众把山经营成了“绿色金库”,把田经营成了“粮仓”。森林蓄积量占全省蓄积量的84%;解放三十多年来向国家提供的商品材达6,555万立方米,占全省产量的73.6%;还提供商品粮236亿斤,占全省产量的31.6%;特别是1983年,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收购量的42.8%,全省7个卖1亿斤以上粮食的县,这两个地区就占了5个。沿海丘陵的漳浦县,有山164万亩,其中可以利用的荒山100多万亩,仅一年时间就造林30万亩,种植荔枝、龙眼、柑桔等果树258万株,充分发挥了山的优势,使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年递增率达12%以上。长泰县岩溪青年林场,山上种了4,000多亩杉松,山下种了360亩柑桔,现在林木已可间伐,每年林果收入40多万元,人均收入2,200元。仙游县林业专业户李金耀,承包集体山林1,200亩,除种好、管好、护好山林外,还耕种30余亩农田,做到粮食自给,在山窝里种了80多亩的果树、茶叶、药材等,四年可实现收支平衡,预计二十年后,总产值可超过百万元。
但是也要看到,福建省现有林种、树种结构很不合理,用材林占85%以上,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专用林等面积比重太小。在国内外素负盛名的油桐、油茶、生漆等,至今没有恢复到历史最高年产量。因此,要充分利用荒山、荒丘、荒坑、荒边(海、河、路、村边),一方面继续造用材林、薪炭林、专用林;另一方面,在防治水土流失的条件下,用更大力量营造茶、果、油、粮、菜、花、药、胶、丝、漆、香料、染料等见效较快的经济林。要根据福建各地的自然地理情况,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合理布局林种、树种。闽西北地区主要发展用材林;闽东、闽西地区多发展油桐、油茶、茶叶、果树等经济林;闽南地区大力发展热带速生林果和橡胶、栲胶、紫胶等特种经济林;沿海地区着重发展木麻黄、相思树、银合欢、泡桐、楹树等速生树种的防护林、薪炭林、用材林。
有待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一,生产方针。除少数沿海山地较少的县外,都应实行以林为主,不放松粮食生产,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在人力、财力、物力安排上,要逐步地贯彻这个方针。只要这样做,就能很快见效。如建瓯县,县委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过去以粮为纲的做法,实行上述方针,山水田一起抓,粮食和多种经营一起上,现已建立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300万亩,茶果面积13万亩。全县绿化率达84.3%,森林覆盖率达70%,林木蓄积量2,110万立方米,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材24万立方米,商品粮1.6亿斤。去年林业产值达5,700多万元,占农业产值的38%。即使沿海地区,也要把林业摆到重要的位置上,主要发展薪炭林和防护林。这样做,好处很多。如东山县,解放前3万多亩沙滩寸草不生,400多座山头光秃无林,灾害频繁。1958年开始大规模种树种草,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营造了184公里的防护林带,森林覆盖率由0.6%提高到36.5%,被誉为“东海绿洲”,柴草不缺,有了建材,减轻了风沙危害,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山区县要把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翻番的战略重点,尚未制定规划的,要抓紧制定;已有初步规划的,要认真检查落实,并用合同制的形式落实到千家万户和“一体”(新联合体)、“两场”(国营林场、集体林场)。现在距离本世纪末只有十七年了,而林木生长周期又长,因此,调整山区生产方针和落实规划越早越好。
第二,放宽政策。农村经济政策放宽以来,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而林业见效则相当差,关键在于林业政策放得不宽,群众经营林业基本上得不到多少利益,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使造林、育林、护林和控制过伐等工作做得更好,最关键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山多、集体林多(集体所有林占91%)和林木生长周期长的特点,继续放宽政策,要比农田的政策放得更宽些,在自留山、承包山和木材砍伐、木材留成、木材价格、木材市场等方面制定具体的办法。
第三,大力加强林业科技队伍的建设。福建林业科技力量十分薄弱,林业科技人员数量只占全省科技人员总数的3%多一点;9个地(市)只有两个有林科所,平均每所3.5人,69个县(市)只有31个有林业推广站,平均每站3.3人;每年林业科研经费不到全省事业费的1%,科研设备又少又陈旧。此种情况,即使与科技力量本来就很薄弱的农业相比也相差很大,这是不能适应发挥林业优势需要的。我认为象福建这样的林业重点省份,应设专业配套的林科院,各地(市)要设林科所,各县(市)要设林业科技推广站和调查规划队。这样,就要大力发展林业教育事业,办好省林业院校,逐步扩大招生数量。县要积极创办林业职业中学,并采取其它各种办法大量培养科技人才,以适应开创林业新局面的需要。
第四,进一步改革林业机构,实行政企分开。现在的林业厅(局)负责行政管理工作,主要是制定和贯彻执行方针政策;设林业专业公司,作为经济组织,实行林工商、产供销综合经营。这两种机构,统一由农委领导,或另成立一个林委来领导。
目前全省半数公社没有林业站,基层管理力量十分薄弱。因此要舍得下本钱,增加、充实林业基层机构,才能把林政管理落实到山场。去年5月,省政府批准公社林业站新增编制3,000人(包括科技人员),这是必要的,应迅速配齐。
县成立林业专业公司,在林业部门统一管理木材的前提下,进行林工商一体化的试点,可以国营、集体、个人联合,也可以跨地区、跨行业联合,组成林工商联合企业,以利于发展林业商品经济,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第五,多渠道筹集林业资金。国家信贷部门应拨出低息贷款支持福建发展林业,贷款的利息可以从育林费中支付。允许引进缺材地区的剩余资金,可以跨省、跨地区、跨行业以补偿贸易的形式,进行合作造林;也可以引进港澳、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资金,联合经营林业。


第2版()
专栏:

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
浙江省城乡加快绿化步伐
本报讯 记者林宗平报道:浙江省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加快了城乡绿化的速度。今年以来,全省已造林六万多亩,育苗三千亩,四旁植树一百八十万株。
浙江省对今年绿化造林采取的政策措施是:一、提倡有经营能力的农户,多承包一些荒山荒滩造林,谁种谁有,长期不变,可以继承,可以折价转让。依法砍伐林木,产品处理自主。对高山远山的大片荒山,鼓励联户或大户承包,支持“两户一体”造林,办好家庭林场。二、提倡林业职工带头承包荒山,鼓励家在农村的干部、林技员带头在自留山和家庭承包山上植树造林,以带动广大社员种树致富。三、实行封山育林补助,保证封山育林计划落实,加快绿化步伐,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完成今年的造林任务,浙江省各地、市、县都在二月初召开了不同形式的绿化造林动员大会。前几天,省委领导同志在杭州市新的居民区参加义务植树,各地市县的领导也都以身作则,带头植树造林,推动了植树造林群众运动的开展。各地还从资金、技术上积极支持营林重点户、专业户。


第2版()
专栏:

江西省农户争包荒山造林
今年植树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两倍
据新华社南昌电 (记者华桂勤)江西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放宽林业政策,采取“给林农以实惠”的鼓励性措施,在今年的植树造林中出现了农户争包荒山,林业专业户、重点户成倍增加的可喜局面。到2月15日止,全省完成造林整地237万多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07万亩,植树造林578,900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两倍。
去年5月间,江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召开了山区建设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建设的决定;今年春节前后传达贯彻了中央1984年一号文件,又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这就大大调动了农民承包荒山造林的积极性。
江西省各地采取的鼓励性措施有:
——增划自留山。目前,全省划自留山4,087万亩,近80%的宜林荒山划给社员作自留山。
——允许自留山新栽幼林折价转让。
——允许招伙经营,鼓励多包和跨地区承包荒山。
——延长承包年限,提高承包户在收益分成中的比重,保证承包户得大头。
——发放贷款,给予资金扶助。靖安县今年规定,凡造林1至5亩的每亩补助8元,6至10亩的每亩补助10元,20至50亩的,每亩补助12元到14元,造林5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6元。今年这个县的林业“两户”比去年增加6倍。


第2版()
专栏:

解放军指战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本报综合消息:在绿化祖国群众运动的热潮中,广大解放军指战员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兰州部队的绿化工作是做得好的,一九八三年,全部队在营区植树二百七十多万株,成片造林五千六百亩,有二十二个团以上单位人均植树二十株以上。最近,兰州部队领导机关总结经验,通报表彰了四十一个植树造林先进单位和个人,促进了当前的绿化工作。
四川名胜古迹众多,扬名中外。为了把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装扮得更加美丽,驻川各部队抽调大批人力物力,支援这些地方植树造林。成都部队领导机关和直属部队去年在成都北郊凤凰山营造了“八一青年林”,今年又到新建的天回山植物园栽下了一批雪松。山城重庆的南山公园,是人们避暑和游览的胜地。驻军各部队义务承包了在山上营造两千多亩风景林的任务。
同时,广大指战员一手抓植树,一手抓管理,做到种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活一片。入春以来,福州部队某师在营区内外栽植杉树、松树、茶树一千五百多亩,近百万株。这个师采取了建立责任制、成立护林组织等措施,对树木加强管理,使植树爱树成为军民的自觉行动。


第2版()
专栏:

绥宁县鼓励农民向荒山投资
本报讯 全国重点林区湖南省绥宁县鼓励农民向荒山投资进行开发性生产,到2月中旬止,全县已有5,500多户承包造林7万亩,其中4万多亩已造上新林。
为吸引更多农民承包造林,有利于实现林业发展规划,绥宁县放宽了承包条件从“锄头”(造林)到“斧头”(砍伐),一包一个轮伐期;谁种谁有,允许继承。对无力经营的山权所有者,允许林业技术人才流动承包造林和带徒传艺,收益按比例分成。在经营上也实行多种形式,如社队林场,家庭承包,联户承包,集体、个人、国家单位联合承包,或资金、技术劳力合股经营等。  杨光辉
题头照片:甘肃省天水县秦岭公社白集寨大队过去的荒山秃岭,如今绿树满坡。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第2版()
专栏:

屋顶花园景色美
上海市区工业集中,绿化地很少,许多单位摸索经验,在屋顶上种树种草,提高了覆盖率,对净化空气以及夏天顶层住房降温,都带来了好处。上海制药十一厂屋顶花园一角。上海市第十二印刷厂屋顶小花园。
杨中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