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斯美塔那——“我们的音乐家”
朱荫枝
今年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音乐家斯美塔那诞生160周年和逝世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纪念斯美塔那列为今年的重大活动之一。多少年来,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音乐家,一年一度的“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就在他的逝世纪念日——5月12日开幕,并在开幕式上演奏他的交响组诗《我的祖国》。
我曾应邀参加这举世闻名的乐坛盛会,在开幕式上聆听《我的祖国》的演奏。剧场里,观众聚精会神地欣赏悠扬、激昂的旋律。我凝视舞台,目光不禁落到艺术高超的指挥身上,仿佛见到一百多年前一幅激动人心的场景。
那是1881年9月末尾,一位病魔缠身的老者蹒跚走上舞台,操起指挥棒对乐队说:“我得完全信赖你们,因为我听不见你们乐器的声音”,“请听从我的指挥”。在他的指挥下,乐队演奏出色,观众掌声热烈。这位指挥就是斯美塔那,他在双耳病聋之后,正为重建毁于大火的民族剧院举行募捐演出。
斯美塔那是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引以自豪的音乐家。今天,他的作品不仅在这个国家家喻户晓,人人喜爱,而且早已蜚声世界乐坛。
斯美塔那1824年3月2日生于布拉格以东的利托米什尔镇,从小就迷上了音乐,并显露出非凡的天资。那年代,正是捷克民族危难之秋,民族复兴运动方兴未艾。出身平民家庭的斯美塔那深知民族丧失独立的苦难,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为民族独立而奋斗的信念。他亲身经历了捷克爱国者在布拉格举行的反哈布斯堡王朝异族统治的武装起义,并满腔热情地创作了歌颂起义的《大学生进行曲》等著名作品。
斯美塔那的作品贯穿着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他与著名诗人沙比纳合作写成的捷语歌剧《勃兰登堡人在捷克》1866年上演时,轰动了布拉格。很多素不相识的观众走出剧院时热烈握手,互相祝贺。这个剧反映了十三世纪末勃兰登堡德意志军队入侵捷克,捷克人民奋起赶走侵略者的情景。作者采用借古喻今的手法,奏出了捷克民族当时反对奥匈帝国统治、要求独立的心声。
交响组诗《我的祖国》是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之一,是他在耳聋之后55岁时创作的。按照作者的最初构思,这首交响组诗只包含四个乐章,主题是歌颂捷克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祖国的秀丽风光。后来,为了激发人民斗志,鼓舞信心,又补写了两个乐章,以音乐语言再现捷克人民在十五世纪胡斯革命运动的峥嵘岁月里,同欧洲十字军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描述当祖国处在危亡时刻铁甲骑士出来拯救的传说。这部交响乐既是歌颂捷克民族光荣历史的不朽史诗,也是召唤人民继续战斗的号角。
斯美塔那也是民族歌剧的奠基人。过去,捷克舞台完全被德语歌剧占领。为了打破这种有损民族尊严的局面,斯美塔那创作了8部具有民族风格的捷语歌剧。表现捷克人民纯朴风尚的《被出卖的新嫁娘》和颂扬自由的《达利波尔》等歌剧今天仍然光彩夺目。
在他坎坷的一生中,斯美塔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100多部作品,为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留下了光辉的艺术遗产。在举世纪念这位伟大音乐家之际,我想起了在捷克斯洛伐克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斯美塔那是我们的音乐家”。“我们的”这个亲切的词儿,包含着人民对他怀有的多么深厚的感情啊!(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风雪横滨夜
冬明
2月的一天,记者去横滨采访,离开横滨华侨总会,已是傍晚。走出门外,寒风卷着漫天飞舞的大雪,直向身上、脸上扑来;房顶、路面已经一片雪白。
原想趁着雪下得还不厚,驾车赶回东京。可是路途不熟,几次驶入歧途。好不容易找到了去东京的高速公路,但是入口处已经立下了“通行止”的牌子。高速公路封闭,任何车辆都不得通行。
雪越下越紧,风越刮越大,路灯已亮,肚子也饿了。怎么办?赶回东京,又不能把车子扔下。左右为难中,忽然想起了住在横滨的日本朋友米山先生。米山童年时曾在北京生活,前年访华时在北京和我认识,过去我来横滨也同他有过交往。现在只好请他帮忙了,可惜忘了他家的电话号码。
下车走了5分钟,找到一家加油站,从电话簿上找到了米山家的电话号码,拨动了电话号码盘。
电话里传来米山夫人的声音。听完我的话,夫人急忙说:“请您不要走开,孩子他爹马上去接……”。
米山先生家住横滨西区楠町,我所在的地方是横滨东边的加贺町,平时开车来都要半个小时,这样大雪天起码要一个钟头。冒着大雪,米山先生和他的正上大学的二孩子操君开车前来接我。这时夜深人静,加油站也早已关了门。米山先生带来了防滑链,还爬在雪地上往我的车子的轮子上装了半天,因为不合尺寸,没有装上。我站在一旁浑身冻得发抖,无能为力。为防止上坡打滑起见,我们决定绕远路开回米山先生的家。
横滨的大街上,行人绝迹,汽车却一辆接一辆地象一条冻僵的长龙在艰难地行驶。从加贺町加油站到米山先生的家,足足走了4个钟头。途中米山先生不时停下他的车,问我能不能开;操君坐在我身旁,几次下车帮我察看地形,推掉车上的积雪,通过电话与家里保持联系。米山先生的长子雅之君下班回家,听说此事,马上赶来,帮我把车开出艰难的地段;夫人则一直站在寒风和大雪中,焦急地盼着我们安全归来。
到达米山先生的家,已是深夜11点多钟。夫人早已准备好茶点饭菜,并为我备了雨鞋、雨伞。雅之、操君连忙清扫了停车场的积雪,把我的车子开到里面;米山先生则把自己的车开到其它地方。夫人坚持要我吃饭,并要我住在她家。想到米山先生一家4口全体出动,为了帮助一个中国朋友,在风雪中奋斗了四、五个小时,我再也不忍心打扰他们,婉言谢绝了主人的挽留,坐上了回东京的电车。米山夫人还亲自到车站送行,更使人过意不去。
横滨开往东京的电车上,乘客寥寥可数。回到家里,已是凌晨1点多钟。突然,电话铃响,拿起听筒,传来了米山先生的声音:“您安全回到住地啦,那就放心了。您的车日后将送过去;但您为什么在我停车时离开我家?孩子他妈直埋怨我,说为什么不留住,在那么大的雪中再花一个多钟头赶回东京,也不知感冒了没有……”。
这一夜,我心里交织着感激和抱歉之情,久久没能入睡。


第7版()
专栏:

日本第一个访华女特使
小野妹子
林琳
日本圣德太子从公元593年开始摄政以后,积极推行与中国友好的外交政策,建立了“遣隋使”制度,并于公元607年任命小野妹子为国使,携带国书前来中国隋朝建立国交。她是日本宫廷正式委派访华的第一个女外交特使,在妇女极受歧视的古代社会里,她能以代表中央政府的国使身份而活动于国际舞台上,这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
这年7月3日,小野妹子率领翻译鞍作福利和几十名随从人员从日本京城出发,经过朝鲜半岛,来到我国洛阳,受到热烈欢迎。隋炀帝亲自接见了她,在她呈递的圣德太子致隋炀帝的国书中,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她在中国访问期间,努力学习中国的语言和科学文化,深入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民间风俗习惯。小野妹子颇有政治素养和外交才干,深受隋朝政府尊重。第二年4月,隋朝政府任命文林郎裴世清等13人,专程陪送小野妹子回日本,日本皇室特意新建宾馆,张灯结彩,并派使臣和侍从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隆重迎接于海石榴市(今奈良市),反映了日本政府和人民对发展日中友谊的高度热忱。
同年9月,日本政府又派小野妹子第二次充当访华大使,吉士雄成为副使,鞍作福利为翻译,陪送裴世清回中国。这次小野妹子携致中国隋朝的国书中,第一次使用了“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的词句,故而推论日本天皇称号即此时始用。随同小野妹子第二次访华,日本开始派遣留学生和学问僧来中国,他们是惠隐、惠明、南渊请安、高向玄理、僧旻、大国、广齐、直福因,共8人。他们在中国勤奋学习,学成归国以后,都成为后来日本“大化革新”中的重要人物。
小野妹子为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作出了出色的贡献,不愧为一位有胆有识有魄力的卓越外交家。她的两次出使中国,已成为中日友好史上的佳话。


第7版()
专栏:

新的畅销书
在美国,电子计算机象个迅速扩大的怪影,随着它的应用从科研、生产、教学扩展到家庭生活领域,美国出版界也受到这一浪潮的波及。电子计算机图书与软件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方面的图书已成为畅销货了。到1983年9月,美国出版的仅家用微型计算机方面的图书就达2,700多种,还相继出版了225种杂志。据1982年的统计,这类书籍的销售额已增至5,000多万美元。当前销售量最多的是计算机概论、计算机性能、家用计算机与微型计算机入门、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与语言等书籍。
据美国有关人士预测,从现在起到1985年,美国将有35,000个电子计算机销售点。每年将售出800万台计算机。美国出版界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正在编辑出版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书籍,许多书店也在扩大这类图书的经销业务,连一些过去专营文学书籍的书商也急忙在书店里开辟销售计算机图书的专柜。
同美国相仿,西欧也出现了微型计算机图书热。这类图书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书市上。据专家估计,到1985年西欧将有1,800万户家庭安装微型计算机。1983年法国出版270种有关微型计算机的书籍,比1982年的同类书增加了两倍。
何边


第7版()
专栏:世界一角

多瑙河湾一小镇
许宏治
桑当得莱是布达佩斯北边的一个小镇,多瑙河悄悄地从她身旁流过。每天,一辆辆旅游车满载游客,络绎不绝地向这里开来。
小镇上有一座古老的小教堂,它是全镇最高的建筑物,在它脚下是一条小街。与布达佩斯繁华的大街相比,这条宁静的小街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匈牙利同志告诉我们,别看这个镇不大,住在这里的倒有好几个民族呢。我们环顾左右,果然,这里的房屋明显地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小街上有两家出售工艺品的铺子,商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各种绣花衬衣和花彩陶器,色彩绚丽,图案精美,煞是惹人喜爱。从不远处的一家小咖啡馆里,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这家咖啡馆名叫“怀古”,据说它煮咖啡的方法与众不同,要在咖啡中加入酒和奶油同煮,因而别有风味。喝咖啡的方法也很特别:用吸管吮吸。大概,这是匈牙利古时传下来的遗风吧?游人走累了,都乐意到这里小憩。我们也去光顾了一番。
喝罢“怀古”咖啡,我们来到一所艺术博物馆参观。这里大概要算全镇最拥挤的地方了。博物馆是为纪念不久前去世的匈牙利民间陶器艺术家亚诺什·马尔基姆女士而设立的,馆址原是她的住宅。现在,这里陈列着她从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许多作品,多半是泥塑、陶器之类。她的作品很有特色,如《姐妹俩》、《盼雨》、《悲哀的妇女》、《制陶器的小女孩》等,形象逼真,造型优美,富有生活气息,深受观众欢迎。
在匈牙利同志引导下,我们还参观了小镇上的另一座博物馆,名叫“乡村”博物馆。走进它的大门,一条弯曲的“乡间小路”把我们带到了一座“村庄”。一所所茅草顶、白粉墙的农舍,姿态各异,表现匈牙利西部和东部农村的建筑和农民生活。除了住房,还有牛棚、磨坊、乡村小教堂、水井、水井上架着用大树干做的提水杆,一派农村风光,但又与现在我们在匈牙利见到的农村面貌大不相同。原来,这是一座特地建造成的十九世纪匈牙利“村庄”,专供游览参观。走进农舍,只见厨房里炉灶、炊具齐全,卧室里床上铺着厚厚的被褥,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屋里还有用木头做成的摇篮,摇篮里铺着被褥,婴儿睡在里面一定是很舒服的……我们仿佛置身于上个世纪匈牙利农民的家里,看到了他们的生活情景。这座“十九世纪的村庄”真是个引人入胜的地方,游客们兴致勃勃,流连忘返,尽情领略这古朴的田园风光,陶醉在诗一般的意境中……
桑当得莱就是这样的千姿百态,令人神往。
从多瑙河畔的这个小镇身上,我看到了匈牙利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也似乎看到了这个国家旅游业兴旺发达的一些秘密。匈牙利并不是一个风景“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但匈牙利人是多么善于开动脑筋,多么善于挖掘潜力!这不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吗?(附图片)
桑当得莱的“乡村”博物馆


第7版()
专栏:

访觉莫洞戒毒院
周修庆
在泰国,吸毒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挽救吸毒者,就成了整个社会都关心的一件事。泰国怎样使吸毒者的家庭获得希望,使吸毒者摆脱深渊、步入新途的呢?访问沙拉武里府觉莫洞戒毒院后,我们得到了解答。
3月3日下午,在离曼谷100多公里的觉莫洞戒毒院,主持人高僧乍仑·班曾大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乍仑大师58岁,身材魁梧,双目炯炯有神,一见面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告诉我们,30多年前他曾当过七、八年警察。职业实践使他感到:警察只是处罚做了坏事的人们,而他多么希望阻止人们做坏事,或是在一个人做了坏事后把他改造成新人。后来,他当了和尚,又学习了一些医学知识,就开始帮助吸毒者戒毒。不久创建了觉莫洞戒毒院。
每当一个吸毒者到戒毒院来要求戒毒,乍仑大师都不厌其烦地说明吸毒的危害,要病人痛下决心,改掉恶习,自愿彻底戒毒。他由于在戒毒方面的成绩,曾获得菲律宾慈善基金会的奖金。最近,他还向炳总理呈送了他编印的一份反毒方案和禁毒办法的建议,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
在交谈中,乍仑大师还向我们介绍了泰国贩毒、吸毒和反毒的情况。他说,泰国吸毒者有近百万人,吞云吐雾的吸毒者每天“烧”掉的毒品价值就达6,000万铢(约合人民币500万元)。他十分激动地说,吸毒对社会是一大祸害,对国家建设是一大妨碍。他决心一辈子从事戒毒工作。在参观中,戒毒院的一个统计牌吸引了我们。牌上标明建院的1959年治疗了2,426人;1963年治愈数最高,达到7,219人;去年治疗了1,610人。我们访问那天,戒毒院中还住有83名戒毒者。建院20多年来共治疗了7万多人。
主人介绍说,吸毒者一般住院10天,4天治疗,6天观察和巩固效果。治疗期间,采取教育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如果病人确有决心戒毒,经教育后可不服药;如光教育不行,则配合药物治疗。住院期间,食、宿、医、药全部免费,院方还发给一些零用钱。有的吸毒者戒毒后,自愿留在院里当一个时期的和尚。一位名叫冬的戒毒者告诉我,他来自曼谷,35岁,因经济困难感到苦闷,吸毒十几年。以前,他每天要花200铢在吸毒上,靠做苦工的收入不够吸毒花费,更谈不上养家活口。为了找钱买毒品,他甚至不惜杀人放火,曾6次被抓,最后一次因抢劫被判入狱一年半。警察教育无效,医院治疗也无效,为了家庭和3个孩子,最后他来到戒毒院,才戒了毒。
来院治疗的除泰国人外,还有来自马来西亚、联邦德国、新加坡、奥地利的外国人。在戒毒院,我们见到一位名叫阿秦的联邦德国青年,今年34岁,原从事手工艺工作。他吸毒很厉害,开始抽鸦片,打吗啡针,后吸海洛因。他在电视中看到泰国有戒毒院,便前来治疗。他已住院9个多月,毒瘾早已戒掉,现正留下来当和尚。
觉莫洞戒毒院现有和尚13人、义务服务员多人,已成为泰国研究戒毒的一个中心。该院经费一小部分由政府拨给,多数靠泰国人和外国人布施。该院有一个训练场,培养戒了毒的人学习修理机器,当铁匠、木匠、小泥匠或做缝衣等活计,获得一项谋生技能,以便走上社会从事有益的工作。(附图片)
吸毒者正在接受解毒治疗


第7版()
专栏:

鲜花吊英魂
——纪念“罗马惨案”四十周年
陈玉
整整40年过去了。那是1944年3月24日深夜,古城罗马硝烟滚滚,335名反法西斯战士遭到德国纳粹刽子手屠杀。刑场上尸横遍野,惨不忍睹。遇害者中,有意共党员,也有勤劳朴素的普通工人、职员。这就是震惊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罗马惨案。
这是法西斯灭亡前的垂死挣扎。1943年7月24日,意大利国王在全国一片怒吼声中被迫下令逮捕了恶贯满盈的墨索里尼。9月8日,意大利宣布投降,“柏林—罗马”法西斯轴心随之瓦解。可是,就在这一天,德国法西斯突然大举进犯意大利。风光秀丽的亚平宁半岛山河破碎,民族灾难空前深重。意大利人民目睹祖国忧患,挺身而出,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抵抗运动。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到处袭击敌人。 1944年3月23日,罗马的“爱国行动小组”在闹市中心的拉塞腊大街上,袭击纳粹一个纵队,33个匪徒当场丧命。法西斯为此进行野蛮报复。他们声嘶力竭地狂叫:“一个德国人的命要用10个意大利人来换!”次日深夜,就把关押在罗马“切利皇后”监狱和塔索路德军指挥部的部分反法西斯战士杀害了。
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后,罗马人在烈士遇难地修建了烈士陵墓,名曰“阿尔德阿蒂那坑”。我们穿过古罗马著名的地窟区,踏着旧鹅卵石铺砌的地面,来到烈士陵墓,只见大门的石碑上镌刻着“纪念为祖国独立、自由而牺牲的烈士”几个大字,进入大门,三个白色巨石雕像鲜明地映入眼帘。雕像上的三个人被捆绑在一起,人人仰望长空,表现了不畏强暴、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再往前走,穿过弯曲的地道,就到烈士墓地。排列得整整齐齐的335块墓碑上,镶刻着烈士的名字和照片。墓碑前,有的放着长明灯,有的放着艺术品,以寄托亲友们的哀思。墓地紧依山岗,当年的荒坡,今天已草木葱茏。人们沿石级盘旋而上,来到岗顶的烈士纪念馆,这里陈列的图片告诉人们,烈士们有着不同的职业和信仰,有着不同的生活和经历,但在祖国上空乌云翻滚的岁月里,他们胸中燃起熊熊烈火。“与其活着给法西斯当奴隶,毋宁死”,是他们的共同心声。
“罗马惨案”的鲜血染红了古都,震动了每一个罗马人的心。每年3月24日,罗马市民纷纷来到这里,献上一束束鲜花,缅怀为祖国独立与自由而献身的英雄。今年是烈士殉难40周年,罗马市为此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在烈士陵墓里的松柏正吐新绿之时,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南京、抚顺等5城市的代表应邀来到这里,参加盛大的纪念活动。这表明,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正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