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闲言碎语”及其他
尤明
知人则哲。
读了《人民日报》的长篇通讯《主人翁的信念》,久久难以平静,我深深地为安振东遇到“知人”的支部书记陈秀云而庆幸。你看,这个“历史反革命”分配到哈尔滨整流设备厂后,别人避之唯恐不及,陈秀云则对他说:“老安,党和人民是了解你的,你大胆干吧。”在当时一声“老安”该是多么暖人肺腑!特别是有人向上级告党支部的状,说他们“阶级立场有问题,包庇和照顾‘反革命’”时,陈秀云在全厂职工大会上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地说:“请大家看一看,谁对厂子的贡献最大,难道有这样为国家、为人民利益拚死拚活的反革命分子吗?!难道我们共产党只许人家拚命干活,就不应该让他有学习和生活的一席之地吗?”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概,谁能不为之动容!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能够“无畏护良才”。毛泽东同志说,革命的人越多越好。我们要有这样的胸怀,要学会这样的本领。邓小平同志更多次明确而具体地指出,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有了人才还要给予信用,“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专心致志地做研究工作”。使人遗憾的是,这些马克思主义的至理名言,并不是所有领导干部都能充分认识,身体力行,抑制人才的现象迭有发生。
谗言足以误国。这点孔夫子早已说过“恶利口之覆邦家”。高尔基也说过,忌妒是资产阶级的本能。那都是地主、资产阶级等剥削阶级的本质,与我们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水火不相容的。可惜的是,时至八十年代的今天,在我们某些负责干部中还没有挣脱这种地主、资产阶级从一己私利出发忌贤妒能的恶习。他们总是假借种种理由抑制人才。有的人自己干不了,还不让别人心情舒畅地干,唯恐自己手下出人才出成果。你碌碌无为,倒能平安无事,甚至得到赏识;要是你敢于负责、独立思考、干出成绩,反而会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各种流言蜚语不时袭来,连本来并不算回事儿的小毛病,也一下子被放大了若干倍,成了吓人的罪名。现在流传一句新名词叫“四分钱忙半年”。——向上级写封匿名信,贴四分钱邮票,就够你内查外调忙半年的。胡耀邦同志最近严肃批评了平均主义和妒贤忌能的言论。他说,不要怕那些不负责任的闲言碎语,也不要理睬那些从平均主义思想出发、妒能忌贤的言论。否则,我们就不能任用人才,也不能留住人才,四化就没有希望。这真把妒贤忌能的“闲言碎语”对四化建设的危害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中央领导同志明确要求我们不要怕“闲言碎语”;“不要理睬”那些“妒能忌贤”的言论,这是给各级领导以及一切有作为的知识分子撑腰壮胆,是政治上最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四化”大业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呢?我们又怎么能在那些不负责任的“闲言碎语”面前改变自己为革命为人民的初衷?如果遇到一点“闲言碎语”就气馁,那不是辜负了党中央对我们的殷殷期望和热切关怀吗?至于某些常常受到“闲言碎语”蛊惑的领导者,则希望他们在整党中学习陈秀云的胆识和风格,壮起胆来为四化“护良才”。


第8版()
专栏:

谈“印象记”
——芸斋琐谈
孙犁
“印象记”这种文章,在中国,好象并不是古已有之的。五四前后,很少见到。三十年代才多起来,似乎是从日本传过来,又多是写作家的。我年轻时,就读过《高尔基印象记》、《秋田雨雀印象记》,等等。
青年人而又喜欢上了文学,就特别喜欢读一些有关作家的文字。其实有很多记述,是不大可靠的。因为是先入为主,如果不实,其受害的程度,很可能不轻。先不谈小报上那些名人逸事,文坛花絮之类的文章,就是在“印象记”这种貌似庄严又是身临亲见的记载里,可靠可信的东西,究竟有多少,我近来也有些怀疑了。
文章的可信与不可信,常常不在所写的对象如何,而在于作者本身的修养。
我们知道,每一个人,他的生活经历、生活现状,特别是思想感情的活动,是很复杂,很曲折,多变化,有时是难以捉摸,更难以判断的。你去会见一个作家,和他谈了一两个小时,便写下了几千字的印象记,你所得的印象,都能那么切合他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吗?
比如说,你见到这位作家正在吃饭,桌上只有一碟咸菜,你就得到了生活简朴的印象。或者你去的时候,他正在啃着一只猪蹄,你就得到了一个饕餮的印象。这显然都不是这位作家吃饭的全貌。
一时一地的见闻,并非不能写。写下来,也不能说是不真实。但必须保持客观。写见到他吃咸菜,写见到他啃猪蹄,这都不可非议,因为是真实的见闻。如果就此得出结论:他是简朴,或是饕餮,那就失去真实了。
古往今来,写文章的人,最容易失败在主观判断上。
进入晚年,有幸看到一些关于我的印象记。作者的用心,都是良好的,对我都是热情的。虽然因为有过多溢美之词,使我读起来,常常惭怍交加,汗流浃背,总的说来,是令人振奋的,值得感激的。
如果排除个人的感情,单单评论文字,这些文章,确也存在着高下、虚实等等问题。
文章的功能,是因人而异的。是以作者的写作态度、艺术风格,分别优劣高低的。
六十年代,吕剑同志写过一篇同我的会见记,这篇文章,我曾推荐给出版社,作为我的一本小说集的附录。外文出版社曾几次刊用它。我对这篇文章,印象很好,它并没有吹嘘我,也没有发表作者本人的什么高见。它只是如实地记下了我们的那一次简单的会见,和我当时对他说的一些话。我当时谈的只是我的创作见解和创作情况。吕剑同志也没有代替我多去发挥。因此,这篇文章,是一篇真实的记录,对需要它的人,有比较大的参考用途。
另外,就是昨天读到的,铁凝同志写的一篇题名《套袖》的散文。她这篇文章,我接到《文汇报》以后,当晚看了两遍。这并非是从中看到了她对我的什么捧场,而是看到了她的从事创作的赤诚之心。铁凝的创作,一开始就带有这种赤诚,因此,她进步很快,迅速成为文坛瞩目的新人物,有些人还不得其解,视为神秘,其实就是因为“赤诚”两个字。我想,她是应该明了并珍惜自己的得天独厚之处的。
在文章中,她并没有说我好,当然也没有说我不好。她只是记下了几次来我家的所闻所见。虽然她见到的,有时还有些差错,比如,我捡的黄豆,是别人家晾晒时遗落的,并非同院人家种植的。这也无关重要,无伤大体。
客观地记下几次见闻,自己不下任何主观结论,叫读者从中形成自己的印象。这种写法,也可以说这种艺术手段,就必然比那种大惊小怪,急于赞美,并有意无意中显示点自己的什么写法,高出一等。
我读这种文章,内心是愉快的,也是明净的,就象观望清泉飞瀑一样。
1984年3月2日下午


第8版()
专栏:

骏马与凡马
李桦
李贺曾写过咏马诗二十三首。其中第四首是赞赏骏马的: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最末一首是讽刺凡马的: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我国传统说法,以马喻人材。李贺诗意是说,高材有刚强的性格、高尚的精神,好似有钢筋铁骨的骏马一样;而庸材则以厩中肉马比之。诗中的比兴,足以发人深思。我看过“塘沽版画展”和其他一些业余版画展之后,发生了同样的感想。
在这个画展里,我发现了许多骏马。他们驰骋在我国四化建设的第一线,英姿飒爽,表现了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他们在风雪雨晴、海涛峭岸之间,锻炼着自己的情操,提高着自己的观察力,浸润于现代生活的节奏之中。他们在木版上面绣出了美丽动人的图画,表现时代的最强音、人民的愿望和艺术家的良心。这些渗透着作者心血和汗水的版画,现在摆在首都人民的面前了。它们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篇,作者们就是天上的房星、艺坛的骏马。他们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是业余的版画家,敲起他们的瘦骨来都是带铜声的硬骨头汉,能不使我们高兴吗?
我们在艺坛上也发现有些凡马。他们供奉在御厩里,养得肥肥的;外表虽然很好看,骨头却是软的,不解上青天。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天地是多么广阔而多采啊。我们的机器日日夜夜在轰隆轰隆地转动;我们的原油和黑金流向全世界;我们的粮棉糖盐堆积似山;我们开始征服长江和黄河;我们正在把沙漠变成良田;我们的卫星上了天;越来越多的尖端技术赶上了国际水平;一幢幢高楼平地而起;人民的生活更上一层楼;我们八十年代的劳动人民意气风发;国家的面目和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个由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织成的“青天”,是多么伟大而浩瀚啊!在生产第一线的业余版画家们在这“青天”上飞翔、驰骋了,但是“青天”决不是他们所独占的。我们的画师们,怎不离开“御厩”到那个无限辽阔的天地遨游呢?栈恋“御厩”,满足于床边行吟、带着妻子游山玩水,或躲身在神话传说、美人仕女、牛羊犬豕之间,是难成骏骥的。
我们应把自己变成骨“带铜声”的骏马,勿作“不解上青天”的厩中马。李贺的诗句可作我们的座右铭。


第8版()
专栏:

古桥情思
吕锦华
我们江南水乡风光如画,河汊似网,河多桥多。园林中的小石桥,是给游人赏荷观鱼的,紧贴水面,玲珑俊巧,曲折别致;那公路上的大石桥,是为行车赶路的,宽大结实,敦厚耐压;那大运河上的单孔石拱桥,因桥下要过大轮船,故建造得出奇的高耸;那宽阔的江河交汇处的石桥,由一小拱一小拱连绵而成,又似长龙彩虹卧河面。特别是矗立在两河交叉之处的古石桥,常常是几座遥遥相对、依依相望。绿水搅动着桥影,桥洞撷藏着蓝天,相映成画,别有情趣。
一座古石桥,便是凝结了先辈血汗和智慧的一块丰碑,一段历史。岁月悠悠,千百年的时光流逝了。惟有这些默默无言的石桥,依旧静静地、安详地屹立人间……
小时候,离家门不远的古运河上有一座三里桥。家乡没有山,唯一的一座塔也在多年前倒坍了,这石桥便成了当地的最高之处。站在桥顶四望,田野随季节变化。那散落在田野上的一幢幢农舍,那绿树丛中升起的一缕缕炊烟,那河滩边悠闲自得的牧童老牛,尽收眼底。目光向远延伸,还能看到古运河象一条越来越细的蓝绢带飘向远处的天边;看到一片片白帆象变魔术似的从水天交加处冒出来。
长大以后,我经常来往于故乡另一座长长的石拱桥。这座桥可真是一座古桥了。它的名字——垂虹桥,据说建于宋代。桥的两头各有一个精美的亭子,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桥正中有一座垂虹亭,桥间有三孔起伏,形似卧龙,独特壮观。每逢明朗的月夜,人行桥上,犹如碧波踏浪;圆月的倒影,叠印在桥边细碎的波纹里,忽圆忽缺,若即若离;四面的河上好象撒了一河的碎银,闪闪烁烁,扑朔迷离。
漫步垂虹桥上,我每每在骄傲之际,又夹着一份感激之情。要不是先辈在异常艰苦条件下造就了这座桥,我们能得以如此享受、如履平地吗?因而遥想祖国广袤辽阔的大地上,古桥、石桥该象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吧?
十年动乱,插队务农,得以见到了更多的,各种各样立在荒堤野渡边的无名石桥。赤日炎炎的盛夏,朔风凛冽的隆冬,细雨霏霏的初春,霜白草萎的深秋,路上出现的每一座石桥,都给我带来过一丝乐趣和安慰。有时累了,躺在石桥上小憩;有时下雨了,躲在石桥下避雨;也有赶长路时,半路上前不见村后不着店的,我们就找一座石桥,在桥底下夜宿……。在艰辛的岁月中,古石桥和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朋友,当你面对一座座古老的石桥时,有何感想?你不为先辈们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给我们创造的财富而感动吗?你不为我们祖国悠远文明的历史而自豪吗?那么,我们又能为我们的孩子留下些什么呢?我们也能给后代造一座桥,一座连接未来、通往四化的桥么?


第8版()
专栏:

城市变奏曲(二首)
岛子
边陲,有一座煤城边陲,有座以野鸭命名的煤城,半个世纪以前,曾被荒芜与禽兽合伙经营。当创业者用信念的孵箱,重新孵化出她的雏型,她便抖落粘结的碎壳,长出了彩色的羽翎。街心花园——丰满的胸脯,电视塔红星象耀眼的丹顶,矿山举起太阳石,馈赠她以飞翔的热能。以宽敞甩开狭窄,以立体取代矮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正在将安徒生的童话印证。
城市的晨曦晨曦,饱蘸大片大片的热情,狂草一抹抹火红的霞霓,象醒目的套红标题,鲜亮亮地印满耸起的楼层,给人们以亢奋的启迪。然后刷新生命的起跑线,与早班车向同一目标奔驰。人潮喧闹,涌动着青春活力,车厢,因人口的稠密而拥挤,而更“拥挤”的还有——交织在各自心底的效率、紧迫感和甜蜜的期冀。呵,城市的晨曦,你每天都把晴朗与微笑,送进每个公民的心里。希望,就象拔节的高粱在薄光与微飔中嘎嘎勃起。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红楼梦人物论》
《红楼梦人物论》是王昆仑先生在四十年代撰写的论文集。在当年出版之后,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海内外红学家的好评。作者在六十年代初,曾将部分文章修改发表,最近又作了整理和订正,由三联书店出版。
这本“人物论”对《红楼梦》中几十个重要人物的身世、生活环境、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做了细致的分析,准确地掌握了曹雪芹塑造人物的中心思想。作者文笔清丽,读来如行云流水,忽而铿锵有力,忽而寓流刻于恬淡。阅读这种具有散文风格的评论文章,能使读者获得一种特殊的美感享受。
著名画家刘旦宅特为本书绘制彩色插图多幅,并由书画家黄苗子、郁风作封面题字及装帧设计,更使本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秦人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