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2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牵住了“牛鼻子”
——罗庄公社乡镇企业纪事
吴国光
一座新的城镇,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崛起了。小镇的骨架是十几家企业的厂房,这是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公社办的乡镇企业。1983年与1978年相比,这些企业的总产值翻了三番。这个数字,意味着罗庄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人矿”的“品位”
罗庄有一些发展工副业的条件。这里有瓷土、铝矾土、煤炭等矿藏,历史上也有烧窑、挖煤的传统。前些年,虽说也在办乡镇企业,却办得叫人丧气。问题不在于“矿”,而在于“人”。
旧有的乡镇企业领导人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来源、三种类型。他们大多是农村干部“转业”而来。或者年高体弱,在生产大队当了大半辈子干部,下地不行了,就进了乡镇工厂;或者是生产大队领导班子中的“刺儿头”,无可奈何,请他挪挪窝;再一种是老好人,说他有本事,他什么工作也完不成;说他没本事,人家还就是犯不了错误落不了选。村里搞得死气沉沉,还摘不动他的纱帽翅,只好请出这尊神,供到乡镇企业的庙里来。那时候,农业生产是各级党委工作的中心、重点,只求这台戏唱得起来,别处乱了锣鼓点儿也就顾不得了。
不改变这种状况,乡镇企业休想搞上去。罗庄公社党委的魄力就在于下了决心,采取坚决的措施改组企业的领导班子。此举震动颇大,以至被个别人诬为“搞宗派”。可是,全无震动,何来变革?明明不称职,为什么不能撤换?撤换与否依据只有一个,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新干部的来路是选举、招聘或提拔。中国是人才的富矿,只要不死守住一个坑口,处处可以开掘到新的高品位的“干部资源”。公社汽车队原来4台车一年亏损4万元,1979年选拔一名当过八年司机的年青人当队长,几年光景,车辆增加到34台,1983年创利润60万元。公社铸钢件厂原由一名前大队书记负责,1978年产值为74万元,完成利税11万元;1979年选拔一名红炉工出身的车间主任当第一把手,厂子由过去的修修补补而改产玛钢管件,当年拿出新产品,次年产品打入国际市场,1983年产值为551万元,完成利税120万元。财富从哪里来?答案不是很明确的吗?
“新章法”的活力
新干部并没有呼风唤雨的神通,他们改变企业面貌靠的是党的经济政策,靠的是实施经济责任制,不吃“大锅饭”。
公社水泥厂过去的厂长是不搞什么规章制度的,有了制度之后他也不执行。规章制度对他来说如同虚设。有人迟到、旷工,他不批评,不扣工资;副厂长坚持了制度,他背后往受批评者那里送人情。如此这般,厂子岂有不亏损之理?后来,年青人当了厂长。先是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继而推行了经济责任制,踢开了“大锅饭”。于是,这个厂1983年年产水泥由1981年的三千吨增加到三万吨。
建筑材料厂的老书记是农业劳动模范,大家都说他“人是好人”,可是厂子的生产却是全社倒数第一。他不会搞什么定额、核算,唯一的本领是催耕催种的一套办法,或者再加上身先士卒的吃苦耐劳精神。每天只是与工人一起出力流汗,可是却带动不起工人的积极性来。后来,他认输了,说:“没有文化、技术,没法领导生产。”厂子换了新干部之后,实施以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办法,生产很快上去了。
罗庄乡镇企业起飞是靠贯彻了改革精神,这好象抓住了牛鼻子,难缠的事就渐渐理顺了。比如说,以前好歹不分一锅搅的事,现在赏罚分明,言必行,信必果。建材厂1982年1、2月份瓷土配比不当,生产的大碗炸裂,造成亏损,纯属生产责任事故。此事当罚!总评起来,不仅全厂未发工资,而且平均每人要倒扣0.43元。汽车队一位司机1982年9月份单车创利4,500元,按合同应提成的奖金,汽车队说奖就奖,一分不欠。有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再加上有力的政治工作与耐心的思想教育,整个乡镇企业生气勃勃。乡镇企业如今生产工业品120多个品种,全社1983年总产值的商品率占89%。


第2版()
专栏:

蓟县鸡蛋翻番记
本报记者 石德连
在天津蓟县火车站,运交鸡蛋的“队伍”络绎不绝。县多种经营办公室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眼下还是产蛋的淡季,如到旺季就更可观了。”
蓟县大力发展养鸡业只有三年时间。近两年鲜蛋收购量与1981年相比,增长了4.6倍,成为鲜蛋连年翻番的先进县。
蓟县鸡蛋之所以连年翻番,专业户、重点户起了示范、表率和带头作用。过去,三百户村只有散养的几十只鸡。县副食品公司副经理刘文奎同志退休定居在这个村后,第一年养了150只鸡,第二年又养了400只鸡,收入近4,000元。去年,这个村养鸡一下子发展到1万多只,成了全县第一个“万鸡村”,交售鲜蛋10多万斤。
在“两户”的带动下,蓟县养鸡业象“滚雪球”般地扩大着,不少户大胆采取科学的养鸡方法,成了科技方面的示范户。西草场村有个王玉芬,爱人在农机站工作,家中只有她一个劳力。去年,她利用三间空房,笼养鸡750只,并进行了鸡粪喂猪的试验,全年交售鲜蛋1万多斤,出售肥猪12头。鸡多,猪多,肥多,8亩洼地的粮食产量也翻了一番,全家去年收入8,000多元。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从“老题目”谈起
赵志文
《牵住了“牛鼻子”》这个标题,本报曾反复用过。为什么今天又用了呢?因为它形象地说明了改革要先改什么,先革什么,什么是改革的重点。这类文章,题目虽老,但却总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和新的力量。
牵牛要牵牛鼻子,就是说在无数个矛盾中,总有一个矛盾是主要的,牵住了“牛鼻子”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这样,其他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罗庄公社从改革用人办法、实行责任制、打破“大锅饭”入手,五年总产值翻三番,可谓现身说法。在我们身边,改革则进,守旧则退;实行责任制则兴,吃“大锅饭”则衰的例子,不也比比皆是吗?由此可见,把抓住改革的重点比作牵“牛鼻子”,是颇有道理的。
实践证明,改革是我们事业前进的动力,是深得民心的,但真的改革起来,又决非易事。有的单位也在改革,但不得要领,避难就易,不敢触及主要弊病,好象是一位外科大夫,持刀于痈疽外围,始终没有胆量对痈疽下手。这类的改革,也在牵牛,但牵的是牛腿、牛尾巴,收效不大。中央一位领导同志曾说,改革是一场革命。因此,改革一定要切中时弊,要提倡牵“牛鼻子”,不能只搞不痛不痒的事情。
当然,要正视改革中的阻力。牵“牛鼻子”困难很多。有些人不知道“牛鼻子”在哪里;有些人知道“牛鼻子”在哪里,但不敢“牵”。“左”的影响,守旧的势力,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很顽固的。改革者如果缺乏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就很可能“牵”不住“牛鼻子”。


第2版()
专栏:

轻工业部要求全国轻工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
认真学习步鑫生改革创新精神
学习要扎扎实实,不要搞形式主义
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轻工业部今天发出通知,要求全国轻工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海盐衬衫总厂的改革经验,努力开创轻工业生产的新局面。
通知指出:步鑫生解放思想,立志改革,大胆探索,从集体所有制企业和服装行业的特点出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大调动了全厂职工的积极性,使工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发展了,产品质量好了,经济效益高了,对国家的贡献大了,职工的收益也多了。事实证明:海盐衬衫总厂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是符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精神的。各地轻工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认真学习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按语,抓大事,管本行,把自己的工作同党的路线、方针紧密地结合起来,勇于改革,不断创新。在国家总的经济管理体制没有改革之前,不要等待,要象步鑫生那样,积极探索,勇于在改革中先走一步,开创本单位、本企业的新局面。
通知说:海盐衬衫总厂改革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不仅适用于集体所有制企业,而且对国营小企业以至整个轻工企业的改革,都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全国轻工业企业要认真学习海盐衬衫总厂的经验,并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大胆进行改革。
通知提出:学习海盐衬衫总厂的经验,要着重学习他们“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办厂宗旨;“生产上抓紧,管理上从严,经营上搞活,生活上关心”的办厂方针,推行以联产经济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措施;经济工作和关心职工生活相结合的一套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第2版()
专栏:

专家“会诊”查病因 领导拍板下决心
南京酿造业技术改造首战告捷
本报讯 记者朱维群报道:去年,南京市采纳专家建议,从抓技术进步入手,使全市最落后的酿造行业技术改造首战告捷。
在南京具有传统风味的酱油、醋、酱菜等酿造制品中,不少产品曾蜚声海内外深受好评。但是,近几年来品种逐年减少,质量不断下降,物美价廉的产品供不应求,群众意见很大。去年初,省微生物学会受省科协委托,派专家对这个行业进行全面调查。结果表明,缺乏技术力量,忽视技术进步,是造成该行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根据会诊情况,专家们对这个行业的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及智力开发等问题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建议。
专家会诊的意见,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重视。南京市委书记刘峰到市酿造公司听取了汇报,并到9家工厂实地调查,帮助制定落实行业改造计划。去年以来,这些工厂集资200万元,建设技术设备较为先进的酱油、醋和腐乳三种主要产品的生产车间,改造了48个露天发酵池,采用发酵新工艺;成立了全省第一个酿造调味品研究所,开展了试制新产品、筛选菌种、节约能源等7个项目的研究;制定产品的质量与卫生标准,推行标准化,成立职工学校,举办酿造专业培训班,已培训328人。公司还派出10名青年骨干到全国性酿造职工大学和培训班学习,加强行业智力开发。
这些措施很快收到成效。去年全行业研制成新产品、恢复传统名特产品共24个,增加不同规格包装14种。红辣方豆腐乳第一次被评为省和部的优质产品,机轮酱油和多味豆腐乳被评为省商业厅优秀食品。产值和利润分别比上年增加7.6%和12.3%。
编后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中就有两件是属于酿造业。虽然生活中少不了酿造制品,但在不少地方,酿造业却不被人重视,一不给更新设备、技术改造投资;二不分配科技人员,使酿造业只能维持生产,甚至每况愈下。南京酿造业在省、市领导的支持下,以技术进步为重点,抓了一年行业改造,很快有了起色,充分显示出科学技术的威力。我们的工业领导部门,如果从“大行业”、大项目的投资中挤出一点暂时不用的钱,从人才积压的地方抽调几个知识分子,用到落后的“小行业”中,既无损于“大行业”,而对于众多“小行业”的起飞,对方便广大群众的生活,又可起到很大作用。


第2版()
专栏:

本报2月29日讨论专栏发表了《走在勤劳致富道上的两个党员》一文以后,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认为这篇文章提出的问题,即农村靠勤劳致富的共产党员,应当以什么态度迎接整党,这是目前农村落实今年一号文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值得讨论。下面摘要刊登三位同志的来稿。 编者
“回头看”是为着“向前进”
湖南省攸县人民政府 陈之强
率先勤劳致富的共产党员,应该以什么态度迎接整党?我认为:回头看一看自己怎样勤劳致富是必要的,象赵维贞同志那样,来个急刹车是不妥的。“回头看”,目的在于“向前进”。
农村党员要干出勤劳致富的新成绩来迎接整党,投身整党。
从我县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率先致富的党员,党风好、财路正,对周围广大农民致富是起了壮胆、引路作用的。但是,也有少数党员富得并不那么光彩,靠搞不正之风致富。有了问题不应回避,在整党之前,党员就应该自觉清理一下。事情虽已经过去,回头看一看,也有益无害。
回头看,看什么?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内容是值得一看的。其一,自己的思想是否真正解放了;其二,致富的路子正不正;其三,是否尽力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回头看”,决不能用“左”的眼光来看,必须以党的政策为准绳。共产党员对共产党的政策一定要坚信不疑。政策允许,靠勤劳致富,是用不着怕的。如果我们在致富路上真有违背党的政策、国家法令之处,搞了不正之风,发了不义之财,作为共产党员,理应未整先改。但是,改,只能改掉不正之风,不能改掉勤劳致富的目标,要朝着正确的轨道继续向前,特别是要牢牢记住:我们共产党人光自己个人富了还不够,要坚决带领周围的群众都尽快地富起来。


第2版()
专栏:

农村党员要当勤劳致富的模范
中共安徽省当涂县委书记 姜持如
《走在勤劳致富道上的两个党员》一文,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近年来,我在下乡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农村党员向我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
我认为,农村党员在勤劳致富上同样应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政策所允许的。党中央提出允许一部分农民先富裕起来,这“一部分农民”,当然包括农村党员在内;农村党员应该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农村整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整掉党内不正之风,增强党的战斗力,率领广大农民努力把农村经济搞上去,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此,农村党员要挺起腰杆,放开手脚,大胆勤劳致富,不要有什么怀疑和顾虑,更不要担心整党会整到自己头上。
农村党员率先勤劳致富,这也是广大农民所迫切希望的。目前,一些农民对勤劳致富仍旧心存疑虑,他们经常议论说:现在政策还摸不准,要搞“两户一体”,就得拉个党员参加,万一将来政策变了,打屁股也打不到我们身上。我县亭头公社洪潭大队有一块面积160亩的水面,多年荒废,大队党支部多次动员群众承包养鱼,没有一个社员敢承包。他们说:“只要你们党员、干部敢出头,我们就敢包。”后来,大队的一位老支书入了股,社员们很快就合股把那块水面承包下来养了鱼。
农村党员在勤劳致富上当先锋做模范,这是一个新题目,我们县委的同志议过几次。我们多次明确要求农村广大党员,特别是不担任领导职务的农民党员要带头勤劳致富,做出示范。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他们要与普通农民一视同仁,给予鼓励和支持。当然,农村党员勤劳致富并不是自己的最终目的,共产党员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农村党员在勤劳致富中应该具有更高的思想境界,绝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我们经常教育农村党员率先勤劳致富时必须做到:一、始终不忘实现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不能“见利忘义”;二、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唯一宗旨,热情帮助周围群众发展生产,特别是扶持困难户摆脱贫困,不能只顾自己富;三、要模范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的法令,自觉遵守乡规民约,不能为了个人发财而违法乱纪,走歪门邪道;四、接受国家计划指导,完成各项交售任务,按章纳税,履行合同,完成各项集体提留和公益劳动任务,不能只顾小家忘了国家和大家。


第2版()
专栏:

“红眼病”是个大祸害
中共河南省新乡市委 李实
《走在勤劳致富道上的两个党员》一文中说的傅仕秀和赵维贞,以前我接触过多次。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敢于致富。赵维贞起步早、富得快,但由于多种原因,他打了退堂鼓,令人惋惜。除了赵维贞本人头脑中有个“怕”字外,某些人的“红眼病”,也迫使赵维贞“富了就收”。
赵维贞曾担任过大队干部,并主管过本村的工副业(造纸厂),后来,因生产问题和本村个别干部发生矛盾而辞职了。不久,他应聘到附近的延津县一个公社纸厂当了技术员,并把户口和组织关系转到了那里。赵维贞从1980年秋起开始就从事养貂,成了全市有名的养貂专业户。赵维贞富裕起来后,遭到一些“红眼病”人的非议。在1982年的郊区农村工作会上,就有个干部指责赵维贞是“不务正业”的人。事后,赵维贞想缓和矛盾,计划把户口和组织关系转回本队,并表示愿意为集体、为本村群众重新出力。这时,又遭到一些人的刁难
(至今户口问题仍没落实)。在这样的处境下,赵维贞的思想包袱能不沉重吗?他还敢碰着“硬茬”去大胆致富吗?
天津大沽路副食综合商场鸡鸭组,经营中坚持按质论价,自觉维护顾客利益,受到群众好评。图为售货员正在帮助顾客挑选商品。 新华社记者 杨宝坤摄


第2版()
专栏:

天津大沽路副食综合商场鸡鸭组,经营中坚持按质论价,自觉维护顾客利益,受到群众好评。图为售货员正在帮助顾客挑选商品。 新华社记者 杨宝坤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