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田纪云
一、商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一天比一天好,政策对头,人心安定,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1983年的变化更为喜人,但也更为逼人。所谓逼人,就是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生产的发展,给商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讲流通不能离开经济形势的全局。当前的经济形势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了。农业连年丰收,工业持续增长。
据初步统计,1983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可以达到8,900多亿元,已提前两年达到了“六五”计划规定的1985年指标。这三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率为7.3%,超过了“六五”计划规定的递增速度。
农村形势尤其喜人。198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7,600亿斤左右,比1982年增产500多亿斤;棉花总产量达到9,000万担左右,比1982年增产1,800多万担,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大丰收。一个粮食,一个棉花,有了这两样东西,全国人民就有吃有穿,人心舒畅,社会安定,事情就比较好办了。
工业战线的形势也是令人振奋的。1983年工业总产值比1982年增长10.2%,其中轻工业增长8.4%,重工业增长12.1%。在100种主要产品中,有86种超额完成产量计划。对国民经济有决定作用的一次能源总产量增长了5.1%。
农业、能源和基础工业的发展,为今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条件。
(二)农村商品生产大幅度增长。我国农业正在由自给半自给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化,这个转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进步,它给我们整个经济生活带来了新的生机。
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1978年以来农副产品社会收购总额以平均每年增长17.6%的幅度上升,1983年比1982年增长15.9%。截至1984年1月底,全国已收购粮食1,859亿斤。全国有400多个县交售粮食超过1亿斤。一些长期调入粮食的省,一跃而成为调出粮食省。以商品生产者姿态出现的各种专业户,一开始就在发展商品生产中显示了活力。目前全国农村已有各类专业户、重点户2,400多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3%以上。各地都出现了一批交售粮食万斤以上的种粮专业户。黑龙江省仅合江地区就有8,500多个农户卖粮超万斤。
棉花商品量的增长更为迅猛,截至1984年1月底,全国棉花收购量已达到8,705万担,比上年同期多购2,000多万担。在棉花集中产区,一户卖上千斤皮棉已很平常。
(三)城乡人民收入增加,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
1978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加很快。1983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已超过300元,比1978年增加一倍多,还出现了一批万元户、人均收入超千元的大队和人均收入超500元的县,沿海有少数地方基本达到了小康的水平。农村储蓄不断增加。1983年农村各项存款总额比上年增长19.6%。农民个人储蓄存款平均每人38元。另外,农民手中的持币量大约平均每人还有43元。这就是说,平均每个农民的潜在购买力是81元。城镇职工的收入,近几年也普遍有所增加。
城乡人民收入的增加,还表现在商品零售额的增加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上。1983年,农村商品零售总额达1,664亿元,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比1982年增长12.4%,比1978年增长1.1倍。近五年,农村商品零售总额的增加额,比前26年累计增加额还多194亿元。
农民在基本解决了温饱之后,有了钱,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是什么呢?从各方面的调查来看,第一位的要求是购买生产资料,扩大再生产;其次是改善居住条件,修房盖屋,添置家具。农民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高了。一些富裕地区和先富起来的农民,已经出现了讲究“住的要宽敞、吃的讲营养、穿的要漂亮、用的要高档”的情况。农民过去很少问津的一些商品,如啤酒、高级香烟、沙发、家用电器、摩托车等,也成了一些农民的选购对象。农民生活资料商品化的程度在逐渐提高,主要靠自己生产、自己加工的自然经济状态已经大为改变。城市人民生活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面对社会商品流通量的增加,城乡经济的繁荣,流通领域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商品流通渠道和商业网点增加了,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供销社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大多数基层供销社进行了清股扩股、分红、民主选举;农副产品统派购品种逐步减小,统派购品种在完成任务后,有许多允许进行多渠道、跨地区经营,等等。
这几年,商业战线的广大职工,把分散在亿万农户、数十万个企业中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品收购起来,又把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需要的商品供应出去,特别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按户收购,按户结算,工作量比过去增加了许多倍。收棉收粮多在冬季,天寒地冻,室外操作,工作十分艰苦,职工常常一天劳动十几个小时下不了岗位。他们为活跃城乡经济献计献策,辛勤劳动,作出了很大贡献。这是必须充分肯定的。
但是,就总体而言,目前商品流通同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的形势是非常不适应的。我们原来的商品流通体制基本上是建立在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基础上的,许多制度办法都是从一个“少”字出发的。长期以来,从事商业工作的同志,特别是从事农产品经营的同志,往往是怕东西少,怕收不上来,怕脱销,怕不能保证供应。一句话,患的是“恐少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整个经济形势特别是农村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东西渐渐多起来了。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多”是相对的,许多东西按人均占有水平计算还是很低的。比如粮食,人均占有量才700多斤;棉花人均占有量9斤;茶叶,除去出口部分,人均只有5两;食用植物油人均7斤。这样的水平,不要说比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低得多,同许多不发达国家相比,也是低的。全国还有少数地方的农民生活是比较困难的。然而为什么又出现买难、卖难的问题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流通渠道不畅,商品交换不发达。这里既有国际贸易(互通有无)的问题,也有国内商品交换的问题,而主要是国内商品交换的问题。许多东西你多我少,此多彼少;有一些商品是从目前看多,从长期看少。商品经济就是要进行交换,生产者在生产中各自发挥优势,流通中通过等价交换取长补短,调剂余缺。所以,解决买难卖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必须从疏通流通渠道,发展商品交换入手,而决不能由怕少变为怕多,犯“恐多症”,限制生产发展,重复过去那种“多了砍、少了赶”的作法。当然,要解决好买难、卖难的问题,涉及到一系列的工作,诸如商业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交通运输困难的问题,外贸问题,管理体制问题,企业素质、经营管理问题,特别是价格问题。对这些问题,必须从总体上系统地加以研究,逐步解决。
应当看到,商品流通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是前进中的矛盾,是大好形势的反映。我们要以满腔热情的积极态度,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大力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使商品流通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二、迎接新的挑战
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商业工作怎么办?是顺乎潮流,因势利导,迎接新挑战呢?还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坚持老观点、老框框,以不变应万变呢?财贸战线的广大干部和职工,应该认清形势,立志改革,以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勇于改革的精神,迎接这个新的挑战。
首先,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发展商品生产的认识。
大力促进商品生产,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当前,我们在工作上必须抓住这个主要环节,积极组织商品流通,促进商品生产发展。那种害怕发展商品生产,把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等同起来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在这方面,必须进一步肃清“左”的思想影响。面对农村经济出现的历史性转变,各级领导需要重新学习,解决认识跟不上,科学技术知识跟不上,作风、方法跟不上的问题;解决东西少了办法多,东西多了办法少,穷好办、富难办的问题。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摆脱自然经济的束缚,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如果我们仍旧在自然经济的老框框里转来转去,经济建设就不可能搞上去,四个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目前商品流通领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中央决定把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作为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是非常正确的。我们必须有效地组织好商品流通,更好地沟通工业和农业的经济联系,繁荣城乡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现代化的大农业,不仅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而且包括产前产后的各项服务。我们不能用传统农业的观点来看现代农业。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就包括为农业提供种子、饲料、肥料、农药、灌溉、植保等各种服务的公司,收购、加工、储藏、运输农副产品的各种专业公司,以及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副食品、饮料制造业和天然纤维的纺织业等。我们搞农业现代化,必须树立大农业的观点。近两年粮食、棉花生产连创新纪录,多种经营也有所发展,但是林牧渔各业发展比较缓慢,经营单一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产前产后的服务更是跟不上。要使农村尽快富裕起来,应当进一步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大力促进农林牧副渔各业商品生产的全面发展。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领导同志,既要抓商品生产,又要抓商品流通,抓产前产后的各项服务。要总揽全局,加强对发展商品生产的领导。这个问题解决得越快越有利、越主动。
第二,要加强市场观点,多生产城乡人民需要的东西。
目前,农村普遍反映买工业品难,买生产资料更难。这里面有生产问题,有流通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生产问题。现在,农民要求国家提供越来越多的农业机具、优质化肥、高效低毒农药、农用柴油、农副产品加工机具以及运输机具等,农民还要求供应大量的钢材、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重工业要扩大视野,面向农村,为加快农业的“两个转化”作出新的贡献。
轻工业,包括食品、纺织品和各种日用工业品、民用电子产品等,也要适应市场需要,更好地组织生产。近几年,社会购买力增长很快,市场供应也有改善,但是,产品结构同社会消费结构不适应的问题仍很突出。据商业部门反映,商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品种约占50%,供不应求的占20%多,不适销对路的也占20%多。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商品卖不出去,压在仓库里,而群众需要的商品,尤其是优质名牌的耐用消费品仍很紧缺的重要原因。这就要求轻工业必须从市场需要出发,为城乡人民多生产优质名牌、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商品。
农业生产也要有市场观点。现在农村经济中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占很大比重,要实现向商品生产转化,就必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这就要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根据市场需要,扬长避短,结合自己的优势发展商品生产。许多地方存在的卖难问题,与有些产品的生产缺乏计划性或者价格不合理有一定关系。商业部门要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并学会用经济手段指导生产。农业要逐步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改进品种,提高质量,薄利多销,为城市提供更多适合需要的农副产品,为工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原料,为国家提供更好的出口商品。这样,农村商品生产才有活力。
第三,商业工作在生产与消费之间要更积极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真正做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
现在市场上商品多了,流通渠道广了,经营方式也比过去活了,可是,有些同志却感到“形势大好,生意难做”。这里确有一个如何学会在新形势下做生意的问题,但从主观上来说,也有畏难情绪、思想不够解放的问题。这种精神状态,上边有,下边也有。如果不及时改变,我们在新的挑战面前就会打败仗。商业部门的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同志必须从战略上考虑问题,振奋精神,转变思想,克服畏难情绪,克服那些不适应新情况、新任务的老习惯、老作风、老框框。现在要再想回到用行政办法维持独家经营的老路上去,是办不到的。必须从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提高应变能力,开拓市场,扩大经营,改善服务质量上找出路。要在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下,充分发挥国营商业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扶持集体、个体商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他们在商品流通中的助手和补充作用。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商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这个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商业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努力工作,大胆实践,迎接新挑战,开创新局面。
三、探索改革流通体制的途径
流通领域面临的挑战,是压力,也是动力。出路在于改革。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反作用于生产。万里同志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马克思讲过的一段话:实现商品价值“是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它自身的规律。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符合这个规律的都必须加以改革。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进行通盘研究。当前看得比较清楚的关键问题是价格,这是理顺整个经济关系的核心,也是解决流通领域问题的核心。“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价格不合理,企业做买卖赔钱,怎么能够达三江、通四海?现在,粮、油、肉、菜等商品,价格严重倒挂,多卖多赔,少卖少赔,不卖不赔,如果不是国家财政大量补贴,企业怎么能去积极经营!近几年,国家用于农副产品的补贴越来越多,价格问题不解决,再过几年,国家财政将更加难以承受。所以,研究流通问题,价格问题是回避不了的。但是,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问题,要想根本解决,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必须充分地进行探讨和准备,全面规划,逐步治理,决不能贸然从事。在未进行改革之前,要采取基本稳定的政策。但这并不是说价格体系不改,我们在流通问题上就不能有所作为。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总结,从多方面来探索改革的途径。
(一)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
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必须加快步伐,要同整个农村经济的改革同步、配套。近几年来,根据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各地供销社在恢复“三性”、实行农商联营和建立县联社等方面的初步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不能停留在现有水平上。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供销社的体制改革继续深入进行下去。要进一步提高对供销社性质的认识,把供销社由“官办”变为民办,把它办成真正的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让广大农民当家作主。做到这一点,必须使供销社在经济上同广大农民的利益建立直接的联系。具体地说,基层供销社在改革试点中,要从五个方面突破:(1)在劳动制度上,基层供销社的干部要真正由农民选举产生,能上能下,农民有罢免权;供销社的职工要能进能出。(2)突破农民入股的限制。现在农民入股占农户总数的比重不小,但占供销社资金的比重则很小,供销社经营的好坏和农民的利益关系不大。只有提高农民入股资金的比重,农民才会关心供销社,选举有本事的人管供销社。这是最根本的一条。(3)突破现有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的限制,使供销社真正做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办农民想办的事。(4)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真正实现多劳多得,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这个问题不解决,供销社不可能真正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经济组织。(5)价格上让供销社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国家规定的品种范围内,允许供销社按照产品质量、市场供求情况,实行一定幅度的浮动价格。这些办法,可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稳一点。
供销社是联结城乡经济的纽带,它一方面承担国家计划产品的购销任务,另一方面又为农民推销产品,供应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任务很重。它的资金多,渠道广,力量雄厚。因此,一定要把供销社的体制改革搞好。解决农村流通问题,如果不首先抓住供销社的体制改革,改变其“官商”性质,使它们的经营活动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就不能说是抓到了点子上。在改革中,要防止放着供销社这么大的力量不用,而另起炉灶,再搞一套农村商业组织。那样做,从全局看是不足取的。
(二)继续调整农副产品购销政策
长期以来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对保障供给,稳定物价,安定人民生活,繁荣城乡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必须坚持实行这个政策。但是,统购统销的程度、范围和具体办法,要随着情况的变化作适当的调整。有些要放宽,搞得更活一些。比如,粮食多了,就应允许多渠道经营、长途贩运和发展深加工。棉花、茶叶的经营,在完成国家计划以后,看来也应适当放宽。
三类农副产品要真正放开搞活。目前三类农副产品总的说搞得还不够活,一些地区、一些品种还没有放开。应该按照中央的政策,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变化情况,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开展议购议销,随行就市,灵活经营。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和调节,从经济上加强对议购议销业务的领导。对出口、特需和大城市需要的某些紧缺三类农副产品,为了在全国和全省范围内进行调剂,可以参照二类产品的管理办法,由省、市、自治区掌握一定的货源。至于完成国家统派购任务以外的一二类产品的价格,也要搞活一些,规定一定的幅度,允许上下浮动,以调节供求,指导生产。
认真推行合同制,是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完成国家计划、逐步固定产销关系的有效措施。要维护合同的严肃性,使合同落到实处,总结和推广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制的新经验。
(三)改革商业批发体制
商业批发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工业品批发体制的改革,各地都在探索,但目前还没有突破。批发是生产和零售之间的枢纽,是发挥国营商业主导作用的基础,也是稳定市场物价的关键。主要商品的批发,要经过国营商业这个主渠道,不可分散。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至于哪些品种走产销合一的路子,哪些品种走产销分工、改善商业批发的路子,需要很好地研究,总结经验,权衡利弊,制订具体政策。国营商业的工业品批发,要按照商品的合理流向设置批发机构,开展购销业务,并根据不同商品、不同地区的情况,砍掉不必要的流转环节,缩短商品的流转过程,坚决反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封锁。农副产品的批发,要在产品集散中心的县或镇设批发机构,尽量实行产销见面,减少流转环节。大中城市要逐步建立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总之,对商业批发体制,第一是要坚决改革,第二是要慎重从事,不能失控,以免影响经济生活的稳定。我们疏通流通渠道,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前提下,做到多渠道、少环节,使相当多的工业品能够直达农村,相当多的农副产品能够直达城市,并且努力发展地区之间的横向的物资交流。
(四)加强商品流通工作的领导
当前,我们从事商品流通工作的经验和能力,已远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突出的表现是组织商品流通、统筹安排市场的领导工作薄弱。现在各地财贸机构的设置不一,但是无论机构如何设置,都必须有领导同志分工管财贸、管市场,要有精干的办事机构,调查研究,统筹协调,并为领导决策提供资料和建议。
在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计划为主和市场调节为辅的关系;二是国营商业的主渠道和多渠道的关系;三是搞活流通和市场管理、稳定物价、增加积累的关系,做到大的管住,小的放活。如何做到这一点,要研究一些具体的政策杠杠和措施。比如国营商业的批发和零售环节,要不要确定经营比重,全国大体上掌握一个什么比重为宜?发挥商业“蓄水池”的作用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如何发挥集体、个体商业的补充作用?这里有业务指导、行业调整、技术培训和市场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认真调查研究,积极进行探索。
在商品流通放活以后,工商行政管理的任务相当繁重。工商管理部门的同志特别是市场管理人员,这几年做了大量工作,很有成效。对他们的工作要大力支持,要为他们撑腰、壮胆、打气。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强职工队伍的培训,提高素质,提高政策水平。活和管是对立的统一。要活就要管,要管就要有法,有了法依靠谁去执行?要依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去做,而且要努力做好。 (原载《红旗》杂志第6期)


第2版()
专栏:

李鹏副总理在核工业部召开的会议上说
发展核电弥补沿海地区能源不足
本报讯 国务院副总理李鹏最近在核工业部召开的会上说:核工业也要注意民品生产,发展核电可以弥补沿海地区能源的不足。
在谈到核工业民品生产的内容时,李鹏指出了四个方面:为核电站提供核燃料;参加核电站的建设,要把秦山核电站建设好,作为引进大型项目的一个补充;搞好核燃料生产中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制;大力开展同位素在医疗、农业、食品、化工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这方面有广阔的前途。
我国有丰富的水力和煤炭资源,为什么还要搞核电呢?他说,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的核工业初具规模,有铀矿资源,有核技术队伍,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核燃料生产系统,建设核电站的条件不比任何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差;第二,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水力、煤炭资源都缺乏,需要发展核电,以弥补能源的不足。为了争取时间,发展我国的核电站,要注意引进国外技术,在引进设备的同时要引进制造技术,逐步做到核电站设备国产化。
李鹏指出,核工业生产,要注意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注意技术改造,把微电子技术用于数据处理、安全监测、经济运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