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为了过去的未来
——西欧的古城及古建筑保护印象
张钦哲
登上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俯瞰罗马古城,眼下一座座精心保护的古建筑或其遗迹,使我触景生情,感到古罗马人的创造精神虽历千百年而不泯。极目四望,在古城范围内竟无一幢现代化高层建筑。圣彼得教堂的穹顶,是400年前按照文艺复兴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的设计建成的,高132米,至今仍是罗马古城天际线的“最高峰”。为了保护这座古城的历史风貌,在古城中心区严禁拆旧建新,维修中也不许改变古建筑的内外原貌,这叫做“绝对保护区”。在其周围,又划定了相当范围的“外观保护区”,即古建筑的内部可以改建而外观要保持不变。罗马的新城则建于古城之外,颇为成功地解决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漫步罗马的大街小巷,发现很多古建筑都在进行修理。一位意大利朋友告诉我,一旦旅游旺季过去,每年都要按计划分片进行古建筑修理工作,要求“修旧如旧”。工匠都是受过专门训练的。
在保存完好的纪元前一世纪的建筑奇迹——有43米直径大穹顶的潘提翁万神庙前,一位老教师告诉我,现在意大利人普遍认识到祖先所创造的文化遗产的价值,一旦失去就不再复得。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古建筑将变得愈益珍贵。
古罗马人于纪元前一世纪所建的另一不朽历史纪念碑——圆形剧场在中世纪损于地震之后,其大理石构件在几百年间陆续被劫掠、盗运。十八世纪末叶,它成了欧洲第一座受到法律保护的古建筑并得到重修,后来又增建护壁以确保外圈圆拱柱廊残存部分的安全。今天,这一古代文明的丰碑虽因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而疮痍满目,但毕竟幸存下来并得到很好的保护。
在佛罗伦萨,我登上了圣玛丽亚大教堂的穹顶;在威尼斯,我登上了圣马可广场的方塔。我眼前展现了两幅淳美的图画:一律的红瓦顶,浅黄或浅灰的墙面,2至4层的房屋,偶有教堂的各式尖塔点缀其间,给我的印象是那样古朴、明快与亲切。这两座古城已被当作两件巨型的精美艺术品而完整地加以保护。威尼斯的河网、小桥与临水建筑所构成的城市景观是重点保护对象。今天的威尼斯仍然保持着她那独特风貌与魅力:纵横交错的运河里平底船穿梭而行,蜿蜒曲折的小巷中游客熙熙攘
攘……威尼斯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巴黎的古城保护,是又一个成功的实例。其古城区,即十九世纪中叶所建的城墙范围内的地区,集中了大量古建筑精华,如凯旋门、卢浮宫、圣母院、歌剧院和近代的埃菲尔铁塔等,以及商业设施、中心广场和很多传统的街坊,都被分别划级加以保护。旧城的中心部分为一级保护区。现在,古城中心区及重要古建筑周围的建筑高度已控制在25米以下。我从凯旋门沿著名的巴黎中轴线向东南漫步,经香榭丽舍大街宽阔的、为高大的法国梧桐所覆盖的人行道至协和广场,再到卢浮宫花园,行经数公里的巴黎中心区,却极少见到与古建筑所形成的环境不相协调的新建筑。及至来到古城外的台芳斯新发展区时,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这里的建筑全是现代风格,很多是玻璃幕墙的摩天楼。尽管法国建筑界对这一新区的规划设计尚有争论,但我感到这样处理古城的保护与新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是一种切实而有效的办法。
英国的古城及古建筑保护运动,发端于100年前。1877年,威廉·莫里斯创立了第一个古迹保护团体“古建筑保护协会”,1882年议会颁布了第一个古迹保护法令,但极不完善。本世纪初,林肯郡地区一座十四世纪古堡内的珍贵大理石雕刻板被外国投机商转卖盗运出国,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这就是后来成为电影《鬼魂西行》主题的原始故事。此后政府加强了古迹及古建筑保护的立法,公布了保护名单,又划定了保护区。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极为有效。
西欧诸国的古城与古建筑保护运动,近20年来更为兴盛。有关的保护团体纷纷成立,立法日趋完善,拨给古建筑修理、维护的经费也逐年有所增加。为了总结经验,并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曾于1975年经欧洲议会确定,开展了“欧洲建筑遗产年”活动,提出了“为了过去的未来”的口号。是的,为了过去的未来,保护古城与古建筑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威廉·莫里斯在100年前就说过:“这些古建筑绝不仅仅属于我们;它们属于我们的祖先,并将属于我们的子孙。它们从任何意义上讲都不是可由我们任意处置的我们的财产,我们不过是我们后代的托管人而已。”
(附图片)
伦敦的重要保护区之一议会街。 (英)阿·库齐叶绘


第7版()
专栏:友谊之光

中国音乐在瑞典
刘绪民
去年秋冬之际,在遥远的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上的瑞典,人们经常可以从电台听到中国音乐,其曲目之丰富,内容之广泛,使人恍如置身于华夏大地。细心的听众很快就了解到,原来这是瑞典广播电台在播送一套精心编制的“中国音乐”系列节目。
这套节目从去年10月7日至12月18日,在瑞典电台的两套节目中连续播送了两个多月,总共有124个中国音乐节目,播送时间长达54小时,平均每周4个多小时。
这套节目浓缩了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史,上至商、周,下至近年我国音乐工作者如何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音乐。它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古典音乐、现代音乐、民间音乐,又介绍了戏剧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还讲解了民族乐器。据有关编辑人员回忆,从播送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来讲,这套节目在瑞典广播电台的国内音乐节目播送史上恐怕是空前的。
瑞典电台音乐编辑工作者是在1980年决定制作这部中国音乐节目的。当时中国音乐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瑞典广大听众对中国音乐更不熟悉,对中国音乐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但他们认为,音乐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瑞典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文化,他们决心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他们先后4次来到中国,深入各地采访,参观音乐院校和少年宫,访问音乐工作者,听音乐会,看地方戏剧,录制和收集了大量音乐素材,回国后经过细致的整理分类,终于成功地编辑出了这部颇具特色的大型“中国音乐”系列节目。
瑞典音乐编辑工作者从中国带回来的不仅是灿烂的中国音乐文化,也带回来当今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民新的精神面貌。每介绍一种地方乐曲,他们都同时介绍该地方的风貌和他们的观感。在谈到中国的音乐教学时,他们说,中国的学校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教给学生一个牢固的基本思想,这就是音乐具有陶冶人们灵魂的力量,因而音乐也成为对人的教育的一部分。“节目”还介绍说,中国人重视发展50多个少数民族的音乐,以增进各族之间的相互了解。西方音乐在中国也很流行,不少中国年轻的音乐家在国际音乐比赛活动中崭露头角。可以断言,经过严格的训练,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中国音乐家登上国际乐坛。同其他许多领域一样,在乐坛上,远东也是一个“正在苏醒的巨人”。瑞典电台音乐编辑工作者还认为,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很大的生命力。他们说,中国自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西方现代流行音乐虽然也流入中国,但要取代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不可能的。
“中国音乐”系列节目播送后深受瑞典广大听众的喜爱,听众纷纷写信给电台赞扬这组节目编排得好。一位音乐教授在信中说,节目不仅给人以音乐美感的享受,并且把音乐置于社会和道德之中。有的听众写信说,原来中国音乐象它的古老的文字一样,是那么丰富多采。有的说,通过收听“中国音乐”节目,使他们对中国人民和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瑞典广播电台根据听众的要求,正准备重播“中国音乐”系列节目中的某些片段。


第7版()
专栏:今古人物

中年起步的女作家
仓立德
凯瑟琳·库克森是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尽管现已年近八旬,仍每日勤奋写作不止。她平均每年出书两部,作品已遍及世界上30余个国家,拥有约3,000万热心的读者。然而谁曾想到,这位著述甚丰的作家历尽坎坷,年过40才刚刚起步。
库克森1906年出生于英格兰东北部泰恩赛德,青少年时代十分不幸。她是个私生子,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儿时甚至把生身母亲误认为姐姐。由于家庭贫寒,母亲又贪恋杯中物,库克森不得不经常到拍卖行和小酒店做帮手,或者到煤车棚的后面去拾煤渣。
16岁时,她受雇照管老弱病残。老板的挑剔和劳动的艰辛使她难以忍受。后来她先后在几个地方的济贫院里当洗衣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她同一位教员——汤姆·库克森结了婚。
艰难的岁月使凯瑟琳·库克森病魔缠身。然而她对各种病痛一概等闲视之。她说,比起思想所受的折磨,身体上的痛苦算不得什么。
35岁之后,她开始沉溺于书籍之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悉心研读乔叟、艾默森等英、美作家的作品。数年后,她便尝试着写作。她并不追求那“华丽的住宅和绅士、淑女”,而力图描写她在童年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英国北部农村下层劳动群众的贫困与酗酒。
她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是《凯特·汉尼甘》。其后,一本本小说从她的笔下源源不断涌现出来,至去年年中已达60部。《马伦三部曲》也许是她最成功的家世长篇小说,销量达100多万册。她的全部作品,仅平装本就已出售近3,000万册。
库克森作品的一个特色是结构紧凑,脉络清晰,文笔流畅生动,通俗易懂。书中的主人公大都出身微贱,又大都生活在英国本世纪初期的动荡年代里。书中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因此人物、事件显得真实可信。这大概就是她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青睐的原因之一。在《汉纳·梅西》中,库克森着力刻划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居住在贫民窟中的工人家庭的妇女。她精明强干,雄心勃勃,但既愚昧又孤傲。她不遗余力地想使全家摆脱贫穷的境遇,最后却因处处碰壁而自杀身亡。
同其他小说家的写作方法相比,库克森的最显著特点是她极端重视研究自己笔下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为了描绘英国在早期工业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阶级压迫,以及大众生活的穷困潦倒与极端不幸,她四处奔波,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在写作《凯蒂·马尔霍兰》时,她曾深入井下,观察和体验煤矿工人的生活。此外,她还广泛涉猎与特定历史时期、地点及环境有关的文字资料。在她的作品中,人们看到一个个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人物,一幅幅生动活泼、真实细腻的画面。
凯瑟琳·库克森的写作生活是异常紧张、井井有条的,只有在病魔袭扰时才例外。她睡眠很少,夜间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构思。早晨7点钟,她对着床边的小录音机开始口授新的故事情节。9点半时,她放下写作,回答读者来信。她一年要接到3,000封来信,每封来信她都十分认真地记下读者的姓名、家庭、要求和兴趣爱好。午饭后继续写作。
对于来访者,她显得很健谈,言语中充满善意的幽默感和乐观精神。她说:“听我聊天,你不会想到我是个哀愁而孤独的人。我常把自己看作一个丑角,在笑声下面隐藏着悲痛。”她把全部身心投入写作,以排遣苦闷和病痛。她说:“我丈夫和医生每每要我停下笔来。可是一天到晚我干些什么呢?只有写作我才感到快乐。”


第7版()
专栏:

一些国家的“植树节”
仁杰
由于世界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各国植树节的日期也各不相同,如果把它们排列起来,可发现世界上一年内每月都有植树节。
一月份:约旦(十五日)。
二月份:西班牙马德里市(一日)。
三月份:伊拉克(六日)、中国(十二日)、爱尔兰(十七日)、法国(三十一日)。
四月份:朝鲜(六日)、联邦德国(二十五—二十六日)。
五月份:多米尼加(第一个星期日)、澳大利亚(第一个星期五)、委内瑞拉(二十三日)、危地马拉(最后一个星期日)、洪都拉斯(三十日)、加拿大(月内开展全国林业周活动)。
六月份:缅甸(具体日期不定)、尼加拉瓜(最后一个星期日)。
七月份:印度(具体日期不定)。
八月份:巴基斯坦(四日)、新西兰(第一个星期三)、玻利维亚(二十日)。
九月份:菲律宾(第二个星期六)。
十月份:古巴(十日)、哥伦比亚(十二日)、厄瓜多尔
(十二日)。
十一月份:新加坡(三日)、英国(六日—十二日为植树周)、意大利(二十一日)。
十二月份:黎巴嫩(第一个星期为植树周)、叙利亚
(最后一个星期四)。
有植树节而无全国统一的或固定日期的国家有:美国
(各州自定)、阿根廷、挪威、芬兰等。


第7版()
专栏:异国风情

引人入胜的“骆驼角斗”
陈功
骆驼在许多国家都有,并不稀奇。然而,土耳其的骆驼不仅承担运输重任,而且还能供人们从事娱乐活动,因而深受土耳其人的喜爱。
每逢“骆驼角斗”季节,土耳其境内从爱琴海之滨到地中海沿岸的城镇、村落热闹异常,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竞相报道这一活动,世界各国的游客也纷至沓来,一饱眼福。
土耳其的“斗骆驼”一般在冬季举行。因为每当冬季来临,雄性骆驼的性情就变得古怪起来:与同性相遇,动辄争斗,而且总要决一高低;而见着雌性骆驼,雄驼又百般殷勤,追逐求爱。人们发现了雄驼生理和心理上这一特点,就把它们集中起来,开展“骆驼角斗”竞赛。
“斗骆驼”活动虽属巨兽“角斗”,却颇讲文明公道。首先,不搞以大欺小,不以强凌弱。交锋的对手必须在体重、技巧方面大致相等。其次,赛前先有安全措施,以防不测。角斗之前,“选手”的嘴先得用绳索套紧,防止双方在格斗中互相啃咬。
“角斗”公正无私,整个竞赛过程是在一个裁判委员会监督下进行的。下面还设立一个由14人组成的执行裁判组,他们手执绳索,亲临“战场”,自始至终站在交手骆驼的两翼。(见下图)
在整个角斗季节保持不败纪录的雄驼,便可获得冠军称号。奖赏是很高的,稍觉遗憾的是,奖品都给了获奖骆驼的主人。不过,荣获冠军的骆驼立即会闻名全国,它们的名气之大甚至不亚于那些拳击冠军或足球名星。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在绿色之国的原野上
韦水
春风吹到阿尔卑斯山和多瑙河两岸,冬眠初醒的大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奥地利的春天多么温馨迷人呀!穿行在锦绣般的原野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葱绿。高山上长满挺拔秀丽的松柏,坡田上丛生着亭亭玉立的白桦,谷地林立着蓊蓊郁郁的梧桐,小河岸边遍布随风招展的杨柳,好一片青翠欲滴的绿色世界,令人赏心悦目!友人告诉我,这个位于欧洲心脏地区的国家,森林覆盖面积已达45%,而且仍以每年净增5,000多公顷的速度在继续扩大。
奥地利森林茂密,当然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关。阿尔卑斯山脉自西而东绵亘全境,象一道青色的屏障,既挡住了波罗的海的寒流,又迎来地中海的暖气。境内气候温和,雨水充足,使山丘和大地常年得到滋润。
然而,这连片的绿色树林也来之不易。凡游历过这个国度的人都会发现,无论是在维也纳那样的大城市,还是在阿尔卑斯僻静的山村,人们都把植树、养花、种草和护林当成自己的社会责任。据当地人介绍,这里的绿化工作之所以如此卓有成效,一方面是由于有古老的《森林法》,另一方面是人们能自觉地遵守《森林法》,并把植树造林看成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积极参加植树,维护森林资源。
《森林法》是奥地利于1852年制定的一项古老法律,它不仅严禁侵占、破坏公园与绿化区树木,而且规定凡要砍伐全国范围内的任何树木,均报经政府部门批准。至于罕见的古树以及具有纪念意义的林木,则绝对禁止砍伐。法令还规定,凡要占用林地,有关单位必须在其他地方营造同等面积的树林。有计划建造的林区要按时更新,如有故意违反者,要受到惩处。这些法令和规定,有效地保护了森林,并使之不断扩大。
二次大战中,奥地利的森林受到德国法西斯的肆意破坏,战后又遇严重的燃料紧张,但人们宁肯忍受艰难困苦,也不愿滥伐树木。而且恰恰从那时开始,饱经战乱的奥地利人齐心协力地修复被破坏的林区,加紧植树造林。经过几十年的耐心经营,全国森林不仅恢复到战前水平,而且新林源大幅度增长了。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奥地利又制定了一个长远的“绿色计划”,每年拨出13—17亿先令(奥币)发展林业,保护生态,绿化环境。全国建立了50多个林业试验站和214个自然保护区。每年各地都要有计划地植树。这个国家的林业工作者更是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搜集树籽,抚育树苗,补种间伐,巡察林区,终年不停地辛劳着。
植树造林不仅美化了国土,带来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有益健康的清新空气,而且使这个国家拥有巨大的森林资源。现在,木材已成为奥地利的重要出口物资。
我们在奥地利逗留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这里的绿化工作给我们的印象十分深刻。人们赞誉奥地利是“绿色之国”,我想,她是当之无愧的。
(附图片)
维也纳住宅区的庭院绿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