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2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非统组织部长理事会开会
门格斯图强调非洲人民希望摆脱干涉和压力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2月27日电 埃塞俄比亚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主席、非洲统一组织现任主席门格斯图今天说:“非洲人民的愿望是摆脱干涉和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压力,沿着自己选定的发展道路前进。”
他在这里举行的非统组织部长理事会第四十次例会开幕式上说:“非洲人民的基本要求是避免再受分裂和剥削的统治,他们曾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受害者。”
他在谈到南非局势时谴责种族主义比勒陀利亚政权推行恐怖政策反对非洲前线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徒劳地进行扼杀南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努力,并谴责它阴谋镇压纳米比亚人民的斗争。
他在谈到非洲经济形势时说,干旱已使24个非洲国家受害,积累的外债已阻碍非洲为发展作出努力。
这次例会将开十天,集中讨论非统组织的预算和财政事项,也将讨论非统组织解放委员会的报告和阿拉伯—非洲合作问题。
非洲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驻在这里的外交使节出席了开幕式。
新华社马普托电 非洲统一组织代理秘书长彼得·奥努2月21日结束了对莫桑比克的工作访问。
在访问期间,彼得·奥努和莫桑比克领导人讨论了谈判解决西撒哈拉问题和乍得问题的情况,双方还谈到了南部非洲问题。
莫桑比克总统萨莫拉20日接见了彼得·奥努。
奥努于18日到达马普托进行工作访问。在此之前,他已经访问了坦桑尼亚、赞比亚、博茨瓦纳,就西撒哈拉问题、乍得问题和南部非洲问题同这些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会谈。


第7版()
专栏:

埃及和南斯拉夫呼吁
不结盟运动要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发挥作用
据新华社开罗2月27日电 今天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主席什皮利亚克在结束对埃及的三天访问时发表联合公报说,不结盟运动要继续作出努力,在国际关系中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使目前世界紧张局势得到缓和。
公报强调要贯彻执行去年3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七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关于和平、安全、独立和成员国发展以及制止军备竞赛、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决议。


第7版()
专栏:

非、加、太国家—欧洲经济共同体咨询议会闭幕
呼吁洛美协定各国采取措施促进第三世界经济文化发展
新华社布拉柴维尔2月25日电 2月20日开幕的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欧洲经济共同体咨询议会第一次年会昨天在这里闭幕。
据刚果通讯社报道,这次年会通过了“布拉柴维尔宣言”和“最后宣言”。
“布拉柴维尔宣言”呼吁洛美协定签字国的政府寻求和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促进第三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宣言认为,只有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才能使第三世界人民获得福利。
宣言希望非、加、太地区国家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签署的下一个协定是一个促进发展的有效工具,并能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榜样。
宣言希望非、加、太地区国家间的地区性合作有利于战胜旱灾和沙漠化,制止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宣言对南部非洲形势表示不安,并谴责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
这次年会通过的“最后宣言”谈到了洛美协定的执行情况以及为签订非、加、太地区国家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之间的下一个协定而正在进行的谈判。“最后宣言”说,制定洛美协定的原则将是下一个协定的原则,国家范围和地区范围的独立和自主发展将是主要目标。
非、加、太地区国家—欧洲经济共同体咨询议会是根据洛美协定成立的,其成员由欧洲议会议员和非、加、太地区国家指定的代表组成,双方人数相等。


第7版()
专栏:

法国希望乍得各派谈判解决乍得问题
新华社拉各斯2月25日电 法国对外关系部长谢松今天在这里说:法国希望乍得各派谈判确定谁是乍得国家元首和谁代表乍得政府的问题。
谢松是在结束对尼日利亚的两天正式访问时在这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
他指出,乍得必须保持和平。一旦和平得到保障,法国军队就将撤出乍得,同时其他外国军队也必须撤出乍得。
尼日利亚国家元首布哈里昨天接见了谢松外长。双方一致呼吁乍得各派在非洲统一组织的主持下进行谈判。谢松向布哈里递交了法国总统密特朗给他的信。


第7版()
专栏:新闻综述

日本围绕“百分之一”的争论
周 斌
日本报纸报道,日本国会内外正就日本的防卫费是否应该继续控制在国民生产总值1%以内的问题,进行着激烈的争论。这个问题,历来是日本国内各种势力政治斗争的中心题目之一,但这次争论却有一些新的特点。
争论从1月底政府向国会提出1984年度预算案后开始。政府鉴于连年出现巨额财政赤字,为实现今后几年“重建财政”的诺言,决定严格控制预算案的各项开支,一般性支出比上一年度减少0.1%,而防卫费支出却增加6.55%,达29,346亿日元(约合126亿美元)。这一点显得十分“突出”。根据政府估算,1984年度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2,960,000亿日元。按这个数字计算,防卫费占0.991%,并未超过1%。但是,由于1984年度国家公务员(防卫人员包括在内)的提薪幅度要到7月才能确定下来,如果届时提薪幅度超过3%,就完全可能使战后日本防卫费首次突破国民生产总值1%的“限度”。
这个“限度”,本是日本各政党经过多年辩论后,1976年11月由三木内阁正式决定的。后来相继执政的福田内阁、大平内阁、铃木内阁,都曾明确宣布这个决定继续有效。中曾根组阁后也几次表示“要遵守1%的‘限度’”。
因此,当1984年度预算案一公布,社会党等部分在野党就指责中曾根内阁违背诺言,要求政府再次保证信守1%的“限度”,否则就要在国会上大闹,并有可能拒不参加预算审议。中曾根为使预算案能够按期顺利通过,不得不接受这个要求,从而把国会内一场势所难免的“冲突”,推迟到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了。
尽管如此,日本国内围绕1%的争论,并没有完全平息下来。
赞成继续遵守1%“限度”的人们的主张是:
同“和平宪法”、“无核三原则”、“武器出口三原则”一样,1%这个“限度”,也是日本作为一个“和平国家”的主要象征,一旦改变,有损国家形象。
持这种主张的人认为,日本经济发达,国民生产总值基数很大,1%的比例虽小,但绝对值已经相当可观。事实上,126亿美元的防卫费,在世界上占第8位。如再无限度地增加,必将影响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并在国际上引起对日本的不信任情绪。
不仅如此,持这种主张的人还认为,在紧缩型预算中,唯独“突出”防卫费,是屈从于美国压力的结果。在当今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下,日本不宜进一步卷入美国的世界战略,而只能以“和平中立”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这是一个关系到日本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绝不能轻易让步。
相反,认为不必再拘泥于1%“限度”的人们的主张是:多年来日本的防卫费一直远远低于其它发达国家。以1981年为例,其它发达国家的国防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苏联9.1%、美国5.8%、英国5%、法国4.2%、联邦德国3.4%。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即使突破1%的“限度”,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持上述主张的人们强调,正因为国际形势动荡不定,对日本的实际威胁不断增长,日本才需要适当增加防卫费,以建立最低限度的、必要的自卫力量。而日美关系是日本对外政策的基轴。美国呼吁日本在防卫方面作出努力,分担一定的责任。作为盟国,日本在可能范围内予以配合,是应尽的义务。加之,随着这几年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也在下降,而武器装备价格不断上涨,1%的“限度”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日本舆论界普遍认为,争论归争论,日本防卫费突破1%的“限度”,只是时间问题了。实际上,日本执政党有关部门和内阁防卫厅早已酝酿如何设置新的“限度”来代替1%,并应付即将到来的更激烈的争论。


第7版()
专栏:

华约三国和北约九国分别举行军事演习
新华社华沙2月27日电 代号为“友谊—84”的波兰、苏联和民主德国军队联合军事演习,2月27日在波兰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开始举行。
据波兰电视台今晚广播,参加演习的三国武装部队今天在“困难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完成了预定的演习任务”。演习将继续进行。
这次演习由波兰国防部副部长、军队训练总监欧·莫尔奇克上将统一指挥。演习目的在于“提高三国盟军司令部和部队在冬季作战的水平”。
新华社布鲁塞尔2月28日电 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宣布,北约九国的军队、舰只和飞机从今天起在挪威中部和北部举行为期四周的大规模军事演习。
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联邦德国、荷兰、意大利、卢森堡、丹麦和挪威的150多艘海军舰只、300架飞机和4至5万官兵参加了这次代号为“雪崩快车”的军事演习。
据此间军事专家透露,这次演习的目的是要检验在危机时刻联合增援挪威的应急防务计划,并使部队获得在靠近北极的冬季寒冷气候条件下进行作战的第一手经验。有些部队要在极夜中进行两栖登陆演习,其他部队则要在挪威中部山区经历暴风雪和雪崩的风险。
按照“欧安会”达成的协议,苏联等东欧国家的代表将应邀观看这次演习。瑞典、芬兰、瑞士和法国也将派观察员观看演习。
苏联塔斯社指责这次演习将加剧国际紧张局势,是支持“美国的军国主义政策”的行动。挪威政府人士则认为苏联的指责是一种信号,它表明莫斯科特别重视北约在靠近科拉半岛上巨大的苏联军事基地的地区进行的军事活动。


第7版()
专栏:

索非亚隆重纪念季米特洛夫获释五十周年
新华社索非亚2月27日电 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公众2月27日晚隆重集会,纪念保加利亚人民的伟大领袖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审判中战胜法西斯,无罪获释五十周年。
保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彼·久尔格罗夫在会上作报告说,德国法西斯妄图通过审判季米特洛夫,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置于被告席上,但季米特洛夫揭露了法西斯的反动本质,第一次使法西斯在道义和政治上遭到失败。季米特洛夫以其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为后人树立了永不磨灭的榜样。
德国法西斯借国会纵火案,于1933年3月9日在柏林逮捕了当时领导共产国际西欧局工作的季米特洛夫。同年9月,德国法西斯在莱比锡开始对他进行审判。季米特洛夫在法庭内外揭露法西斯的阴谋,并在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声援下于1934年2月27日被无罪释放。季米特洛夫在释放当天便去苏联,次年担任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的职务。


第7版()
专栏:

苏开始建造新的SS—20导弹基地
新华社伦敦2月27日电 英国外交部今晚发表一项声明说,苏联已经开始新建一个目标对准西欧的SS—20导弹基地。
这是苏联已故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1982年3月宣布暂停建造这种导弹基地以来,第一次建造新的导弹基地。此间一些外交人士认为,这是苏联为对付西欧国家部署美制新导弹采取的新行动。
据报道,苏联新建的这个导弹基地将至少可以部署9枚新的SS—20导弹和27个弹头。据报道,苏联迄今共已部署了378枚SS—20导弹,其中243枚是对准西欧,126枚对准远东。


第7版()
专栏:

美巡航导弹运输车及发射架在意首次演习
新华社罗马电 运载美国巡航导弹的车辆和导弹发射架的首次演习2月23日上午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科米索导弹基地举行。
据报道,通往科米索基地附近的道路今天上午被宪兵封锁,附近的群众看到好几辆大型导弹运输车和起落架、发射架在封锁圈内演习了约两小时。当地军事当局证实了这次演习,但对演习中是否载有导弹的提问不予作答。
北约计划在科米索导弹基地部署112枚美国巡航导弹,第一批导弹部件已于2月7日由临时存放地——西西里岛西戈内拉的北约军事基地运抵科米索。


第7版()
专栏:

医学史上又一奇迹:吉米复活了
王 芳
最近一期《巴黎竞赛画报》报道,元月中旬,一个名叫吉米的美国儿童不慎掉进冰冻的密执安湖,当20分钟后被人救起时,孩子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抢救,吉米竟奇迹般地活过来了。此事在美国轰动一时,被称为“医学史上的奇迹”。
吉米的“死而复生”说明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美国科学界人士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一些人认为,鲸、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所以能在水下呆很长时间,是因为它们在潜入水底时,体内的一种反应机能自动中断了呼吸,并使其周身的血液流向心脏和大脑,对长久维持这些核心器官的功能起了积极的保护作用。同时动物的心脏跳动和大脑的新陈代谢也随着水温的下降逐渐放慢,以致达到最低极限,例如鲸在水下每分钟心跳不到一下。这种现象被叫作“哺乳动物的潜水反射”。
科学家们指出,如果追溯生命的起源,可以发现,生命最早诞生于海洋,人类不过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阶段,因此,人的基因中至今仍可能带有海洋动物的某些基因物质。现在,美国有不少出生才两三个月的婴儿不需学习便会游泳,就是个明显的例证。但是,科学家又指出,如果这种能力在人的幼年时得不到发挥,那么随着孩子的长大,它将慢慢退化。
吉米落水时年仅4岁半,他的得救很可能就是“哺乳动物的潜水反射”机能起了作用。
据报道,吉米被救起后,全身发紫,四肢僵硬,瞳孔放大,心跳和呼吸都感觉不到了。然后,医生仍抱着一线希望把他放在一个装满小冷水管的垫子上,用人工呼吸器和注射大剂量苯巴比妥的综合疗法,促使吉米因寒冷和缺氧而进入抑制状态的心脏和大脑在昏迷中缓慢地恢复了代谢功能。然后,医生改用输血和荧光灯照射的方法,温暖他的身体,这样直到第9天吉米的体温接近正常时,才撤去辅助医疗器械,开始对他进行一般性的治疗和护理。
负责抢救吉米的芝加哥儿童纪念院的医生追述说,吉米苏醒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象婴儿那样啼哭,他双目紧闭,四肢软弱无力,只能靠导管进食。不久,他睁开了眼睛,并能自己坐起来吃饭了,但最初的举止酷似一个新生儿。几天后,便象6个月的孩子了。他不会走,不会说话,却能发出细微的叫声。据吉米的母亲介绍,他“什么都忘了”,“一切都得从头学起”。目前,吉米的大脑神经系统尚未复原,他举止紊乱,难以协调,但其恢复速度十分惊人,每天都有出人意料的进步。
吉米的健康状况在美国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芝加哥儿童纪念院不断收到各类馈赠物品,一家报纸为吉米募捐了15万美元的疗养费,人们把吉米同美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约翰·格伦齐名,认为吉米的“复活”为科学的发展开拓了天地。有的科学家设想,将来,人们可以用一种比苯巴比妥的效力强百倍的药物,使人的新陈代谢机能处于抑制状态,然后,把人体低温保存在氮水中,等到几十年、甚至几世纪后,再使人复生。有的人则进一步推测说,到那时,不管离地球多远的星球,我们都能去探索,去征服。但也有人认为,这些不过是虚无飘渺的幻想。据报道,好几年前,美国就开始把低温保存人体作为一项研究课题,进行实验了。
图为潜水员破冰抢救吉米。左上为落水前的吉米。(图片)


第7版()
专栏:

澳、捷医生心脏移植手术都获成功
新华社堪培拉2月27日电 澳大利亚最近进行了10年来第一次心脏移植手术,手术经过情况良好。
这次心脏移植手术是澳籍华人张任谦博士领导的一个手术小组在悉尼圣文森特医院进行的。手术全过程持续四小时,移植心脏的时间仅二分钟。
病人是一个剪羊毛的中年工人。他自1974年以来一直患一种心肌病,体内血液循环速度显著减慢。一年前病情恶化,行走几步即气喘吁吁。今年2月23日病人入院。4小时后,张任谦和手术小组的20名医生就为他施行手术。移植的心脏取自一个车祸遇难的男子。他的心脏取出后,保存在一种低温溶液中以降低它的新陈代谢率,直至植入病人体内。
病人手术10小时后,即能正常呼吸,不需要辅助呼吸装置,说话也无困难,12小时后,即能从床上坐起来。一般病人在心脏移植后7天至10天为关键时刻。目前澳大利亚医生正在对这个病人进行密切观察中。
据新华社布拉格电 捷克斯洛伐克医生最近首次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到目前为止患者情况良好。
1月31日布拉格临床和实验医学院的医务人员为一位患有心脏病的钢铁厂技术员成功地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这位病人44岁,患严重心脏病多年,采用过各种方法治疗均不见效。这次手术后,病人迄今未出现严重不良现象,现在已能下床。


第7版()
专栏:图片新闻

索韦托是南非境内由种族隔离政策造成的最大黑人集居城镇,市内大多数工人每天乘坐这种出租车前往20多公里之外的约翰内斯堡上班。最近,当局决定取缔这些出租车,遭到黑人群众的坚决反对。 
 本报电视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