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安庆的大块“肥肉” 热电分厂大量余电余热自家用不了
体制分割的结果 周围企业严重缺电缺热却无法利用
本报讯 记者田学祥、徐培英报道:安徽省安庆石油化工总厂是一座大型现代化联合企业,热电分厂是它的自备电厂。目前,这个分厂装有两台5万千瓦发电机组,两台220吨锅炉。双机齐开,最经济的运行指数是每小时可供电8万度、蒸气180吨。然而,整个石化总厂每小时最大用电量只2万度,用蒸气量为80吨。总厂负责人说,热电分厂如果正常运气,每小时可向外单位供电6万度,蒸气100吨。因为是自备电厂,热电用不掉,只好单机运行。去年,热电分厂的开工率只达67%,负荷率只有50.8%。这么大的一个电厂,不仅没为国家创造利润,反而还亏损。
安庆市缺电严重。有关方面统计,全市每小时缺电1万度,安徽全省每小时缺电11万度。与热电厂毗邻的安庆市西门、北门工业区的染织、棉纺、皮革、制药等几十家工厂,烟囱林立,各家靠烧小锅炉生产蒸气,黑烟滚滚,污染严重,浪费极大。安庆市一位副市长说,与热电分厂仅一墙之隔的染织厂,因蒸气需要量大,现正在安装两台1,500千瓦的余热发电机组,这至少要花100万元投资。
现在的情况是,这一边每小时空余6万度电,100吨蒸气的生产能力,另一边严重缺电、缺热。当地经济界人士说,本来,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解决:热电分厂满负荷运载,从厂里架设一根管道,把附近的一批工厂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管路网,用仪表进行计量统计,每小时供100吨汽,就可以把安庆市西门、北门工业区的几十家工厂的小锅炉全部停掉,形成一个区域性供热系统,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电可并入华东电网,可以采用比标准电价略高的价格,让缺电的城市和单位购买。石化总厂计划处进行过初步核算,如果热电厂全年向外单位供热供电,管路等一些设施只需投资150万元,只略多于目前染织厂一家建余热发电站的投资。
对于这种不合理状况,安庆市和石化总厂都不满意。他们曾多次算过账:以热电分厂每小时供6万度电计算,全年(300天)可供电4亿多度。按目前安庆市工业水平,每度电能创造产值3.63元,利润0.64元。4亿度电就意味着14亿多元产值,2.5亿元利润;每小时供100吨蒸气,全年(300天)可供72万吨。按1吨煤发5吨蒸气计算,可节约煤炭14万吨。
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一位经济界人士痛心地说,“你的厂”、“我的厂”,自成体系的管理体制,严重地分割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有机联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据记者了解,市、厂两家都希望能利用这笔财富,而且都有积极性,也曾想做些尝试。然而隶属关系不同,条条块块之间许多问题不好解决。人们期待着有关部门出来牵个头,认真地商讨一下,赶快解决这个问题。


第2版()
专栏:

背靠城市有依托 面向农村路子活
沧州地县工业、农村工业、家庭工业共同发展
沧州地区以大城市为靠山,以城镇大村镇为中心,联系千村万队、千家万户,搞好消耗品生产,搞好本地资源的深加工、精加工,全区出现了地县工业、农村工业、家庭工业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沧州虽与京津邻近,但产品打不进京津市场;地处津浦干线,但买卖不能南通北达。国家“集中资金,保证重点”,沧州没有重点项目,资金、材料有限,有些人以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振兴工业难上难”。如何开创沧州工业新局面?地委、行署领导同志跑遍了县城,深入到企业,重点调查了30多个企业,拜内行为师,同干部职工一起总结经验,确定了对全区工业分三层抓的指导思想。一层是发展群众性的农村加工业,一层是现有地县三百多家企业的挖、革、改,一层是引进先进技术,开发兴办骨干企业。去年9月中旬召开县委书记会,12月上旬又召开振兴沧州工业动员大会,今年元月上旬又召开了三级干部大会,贯彻了中央一号文件,很多同志说,我们沧州工业虽然家底薄、基础差,又没有重点项目,但我们资源广,潜力大,靠近京、津,便于引进技术,掌握信息,搞好协作。我们虽不能向上伸手,但可以向下“伸腿”,从农村找到巨大的物质资源、劳力资源、资金资源。从而坚定了信心,鼓起了勇气。
沧州地区以大城市为依托振兴工业经济,主要抓了“四靠”:
一是靠掌握商品信息摸准大城市的市场情况。地区建立了工业技术信息中心,各县和企业建立了信息机构,自上而下形成信息网络。
二是靠协作引进技术。许多企业通过专利购买、技术转让、联合试制、指导咨询等方式,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大型企业挂钩,引进大城市的先进技术,搞好技术协作。
三是靠招聘人才请进“活财神”。青县充分利用靠近京、津的优势,把大城市当做人才基地,已请进“活财神”302名。去年全县工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达百万元。
四是靠提高产品质量铺平进城的道路。全区各级领导不仅把大城市当作信息宝库、人才基地、技术课堂,而且把大城市当作广阔市场。
现在,沧州很多社队以砖瓦窑为“龙头”,形成了砖瓦、运输、建筑“一条龙”。据统计,全区砖瓦窑已发展到338座,大批砖瓦源源不断地运往城市,3万多人的建筑大军活跃在京、津、唐。
在面向农村、搞活工业中,沧州地区以兼业户为基点兴办家庭工业,以专业户为骨干兴办联合工业,以集镇、大村镇为中心兴办商品基地,为大规模商品生产带来一派生机。献县高官公社以大村镇为中心,利用当地枣、梨资源,搞起农副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产品不仅畅销十多个省市,而且已远销国外。全厂常年生产职工六十人,去年仅加工果脯制品一项产量就达三万多斤,除社员入股分红外,企业赢利仍达六万多元,交纳税金六万多元。
魏文立 胡连峰


第2版()
专栏:

豆腐营的“磨来富”
在河南省兰考县,豆腐营成了全县闻名的富村。最近这儿流传一首民谣:“豆腐营,亮堂堂,吃得香,穿得光;家家比着盖新房,月月不忘上银行。”有人问他们富从何来,豆腐营人除了夸赞责任制的好处,都说:“俺村是磨来的富。”
何谓“磨来富”?是指磨豆腐而富。据说自明代开始,这里就以磨豆腐闻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进兰考,豆腐营的人又重新操起了荒废十多年的老营生。这个村离县城不过里把地,来去便当,农民每天一早一晚磨豆腐到市上去卖,供应市场6,000余斤水豆腐。他们还包干供应县城一些机关、团体及县委招待所等伙食单位。
豆腐营人以祖传手艺制作豆腐,选料精,加工细,点制配方独特,做出的豆腐质地细嫩,味醇香,色洁白,滚水下锅不破不烂。不光兰考人爱吃,就连临近的开封和山东省东明一带的人,逢年过节、办喜事时,也赶来这里买豆腐。
豆腐营的豆腐质量好,价钱公道,生意越做越红火,社员收入增加很快。社员刘全德父子俩,去年除种好9亩责任田外,磨豆腐净得利6,000多元。县委书记和县长到他家访问,鼓励他努力搞好磨豆腐这项副业,为人民生活服务。
周广义 阎永福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割据”的罪过
吴 昊
象安庆那样,墙里墙外,一家余电余热,十几家缺电缺热,余缺双方都有互通有无的愿望,就是因为体制的分割,不能解决。这种状况,反映了目前我们经济管理体制和干部思想上的一个严重问题——互相割据。
按理说,共产党人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为己任,是不应闹割据的。但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而封建社会自始至终都充满了互相割据这一矛盾,跑马占地是割据,大小庄园是割据,军阀混战更是为了割据;以农民为代表的小生产者在走向社会化大生产之前,也是倾向割据的。因此,说互相割据是渊源很深的习惯势力,似乎有道理。要摆脱旧时代的影响和习惯,并非易事。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就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带着小生产者的这种习惯势力来组织和领导现代化大生产的。比方说,领导者都想把自己管理的单位和部门变成独立的、万事不求人的小社会;都想做令行禁止唯我独尊的“小国之君”,不要说“寄人篱下”不行,平等的协作也往往行不通,对他们来说,条条分割,块块分割,条块内部也分割。这种体制和思想,只顾自己方便,不管社会损失;偏爱自家的油灯,却不管天上的太阳,是很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的。
提高经济效益,既要做微观经济的文章,又要做宏观经济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为重要。否则,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所得,就会被宏观上的失误所抵消。国家有宏观经济,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相对地说也有宏观经济。解决安庆的问题,就是要用正确的宏观决策打破部门之间的割据,否则,只靠某一个单位的努力,那是无济于事的。
割据是落后的表现,它象一个沉重的包袱,正在拖着我们前进的脚步!


第2版()
专栏:

北京多国医疗器械展览会开幕
新华社北京二月二十七日电 北京多国医疗器械展览会今天在北京展览馆开幕。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名誉主任薄一波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展览会剪彩。
展览开幕前,薄一波会见了英国贸易工业国务大臣钱农和参展国的驻华使节以及展览团团长。
在一万平方米的展览馆内,展出了自动生化分析仪、X线能谱分析仪、微波处理机、离心机、色谱仪、分光光度计、电子显微镜、高压灭菌装置及常规医用设备等各种医疗器械。参加这次展出的有奥地利、丹麦、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瑞典、瑞士、英国、苏联和美国十一个国家的二百多家公司。展览会期间,各国展出者将同我国专业人员举行技术座谈、贸易谈判,并探讨经济技术合作问题。
这个展览会是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中国贸促会主任王耀庭、卫生部长崔月犁等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贸促会今年还将陆续主办地质勘探、皮革加工、印刷技术等国际性专业展览会。


第2版()
专栏:调查报告

集镇是农村之宝
——安徽省当涂县20个农村集镇的调查
当涂县委办公室 鲁道生
带着如何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新课题,我对当涂县20个农村集镇做了一点调查。调查的结论是:有镇则繁荣,无镇难发达。
可贵的启示
龙山桥位于当涂县城南15里,这里的水陆交通虽然便利,但由于没有集镇,没有市场,生活在这里的2,000多名工人和居民,生活很不方便,连蔬菜都得上当涂买。
近年来,龙山桥开始变化。最引人注目的是“三大市场”的出现。一是蔬菜市场。过去,由于无集镇,龙山桥乡的农民蔬菜都是自种自食。新的集镇出现后,近千户农民成了蔬菜生产的重点户,现在开始向商品生产转化。二是柴草市场。与龙山桥镇仅一河之隔的太白乡,是半丘陵地区,每年要砍几十万斤山茅柴、松枝、松毛。过去,农民把柴草挑到当涂县城去卖。现在,几十万斤柴草涌向龙山桥镇,柴草生意兴隆。三是黄砂市场。郎溪县出产的黄砂,每年通过水路运到当涂,龙山桥在当涂的上游,过去黄砂不在这里停留,现在,每年有一万余吨黄砂在龙山桥镇成交,水路运来,陆路卖走。
围绕这三个市场,龙山桥镇很快又出现了由集镇居民和附近农民办起的饭店、小吃店等饮食业,旅社、理发店等服务业,以及商业、修理业,还出现了一批黄砂、柴草推销、运输专业户。乡村工业也发展了,设在镇上的社办工业,1978年4个,职工196人,现在增加到10个,职工440人。集镇周围的各种专业户、重点户也相继出现了。农民增加了收入,矿山工人、集镇居民改善了生活,闲散人员就了业。
龙山桥镇的演变告诉我们:有集镇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商品经济的活力和商品生产的动力,农村经济才能繁荣。反之,农村商品生产不能兴旺起来。
可赞的作用
农村集镇对发展商品生产至少有四个值得称赞的作用:
第一,向农民提供从事商品生产的信息。农民有了多余的时间和资金,想从事商品生产,但不知生产什么好,农村集镇给他们及时送来了市场信息。湖阳公社的农民历史上有生产渔具的传统,从公社的塘沟镇市场看到:渔具销路不成问题。现在,塘沟镇上有50多个鱼钩生产专业户,年产鱼钩5吨左右。全公社约有4,000个妇女,利用空闲时间编织鱼网,年产鱼网20余万条。大批鱼钩、鱼网通过塘沟镇的几十个渔具推销员销往十几个省市。
第二,传播先进技术。一些不由国家经营的优良种子,包括畜禽、苗木,都可以通过集市贸易,传给千家万户。科技图书也通过集镇卖到农民手里。
第三,起着农副产品流向城市的桥梁作用。农民完成粮、鱼交售任务后,多余的鱼、米主要通过集镇出售。全县农村自然形成了四大“鱼镇”,八大“米镇”。一年销售鲜鱼200万斤,大米1,000万斤以上。其它大宗农副产品卖难的问题也在集镇上得到基本解决。
第四,起着集中农村商品生产者的作用。农村中剩余劳力,特别是能工巧匠(包括社办企业职工),在集镇建住宅,盖厂房,办商店,做买卖,半工半农、半镇半乡,有的已在镇上定居,是不吃商品粮的集镇“新居民”。去年,全县20个农村集镇的“新居民”达到11,000余人,比1978年增加一倍半,他们在镇上从事不同的行业,为发展商品生产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全县有集镇的20个公社,比没有集镇的10个公社,商品生产发展要快要好。全县现有农村六匠(木、铁、瓦、石、篾、漆)4,404个,社员办的两坊(豆腐坊、面坊)616个,其中五分之四在集镇周围。
可喜的转变
多年来,不少农村干部忽视商品生产,轻视商品流通,歧视农村集镇。农村集镇的上述作用,已使他们中的多数转变了认识。
黄池公社党委书记朱尚华,一度认为集镇“问题复杂”、“工作难搞”、“牵涉精力太大”,主张把黄池镇从本公社划走,以便埋头抓好“农业”。现在他的认识变了。他感到集镇不再是一大“包袱”,而是一个“宝贝”。近几年,他和公社同志一起,大抓集镇建设,翻修了街道路面,建成了自来水厂,办起了电影院,等等,集镇的面貌也发生了变化。
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同志思想发生了可喜的转变,当涂全县农村集镇建设逐步提到了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县里连续四年拨款50余万元,扶持13个农村集镇翻修水泥路面。接着,又扶持14个集镇兴建了影剧院。使绝大多数农村集镇通了客车。“路通”、“电通”的问题现在基本解决,下一步打算抓“水通”,即通自来水。有集镇的公社,对建设集镇的劲头很足。
当然,目前还有些同志由于在狭隘的农业小圈子里打转转,不把农村集镇建设当作农村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还在埋头抓纯粹的“农业”。希望这些同志从实践中改变认识。


第2版()
专栏:图片新闻

湾沟林业局以林为主,广开门路,妥善安置待业青年
吉林省湾沟林业局到1983年底已安置待业青年5,000多人,使全局的待业青年基本都得到妥善安置。该局以营林为主,同时兴办了农副业、建材业、建筑业、养殖业等,实行多种经营,开展综合利用。该局8个行业19个劳动服务站,全年产值达600多万元,形成了林、农、工、商的经济实体,成为发展林业的重要助手。为妥善安置待业青年,开拓集体经济创出了一条新路。
①充分利用小材、小料,大力发展木材综合利用。上图为第一农工综合厂青年用枝丫材旋刀把。
②左图为青年在运输处青年营林区抚育林木。
③林农结合,发展蔬菜生产,改善职工生活。左上图为青年在塑料大棚中劳动。
本报记者 张雅心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