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调查报告

如日方升 前途广阔
——北京市推广应用微型电脑情况调查
杨涌 王咏赋
七十年代初在国际上脱颖而出的微型电脑(即微型电子计算机),近年来在北京市得到了推广应用。据统计,现在有近1,000台微型电脑正在北京的冶金、化工、煤炭、电力、机械、轻工、电子、商业、金融、医药、纺织、交通等二十几个行业发挥作用。最近,我们对其中部分单位作了一些调查。
“小精灵”神通大
微型电脑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头脑中计算机又大又娇贵的老观念。它体积小,重量轻,对环境要求不高,几乎可随处安身;而它工作起来,反应灵,速度快,能适应多种需要,发挥多种功能。因此,被人们称作“小精灵”。
在生产中使用微型电脑,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配棉是纺织行业的一个关键工艺,过去由有经验的工程师手工计算,费时费力。现在,北京第一棉纺织厂用微型电脑配棉。技术人员将计算方法编制成程序,需要配棉时,只要按动键盘输入几个变量,就能很快拿到最佳方案,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产品质量,每年可降低成本10万多元。首都钢铁公司在炼铁厂新2号炉安装了微型电脑和中子测水仪,实现了焦炭水分补偿和烧结矿称量补偿自动化,提高了经济效益。
微型电脑采集、存储并迅速处理大量数据的功能,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提高。过去,北京丝绸厂一向是通过每月派专人测试的办法,了解设备和工艺情况,管理工作迟钝,盲目性较大。1982年,厂里安装了微型电脑监测系统,管理人员可随时了解有关数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局面大为改观。北京供电局的用户成千上万,报来的是“天文数字”。过去,靠手工处理,效率很低,特别是月底计算电费,更是忙得不亦乐乎。现在,两台微型电脑承担了数字处理工作,不但能又快又准地算出每月的电费,还可显示每天的用电数据,并预测以后的情况。这就使管理工作达到了新的水平。
调查表明,微型电脑的适用范围是相当广的。从书店的售书计价,到饭店的客房管理,从一台机器的程序控制,到大型联合企业的计划、财务、生产调度、技术质量、劳动工资等几十个项目的业务处理,微型电脑都可大显身手。北京市微型电脑的推广应用工作仅仅是开始,涉及的单位相当有限,待开发的领域不可胜数。“小精灵”真是神通大,前途不可限量。
领导者的作用
北京市推广应用微型电脑,有关的技术人员出了大力。没有他们选择、安装、调试、编制程序和操作,微型电脑就是一台死机器。他们是微型电脑进入生产领域的桥梁。
然而,人们讲得更多的是领导者的作用。
1981年底,北京供电局用电管理处计划购买微型电脑。当时有两种担心:一是担心微型电脑的质量有问题,怕赔钱;二是担心局的技术力量不够,怕用不好机器。局领导分析了形势,认为用电脑管电势在必行,技术问题可以在使用中逐步解决,于是毅然拍了板。电脑买来后,领导又专门让人腾出房屋,配备人员,使应用工作顺利开展起来。现在,他们正考虑如何扩大微型电脑的应用范围。
北京清河毛纺厂的领导干部也热心于应用微型电脑。该厂早在1979年就使用了小型电子计算机,去年8月又使用了微型电脑,应用于财务管理、成本分析和工资管理上。现在,正副厂长又有了新打算:准备在他们的办公室安装终端设备。他们说:“在国外参观,发现终端的使用十分普遍,查个数字,按下键盘就来了。我们要搞科学管理,也得这样做。”
事情就是这样:哪里的领导者对微型电脑的作用有所了解,对世界和我国的技术发展趋势看得清楚,有雄心,有魄力,哪里的微型电脑应用就开始得早一些,效果也好。哪里的领导者头脑陈旧,对新技术一无所知,哪里的大门就对微型电脑关闭着,即使犹犹豫豫地放它进来了,也只是把它当算盘用,而不让它介入管理工作。因此,一些同志指出:“领导者的态度如何,是推广应用微型电脑的关键。”
新的课题
添置一台微型电脑和添置一台新型汽车或新式机床,两者的意义并不一样。后者不过是增加了一台设备,前者却意味着一场改革。北京市微型电脑的推广应用工作虽然刚刚开始,也带来一些问题,值得人们注意。举其要者:
一、使用微型电脑的前提,是原始数字必须准确,然而许多单位,长期以来,数据的采集、上报工作无章可循,相当混乱。
二、使用微型电脑进行管理和领导者的旧工作方法发生了矛盾。过去,在信息处理手段落后的情况下,一些领导者遇事只凭“拍脑瓜”,久而久之,成了习惯。现在,要求领导者去掉旧习惯,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根据数字作决策。
三、使用微型电脑进行统计、测算、编制计划等工作后,原来的部分管理人员成了“多余的人”,原有的机构设置也显得不合理了,一些人心中产生了抵触情绪。
凡此种种,有人抱怨说,微型电脑给企业添了麻烦,造成了混乱;但多数人认为,这给企业提出了新的改革课题,只要处理得好,管理方法和管理体制就会走向合理化,企业素质就会大大提高。目前,北京市一些单位正进行有益的探索。首钢的同志总结经验时说:“改革是基础,没有改革,就不能创造出适合使用计算机的必要条件,而使用计算机,又可以促进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我们精减机构,提高人员素质,改革管理方法,使企业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第5版()
专栏:

应用微电脑提高企业素质
本报评论员
去年年底,本报报道了上海市600多家企业积极推广应用微型电脑的事,今天,又介绍了北京市一些单位的有关情况。事实已经表明,以我国企业的现有条件,也可以推广应用微型电脑,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这是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我国经济正在向现代化迈进,处在一个新的起飞阶段。恰好在这个当口,新的技术革命在世界兴起,以电脑、遗传工程、光导纤维、激光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迅速跨入了生产和生活领域,预示着社会生产力的大飞跃。这种形势对我们无疑是一个挑战,但也提供了一个机会。如果我们利用好这个有利时机,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从新的技术起点上向前跃进,就有可能加快四化的进程,缩小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如果对新技术漠然视之,一切按人家走过的路重走一遍,那么即使达到了原定的目标,我们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仍比别人落后,到那时再追赶更不容易,真个是“悔之晚矣!”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现在就必须有一种紧迫感。在推广应用微型电脑这件事上,不要以为这是本单位自己的事,可早可晚,不搞也行,而要把它和我们国家的四化大业紧紧联系起来。
目前,有相当多人,特别是一些企业的领导者,还没有看清世界上新的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向,老传统、旧习惯继续束缚着他们的思想。一提把生产搞上去,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加班加点,人海战术,以为有了这些“法宝”,什么情况都应付得了,因而对应用微型电脑不积极。这些同志应该看到,今后要根本解决企业生产水平低的问题,再不能靠原始的管理方法了,而必须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方法。使用微型电脑就有利于改造旧设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技术等等。微型电脑价格便宜,功能多样,易于掌握,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比老办法不知进步多少倍。倘不是自甘落后,自愿被淘汰,就应该化消极为积极,把微型电脑的推广应用工作重视起来。
现在,有一些领导者对微型电脑的作用并不是毫无所知,可是却不敢用,也反对别人用。怕什么呢?怕微型电脑进入生产和管理领域后,会引起矛盾,惹来麻烦,甚至动摇他们手中的权力,因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畏首畏尾、只从“我”字出发的态度,不是干四化大业的人所应该有的。诚然,使用微型电脑之后,会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但这有什么不好呢?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只会使生产更上一层楼,使管理趋于合理化。微型电脑能促进企业改革,正是它的可贵之处。至于说微型电脑会动摇领导者手中的权力,这需要一分为二地去理解。实际情况是,微型电脑把一些中层管理人员从繁冗的数据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时间从事分析和研究工作,并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使“权力”更有权威性。如果说动摇“权力”,动摇的只是那种盲目无知、“拍脑瓜”的瞎指挥。这种“权力”是应该动摇的。领导者应该有胆有识,做推广应用微型电脑的促进派。(附图片)


第5版()
专栏:

请计算机当“参谋”
本报记者 钟瑞林
去年年初,国家决定降低化纤纺织品价格后,广西田阳毛绢纺织厂的化纤品出厂价下降30%,预计出现39万元亏损。
能不能扭亏为盈?厂长决定用电子计算机帮忙。厂里组织人员,选定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涤腈呢、弹涤呢、派力司等五个品种,用电子计算机求算出年产量、产值、销售额和实现利润等数据。经过1,400多次运算,共拿出了1,145个不同的方案,经过比较,厂里决定从中选出三个,交给厂党委和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选用其中的一个最佳方案。
根据新的方案,这个厂在产品的花色品种和数量上以开“小灶”为主,试制和生产了7个新品种、56个新花色,基本做到了用户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很快,流动资金总额大幅度下降,可比产品成本也下降了2.14%。只用了几个月时间,这个厂就扭转了可能出现亏损的局面,盈利70万元。


第5版()
专栏:世界经济动态

日本的“新产业革命”
李公绰
当前,一个以电子工程学、新材料学和生物工程学为中心,旁及半导体、宇宙开发、核聚变等各个领域的高级尖端技术研究开发的浪潮,正在发达工业国家兴起。
技术进步,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是,技术进步的快慢,却可以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同时对产业结构、生产组织和社会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
日本原是一个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来,一跃而为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一。它的技术进步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在当前的这场“新产业革命”中日本的动向如何?
靠科学技术起家
促使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科学技术却是主要因素之一。战前的1908—1938年,日本工业的年平均增长幅度为6.7%,其中技术进步因素占2.4%;战后的1956—1980年,日本工业的年平均增长幅度为11.4%,其中技术进步因素占6.1%。技术进步推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忽视。
战前,日本的工业技术基础远较欧美落后,战争期间更拉大了差距。但是,在1955—1970年的十五年间,日本却走完了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约花了半个世纪走完的路程。
日本科学技术之所以迅猛发展,和日本大力推行“官民学一体”的大规模研究开发方针分不开,也同日本根据本国国情,确定“引进——消化——改进——提高”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紧密相联。
美国人说要“向日本学习”
现在,日本在高级尖端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上,已经与美国分庭抗礼。美国总统里根在讲到加紧培养技术人材是当务之急时,曾破例地提出要“向日本学习”,这反映了日美之间的“高级尖端技术之战”已经相当激烈。
日本之所以在这场“高级尖端技术之战”中异军突起,关键是采取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兼顾一般”的方针。日本通产省重金资助各大厂商和民间研究团体,组成各种高级尖端技术的研究机构,对薄弱环节和未来型技术组织攻关,同时,把大批资金投入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研究开发,为将来向高级信息社会过渡创造条件。
“机器人王国”
1973年之后,日本机器人的生产发展很快,1982年工业用机器人的产值为1,450亿日元。现在,日本号称拥有10万台机器人,是“机器人王国”。
日本的机器人不仅普及,而且质量也高。科学技术人员把机器人、数控机床和电子计算机制造工艺结合起来,成为三位一体的全自动化生产体系,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设计和投产周期,使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成为现实。
有的经济学家估计,1990年日本机器人产值将达一万亿日元,2000年机器人将可能占日本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出卖技术和软件的新企业日本在近几年来,每个月都有一千几百家中小企业倒闭,与此同时,大批的研究开发型企业竞相出现。这类企业主要不是出卖物质产品,而是出卖技术和软件,因此人们称之为高级尖端技术开发的主角。这类企业的信息灵通,反应快,适应性强,在高级尖端技术的研究开发方面具有许多优点。近几年,日本经济增长停滞,但是,研究开发型企业的销售额,1982年与1979年相比却增长了54%。


第5版()
专栏:科技动态

电子鼻
据报道,英国科研人员研制成一种有嗅觉的电子鼻。这种装置有3个半导体观测器,能准确地分辨出21种不同的气味,包括紫丁香花和茉莉花香味。这些科研人员正进一步研究仿造生物的鼻子,设计制造一台更为精密的装置,要求能辨别100种气味。


第5版()
专栏:科技动态

无性繁殖可能培育出同象一般大的奶牛
遗传工程、生物工艺学的发展,已经可以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对胚胎施加影响。据国外的科学家预言,已经有可能培育出同象一般大的奶牛,一年可提供4.5万磅牛奶。此项工艺正在试验阶段。
另外,目前最快速发展的工艺是“胚胎移植”。把种母牛的受精卵细胞放在液氮中冷冻,然后植入普通母牛体内。这样产生的后代在遗传性上有许多优点。现在,用这种方法培育的牛犊一年有5万头左右。现在,几千个冷冻胚胎已运往世界各地,以改进各地的牲畜群。


第5版()
专栏:科技动态

试管水稻
美国科学家用遗传工程的方法在试管里培育出了水稻植株,这种植株长出的谷粒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比其它品种高10%。


第5版()
专栏:科技动态

电信技术将走向光通信时代
电信的传播能力,通过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和光波而日益扩展。现代的光通信技术,可以在一条由144根纤维组成的光缆中同时传送48,384路对话。传播方式由地面走向空间。建立超全球通信网,人们可以在几分钟内通过电话、电报、传真、广播等与世界各地联系,而情报通信网则可提供世界各地的各类情报。


第5版()
专栏:科技动态

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
北京大学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等单位研制成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这个系统,完全取代了传统的铅字排版,把每个汉字分解成由许多点组成的“点阵”,然后由电子计算机输出,经激光照排机在底片上印成文字,最后将底片制版印刷。同铅字排活相比,功效可以提高五倍以上。
用这个系统可以编排各种字体、字号的汉字100多万个。各种数字、标点和其它符号2,000多个。能自动成行、成页、编页码,自动对多种格式的文稿和简单公式进行编排。


第5版()
专栏:科技动态

手提式氧气发生器
日本一家公司造出一种适用于医院和家庭抢救病人的手提式氧气发生器,十分轻巧,使用时不需要电力和加热,只要加入水就立即产生纯度为百分之九十九点八二的氧气,因此,对于边远的农村和山区尤其方便。


第5版()
专栏:科技动态

能记忆的电话装置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过去一些传统产品的概念和功能也在发生变化。西方电器公司生产的电话机,现在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话有了记忆装置,可以按日期、时间提醒人们要做的事,大大扩展了原有电话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一些秘书性工作的功能。


第5版()
专栏:科技动态

上海激光技术研究所进行的激光信息存储新技术研究,可应用于资料保存、激光电视唱片等方面。
新华社记者 王于瑾摄


第5版()
专栏:科技动态

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用钴源辐照大蒜、土豆,保鲜防腐。 新华社记者摄


第5版()
专栏:图片新闻

最近,北京电视台的新闻字幕换了新式美术字,这是微型电脑的功劳。用微型电脑制作字幕,工作人员先将两张象密纹唱片一样的“软磁盘”插入机器,按动键钮,荧光屏上随即出现了美观的字幕。原来,薄薄的软磁盘内储存着大量汉字。过去,电视字幕全靠手写,费时易错。一次,工作人员一疏忽,竟把“千金小姐”写成了“千斤小姐”。有了电脑,就不会闹这类笑话了。 新华社记者 顾德华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