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十佳简介

光荣属于为国争光的人们
朱建华
1983年,作为体育成绩在国内外影响最大的,要数朱建华两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了。
数家外国通讯社评定的1983年世界体育十大明星都有朱建华的名字,其中南斯拉夫把朱建华列在首位。
朱建华1964年3月出生于上海,身高1.94米。11岁那年,南市区体校教练胡鸿飞把他带进了新的天地。1980年,17岁的朱建华飞身跃过2.25米,1981年6月,他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4届亚洲田径赛上征服了2.30米的横杆,冲破了著名选手倪志钦保持了11年的2.29米的亚洲纪录。1982年,朱建华又接连征服了2.31米、2.32米、2.33米,成为当年世界跳得最高的人。
1983年6月11日,朱建华在北京举行的第5届全运会预赛中,飞过2.37米横杆,冲破沉寂三年之久的男子跳高世界纪录;9月22日,他在上海虹口体育场进行的第五届全运会田径决赛中,再以2.38米的世界新纪录为祖国夺得了荣誉。郎 平
郎平,二十四岁,身高一米八四,来自北京队,任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副队长。由于孙晋芳等五员老将退役,郎平和几名老队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在第五届全运会女排决赛中,北京女排从上届第六名一跃为亚军,郎平的重炮再显神威,获扣球个人奖第一,被评为全运会六名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
郎平在第八届亚运会上顶替杨希,初露锋芒。她的大力劈杀,被公认与美国海曼、古巴乌赫列斯并列为当今世界三大扣球手。在一九八一年世界杯赛和一九八二年世界锦标赛上,她为中国队夺魁立下赫赫战功,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十佳”队员。曹燕华
曹燕华,上海市人。1977年她只有15岁,作为中国二队的选手,在第20届斯堪的纳维亚乒乓球锦标赛上力克群芳,首次名列榜首。从那以后,她纵横驰骋,南征北战,到1983年年底,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又先后为祖国夺取了50多枚金牌(包括世界大赛5枚,亚洲比赛11枚)。是迄今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中夺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1982年第九届亚运会上,她一举获得乒乓球比赛的女单、女双、混双和女子团体四面金牌。1983年,在第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她作为中国队主力队员又获得女子团体冠军和女子单打世界冠军。吴数德
举重名将吴数德1978年以来,已3次刷新世界纪录,6次打破青年世界纪录。他有几个我国“第一”的光荣史:我国八十年代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的人,我国在世界锦标赛夺得第一枚金牌的举重运动员。他于1979年、1980年、1981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吴数德1959年8月生,广西南宁人。1973年参加南宁市青少年业余体校举重训练,1977年被吸收进广西举重集训队。浓厚的兴趣与顽强的意志,使他在举坛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去年8月31日,在第五届全运会举重比赛中吴数德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以128公斤的优异成绩打破56公斤级抓举世界纪录,为全运会增添了光彩。童 非
童非,22岁,江西人,身高1.67米。11岁进入江西体操队训练。1979年他作为中国队主力,在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初露锋芒,与同伴一起获得男子团体第五名。1981年他在第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团体和个人全能单杠自选动作比赛中,以高超的技艺获得两个满分(10分),为中国男子团体进入前三名立下了汗马功劳。1982年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中,他获得单杠冠军,个人全能第二。1983年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他不但与同伴一起获得男子团体冠军,还夺得自由体操冠军。
童非在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中苏两队的团体比赛争夺十分激烈,童非最后一项最后一个上场,动作干净利落,轻盈潇洒,为中国队首次战胜苏联队作出了重要贡献。徐永久
中国在世界田径赛中没有金牌的历史于1983年9月24日结束了。完成这项使命的其中就有她——世界上走得最快的姑娘徐永久。
在挪威的卑尔根城举行的竞走世界杯女子10公里比赛中,徐永久勇克15个国家的63名选手,以45分13秒4的优异成绩荣获冠军,并创该项世界最好成绩。她还与其他3个队友一起,以132分的总分击败苏联、澳大利亚、瑞典等强队,夺得团体冠军,捧到了金光闪闪的“艾斯堡恩”杯。
徐永久,1962年出生于辽宁金县。身高1.62米,体重49公斤。1982年3月和6月她分别在上海、西安获5公里女子竞走的全国冠军。她还是第五届全运会第一块金牌——女子10公里竞走冠军的获得者。宋晓波
25岁的宋晓波为中国女篮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屡立战功,深受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喜爱。1979年和1982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选手。
1980年中国女篮改组后,宋晓波担任了队长。在继续苦练、努力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同时,更重视自己思想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意识地注意克服不善于打“逆风球”的弱点,近几年,她思想更成熟了,技术也更精湛了。在强手如林的第九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宋晓波独得134分,为中国女篮获得第三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次大赛中,她以超群的技艺和高尚的体育道德作风,当选为当今世界女篮A组最佳阵容的5名队员之一,并被评为世界第三最佳得分手。栾 劲
栾劲,25岁,福建厦门人。过去多次参加羽毛球双打比赛。1981年与林江利配合,获当年斯堪的纳维亚国际赛男双冠军。1982年第12届汤姆斯杯团体决赛时,中国队在1∶3落后的情况下,沉着应战,以5∶4反败为胜,而栾劲力挫8次全英锦标赛男单冠军梁海量,也为中国队获胜夺下了宝贵的一分。
栾劲刻苦好学,近年来,在不断改进技术的同时,加强了全面身体训练,为发挥他劈杀凶猛的全攻型打法准备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在1983年全英锦标赛男单比赛中,他终于战胜了丹麦名将弗罗斯特,成为七十年来被认为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全英大赛中第一个夺得男单冠军的中国人。1983年12月,在雅加达参加羽毛球精英大赛时,栾劲又接连挫败了丹麦名将弗罗斯特、印尼“天皇巨星”林水镜以及印度高手普拉卡什,再夺桂冠,成为该年度世界羽坛上成绩最显赫的明星。郭永林
1979年和1981年,郭永林曾两次作为国家队队员参加亚洲男篮锦标赛,为中国队两度夺冠立下战功。1983年,他第三次参加亚洲男篮锦标赛,和全队同志共同奋战,再次夺魁,取得了代表亚洲参加1984年奥运会男篮决赛资格;郭永林本人也被评选为本届比赛唯一的一名最佳运动员,并选入亚洲男篮12名明星队员之一。
郭永林今年29岁,为了祖国的荣誉,他已经在球场上拚搏了十几个春秋。平时训练,他投篮命中率一般都在80%,比赛时也能达到55%左右。他熟练地掌握了高手头上、高手头后,高手后仰和时间差、空中变向等投篮动作。即使是很强的防守队员,对他也往往感到防不胜防。大型比赛中,他的得分往往居于全队第一。郭跃华
世界乒坛名将郭跃华去年全运会后告别乒坛,结束了他十余年的运动生涯。
29岁的郭跃华,曾是八次世界冠军获得者,为我国乒乓球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连续四次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
郭跃华先后四次参加过世界锦标赛。去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他是男子团体冠军队的主力队员。并与倪夏莲合作夺得混双世界冠军。他自己连续两次荣获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他还登上第一届和第三届世界杯乒乓球比赛的冠军宝座。
郭跃华退役后表示:他将继续为我国的乒乓球事业贡献力量。(附图片)


第3版()
专栏:短评

向新目标勇敢进击
——寄语最佳运动员
一年一度的全国最佳运动员评选揭晓了。我们向当选为“十佳”的运动员和他们的教练员热烈祝贺。
这次评选,从全国各地寄来选票近60万张,超过前两年选票的总和。它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体育、喜爱体育,也反映了体坛的兴旺发达。
人们所以选朱建华等十人为最佳运动员,不仅是因为他们以出色的技艺、优异的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而且因为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出了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奋勇攀登,敢于向强手挑战,不断向新目标进击的精神。不管是朱建华、宋晓波,还是童非、郎平……在他们前进的征途中,都经历过重重困难和多次挫折的考验。他们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没有因任何挫折和困难而动摇向既定目标奋勇进击的决心。这种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奋勇进取的精神和不畏艰险的气概,正是我们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所需要的。学习和发扬最佳运动员的这种精神,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优秀跳水运动员陈肖霞三年前曾说过,“如果能在1984年评上最佳运动员,将是我最大的光荣。”今年是“奥林匹克年”。我国运动员将第一次全面登上奥运会的舞台。到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奥运会上去为祖国争取荣誉,这是体育健儿们的热切心愿。体育健儿们,祝你们以最佳运动员的精神,向新的目标奋进!


第3版()
专栏:

“十佳”运动员得票数1、朱建华 592,819张2、吴数德 548,373张3、宋晓波 543,217张4、郎平 481,428张5、徐永久 465,881张6、曹燕华 463,703张7、童非 450,736张8、栾劲 324,253张9、郭永林 273,685张10、郭跃华 254,013张总票数  597,990张


第3版()
专栏:

教育部召开《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学习讨论会
据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杨建业、肖家保)为了做好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和师生学习胡乔木重要文章的辅导工作,教育部于2月11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学习讨论会。
会议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宣部理论局等单位的一些理论工作者先后到会发言,畅谈他们学习胡乔木同志文章的心得和体会。
教育部副部长彭珮云在会上讲了话。她说,胡乔木的《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是多年来在理论战线上重要的马列主义的好文章,为解答青年学生的思想问题,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因此,教育部决定把这篇文章作为长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材。马列主义理论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和文科有关课程,都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去。在编写和修订有关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应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吸收进来。
她提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根据不同情况,在1983至1984学年度的第二学期中,集中安排一段时间学习胡乔木的文章,并做好辅导工作。
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从事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50多位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


第3版()
专栏:采访札记

要真正摆正师范教育的位置
贵州省普通教育工作会议结束不久,我们到贵阳采访。贵州省负责同志和教育界的许多同志都说:贵州经济要上去,必须抓好教育这一环;要振兴贵州教育,关键是抓师资培训。为什么从上到下都关注师资队伍的建设?省教育厅负责师范和普教工作的同志告诉我们:1983年10月,对全省14万中小学教师(约占全省中小学教师总数的74%),进行了一次“过教材关”考试,结果小学教师两科平均合格率仅12%,中学教师四科平均合格率为25%,甚至有的县单科合格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由于教师质量不过关,学生留级率也随之增高。贵阳市郊区一名学生家长反映:“我家娃娃读了五个一年级,连家里人的名字都不会写”。长年在教学第一线工作的广大教师是很辛苦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业务水平低,直接影响了普教工作。据调查,全省小学入学率一般为80%,巩固率为50%,合格率为20%,少数民族地区和偏僻山区的“三率”更低。面对这种情况,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普教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办好学校,师资是关键”。
怎样才能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呢?我们从大量的采访中感到,首要的一条,是看各级领导对师范教育工作有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师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工作母机”,是普及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最重要一环。贵州的师资问题之所以成为发展教育事业的一个当务之急,其原因就是师范教育长期被忽视。就拿贵州几十所中等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来说,除一所学校以外,其余均无实验室,大多数学校图书不过千册,甚至有的学校连基本办学条件都不具备。如安顺地区师范学校的400多名男女学生没有宿舍,分别在饭厅和教室里过夜作息;贞丰县师范学校没有校舍,借小学教室上课,学生租借民房分住在100多处;湄潭县师范学校的师生,至今喝的是田头水,点的是煤油灯。
近几年,贵州省的教育部门也在抓师范教育,但其它有关部门不支持,孤掌难鸣。如1979年,省教育部门准备同贵阳市合办一所幼儿师范学校,贵州省负责同志赞成,贵阳市积极支持,第一年就从市财政中拿出120万元作筹建资金,第二年又追加30万元,可是省财政部门一毛不拔,致使这所幼儿师范学校建了五年还没有建起来。
面对以上种种状况,一些师范学校的负责同志深有感慨地说,办教育抓师范,不仅要各级领导同志重视,真正列入议事日程,还要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为师范教育工作开“绿灯”。
教育界的一些同志对我们说,贵州师范教育欠债过多,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应该在经济上大力扶持,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一些并不需要花很多钱就能解决的紧迫问题,应该采取应急措施尽快解决。
一、稳定骨干教师,整顿教师队伍。贵州骨干教师本来就少。近几年,不管是条条(教育系统),还是块块(地方行政部门),在调整领导班子时都到教师队伍中找人。再加上前几年有关部门不顾教育战线实际,采取硬塞和“顶替制度”,增加了相当一部分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人员,致使师资队伍素质明显下降。为此,教育部门的同志呼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能单纯看作是封个什么“官”,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创造工作条件,发挥他们教学才能。对于业务水平较低的教师,要采取培训等办法,提高业务水平。对于那些实在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要调出教育部门,另作安排。
二、改进师范教育,调整师资结构。贵州多数地区小学教师数量基本能满足,但中学教师不足。比如沿河县,中学教师缺员达80%。学科教师也不配套。据了解,全省教政治、外语、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师奇缺,如生物课教师平均8.4所中学一个,美术课教师平均4.8所中学一个,许多学校因学科教师不齐,造成某些科目长期不能开课。而另一方面,高等师范学院和师范专科学校每年毕业2,000人,以上短缺学科的教师却很少,教师已有富余的学科仍在大量输送,致使一些教师不得不改行。许多学校的老师对我们说,必须从总体上采取断然措施,改革师范教育,调整专业结构,才有可能振兴教育。
三、要有得力措施,保障和鼓励教师安心工作。贵州97%是山地丘陵,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强,而居住面积却占一半以上。长期以来,城镇教师饱和、超编,少数民族地区、偏僻山区的教师奇缺。究其原因,除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比较艰苦之外,主要是没有安定人心的得力措施。从长远观点看,需要大力培养和壮大少数民族自己的教师队伍,但从近期看,应该采取培养少数民族教师和派进汉族教师相结合的办法。要让派进去的教师安下心、留得住,有关部门就要采取有利于这些教师工作、学习、生活及其子女上学、就业的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尊重教师的社会风气正在逐步形成,但个别地方歧视教师甚至殴打教师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比如有个边远县,在1982年发生殴打教师事件多达80起;黔北地区一个市里的干部殴打中学校长,至今未作处理,影响很坏。
四、改进经费管理体制,把教育经费用在刀刃上。近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重视,贵州教育经费逐年有所增加,但办学条件仍未根本改善。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把上级拨的教育专款撒了胡椒面,没有用在刀刃上;二是经费管理体制不完善,不合理,没有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戴帽”下达,专款专用。最近省委负责同志指出:“把智力投资用在刀刃上,就是首先用于办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院校”,这是有远见的。怎样才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教育界同志认为,必须改革现行教育经费管理办法。为了充分发挥省地(州)县三级办学积极性,正常教育经费按学校隶属关系,实行“分灶吃饭”,包干负责制;专项补助经费,不论来自哪条渠道,应该归教育部门管理,有关部门监督,改变现行的“事钱脱节,多头管理,效果不佳”的作法。教育部门对教育资金的使用,应通盘考虑,全面规划,统筹安排。该用的钱要舍得花;不该用的钱一分也不应支付。
本报记者 章传根 郭丕霄 谢联辉


第3版()
专栏: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风气从这里变 朝阳县调动公社干部工作 三天到任 无人吃请
工作该如此做 天津市关心城乡人民生活 十件好事 一片真心
《辽宁日报》△朝阳县44个公社的党政领导干部调动工作,三天内全部到任,无一人吃请收礼
《天津日报》△天津市人民政府决定,今年要为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各做好十项工作
《广西日报》△区委第一书记乔晓光说:“要多划给群众自留山、责任山,有能力的可承包荒山,期限30年、50年或更长一些
《云南日报》△云南省国营工业1月份实现开门红,与去年同期相比产值增长6.9%,税利增长61%
《新华日报》△江都县所属供销社与687家农户挂钩,发展商品生产,使这些农户收入比上年翻一番
《吉林日报》△去年吉林全省96个乡推广玉米早熟丰产栽培技术,增产4亿多斤粮食
《河北日报》△2月15日石家庄市1儿童在动物园落水,在场游人纷纷破冰抢救,省国防工业建筑公司工人王德恒英勇献身
《黑龙江日报》△省农机部门决定:农机部门的油料供应,个体经营机械和集体经营机械一样对待;运输用油和田间用油统筹安排
《湖北日报》△华中工学院副教授李佐宜第一个研制成计算机用钐钴垂直磁膜。日本大坂大学授予他“论文博士”学位
《解放日报》△复旦大学实行学科横向联系,建立了技术科学、应用数学和经济科学3个联合体
《北京日报》△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人民投入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
《人民铁道》△长垣—东明黄河大桥正式开工,全长近21华里,建成后将是我国最长的一座铁路桥梁
《河南日报》△南陀村与郾城县驻漯河蔬菜公司签订供销合同,城乡挂钩,解决了蔬菜买卖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