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中顾委西南西北组首次会议在蓉举行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顾委常委会向住在西南、西北地区的中顾委委员致意和问候
新华社成都2月15日电 (记者王文俊)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西南、西北组第一次会议,于2月11日至15日在成都举行。中央顾问委员会特派曾志委员从北京专程前来列席会议,向与会同志宣读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顾委常委会致西南、西北组诸同志的信。信中说:“曾志同志受胡耀邦同志的委托,向住在西南、西北地区的各位中顾委委员同志转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致意!同时转达中顾委常委会对各位同志的问候!希望大家在整党中积极发挥老同志应有的作用。”
这次会议由中顾委委员任白戈主持。来自西南、西北各省的中顾委委员任白戈、天宝、韦杰、常黎夫、冯纪新、王世泰等六位同志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中,他们认真学习了中央关于整党决定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整党问题的重要讲话,着重讨论了统一思想问题和委员们如何在整党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大家还对如何搞好整党、经济建设和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等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大家表示要在整党中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
会议中,中共四川省委、省顾问委员会的负责人杨汝岱、谭启龙、鲁大东和杨万选等看望了大家,并介绍了四川经济建设和整党工作等情况。


第5版()
专栏:

民族团结 经济发展 各族干部群众心情舒畅
新疆出现鼓舞人心的大好局面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15日电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在2月14日开幕的自治区第三次党代表大会上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近两年多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现了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边防巩固、人民生活改善、各族干部群众心情舒畅的大好局面。
王恩茂同志在以《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为开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而奋斗》为题的报告中列举了新疆十大变化:
一、民族团结加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的思想深入人心,出现了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谅解的新局面。本地干部心情舒畅,外来干部安心工作,天山南北局势安定。回到上海的知识青年很多已经回来,内地不少大专院校毕业生和知识分子积极报名要求参加开发和建设新疆。
二、农牧业生产连年丰收。去年,全区农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15%。粮食总产87亿斤,创造历史新纪录,做到基本自给。棉花总产295万担,比1981年增长30%。牲畜年终存栏3,000多万头,肉类总产16.5万吨,分别比1981年增长6.8%和25%。植树造林46万亩,是自治区历史上造林最多的一年。
三、工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去年,工业总产值比1981年增长22.9%,第一次突破50亿元大关,提前两年完成“六五”计划指标。
四、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1983年全区财政收入5.2亿元,比1981年增长19.8%。
五、文化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去年,区内高等学校招生5,134人,比1981年增长67.9%,是新疆历史上高校招收新生最多的一年。
六、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七、机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去年,自治区和地、州、市党政机关的机构改革,已经顺利完成第一步任务,这两级领导班子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县级机构改革正在有秩序地进行。
八、社会秩序好转了。经过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开展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和其它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以后,发案率普遍下降,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九、边防更加巩固了。在中央、中央军委的关怀和支持下,自治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乌鲁木齐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努力,大力加强边防建设,正确开展边防斗争,使边境地区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自治区的建设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去年,生产建设兵团粮、棉、油、畜全面丰收,盈利5,100万元。


第5版()
专栏:

粟裕同志千古
贾若瑜 缪柳西
五十七年如一日,曾决胜沙场,运筹帷幄;尽瘁鞠躬,捍卫马列主义;为人民服务,国家安危,世界和平,军队建设,贡献毕生精力;何期将星殒落,三军同泣,伟绩丰功垂史册。
半个世纪看今朝,已拨乱反正,奋发图强;承先启后,坚持四项原则;求中华振兴,社会进步,河山完整,党风良好,挑起千钧重担;遥望黄鹤归来,全党齐心,创新局面慰英灵。


第5版()
专栏:

全国农村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奖表彰会开幕
共青团中央表彰采集草种树种支援甘肃先进单位
本报讯 新华社记者邹爱国、本报记者张达报道:全国农村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奖表彰会2月15日在北京开幕。37个青年标兵队和198名青年标兵,在会上受到共青团中央、农牧渔业部、中国科协的表彰。
受到表彰的标兵队和标兵,都是一年来在农村学科学用科学活动中作出贡献的共青团基层组织和团员青年的代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张宝顺在介绍这一活动情况时号召全国农村青年向这些青年标兵学习。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有五个省、市团委在全国青少年“采集草种树种支援甘肃改变面貌”活动中获得优胜红旗,今天在这里受到共青团中央的表彰。这五个团委是:黑龙江团省委、吉林团省委、北京团市委、山西团省委、河南团省委。
共青团中央今天还表彰了105个基层团组织,并授予它们青少年义务采种先进单位的称号。


第5版()
专栏:

外交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
吴学谦外长将访问缅甸马来西亚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王振宇今天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应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长吴漆兰和马来西亚外长坦·斯里·加扎利·沙菲的邀请,吴学谦国务委员兼外长将于2月下旬访问缅甸和马来西亚。
王振宇说,访问期间,吴学谦将分别同两国外长举行会谈,会见两国领导人,并就发展中缅和中马友好合作关系以及本地区形势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同他们交换意见。
他说,缅甸和马来西亚都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发展同邻近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我们相信,这次访问将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推动中国同缅甸、马来西亚之间的传统友谊和友好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有记者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金永南访华的成果如何,中朝双方是否谈及“三方会谈”的问题。王振宇说,双方都认为这次访问是成功的并且感到十分满意。中朝双方都真诚地希望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得到缓和。会谈中,中方对朝方提出的“三方会谈”的建议,表示了积极的支持。
王振宇在回答关于中国对美国第六舰队最近炮击舒夫山区以及对黎巴嫩的局势有何评论的问题时指出,美国军舰炮击舒夫山区,造成无辜平民的伤亡,我们对此表示愤慨和谴责。我们对黎巴嫩的局势十分关注。我们衷心希望黎巴嫩内部立即实现停火,各方通过协商,妥善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实现全国和解。
还有记者问道:今年2月8日,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国防协调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在抗越军事行动中加强团结。中国对此有何评论?王振宇说,自民柬联合政府成立以来,民柬三派爱国力量不断发展,抗击越南侵略者的斗争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民柬联合政府国防协调委员会决定在抗越军事行动中进一步加强团结,将推动柬埔寨人民抗越卫国斗争进一步发展,并给予越南侵略者以更沉重的打击。我们相信,柬埔寨各爱国力量加强团结,坚持斗争,一定能打败越南侵略者,取得抗越斗争的最后胜利。
王振宇还宣布,今年2月22日是中国同刚果建交二十周年。刚果总统府负责合作事务的部长级代表尤加阁下将于2月17日来华参加庆祝活动。
他说,二十年来,中、刚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1980年刚果总统萨苏对我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1983年1月,赵紫阳总理对刚果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刚两国的友好关系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第5版()
专栏:

倪志福会见日本总评顾问槙枝元文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总评议会顾问、总评前议长槙枝元文。
在交谈中,倪志福赞扬了槙枝元文在担任总评议长期间为加强总评同中华全国总工会之间的合作而作出的贡献。倪志福希望两国工会经常交流经验,发展两国工人友谊。
倪志福还向客人介绍了工会“十大”召开以来的工会工作情况以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
槙枝元文是今天下午到达北京的。


第5版()
专栏:

张劲夫会见联邦德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国务委员张劲夫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联邦德国施罗曼·西马克公司董事长海因利希·外斯一行。
张劲夫同客人就合作生产冶金设备、技术转让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昨天,马鞍山钢铁公司与施罗曼·西马克公司签订了摩根式线材轧机供货合同。根据这项合同,施罗曼·西马克公司将提供关键设备,大部分设备采取合作设计、合作制造的方式。这套设备建成后,每年可生产达到国际标准的线材40万吨。


第5版()
专栏:

全国青联代表团离京去印度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应印度民主青年联合会邀请,以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所长杨乐为团长的全国青联代表团,于今天上午乘飞机离京赴印,参加印度民主青年第二次代表大会并进行友好访问。


第5版()
专栏:

邮电部原副部长阎晓峰逝世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 邮电部原副部长阎晓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4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
阎晓峰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工作员、县委副书记、山西省邮电管理局局长、邮电部邮政总局局长、山西省经委副主任、中共山西省委委员、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82年离职休养。
阎晓峰同志是我国邮电通信战线上的老战士,为建设我国现代化的邮电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坚决拥护和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对邮电工作的指示。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谦虚谨慎,作风正派,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
根据中央关于丧事从简的精神和家属意见,不开追悼会,不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阎晓峰同志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第5版()
专栏:

来自“天堂”的挽歌
杨泉福 王燕生
编者按:这里摘要刊登的《来自“天堂”的挽歌》,是一篇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反面材料。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情况下,运用生动的对比材料,教育青年成为金钱买不动、诱惑拉不走、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事业接班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封盖着“1983·10·30”邮戳的航空信从海外寄来中国。这是一封出逃者的家信。两年来,从信封到邮票,他家里的人都熟悉了。但这封信拆开后却不同寻常:“事到如今,我只好把真实情况告诉你们了。”再往下看,这分明是一封诀别的遗书。就在这封信漂洋过海的时候,发信人在异国他乡自缢身亡了。
这是一个在随团出访中私自出逃的人的悲剧。这里虽然隐去人名和地名,但并不影响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和思考。
好的机遇都让他赶上了:
——1971年,17岁,进某外语学校。
——1973年,19岁,被选送到某大学外语系代培。
——1974年,20岁,被选送到国外学习英语。
——1976年,22岁,学习归来进某外事单位工作。
——1980年,26岁,随某歌舞团第一次出访。
——1981年,27岁,随某京剧团第二次出访。
从1971年到1981年,也就是他从17岁到27岁的十年中,他三次进校学习,获得三次出国机会。
条件是党和人民给他创造的。他应该更多地想到责任和义务,更多地想到创造和奉献。但恰恰相反,1981年11月3日,他在随某京剧团出访时外逃。1983年10月30日,从国外传来确凿的消息,他在极度苦闷中自杀。
把他的经历前前后后连贯在一起,就不能不让人深思了。
他曾经是团员,但后来他觉得组织生活是一种负担了。别人退团时,对团组织还一往情深;而他呢,倒觉得从此以后,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了!
他也曾写过入党申请书,那是在老同志的启发和帮助下写的。但他递交申请书之后,就不知该干什么了。
他也曾和女友谈过政治。他的女友——一位年轻的共青团干部,还是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的。当他把国内国外的对比感袒露给他的女友时,女友问他:
“你总说外国好,是一切都好吗?你老说中国不行,是什么都不行吗?”
“你又没去过外国,你当然不了解外国!”
女友叹息道:“你要是能看点辩证唯物主义的书就好了。”
他呢,满肚子的不高兴。本来,这种思想交流是有益的,有助于矫正他思想上的偏颇,但是,他渐渐把这作为一种多余的纷扰。他提出,以后见面不谈政治,离政治越远越好。
他的女友说:“你可以不搞政治工作,但不能没有政治头脑!”他的亲属不止一次地提醒他:“你说你要远离政治,但政治偏偏要找你;你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错误的政治观念就要侵入你的生活……”这些善意的劝导,都被他当成了“说教”,当成了耳旁风。
在国外的学习结束后,他回到原单位,被安排在图书馆。当他听说这里有机会出国选购图书时,他同意了。但后来一了解,出国要排在几年之后,他又不干了。为了调到外事部门当翻译,他左一个报告埋怨大材小用,右一个申诉强调不能丢掉口语。为了发挥他的才能,领导批准了他的要求。他一方面得意洋洋,另一方面又耿耿于怀:“这里太不自由!”
就这些问题来说,他也应该满足了。可是,以怨报德的危险情绪在他的心里升级:由对一个人、一件事上升到对一个规定、一项政策;由对具体的规定和政策又上升到对整个国家、整个社会。
1981年10月,这个年轻人作为翻译随某京剧团出访。11月3日晚,当最后一个国家的一场演出圆满结束后,演员们都去参加招待会。席间,忽然有人问道:“咱们的翻译哪去了?”开始人们没有在意。人们回到旅馆已经是下半夜了,房间里仍然不见翻译的影子。他能上哪儿呢?这时,一位细心的同志向团长报告了一个危险的迹象:他的牙具不在了,提包也不在了。人们的心咯噔一下,莫非他……
当地警方正在查询这位年轻人。
“你有什么要求?”
“我希望留在这里。”
警方问明他的身份后,郑重地告诉他:
“留在这里,对你,对我们,都没有好处,你要再三考虑。”
年轻人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送上门来,却受到对方的冷待。他十分尴尬、难堪,低着头重复了刚才的话:
“我希望留在这里。”
警方向他讲明当地情况,并直言不讳地告诉他:
“留下可以,找工作不可能。”
他选择的“天堂”的确是个“高福利”国家。但是这个几百万人口的国家却有近30万失业者。在这个“天堂”里,他可以领取一份救济金,但却难于找到一份工作。他曾打听到某学院需要人。这个学院里有位教师因病需要休养,校方决定补进一人,为期一年。校方登报公开招聘,很快有7人提出申请。校方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审核、评议。一个月后,确定了人选。刚刚公布结果,一个落选者提出异议,委员会只好重新评议。又经过一个月,总算定了下来。入选者刚要报到,政府来了一道指令:为紧缩开支,暂时不得录用新人。“竞争”这个词过去他听说过,但“竞争”在这里激化到这个程度,使他不寒而栗。他又打听到一个研究中国问题的半官方机构要人。这里的确有些抄抄写写的工作。经人介绍,他开始在这里帮忙。不久,他发现人们对他冷淡了。原来人们知道了他的底细。一个规规矩矩研究中国问题的机构,怎么能使用一个偷偷摸摸从中国跑出来的人呢?
有人告诉他,这里还有一种记时付酬的工作。譬如扫马路、洗碗碟,一小时的收入也很可观。他不想再听下去。他想,到“高福利”国家,追求的难道就是这个吗?这种事,我死也不干。
尽管警方当初对他有过忠告,但他总有一种幻想:我是个大学生,我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总可以在这里干一番“事业”。外语固然是他的一技之长,但是,这一技之长如果不和爱国之心凝聚在一起,又有谁看得起?
假日里,中国留学生应邀和当地大学生外出郊游,恰巧遇到这位年轻人。朋友们邀他一起去玩一玩,他显得十分尴尬,去还是去了,但一路沉默寡言。年轻人谁不愿意和大伙有说有笑,但在中外青年的正常交往中,他又怎能不考虑自己的身份。
在这里,他真不知道自己是主人,还是客人。主人应有的资格,他不具备;客人应有的尊贵,他更不具备。
他曾做过客人,不论是在外留学,还是出国随访,人们都尊敬他们是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受到热情的接待。现在,他已由“使者”变为“难民”了。
人死了,如果说他以前写给家里的信主要是粉饰和掩盖,那么最后这封诀别信总算说出了真情。要说所有的问题都认识清楚了,不大可能;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自我结论还是发人深省的。
事到如今,我只好把真实情况告诉你们了。我在这里的头一年,一切都还顺利。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是我对现实没有认清。生活在这个社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主要问题是精神上的,我很快地便感到了精神上的空虚,又找不到工作,打发时间成为问题。这不仅是我的问题,许多当地人也有这个问题。
现在我认识到人生每时每刻都站在选择点上,选择是必要的,或者走这条路,或者走那条路。你说我不想选择或不做选择,这本身也是一种选择。这就是当今奉行于欧美的存在主义。……
我现在还认识到自由是相对的,自由的定义应该是不失去已取得的成果。人生真正的价值是肉眼看不到的,是物质以外的无形的东西。
家庭成员之间要经常沟通思想,如互祝生日快乐之类,非常重要。我当时出走时就是由于长期在外单身生活,和家中有断沟的结果。
我是做了一件错事、蠢事。我很想家,但我回不去了。一失足铸成千古恨,我后悔、自恨,请让我去吧……
我太自信了,太狂了。实际上我只是个玩(顽)童而已。这个世界大不可辩,花花绿绿无奇不有。不要为失去我而过分伤心。这种事在西方多得是。这个世界是好人受气,坏人得势的地方。就象越有钱的人越自私一样,越发达地区的人越自私,自私到不多给一丝笑容的程度,而且人际之间的关系勾心斗角,复杂霉烂透顶。
我对生活已经十分厌倦了。请代我向……告别。
一个人认识真理往往要有一个过程,有时甚至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但要切记艰难的历程绝不包括叛逃;付出的代价绝不包括自寻毁灭。正是在这两个问题上,这个年轻人铸成了大错。
(原载《中国青年》杂志1984年第二期,本报有删节)


第5版()
专栏:

人民解放军某部二十五连和天津市南开区西营门外居委会共同开设初中文化补习班。居委会解决师资,连队提供学习场所。这是教师在向学员提问。
郭绿江 高凤章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