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84-02-12

1984-02-12新闻联播 文字版

“中国,永远在我心里”——上海艺术团出访漫记

第7版()<br/>专栏:友谊之花<br/><br/> “中国,永远在我心里”<br/> ——上海艺术团出访漫记<br/> 张优<br/> 飞雪迎春,不久又是万紫千红、草长莺飞的季节。我想起了远方的朋友,友谊的花朵,和经历了无数风霜而永不磨灭的友谊之碑。去年,上海艺术团在瑞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中度过的难忘日子,又一一重现在我心头。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不正反映了世界人民对我们祖国的深情吗!<br/> “我们多么需要中国人民的友谊”<br/> 长空万里。经过十八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欧洲花园”瑞士,在美丽的首都伯尔尼着陆了。<br/> 立刻,我们耳际响起瑞士朋友热情的声音:早在你们到来前,我们的报纸、电台纷纷介绍你们。人们可盼你们啦!……<br/> 确实,伯尔尼首场演出就使我们领略了瑞士观众对中国的热情。每个节目完毕,那如潮的掌声,使我们的演员不得不谢幕,谢幕,再谢幕,原定两个小时的演出延长到两个半小时。瑞士朋友说:“我们瑞士人是内涵的,看演出一般不爱鼓掌,可是,你们的舞蹈‘飞天’、‘剑舞’,宛如一首首抒情诗,如此优美;你们的民族器乐曲如此动人,令人耳目一新,真把我们迷住了”;“从这些古朴、典雅而庄重的民族艺术,我们看到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br/> 在苏黎世,应观众和新闻界要求,我们举行了中国民族乐器介绍会,由演员们演奏各种乐器,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历史。许多音乐工作者和乐器爱好者怀着极大的兴趣试奏各种乐器,对中国古老民族乐器竟有如此丰富的表现力赞叹不已。一位记者惊叹说:我们直到中世纪才出现的乐器,你们早在公元前就有了,中国,真是文明古国啊!<br/> 瑞士朋友不仅倾慕中国的悠久文化,更加珍视同中国人民的友谊。我们所到之处,人们都向我们热情招手,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在巴塞尔,一位瑞士朋友深情地说:“我们多么需要同中国人民的友谊啊!”是的,他们热爱中国,珍视友谊。瑞中友协一位副主席告诉我们,他们最近特意选了一位年轻人任副主席,寓意就是要让瑞中友谊世代相传……<br/> 刻在心里的友谊碑<br/> 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我们来到波兰首都华沙。<br/> “中国同志真的来了吗?”<br/> “太好了,太好了!”<br/> 首演前,票子早已抢购一空,为了满足群众的要求,剧院又卖了不少站票。每场演出,剧场的走廊和台阶全都站满观众。可大门口等退票的人还排着长队。连一位双腿瘫痪的姑娘也拄着拐杖,由她父亲扶着来观看演出。她笑着说:“看中国演员演出,真是精神上的享受啊!”一位波兰外交官对我们说:阔别十八年的朋友又来了,我难得见到如此热烈的场面……。<br/> 演出结束了,场灯亮了,观众还是不愿离去。人们纷纷登台献花,要求演员签名,赠送纪念品,索取剧照……台上台下,一片友谊热潮。<br/> 观众中,有位老人格外引人注目。她是如此兴奋。这就是著名的波兰“玛佐夫舍”国家歌舞团团长米拉·齐明斯卡·塞格廷斯卡。这位年已82岁的老团长对我们说:“你们来,太好了。我曾两次去中国,中国人民的友谊,永远刻在我们心间啊!”<br/> 演出结束后,老团长又亲自来到后台,祝贺演出成功。她双手搂着艺术团团长,两眼含着泪花:“十八年见不到中国同志了,我真想念你们啊!请你们务必到我们团里作客”。<br/> 被誉为“东欧之花”的“玛佐夫舍”歌舞团曾先后于1953年和1960年两次访问我国,给我国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尤其是波兰民歌《小杜鹃》,更为我国群众所喜爱。这次,我们的民歌演唱家方芝芬特意把《小杜鹃》带回波兰。她每次演唱,都在观众中引起轰动。当我们来到距华沙36公里的《小杜鹃》诞生地“玛佐夫舍”歌舞团时,波兰艺术家们亲昵地称方芝芬为<br/> “我们的小杜鹃”。齐明斯卡·塞格廷斯卡团长满怀深情地回忆两次访华演出的情景后说:“为了永恒的纪念,我们把两次富有意义的访华之行刻在花园的一块石头上,好让友谊之花永不凋谢……”。她带领我们来到花园,大家围在刻有“1953,1960—中国”等字样的石碑旁,轻轻抚摸着碑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每个人,都被凝结在碑上的波兰朋友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所感动……<br/> “永远在我心头”<br/> 告别华沙,我们来到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和人民对上海艺术团的访问演出,作了精心的安排。<br/> 布尔诺,是捷克地区的第二大城市,由于日程太紧,我们只能演出一场。剧院经理把我们的同志拉到大门口一看,嗬!一大群人正在要求买站票和等退票。有的观众说,“我们的哑剧团一去中国,我们就相信,中国的艺术团一定会很快来的。我们天天等呀等呀,终于把你们盼来了!”<br/> 曾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的博乌列克夫妇一进剧院,就把一束鲜花献给了团长,激动地说:“我们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3年,中国同志太好了!几天前听说你们要来,我们费尽心思才弄到票子,能见到你们太高兴了!”他的声音充满发自内心的关切:“贺绿汀院长好吗?我的学生们好吗?”接着,又拿出当年用过的上海音乐学院校徽说:“这是我们的永恒纪念”。当许多观众拥上舞台时,一位老同志忽然用汉语高呼“中捷两国人民友谊万岁!”此刻,鲜花,握手,问候,拍照,交换纪念品,使整个剧院激起动人的友谊波浪,人们流连忘返。<br/> 人民的友谊,是永恒的。正当严冬将尽、春光在望的时刻,这一幕幕令人难忘的记忆,将鼓舞我们,为不断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友谊而高歌,而前进!<br/> (图为齐明斯卡团长向我艺术团全体同志祝酒)。

开发海洋

第7版()<br/>专栏:国际科技<br/><br/> 开发海洋<br/> 达功<br/> 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点八。大规模开发海洋,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br/> 据外国科学家预测,海洋首先将成为人类最大的食品库,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将成为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许多海湾、河口将有计划地建起由电脑控制的人工海产养殖场,人们将在近海海底建设渔村与养鱼“牧场”。渔业工人将居住在海水中的浮动水晶球内或圆顶的住宅里,驾着水中摩托放渔,驯养各种鱼类。据估计,到那时,全世界每年的鱼类消费量将增至一点八亿吨,为现在的三倍多。<br/> 海洋矿藏与动力资源也将逐步得到开发。联邦德国科学家估计,到二○○○年时,联邦德国的工业原料至少有四分之一将从海洋中得到。日本所需的铀将全部从海洋取得。法国计划到本世纪末,在二千平方公里的海域内修建三道堤坝,从而向潮水取得三百五十亿度电力。英国大规模投资研究海水波浪,计划修建一座一百万千瓦的波浪发电站。美国将利用东部海岸的暖流,在这一带建起五百座海洋热能发电站,向海洋暖流索取二亿度电力。美国开发自然规划中估计,到二○○○年时,美国从海洋开发中得到的经济利益将达四千亿美元,大约占那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与此同时,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各国对海洋自然灾害的防御问题,也加强了研究。

鲜花的摇篮

第7版()<br/>专栏:<br/><br/> 鲜花的摇篮<br/> 杨松河<br/> 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波哥大,是一座四季如春的高原城市,素有“南美雅典”之称。今天,波哥大地区已经成了鲜花的摇篮,大片土地种上了奇花异草,把城市置于花团锦簇之中。盛开的鲜花飘洋过海,运销欧美30多个国家,一年可为国家赚回大量外汇。哥伦比亚从而一跃而成为仅次于荷兰的世界第二鲜花出口国。1968年,哥伦比亚开始出口鲜花,创汇30万美元,到1980年突破1亿美元。人们把波哥大地区不断扩展的鲜花业比作是哥伦比亚经济开放的象征。<br/> 哥伦比亚种植的石竹花,纤弱清雅,玲珑俏丽,色艳如锦,散发出沁人肺腑的幽香,在西方“花语”中代表“真挚的爱情”,有“美人草”的雅号,深受欧洲各国欢迎。而哥伦比亚的玫瑰则在法国争得了市场,据说,玫瑰是法国社会党的“党花”,社会党执政后,玫瑰花也更加盛销了。<br/> 养花业的发展不仅使哥伦比亚增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美化了环境,而且还对稳定社会起到了良好作用。波哥大地区目前有大小养花场150个,安排7万多人就业,这对防止郊区农村人口大批涌入城市、繁荣城乡经济都有好处。

在灰烬中重生的考文垂

第7版()<br/>专栏:<br/><br/> 在灰烬中重生的考文垂<br/> 梁丽娟<br/> 去年11月初,在著名的考文垂大轰炸纪念日前夕,我访问了这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城市。<br/> 乍一看,很难想象这个崭新的现代城市的所在地,竟然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居住。考文垂的绿化面积和公园数字在全国数一数二,立体交叉公路和环形路把整个城市组织在一起,路旁到处是片片花丛。近半数的建筑是战后新建的,但大都不是高层。市中心是大片不通车辆的双层商店区。<br/> 考文垂不仅美得象座花园,还是重要的工业城市,生产汽车、拖拉机、飞机、导弹、机床、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电视机等等。离现代化工厂区不太远,还能找到七世纪末罗马人入侵时建筑的木头堡垒残迹。当年罗马人修了三条通过英国中部的大路,其中一条有小路通到考文垂。<br/> 从1043年利奥弗里克伯爵在这里修建一所修道院起,居民逐渐增加,制造皮革、金属、羊毛等的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在中世纪考文垂已成为英格兰四大城市之一。四百多年前这里是纺织业中心,200年前它以织缎带、制钟表驰名。<br/> 在市中心一个小小的绿茵广场上、矗立着戈迪瓦夫人的铜像。戈迪瓦夫人的金色长发披在她裸露的身上,温柔坚定地骑着一匹骏马,铜像的底座上刻着英国著名诗人丁尼生的长诗《戈迪瓦》中的诗句。这里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利奥弗里克伯爵统治时期,市民负担的捐税和劳役过于沉重,伯爵夫人戈迪瓦要求丈夫减免苛税和苦役,起初伯爵未予同意。在她的再三请求下,伯爵提出一个条件:如果夫人能裸体骑马经过市内的集市,他就能应允。戈迪瓦夫人果然照办,她把长发披满全身,只露出双脚,骑着一匹白马从街上走过,市民的苛税苦役因此得以免除。这个美丽的传说成为无数诗歌、戏剧、绘画的题材。从1678年至今,考文垂还时常为此举行纪念游行,许多街道、建筑、商店都以戈迪瓦为名。<br/> 考文垂这个名字的不朽源于它在二次大战期间的巨大牺牲。1940年11月14日夜晚,洒满月光的宁静城市突然鸣起了空袭警报。一队又一队的德国飞机轮番进行了长达11小时的波浪式轰炸。寒风把燃烧弹的火球向四处吹开,到处一片火海。救火队控制不住火势,有的车辆的橡皮轮胎都被地面的余烬烧毁了,只能用轮辋行走。<br/> 市中心附近的圣马可教堂被燃烧弹击中,大火烧到半夜,教堂的屋顶塌陷了,拱门倒塌了,这座十四世纪的大教堂只剩一个钟塔和四壁残墙。<br/> 这就是代号为《月光奏鸣曲》的大轰炸。仅仅一个晚上,法西斯德国的飞机倾泻了500吨高爆炸力炸弹和3万颗燃烧弹,全市工厂停产,严重损坏和轻度损坏的工厂各占约三分之一。被炸死的市民584人,炸伤的865人,按人口比例高于全国任何其它城市。全城的水、电、煤气、电话、交通、下水道都断绝了。据当时参加轰炸的飞行员声称,他从海岸都看得见考文垂的火光,这个城市已经死亡。这以后考文垂又被炸过几次,在1941年4月的一次轰炸中,这里被夷平的房屋5,000所,被炸毁的房屋5万所,市中心原有的3,000间房子,只剩下30所。考文垂这个地名在英文中成为“极度毁灭”的同义语。考文垂人民勇敢地承受了牺牲,在11月14日以后才六七个星期,大部分工厂就恢复了生产。1944年战争还未结束,建设新城的方案已经提上议事日程。1946年6月,市中心瓦砾上还残存着不少临时简易房,考文垂庄严地举行了未来商业区的奠基典礼。基石上刻的是一只从烈火中诞生的凤凰,今天它位于这一大片不通车辆的双层商店区的入口处。大轰炸后,人们在圣马可教堂的废墟上利用炸毁的碎石砌了个圣坛,用烧焦的木头钉了个十字架。从1954年起,人们用了八年时间在烧毁的教堂旁边修建了一所以现代建筑的优美构思设计的新教堂。如今这两座时代、风格迥异的建筑和谐地结成一体,互相辉映,既展示了往昔的毁灭,又表现了今日的新生。来到考文垂的人都会在这里流连忘返。<br/> 考文垂人民历来对中国人民怀有友好的感情。最近,考文垂与中国工业城市济南结为姐妹城,在中英两国人民的友好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附图片)<br/> 考文垂大教堂残迹。圣坛上的十字架是用空袭后烧焦的木头铆接成的。

访阿勒颇古城堡

第7版()<br/>专栏:海外游踪<br/><br/> 访阿勒颇古城堡<br/> 陈积昌 周国铭<br/> 阿勒颇是叙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曾经是一座商贾云集、繁华鼎盛的古都。因为它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常常被誉为古代文明的皇冠,而屹立在市中央的阿勒颇古城堡则是皇冠顶上的一颗明珠。<br/> 汽车一驶出阿勒颇老城,从远处就可看到一座雄伟壮观的城堡。它耸立在一个山头上,周围是一条深20米、宽30米的壕沟。从沟底到城墙顶端共65米高。从城墙底部至壕沟则为倾斜面48度的光滑的石面,古城堡以其险要坚固而闻名于世。<br/> 阿勒颇古城堡原是古巴比伦王国和亚述王国神庙的所在地,与阿勒颇城一样历史悠久。从希腊和罗马时期起,神庙便被改建为坚固的卫城和军事要塞。千百年来,城堡不断加固和扩建,迄今保留下来的城堡,则是公元十三世纪阿拉伯阿尤比王朝时期建立的。古城堡内保存着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的痕迹,是研究叙利亚历史变迁的一个珍贵宝库。<br/> 我们从城堡的入口处拾级而上,经过瞭望放哨的塔楼便到达城墙的正门。塔楼与正门相距10多米,据说过去有吊桥相连,以防御敌人跨越壕沟。城墙的入口处有三道大铁门把守。第一道门称为蛇门,因门上雕有两条互相盘旋的巨蛇而得名。第二道门雕有一对狮子,盘坐守卫大门。第三道门也雕有一对狮子,一只是笑狮,一只是哭狮,神态逼真,栩栩如生。从第一道门至第三道门之间的通道大约长20多米,通道的顶端布满堞眼和监视孔。把大门关闭,通道也就成了陷阱。守门的士兵可以从这些孔洞向外射箭、投石或进行火攻,致敌人于死地。城堡的防御布局严密巧妙,独具匠心,令人惊叹不已。历史上曾有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这里演出过惊心动魄的故事。公元636年,阿拉伯著名英雄瓦利德率领部队占领了阿勒颇城,接着就围攻城堡。当时拜占廷的阿勒颇总督固守城堡,凭险抵抗,瓦利德部队无法攻下城堡。后来一个名叫大马士的勇士认为强攻不如智取,他组织了一支突击队,披上羊皮作掩护,用绳索把勇士们系在一起,趁黑夜偷袭城堡。当卫兵把视线转向他们时,大马士就用手拉绳,这些勇士嘴里就嚼起干面包,使守卫的士兵误以为一群羊在嚼干草。他们乘敌人不备,潜入城堡,里应外合,终于攻下了阿勒颇城堡。公元十世纪,拜占廷的大将塞奥多尔在攻打城堡时却得到完全不同的结局。塞奥多尔屡攻城堡未果。有一天他率领部队兵临城下,城堡的大门突然启开一个窄缝,一名妇女用一块石头当场砸死了他。尽管塞奥多尔的叔叔尼斯弗路斯为他报仇,倾全力对城堡发动进攻,但城堡依然固若金汤,始终未被攻下。<br/> 阿勒颇城堡在当时不仅是一座军事堡垒,而且也是当地居民战时避难的居住点。城堡占地15公顷,内有住房、仓库、商店和清真寺等。从第三道门漫步走进城堡,右侧是地下蓄水池,左侧有两个清真寺,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和风格。清真寺的壁龛是刻有文字的木雕,可惜由于殖民主义者的劫掠,这些艺术珍品现已残缺不全。在城堡的北部还有一个大清真寺,建于公元十三世纪,在清真寺的平台上向外眺望,阿勒颇的全景尽收眼底。在黄昏时刻,由于太阳的折射和反照,从这里可以看到,阿勒颇城五彩缤纷,景色极为优美。<br/> 当我们怀着留恋的心情走出城堡时,迎面正好看到几头毛驴驮着石块缓缓行进,这是正在为修葺城堡搬运石料(见下图)。此景此情,使我们不禁联想到在中世纪落后的条件下,人们要建造起这样宏伟的城堡该付出多少劳动和智慧啊!随着时代的发展,阿勒颇城堡已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军事防御价值,但它却是古代文明的象征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马耳他青年中心

第7版()<br/>专栏:<br/><br/> 马耳他青年中心<br/> 张兵<br/> 马耳他青年中心设在美丽的斯里玛海滨一角。三面碧海环抱,风景十分秀丽。这里原是英国驻军的营房,英军撤走后,马耳他政府在这里举办了全国第一个青年中心。<br/> 青年中心根据年轻人的特点和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马耳他青年。青年中心晚上对外开放,每次来参加各种活动的有三、四百人。星期天则组织野营、远足、野炊或体育比赛等。有时还根据青年人的要求开展一些特殊活动。例如,有一段时间马耳他曾上映中国的“功夫”片,青年中掀起一股中国武术“热”,印着“功夫”字样的衬衫,松紧口的黑布鞋,一时供不应求。于是,青年中心就请来武术教练教青年习武……<br/> 青年中心有严格的纪律,要求注意文明礼貌,不许打架骂人、口出脏语,不准酗酒。对损坏公物和闹事者要处以不同程度罚款,对少数不听劝阻或违反纪律的人,则予以驱逐。<br/> 青年中心归政府文化部直接领导。它有成员数万,每人每年交纳少量的会费。除少数管理人员拿工资外,其它工作人员完全是尽义务。政府每年拨给一部分经费,其次就是社会上的赞助和募捐。<br/> 一位政府官员对青年中心评价很高。他说,过去青年们晚上没有去处,就在大街上逛荡,或到一些不该去的场所消遣,以致时有犯罪现象发生。中心建立后,青年有好地方去,参加适合青年人的口味的活动,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对社会和个人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