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实事求是 不断创新
  ——学习朱德同志从实际出发的革命精神
  黄华 陈友群
我们两人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先后担任过朱德同志的政治秘书,加起来有十五六年。最近我们坐在一起,回顾那段难忘的岁月,回顾我们经历、了解的事件以及切身体会的教诲和熏陶,使我们仿佛回到了幸福的青年时代,我们愿把这一串珍贵的记事珠奉献给读者,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段难忘的记忆
黄华第一次见到朱德同志是1936年10月中旬。那年夏天,黄华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先后化装进入陕北苏区。在保安的采访大体告一段落后,毛泽东同志要斯诺到甘肃、宁夏一带红军部队去看看,黄华陪同斯诺访问了红军一方面军一军团和十五军团。当时党中央和红军已多次发布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抗战的决策;红军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的东北军和西北军实际已实现停火;朱总司令率领红二、四方面军即将通过草地到达甘南同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师;与此同时,蒋介石则加紧调兵遣将向西北集结,想威逼张、杨配合中央军大举进攻,“围歼”红军于陕甘宁地区。为着尽快向全世界报道这一严峻的局势,斯诺怀着忧虑的心情告别了苏区和红军,通过东北军防区匆匆赶赴北平。黄华和马海德大夫随一军团向西兰公路行进,迎接中国工农红军三个方面军第一次历史性的会师西北。会师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红一方面军,指战员兴高彩烈,提出了“迎接朱总司令”、“庆祝三个方面军会师西北”的动员口号。
10月的西北高原,寒气逼人,部队穿着单薄的衣服,晚上宿营在野外风霜枯草间,早晨起来眉毛胡须都挂上一片白霜。那几天行军,总司令大部分时间都同前卫部队一起行动。有时他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举起望远镜侦察着远处山沟下正在急行通过的部队。他安详、沉着、警觉,身先士卒。
斯沫特莱1937年1月到延安后,在她一再请求之下,朱德同志同她作过多次长谈,叙述了他大半生的坎坷不平、风雷迭起的经历。黄华参加了开头几次的谈话,担任翻译,这是黄华第一次了解这位天下闻名的朱总司令的生平。后来斯沫特莱根据这次谈话,和抗日战争开始后她到太行山八路军司令部一年左右时间断断续续同朱德同志的谈话写了《伟大的道路》这本巨著。
早期的游击战争和革命根据地思想
早在1913至1915年,朱德同志在蔡锷部任营长,驻防蒙自、个旧一带的时候,常和掠害中越边界的惯匪作战,他针对惯匪特点,采取秘密迅速,夜间行动,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等战法,平息了匪患,积累起较丰富的游击战争的经验。当朱德同志任旅长驻防泸州时,阅读了不少历史书籍。五十年代初期,王冶秋同志把朱德同志当年读过的、由他的旧友保存下来的《史记》、《汉书》、《三国志》等交还朱德同志时,陈友群曾有机会逐页翻阅过。仅从《三国志》的部分眉批中,就可看出当时朱德同志就胸怀大志,具有高举义旗、积蓄力量、屯兵屯田、进行休整、以图发展的建立革命根据地思想。在《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一句上面,他的亲笔眉批是:“成大事者起兵必义。”认为当时曹操起兵讨伐“董卓之乱”是正义战争,只有正义战争才能发展、胜利。在“(初平四年)孙策受袁术使渡江,数年间遂有江东。”一句上面,眉批是:“乱世有大志无力者,均远避,养力以待,后多成功。”对孙策、孙权兄弟在江东建立根据地,借以积蓄力量,以图发展的做法加以肯定。
1926年,朱德同志在莫斯科学习研究军事时,教官问他回国后怎样打仗。他答:“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大革命时期,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朱德同志的好友孙炳文被蒋杀害,他到孙的夫人任锐同志处慰问,在座有同志问朱德同志“今后怎么办?”他答:“上山打游击去。”
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南昌起义军主力在潮汕失败后,朱德同志决心保存革命火种,率领余部到粤赣边境整顿。不久他发动湘南起义,打起绣有镰刀斧头的红旗,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队伍由原来的几百人发展到一万多人,开赴井冈山地区,同毛泽东同志率领的部队举行了中国革命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师。会师后,为了有效地对付敌人的“进剿”和“会剿”,制定了作战方针。朱德同志这时提出了有名的“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敌驻我扰”的十六字诀,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肯定。以后,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因为战略正确,战术灵活,不断取得击破敌人“进剿”、“会剿”的胜利。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当毛泽东同志被迫离开红军的领导岗位后进行的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朱德同志同周恩来同志一起,足智多谋地创造了在根据地边沿地区进行大兵团伏击战的重要经验,使红军在指挥艺术和作战经验上又有新的发展。
在1937年4月,朱德同志在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召开的代表大会上讲话时,明确指出:“抗日战争必将是持久的,战线必将是很宽的。”在8月中央政治局举行的洛川会议上,朱德同志发言说:争取持久战是可能的,中心摆在支持华北;主要是发动广大群众,在军事上发展广泛的游击战争。8月下旬,朱德同志任八路军总指挥(后任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率领八路军健儿深入敌后,实行放手发展的方针,正确解决了必要时集中兵力同日寇作战与平时分兵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关系,在抗战初期的将近三年中,他同任弼时、彭德怀以及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左权、贺龙、徐向前、聂荣臻、罗荣桓、陆定一等同志(初期还有林彪)一起,指挥八路军取得了阻击平型关、袭击阳明堡机场、粉碎敌人九路围攻等胜利,八路军由三万多人发展到四十万人;游击战争从山地发展到平原;开辟了晋察冀、冀中、冀南、平西、晋冀豫、冀鲁豫、晋西北、晋东南、山东等广大抗日根据地。
1940年回到延安以后,朱德同志在参与中央领导工作,协助毛泽东同志指挥作战的同时,着力于总结战争经验。1941年的“七·一”,朱德同志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一文,文章认为:在敌人显然强大于革命势力的时候,我们采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而当革命势力日益发展、革命军队日益壮大的时候,就逐渐转到正规的战略战术。这是战争史上一个重大的发现和创造。
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朱德同志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报告着重总结了解放区对日作战的成绩和经验。提出“人民的军队、人民的战争、人民的战略战术,三者是一致的”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提出“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的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用兵方法,等等。这些重要经验的总结,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日寇刚刚投降,朱德同志就清醒地看出蒋介石反共分裂、挑动内战的阴谋。他在1945年8月28日,即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飞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的当天下午,向延安干部作形势报告时,提出要向东北进军,迅速占领东北这一战略要地,使东北与华北联成一片。他讲到要派五万队伍和一万干部到东北去,进行公开、秘密、合法、非法、城市、乡村各种各样的工作,把东北三千万同胞争取到我们方面来。8月31日,9月12日、17日,他同刘少奇、任弼时同志接连三次打电报给在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征得了他们的同意。实践证明,人民解放军迅速开赴东北,是击败蒋介石反共内战阴谋、为日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的具有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
1947年3月以后,他同刘少奇等同志到了晋察冀解放区,以中央工作委员会常委的身份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他根据实际情况,先是同晋察冀军区负责同志会商,召开了部队负责干部会议,总结了过去作战的经验教训。后又帮助改组了野战军,提高它的战斗力。6月,朱德同志指导晋察冀野战军发起青(县)沧(县)战役和保(定)北战役,共歼敌两万人。他在总结这两个战役的经验后,致电中央军委:我军打堡垒和攻城战术都有提高,步炮能协同动作,华北我军已转入主动,如有充分准备,即可攻下较坚固的城堡。10月,在朱德同志亲临指挥下,又取得清风店战役的大胜,歼敌一万七千多人,开创了晋察冀部队打歼灭战的战例,使我军转入进攻。随后,朱德同志同聂荣臻等同志考虑攻打敌人坚固设防的城市石家庄。经中央批准后,他召开旅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制定攻打石家庄的具体方案,因为指导具体,准备充分,部署周密,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攻下了石家庄市,歼敌二万四千余人,开创了我军攻占敌人大城市的成功先例,并乘胜扩大战果,使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联成一片。
攻克石家庄的第二天,朱德同志同两广纵队负责人谈话时指出:“你们要根据队伍的实际情况,打运动战,扩大解放区。我们迟早要过长江。过江是战略性行动。局势是定了的。”这时,朱德同志已在考虑着战略反攻,胸中已酝酿着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战略部署。
接着,朱德同志考虑同蒋介石决战的时机。在解放军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上,他作过四次讲话,先后提出,就地消灭东北敌人,不让他们进关。然后,我军大举入关,打破蒋介石保住平、津的战略意图。他认为中原是决战的战场。在中原徐州地区同敌人决战取胜后,就可以使平、津孤立,南京、上海、武汉直接处于我军威胁之下。朱德同志先后协助毛泽东同志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然后,又同毛泽东同志一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大军强渡长江,摧毁了蒋家王朝。
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就致力于现代化国防军的建设。他在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上致词时,提出要“建设一支十分强大的、足以击退任何侵略者进攻的现代化国防军。”
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初期,朱德同志代表党中央向人民志愿军高级干部作抗美援朝的报告,指出对这种侵略行径不能置之不理;号召他们保卫祖国,支援友邻;看清敌人的弱点,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争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随着形势的发展,朱德同志主张今后的作战方式要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要制订出适应现代化战争的新的训练计划。他多次在各兵种的干部会议上,勉励大家努力学习现代化军事科学技术,精通现代化指挥艺术。
朱德同志对人民空军、海军、装甲兵等兵种的建设非常关心,不止一次地作过重要指示和具体帮助。他认为在现代化战争中,技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掌握好技术是个关键。对于军队后勤工作,朱德同志同样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后勤工作要从现代化战争着眼准备;将来军队能否打胜仗,后勤工作起一半作用,如果打了败仗负一半责任,打了胜仗有一半功劳。这些,都是从实际出发的有远见的主张。
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全国政权建立后,朱德同志及时抓党执政以后的干部思想,强调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整顿党风,反对党内不良倾向,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反对以功臣自居的落后思想。1950年,他在一次党的干部会议上说:“我们共产党人是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人物,即使你做得最好、贡献最大,也不过只是做了你应该做的事情,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这是多么深刻的共产主义思想啊!又说:“我们共产党人胸襟要广阔,气量要宏大,要求自己要比要求别人要严格一些,有功先归群众,有过勇于担当。”这又是多么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品格啊!
朱德同志善于团结干部,但从不护短、从不任用私人,更不搞一帮子、小圈圈。1952年,“三反”运动进入高潮的时候,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的朱德同志,派陈友群去调查一个老干部的案件。这位同志是“红小鬼”出身,在革命工作中曾作出贡献,进城以后犯下了严重错误。在此之前,当朱德同志看出他的名位思想在滋长时,就曾严肃地告诫他说:“不要想做大官,当心搞不好要杀头的啊!”后来他的错误被揭发,朱德同志指示调查处理的原则:“既要查清案情,严肃处理,又要尽可能保住他的脑袋。”后来,通过上下结合,全面认真地查清了他的问题,批判了他的错误,随后又把他下放到基层做较长时期的锻炼。这位同志终于改正了自己的错误,继续为人民作出贡献。
对于如何保证党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的问题,朱德同志在党的八大的发言中曾作过深刻的论述。在反对错误倾向中,朱德同志主张“有‘左’反‘左’,有右反右,有啥反啥,没有就不反,不要一说反什么就自上而下地来个普遍化”。
富民兴国 “学会照客观规律办事”
只有人民富裕了,国家才能真正强盛起来,这是朱德同志一贯的思想。在1959年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的华中小组会上,朱德同志针对当时刮共产风的错误作法,在发言中主张要让农民搞家庭副业,兴家立业。在党的富民政策日益深入人心,并取得显著效果的今天,回顾朱德同志当年这些具有战略远见的思想,是多么难能可贵和分外亲切。
五十年代初期,朱德同志到华南视察,陈友群随行。记得那时候,在与陶铸等同志的谈话中,朱德同志就提出广东不宜只抓粮食(那时广东粮食已自给有余,并可调出),应利用广东得天独厚、四季常青等有利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发展多种经营。当时甘蔗收购价格偏低,对发展生产不利。朱德同志主张适当调高,以利发展糖业,减少糖的进口,并可避免蔗贱伤农。朱德同志还认为,广东华侨多,应大胆吸收侨资组织合股公司,以利发展广东的工商事业。
朱德同志是中央领导同志中第一个飞赴海南岛视察的人。到达海口,听取了海南岛区党委负责人的汇报,他换乘吉普车从中路出发,到榆林、三亚一带,又从“天涯海角”走东路回到海口。朱德同志视察了铁矿、水晶矿、港口、码头、橡胶园和经济作物等生产情况后,先后同张云、肖焕辉、陶铸、冯白驹等同志说:海南岛是一宝岛,资源丰富,一年四季都可耕作,应加紧开发和建设。从长远看,必须解决粮食自给问题;但不能只强调粮食生产,应把海南岛发展成为矿产资源和热带经济作物出口并内销的基地。
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朱德同志一向主张“大进大出”,“以进养出”,“以出带进”,放开手脚,打开国际市场,多赚外汇,加速经济建设的发展。
朱德同志主张充分利用沿海城市工业基础好这一有利条件,多发展一些高档产品,不要不敢在沿海城市发展工业。在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的生产上,他主张应相互结合,可以把部分兵工厂转向民用生产,看到有明显的战争征兆时再改回来。
朱德同志一直主张做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1962年,他在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的山东小组会上发言,讲了“左”的教训以后说:“只要我们全党学会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一定能站稳脚跟,并继续向前发展。”
善于运用统一战线的法宝
朱德同志一贯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早在南昌起义后的进军途中,朱德同志给相熟的滇军将领写信,晓以大义,劝他们参加起义军,虽未如愿,但却使这些部队持中立态度,减少了敌对力量。
进军湘南以后,朱德同志率领的队伍当时处境极端困难,他在保持自己部队编制不变、行动自主等条件下,利用蒋介石同非嫡系军队的矛盾,同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建立统一战线关系,取得了范石生从物质到道义上的帮助,从而度过了难关,为以后的湘南起义准备了条件。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不得不突围进行长征。朱德同志同周恩来同志议定,以他个人的名义向陈济棠写信,阐明利害,劝他共图反日反蒋大计,陈济棠虽然不敢联共反蒋,但终于接受信中意见,让开一条通道,使红军顺利地冲破了敌人的封锁线,突破了蒋介石的重围。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同志亲自到国民党晋绥部队举办的军官训练团去讲授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以提高他们的认识,坚定他们的信心。对卫立煌,朱德同志劝他忠实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增强抗战力量,避免人地两失,国破家亡。当日寇在忻口地区包围卫立煌所部时,他指挥八路军从侧背切断日寇交通线,袭击阳明堡机场,以解卫立煌之围,卫对此表示感激。日寇向卫部守卫的娘子关进攻时,他又率部驰援卫部,用实际行动帮助他。经过对卫立煌的多方面的工作,卫立煌在抗战中有较好的表现。
1937年8月,朱德、周恩来同志经武汉到南京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国防会议,与龙云将军同机飞宁。朱德同志利用会议间隙,亲自到云南驻南京办事处看望龙云,做他的工作,并同他合影留念。1938年8月,朱德从华北前线回延安参加中央会议,路过西安时,遇到他过去的老师李根源先生,他托李根源给龙云、王缵绪(原四川省主席)、邓锡侯(原四川绥靖公署主任)带信,劝他们抗战到底。在给龙云的信中写道:“……抗战无论如何必须坚持到底,团结无论如何必须巩固扩大。全国同胞抛却过去旧嫌宿怨,合亿万之心为一心,奉抗日高于一切原则,努力做去,则胜利自然就在危难险阻中获得。”后来龙云同蒋介石的矛盾加深,于1949年在香港发表声明,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50年1月到北京,受任新中国的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朱德同志在同友军进行统一战线工作中,始终坚持原则。对于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顽固分子和磨擦专家,他则严词驳斥,寸步不让。国民党九十七军军长朱怀冰,恃有蒋介石的密令,蓄意寻衅,朱德同志则指挥八路军把他打得丢盔弃甲,落荒逃命。
*  *  *
我们两人先后在朱德同志身边工作的十余年中,深深地感觉到朱德同志有极其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他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议。模范地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他处处顾全大局,有海洋般的度量,不计个人荣辱安危。尤其可贵的是,他十分注重革命实践,不尚空谈,遇事从实际出发,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实事求是地加以研究和处理。他坚持原则,勇于提出自己的主张,但十分注意讲清道理,从不强加于人,更不独断专行。他身教重于言教,说到做到,做得多,说得少,甚至只做不说,从不炫耀自己。朱德同志十分关心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从思想到感情上始终同他们平起平坐,做人民的公仆;因而干部、战士和人民群众也从心底里尊敬他、热爱他。朱德同志崇高伟大而谦虚谨慎,英勇坚强而沉着镇定,纪律严明而宽容大度,高瞻远瞩而平易近人。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他都能善处,遇顺境而不骄,遇逆境而不馁。1976年3月,江青反革命集团猖獗横行的时候,他以九十高龄,秉笔直书“革命到底”四个大字,以表示他对同辈、晚辈的勉励和对“四人帮”的愤恨和鄙视。朱德同志一生功高不自居,德高不自显,位高不特殊。他的崇高坚强而又慈祥敦厚的伟大形象,是亿万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第4版()
专栏:

  甘肃省委、省政府发出通报
  表扬支援武都防汛工程建设的子弟兵
新华社兰州12月3日电 (记者王百成)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最近发出通报,表扬支援武都人民建设防汛护城工程的兰州军区某施工部队。
用以抵御白龙江洪水侵袭武都县城的防汛护城工程,是甘肃省的重点建设项目。今年4月,兰州军区某部应中共甘肃省委和省政府要求,抽调七百多名指战员和四十八台机械、车辆,昼夜兼程赶到工地,担负新建一条长七百多米的防汛大堤的任务。施工中,指战员们坚持“优质、高速、安全、低耗”的方针,日夜奋战。部队领导同志精心组织科学指挥,使人力和机械、车辆的利用率成倍提高。负责工程质量检查的干部和技术员严格把关,一丝不苟。战士们你追我赶,抢运土石,赶在特大洪水到来之前完成了堤坝基础工程。8月初,白龙江发生特大洪水。干部战士在帮助当地人民战胜洪水灾害之后,又连续苦干三个月,全面完成大堤的建筑任务。
武都地区党、政领导机关向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和兰州军区写报告,请求给施工部队记功。当地藏族群众给子弟兵献哈达,回族群众赠锦旗,感谢部队为民造福,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子弟兵在施工中的英勇事迹通报全省,号召全省人民向施工部队学习,共同为促进全省的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奋力工作。


第4版()
专栏:

  成都军区某军为打通“向阳隧道”昼夜奋战
本报讯 成都军区某军以实际行动落实军委座谈会精神,积极支援地方市政建设,主动承担打通重庆市“向阳隧道”的任务。
这一工程是重庆市继重庆长江大桥工程之后又一重点建设工程。长期以来,这里只有一条能行单车的隧道。由于车辆增加,经常出现阻塞。重庆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建第二条穿山隧道,实行双隧道单边行车。
“向阳隧道”全长57米,宽11米,高8米,位于重庆市繁华地区,将成为连接长江、嘉陵江、重庆火车站的咽喉要道。自10月15日开工以来,七百多名解放军指战员吃住不离工地,以饱满的精神昼夜奋战在隧道内。
(张秋良)


第4版()
专栏:

  教育本人 严肃党纪
  新疆纪委查处经贸厅以权谋私的党员干部
本报讯 据新疆日报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委最近作出决定,对区经贸厅及下属有关单位中犯有以权谋私和官僚主义严重错误的梁永富、刘本初、相玉候等党员负责干部,给予党纪处分。
从今年6月份开始,自治区纪委工作组对自治区经贸厅一些党员干部安排子女、套购外汇和开后门、拉关系送子女上大学等以权谋私问题进行了查实。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本着教育本人,严肃党纪的原则,自治区纪委决定,对在1980年10月中央有关部门发出冻结外贸系统人员的通知后,根本不符合调入条件而调入外贸系统工作的十三名干部子女,予以退回原单位;对造成这一错误的主要责任者、原自治区外贸局副局长梁永富、政治处副处长刘本初分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同时,决定对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一名干部和自治区商检局局长杜仲兰拉关系、走后门,将在经贸厅工作的女儿送上大学的问题,决定作退学处理;对十一名利用出国之机,采取非法手段购买高档商品,已构成套购外汇错误的经贸厅干部分别作出罚款和补交差价处理,责成以上干部做出深刻检查。对去年出口的大蒜短重、霉变,外商因此提出补重、索赔金额达四百五十四万多元,以及盲目收购新疆石花菜四十五吨,而造成三十一万多元的经济损失的直接或重要责任者、原自治区食品土产进出口公司经理相玉候,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公司副经理雷吉利、科长邹敏、副科长朱生秀分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第4版()
专栏:

  女社员蒋步芳任凤英向国家献元宝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 《光明日报》今天报道:江苏省建湖县两港村女社员蒋步芳、任凤英新近将两枚银元宝献给了国家。
这两枚大元宝共重三千七百五十克,经有关部门鉴定,是清朝道光年间和咸丰年间制作的。
这两枚大元宝是这两位女社员最近在挖土垫屋基时挖到的。有人出三千元购买,被她们拒绝。她们将元宝无私地献给了国家,受到有关部门的表扬与奖励。


第4版()
专栏:

  靠双拐攀上自学高峰
  残废工人赵京安获陕西省自学成才特等奖
据新华社西安12月3日电(记者张旗东)西安电瓷研究所下肢瘫痪的残废工人赵京安,今天荣获陕西省自学成才特等奖。人们称赞他是靠双拐攀上自学高峰的人。
赵京安原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经过十一年刻苦自学,达到了大专文化水平。由于他在科研上取得的成果,去年被晋升为助理工程师,西安市政府授予他劳动模范称号。这次特等奖是由陕西省总工会召开的表彰职工读书、自学成才大会授予的。今天的大会还发给他一千元奖金。今年三十一岁的赵京安,是因为患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的。他以惊人毅力自学了高中和大专理工科课程。
近几年来,赵京安自学英语、德语和法语,翻译了关于碳化硅晶体、避雷器、激光技术、计算机等内容的十四篇文章。撰写的三篇学术论文,在全国有关学术交流会上得到了好评。


第4版()
专栏:

从事妇女工作二十年以上
  宁夏九十名妇女干部受表彰
据新华社银川12月3日电 (记者程受珩)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今天向九十名从事妇女工作二十年以上的妇女干部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品,以表彰她们扎根边远民族地区为各族妇女、儿童谋利益的忘我工作精神。
这次受到表彰的九十名妇女干部,三分之一以上是外地来宁夏支援建设的优秀分子。其中有1957年从北京来到宁夏、现年六十九岁的原自治区妇联主任苏冰,1949年在华北大学毕业后即来宁夏的六盘山下固原地区原妇联主任信雅琴。这次表彰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闭幕式上进行的。


第4版()
专栏:

  彭冲会见伊拉克青年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由伊拉克全国学生、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阿底勒·兹努恩率领的伊拉克青年代表团。


第4版()
专栏:

宋平会见英国能源部国务大臣
据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委主任宋平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能源部国务大臣布坎南—史密斯一行。国家计委副主任黄毅诚和英国驻华大使伊文思会见时在座。布坎南—史密斯一行是应国家计委的邀请于本月1日到达北京的。今天上午,布坎南—史密斯主持了在京召开的英国海上石油开采研讨会的开幕式。


第4版()
专栏:

  安徽省肥东县公安局车站治安办公室民警肖其文,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同志。他积极组织车站待业青年成立“青年治安服务队”,一面向职工和过往乘客宣传法律知识,一面热心为乘客服务,受到县公安局党委的通报表扬和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
图为肖其文和服务队的青年在车站服务。
                赵徐州 陆胜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