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民柬部队撤出农沙美开展游击战
越军烧光民房六万平民无家可归
新华社曼谷12月27日电 两千名侵柬越军在炮火掩护下,25日凌晨对宋双领导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在马德望省的最大营地农沙美发动攻击,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战斗,越军完全占领了该营地。
营地的六万多平民被迫撤到泰国境内避难。
据泰国军方人士说,越军参战部队属越军第九师第三团和韩桑林军队第四步兵团。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阵线的一位官员说,在农沙美争夺战中,至少有十名民族解放军士兵阵亡,十四名受伤。
目前,守卫农沙美的民族解放军已撤到离安比营地一公里的地区,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活动。
据泰国军方人士说,进入农沙美营地的越军已将民房全部烧毁。越军的六辆坦克和装甲车开进了农沙美营地。(附图片)
侵柬越军疯狂进攻农沙美营地,野蛮烧毁民房,迫使大批柬埔寨居民越沟涉水逃往泰国避难。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泰国副总理披猜谈访华观感
中国建设成绩显著进步很快
据新华社曼谷12月26日电 泰国副总理披猜·拉达军结束了对朝鲜、中国和日本的访问后,今天乘飞机返抵曼谷机场向记者发表谈话说,泰、中两国存在着非常广泛的合作前景。
他在机场谈到访华印象时对记者说:“中国建设四个现代化成绩显著,进步很快,与九年前我访华时相比,变化之快,简直令人不可相信。”他说,中国目前在各方面都需要加快建设,这对泰国商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中国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国家,信守诺言。
披猜在谈到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时候说,金日成主席希望朝鲜南、北方和美国三方尽快会晤,以便缓和目前的紧张局势。金日成希望,朝鲜南、北方可以模仿香港的办法,保持各自原有的经济体制,实现和平统一。


第6版()
专栏:

民柬部队与越军在戈公北部激战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据民主柬埔寨电台今天广播,民主柬埔寨国民军从12月21日到24日,在戈公省北部与侵柬越军展开激烈战斗,歼敌三百七十多人。
广播说,12月21日,侵柬越军出动四个团和两个连的兵力,分两路向民柬国民军戈公省北部驻地发动进攻,并发射了数千发炮弹。国民军英勇还击,到24日止,已打死打伤越军三百七十七人,击毁敌军各种武器一百三十三件。目前,战斗仍在进行中。
另据广播,12月18日和19日,国民军和游击队与越军在戈公省北部一七零高地和二零七高地交战多次,打死越军三十九人,打伤三十四人,并击毁越军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第6版()
专栏:

美国谴责越南进攻平民营地
新华社华盛顿12月26日电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龙伯格今天在这里对记者说,美国谴责越南25日进攻柬埔寨平民营地,并再次要求越南认识到通过谈判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是符合越南本身利益的。
龙伯格说,越南在入侵柬埔寨六周年之际,在大炮和装甲部队的支援下,向靠近泰柬边境的柬埔寨难民营发动了进攻。这些营地居住着八万五千多名柬埔寨平民,他们都是因为越南侵占了他们的国土而被迫逃出来的。龙伯格强调,越南继续侵占柬埔寨并直接进攻平民营地的行为是“卑鄙的”。
龙伯格指出,越南无视联大今年以一百一十票对二十二票通过的方案,拒绝接受国际社会要求越南撤出柬埔寨、以及在国际监督下通过自由选举重新确立柬埔寨主权的呼吁。
龙伯格还驳斥了越南关于越南入侵柬埔寨是为了“从红色高棉手中拯救高棉人民”的谬论。


第6版()
专栏:

芝加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成立
与会者一致认为,旅美侨胞无论来自何方,都要同心协力,促进祖国早日统一
新华社纽约12月26日电 美国芝加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最近成立。
旅美的台湾著名学者、教授和其他方面人士出席了成立大会。大会选举林恒黎博士为会长,孙万隽、甄书林博士为副会长,并聘请宋希濂将军为名誉顾问。
宋希濂和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梁博文特地从纽约前往芝加哥祝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成立。
成立大会后,与会的台湾各界人士举行了座谈。他们在发言中一致认为,旅美侨胞,无论来自祖国大陆、台湾或香港、澳门,都要本着爱国一家的精神,同心协力,促进大陆和台湾的早日统一,为建设伟大富强的新中国而共同努力。


第6版()
专栏:

齐奥塞斯库接见我大使
据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2月26日电 (记者郑坚)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共和国总统尼·齐奥塞斯库今天下午亲切接见了即将离任的中国驻罗马尼亚特命全权大使李则望。
齐奥塞斯库高度评价了近年来中罗高级会晤和两党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并感谢李则望大使为此所做的工作。


第6版()
专栏:

我军友好代表团结束访问约旦
据新华社安曼12月26日电 由何正文副总参谋长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友好代表团在结束了对约旦四天的访问后今天离开这里前往阿曼。访问期间,约旦国王侯赛因、武装部队总司令伊本·沙克尔和总参谋长阿布·塔利布等会见了何正文一行,双方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国军队之间的友好联系。


第6版()
专栏:

让年轻人任高级领导职务
澳共(马列)主席希尔辞职
新华社堪培拉12月26日电 据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机关报《先锋报》最近一期报道,最近闭幕的澳共(马列)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接受了该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希尔、副主席布尔和中央委员克拉克(《澳大利亚共产党人》和《先锋报》的主要负责人)的辞职。
据报道,希尔、布尔和克拉克三人先前就曾提出他们打算不再担任党中央的领导职务,以便让年轻的党员担任高级领导职务。
《先锋报》说,澳共(马列)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接受这三位同志辞职的同时,“对他们为党和劳动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赞扬”。
希尔于1964年创建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并当选为主席,之后一直连任。他从1963年起多次访问过中国。


第6版()
专栏:

久旱逢甘露
津巴布韦普降喜雨
据新华社哈拉雷12月26日电 (记者陈一飞)津巴布韦人昨天在普降喜雨中,欢度圣诞节。这场及时雨为津巴布韦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克服旱灾所致的困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巴纳纳总统昨天在向全国致圣诞节贺词时赞叹说:“多么令人欢欣的圣诞礼品!”“如果雨量继续保持目前水平,我们的农业生产将会萌发出更大的活力。”
总统预祝勤劳的津巴布韦农民多打粮食,战胜自然灾害。最后,总统怀有信心地说:“只要雨水充足,我们保证津巴布韦将继续作为谷物盛产区,而在这一地区发挥她的传统作用。”
据报道,津巴布韦不少地区在过去的几天里普降润雨。气象台报告说,一股明显的冷空气已经在赞比西河以北上空形成,它正在缓慢而持续地向南移动。这种天气形势在消失了三年后,如今重新出现,是润雨丰年的好兆头。
目前,津巴布韦全国的玉米、烟草作物以及花生的播种工作已基本完毕,棉花的间苗工作也在全国各地展开。
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在圣诞前夕说,玉米丰收的兆头已经出现,发展畜牧业的条件正在好转。
津农场主联盟的负责人说,1985年有可能成为农业丰收年。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意共创始人之一莱奥内蒂逝世
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阿尔丰索·莱奥内蒂因病于二十五日夜间在罗马逝世。意共总书记纳塔二十六日发表声明悼念莱奥内蒂。
苏联舰队访问古巴
据古巴官方二十六日宣布,一支苏联舰队将于本月二十八日抵达古巴进行访问。这支舰队在苏联北海舰队领导人、海军中将里亚博夫的率领下,将参加古巴革命胜利二十六周年纪念活动。
尼加拉瓜今年四千多人死于内战
尼加拉瓜一九八四年共发生了一千五百次战斗,四千六百多人死于战乱之中。这是尼加拉瓜国防部长奥尔特加二十六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的数字。
苏结束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
塔斯社二十六日宣布,苏联已完成原定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明年一月三日向太平洋两个海域发射运载火箭的计划。
德黑兰发生两起爆炸事件
伊朗首都德黑兰市二十五、二十六日连续发生两起爆炸事件,造成五十多人伤亡。
南将取消凭票定量供应汽油
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二十六日作出决定,从一九八五年元月一日起,全国将取消对汽油和柴油的凭票定量供应。联邦执委会还决定取消对私人出国旅游者征收保证金。
蒙古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蒙古人民共和国今年(第七个五年计划的第四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预计比一九八○年分别增长百分之三十二点二、百分之三十点一和百分之四十三点六。国民收入增长额的四分之三以上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吉洪诺夫结束同土耳其总理会谈
土苏签订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新华社安卡拉12月26日电(记者金必华)正在土耳其访问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今天在这里结束了同土耳其总理厄扎尔的会谈。
据此间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吉洪诺夫在会谈时说,“苏美关系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我们不能允许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优势。美国在意大利部署导弹是日益引起关注的一个原因。”
关于塞浦路斯问题,吉洪诺夫说,塞浦路斯问题应该在没有其他国家的干涉、不损害每个部族合法利益的条件下根据联合国决议来解决。
关于土耳其—希腊争端,他表示苏联持不介入态度。
土耳其总理厄扎尔强调,尊重领土完整和不干涉内政是土苏两国关系的基础。他要求苏联允许土耳其渔民在苏联的经济区捕鱼。吉洪诺夫答允研究土耳其的要求。
在会谈中,双方都表示希望能够建立长期稳定、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据新华社安卡拉12月26日电 正在土耳其访问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和土耳其总理厄扎尔今天在这里签署一项为期五年的贸易协定和一项为期十年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双方在经过两天会谈后发表的一项正式声明中说,两国在1986—1990五年期间的最低贸易总额为六十亿美元。土耳其将购买苏联的天然气、电力和机械产品,并将向苏联出口食品和纺织品。为此,现有的苏联至保加利亚的天然气管道将延伸到土耳其。
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规定两国将在能源、建筑、技术、农业和卫生等领域进行交流,具体项目将由两国联合委员会会议确定。
此外,土苏两国还签署了一项文化交流协定。


第6版()
专栏:

泰国内政部要求元旦期间不要请客送礼
新华社曼谷12月27日电 据此间报纸今天报道,泰国内政部最近向各府府尹、各国营企业负责人、曼谷市政府等国家单位发出一封紧急信件,要求国家单位职工在元旦期间不要请客送礼,不要铺张浪费。信件还强调高级官员要做出榜样。
内政部的一位高级官员昨天对记者说,内政部长希望全体职工为国家好好工作,因为这是最好的礼物。


第6版()
专栏:

寒流袭击印度冻死一百余人
新华社新德里12月26日电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寒流袭击印度北部和比哈尔邦,到今天为止,已造成约一百二十人死亡。
报道说,在今后两天,寒流和霜冻还将继续袭击旁遮普、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的部分地区。


第6版()
专栏:坦桑尼亚通讯

难忘的中国之行
——坦桑朋友谈访华观感
本报记者 马世琨 鲍世绍
坦桑尼亚全国艺术委员会执行书记姆查拉和《每日新闻》夜班主编布鲁库,不久前先后访问了中国。一位是颇有造诣的艺术家,主要看了中国城市,一位是经验丰富的新闻记者,侧重了解了中国农村状况。他们向记者畅谈了访华观感。
姆查拉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现实生活的核心,这是我访华二十六天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这位油画家告诉记者,这次他在访问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城市过程中,发现搞现代化是今天中国人的主要话题和行动目标。中国也正按现代化的蓝图迅速改变着面貌。
在中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姆查拉接触了很多人,听到、看到很多新鲜的东西。他说,在人们的心目中,中国人在与外国人交往中一般比较拘谨。这次他得到了截然不同的感受。中国朋友热情、开朗、大方,谈话推心置腹,待人至诚。不少中国文艺界人士邀请他到家里作客,因时间所限,他只去过一家,宾主交谈甚欢,还一起挥毫作画。姆查拉还以画家的眼光注意到,中国人大都容光焕发,衣着式样和色彩也逐渐多样化,不少人穿上了西装。
坦桑英文报纸《每日新闻》曾连续发表介绍中国农村改革、农业成就和农民生活情况的专题报道,这是布鲁库中国之行的成果。作为长期从事农村报道的记者,他这次在中国也以了解中国农业情况和访问农村为采访重点。他认为,中国农村正在推行的生产责任制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农民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运用已掌握的生产技能。农民那样起早贪黑地劳动,是因为他们切实感到了自己的利益所在。“中国在农村进行的改革已经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明显的好处。”布鲁库对我们这样说,也在他的报道中这样写。
非洲许多国家,包括坦桑,长期遭受干旱的折磨。因此,中国江南水乡那密织的河网,闪光的流水,碧绿的田畴,给了布鲁库深刻的印象。他说,“那里的水利搞得好,我相信那些地方的农民不会为天不下雨而发愁。”在江苏农村的采访中,他观察到了不少连中国人也感到新奇的事物:盖新房子的多,而且时兴盖二层楼;在乡间土路上奔跑着农民自己出钱买的汽车……布鲁库曾到两户农家作客,发现他们都很富裕,屋里陈设相当讲究。其中一户是靠搞运输发家的。那个农民告诉这位坦桑记者,他现在已经组织了一个运输小组,为的是让更多的农民富起来。这位农民还说,政府向贫穷的农民无息贷款,帮助他们发展生产,他们也会慢慢富起来。布鲁库相信这位农民说得对,同时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有人担心,允许农民发家致富,农村会不会两极分化,产生资本主义?去中国看看就会感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中国有强大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土地属国家所有,资本主义没有发展余地。”


第6版()
专栏:卡塔尔通讯

卡塔尔散记
本报记者 安国章
“从木船上下来就进了西德‘奔驰’汽车。”这是西方记者对卡塔尔由穷变富过程的形象描绘。
位于海湾西岸中部的卡塔尔是阿拉伯半岛东部向北伸向海湾的一个半岛,周围还有十几个小岛,面积只有一万一千多平方公里。全国基本上是地势平缓的沙漠,只有西北部有些丘陵似的小山。卡塔尔没有季节差别,全年酷热少雨。根据最新统计,全国只有二十五万人,大部分都住在首都多哈。
飞机从开罗到多哈用了三个多小时。进入机场大厅,首先看到的是旅客入境处挂的两块醒目的牌子,一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居民入境处,一是外国人入境处。显然卡塔尔并不把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居民当作外国人,这表明卡塔尔与合作委员会的特殊关系。卡塔尔朋友解释说,“我们是独立国家,但我们又是海湾合作委员会的成员国,我们考虑问题要特别注意合作委员会的利益,加强我们之间的团结,对重大问题,我们采取与合作委员会一致的立场。”
卡塔尔虽是个小国,但历史却很悠久,国家博物馆中保存有公元前四千多年的古物。自古以来,卡塔尔人就以捕鱼、采珠和海上运输为生。目前卡塔尔的主要收入是石油,驾舟出海已成为他们的一项娱乐。
卡塔尔历史上先后遭到葡萄牙、土耳其和英国的入侵和统治,1971年摆脱英国的控制宣布独立。独立后,国家临时大法规定,埃米尔是国家元首,对内对外代表国家,下设大臣会议和协商会议,国家颁布重大法令要先听取协商会议的意见,否则被认为不合法。大臣会议是由元首领导的国家权力最高执行机构,国家一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的最后决定权由元首掌握,大臣会议成员只是协助元首工作。对外,卡塔尔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友好外交政策,主张在互相尊重主权、互利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特别强调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和不结盟国家,尤其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加强团结合作。
卡塔尔政府公布的人口数字是二十五万,但真正的当地居民不足十万人,其余全是在卡塔尔工作的外籍人。卡塔尔是个石油国家,外籍人员是随着卡塔尔石油收入的激增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多起来的。1971年独立时,石油产量为一亿五千多万桶,1973年石油涨价,于是卡塔尔的石油产量达到一亿八千多万桶。后来由于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化,卡塔尔为稳定生产,从1981年开始把产量调整到一亿五千万桶左右,90%以上向西欧、日本和美国出口。另外,卡塔尔还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石油和天然气给卡塔尔带来了巨额的石油美元,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卡塔尔进入了基本建设的高潮。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的大批劳动力涌进卡塔尔从事建筑和服务业,来自阿拉伯国家和欧洲的外籍人大都在新闻、教育和政府办事机构中任职。
卡塔尔朋友说,“这是我们的具体情况决定的,我国人少,人才缺乏,不得不依靠外国人。但我们已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要实行卡塔尔化。”我们发现卡塔尔在这方面的确取得了一些成就。
卡塔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认为它是国家发展的基本保证。卡塔尔过去教育很落后,1952年才开始有正规教育,1956年制定了教育大纲。从独立到1981年的十年间,卡塔尔用于教育事业的拨款成倍增加。目前,卡塔尔不仅有了小学、中学、大学,还办起了不少专业学校和研究所。国家培养的学生首先分配到国家各政府部门、经济领导单位和新闻、卫生、教育等部门任职。据卡塔尔朋友介绍,现在政府机构的局级以上干部都由卡塔尔人担任。在我们采访的报社、通讯社和电视台等单位,部主任以上的领导人都是卡塔尔的本国居民。卡塔尔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正在为实现卡塔尔化发挥巨大作用。(附图片)
多哈市的“希拉顿”旅馆。
卡塔尔首都多哈市新区街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