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教育

他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
——记北京八十中宁鸿彬老师的语文教学改革
本报记者 蒋涵箴
北京八十中学的宁鸿彬老师正在给初一(四)班上语文课。说是在上课,却又不象传统的上课,说得准确一些,是在展开讨论。同学们对《驿路梨花》这一课分段提纲发表不同看法后,宁老师作了简短的总结发言。他说,第三段的分段提纲,应该是“老人还米,称颂梨花”。这时一位女同学举手发言:我认为用“称赞梨花”更为恰当……。宁老师表扬了这位同学。在宁老师的课上,同学们的发言都带有“我认为”,这些刚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初一学生,有一股向老师挑战、咄咄逼人的劲儿。
下课铃响了,我和小同学们攀谈起来,他们七嘴八舌地说:“宁老师上课真棒。过去在小学里都是老师讲,同学听,宁老师让我们自己动脑筋去学会语文知识。”
宁老师从1978年开始进行系统的语文教学改革试验,他在不增加课时、不加重学生课外负担的情况下,用初中三年的时间教完了初中和高中全部十本语文统编教材。在历次全区统一命题的教学质量检查中,他教的班平均都在九十五分以上。1980年7月,宁老师教的初中二年级学生,参加了北京市高中统一招生考试的语文考试,班平均分为八十四点二,名列北京市朝阳区第一名。考试是考死的知识,有许多活的知识是一般考试考不出来的。然而,据记者目睹,初一(四)班小同学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概括能力、速记能力、质疑能力都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而这些都是在他们离开小学后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获得的。
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
1955年,十九岁的宁鸿彬就走上了讲台。他和所有的语文老师一样,讲一课书从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开始,然后范读课文、讲解生词难词、划分段落……。年青的宁老师承袭了这种传统的教法,对此确信无疑。
1958年他带着一批学生到农村去劳动,休息时,要给社员读报、出黑板报。起先,宁老师认为这种简单的任务让中学生来完成是不成问题的。不料,学生读报不成句,提笔不会写稿子。他就在劳动期间给学生办了一个读写训练班,讲了读报和写稿的知识,让同学们动口、动手实地练习。没有多久,学生朗读能力和写稿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为什么学了几年语文课的中学生连最简单的动口、动手能力都没有,而应一时之需匆忙办起来的读写训练班效果却不错?宁老师明白了:固定程序的语文课,不管什么课文,也不管什么学生,一律照套,只重形式而不讲效果,效果不会好;而这个临时训练班,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实际需要,从实用出发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没有条条框框,所以很快就取得了成效。从此,宁老师就开始探索摆脱传统的教学程式,以教会学生为宗旨,进行了一些语文教学的局部改革。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越具体,学生学得越好。宁老师想,将来学生离开了教师,走上了工作岗位,学文件、写总结,又有谁给他们作指导,给他们讲解呢?老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将来不需要教”。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教学,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老前辈的这些话对宁老师启发很大。他想:科学的语文教学程序应当是以学生的自学活动为主。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
语文课与数理化课不一样,没有什么现成的公式、定理,但是规律总是有的,宁老师在上课时尽量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规律。例如,他在给学生讲了“襟怀坦白”这个词语以后,安排他们作造句练习。学生在造句时都把这个词语用于英雄模范人物。宁老师就提出:“要把这个词用来形容你自己。”对这个要求学生开始有些踌躇,后来一名同学这样造句:“我们是新中国的少年,一定要襟怀坦白,诚恳待人。”接着宁老师又提出:“再把这个词语用到反面人物身上。”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造出了这样的句子:“那些投机倒把分子,只知损人利己,绝不可能做到襟怀坦白。”在此基础上宁老师进一步让学生总结,在形容不同类型的人物时,使用褒义词有哪些规律。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了三条规律:第一、直接形容正面人物;第二、以提出努力方向和要求的形式,形容自己;第三、以否定的形式形容反面人物。这个结论本来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新知识,宁老师经过精心设计,引导同学们自己总结出来。这样教,同学们很欢迎。他们说:“老师这样教,我们就知道怎样用了。而且学了这一个,今后再遇到类似的词语,也就会了。”宁老师常常对一些年轻的老师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领会更深刻,记忆更牢固,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具有创造性的脑力活动,思维受到积极的锻炼,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
有人统计,在宁鸿彬老师的课上,学生的活动(听、说、读、写)占80%,教师的讲授只占20%。宁老师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组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老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宁老师手持一把知识的“金钥匙”,他把这把“金钥匙”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叩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培养开拓型人才
这两年宁老师常常琢磨,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属于开拓型的人才,而不应当是一些死背教条、墨守成规、唯唯诺诺的人。为了培养开拓型人才,宁老师热情地鼓励学生好说、好问、敢作、敢为。他同学生“约法五章”:允许学生说错、做错,错了绝不挖苦讽刺;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鼓励他们一步步地自己完善认识;允许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并同老师争辩;允许学生坚持自己的见解,并可长期保留意见;允许学生在听课中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同时,他自己坚持做到:凡学生发表的正确意见,就用他们的原话作结论;从学生的错误答案中,尽可能地发现哪怕一点点可以肯定的东西,给以表扬和鼓励;不直接否定学生的意见,而是采取引导别人说出正确答案的办法,间接表态;老师说了错话或有所疏漏要诚恳地作自我批评。
宁老师说到做到。有一次,他让学生解释“诚然”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说:“诚然,意思是诚实的样子。”宁老师问为什么这样解释?学生回答说是分析词素得出来的。诚,当诚实讲;然,是样子的意思。宁老师马上肯定了这个学生能把老师传授的解词方法运用于实际的优点。宁老师又问他为什么把“然”解释为样子。学生说,在《黔之驴》一课中学过“憖憖然”,那个“然”就当样子讲。于是宁老师又表扬了他牢记旧知识并注意运用于实际的长处。这个词,学生的解释是错的,但是,宁老师先肯定他的某些长处,然后再告诉他为什么解释错了,学生欣然接受,这就保护了同学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宁老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传统的教学习惯,常常用不能完全反映学生成绩的分数作为绳索来捆住学生的手脚,使他们只有争高分的愿望,而失去了探索一切的好奇心;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用大量的作业压在学生身上,使他们无暇、也没有欲望去幻想、去创造。他早就想改变一下这种局面。1984年9月,他在连续进行二轮(共六年)的语文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三轮的教学改革试验。他向新入学的初一同学宣布:语文课不留一般的作业,不进行考试,用语文实践活动来取代作业和考试,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
语文实践活动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兴趣。为了办好朗诵会,同学们自己去图书馆找材料、翻报刊;开校运动会,他把全班同学分成记者组、编辑组,到现场去采访,当时就写出稿子广播;全班五个小组每星期轮流出一张报纸。这种创造性的作业与传统的语文作业相比,对同学更有吸引力,每一个同学都千方百计地把它完成好。
宁老师用同学们平时的听、说、读、写的考核记录来取代考试。把学生的作文、朗读录音带作为档案保存下来,毕业时一一对照检查。宁老师宣布取消考试是有一定前提的。他进行了六年的教改试验,他教的每个班抽查考试都是全区第一,而且他又有一套系统的新的教学方法。他是得到上级批准才实施的。
宁鸿彬老师是1955年北京中等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二十九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一边教学生,一边刻苦自学。他没有什么可值得向别人炫耀的学历,可是,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作出了显著的成绩。他所探索的新的语文教学方法,已经列为北京市教育科研的重点项目。


第5版()
专栏:

让学生多学一点 少考一些
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名誉校长 赵宪初
现在,我们的中小学学生有两个反映:一是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学得比较死;二是因为要应付各种考试,学习负担比较重,精神压力的负担更重。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应该提倡让学生多学一点,少考一些。
多学一点,吃得消吗?学生的负担不是更重了吗?其实不然,学生的负担过重,主要是重在考试上,重在考试的精神压力上,而不是学习内容太多。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现在电视台常常放映一些知识竞赛之类的实况。说实话,有些题目,其实是偏题、怪题。尽管如此,还是吸引了大批的电视观众,其中很多是中小学学生。这就说明青少年学生是希望多学一些的,决不是“吃不消”。参加知识竞赛为什么不觉得增加负担呢?因为在看电视的时候,虽然也在动脑筋想,却不是考试。即使是参加竞赛的那些青少年,虽然事先也要准备,当时可能也有点紧张,但是,竞赛成绩好,当然很好,竞赛成绩不好,也没有精神上的压力。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有这样的经验。我们离开课本,讲一点课本以外的补充性的知识,同学知道将来不要考试,都非常欢迎,而且也很用心听。这也说明,学得多些,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的要求。知识往往是互相渗透、相互依赖和相互启发的。知识面广了,知识量多了,学生学得过死的情况也会自然而然改变。
考得少些行吗?我说行。不考的知识,学生会用心听吗?上面举的例子已经说明问题了。教师的教学,教得有条理,教得生动活泼,教得有兴趣,学生是不会不听的。反之,你教得乱,教得死,教得枯燥,就是考得再勤,学生也不会好好听,至多临考前把一些知识死记一下,“抱抱佛脚”,应付考试,过后即忘。
会不会忘记呢?凡是应该记得的知识,考一考,温一温,当然可以学得好一点,记得牢一点。但归根到底,是看用得着还是用不着。用得着的知识,反复在用,自然不会忘记。即使忘记了,一经提起,又可以记起来了。
我也不是说不要考试。我说是少考一些。哪些要考呢?凡是以后经常要用的,是应当考的,这叫做应知应会。平时已经常用,考考也负担不重。哪些可以不考或少考呢?以后用处不大的,或者可以通过一些字典、词典之类去查阅的,可以少考或不考。比如语文里的古文,是中国的历史优秀遗产,文化精华,一定要学,一定要教。但我们不要求学生写古文,古文里一些有用的字、词或成语、格言,一般都已经变成了现代文里常见的内容了。如“有的放矢”这无疑是古文,现在是现代文里的常用语了。凡是古文里的偏僻字词,学古文的时候应该解释一下,不必去考了。数学里的四则应用题,几何证明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培养思维分析能力而教而学的,应该学,应该教,这是大有用处的教材,但不应该是大有用处的考材。考这些内容,很容易造成死记模式,而且大大加重学生负担。当前的问题正在于此,所以应该少考。
对于政治、历史、地理、自然各科的内容,现在还是学得太少,不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我以为还可以多教一些,多学一些,但切不要因为多教多学就要求多考。考,是要考的,考一些最基本的常用的知识内容,其余的,就让电视知识竞赛之类去考吧!
如能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可以广了,思路可以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会过重了。


第5版()
专栏:教育

改变大学的考试办法
山西师范学院历史系 陈秀娥
高等学校的考试大都是在期末进行,大约在临考的前一个月,学生便急着打听考试范围。老师往往做些针对性的“说明”、“指导”,有的甚至变相地公布重点。学生则捧着笔记本,死记硬背。随着考试锁链的解除,大脑皮层强化一时的痕迹,便会被时间磨蚀得烟消云散。这便是流行的“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顺口溜的由来。
为了使教育真正适应“三个面向”,为国家、为“四化”建设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高等学校现行的考试制度必须改革。
第一,学期终了,要进行考试,但这种考试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同学进行复习。分数只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大学生特别是升入三年级的大学生,由于选修课增多,必修课适量减少,有了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再加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大部分人不愿循规蹈矩,一步一趋,跟在老师后头穷追不舍。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用统一的、固定的几门功课考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二,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要鼓励他们参加科研,钻研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作出成绩的同学,要及时鼓励,更重要的是给予指导。
第三,为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主动承担课外工作。师范院校还要针对自己的特点,安排各种机会,给同学们开辟登台讲话的阵地。如:和附近中学建立联系,或在一定时期以班或系为单位,组织演讲会或讲课练习会,锻炼每个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教师还可根据自己对学界的了解,以及自己的研究,向同学们传播信息,不断出些带有争议性的题目,引导同学们综合分析,做出结论。
综合以上诸项活动给同学计分,以此作为衡量学生学习的一个综合标准,不失为高等院校考试方法的一个改革。


第5版()
专栏:家庭教育

寄语高中重点班的学生家长
四川南充一中 王素棻
最近几年,我先后担任三个高中重点班的班主任,深深感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我们常常可以从孩子的性格、习惯等方面看到家庭教育的烙印。
一、只注重学业成绩。父母大多“望子成材”,怎样成材呢?不少人认为唯一途径是升大学。因此,一旦孩子考入“重点班”,父母就觉得“成材在望”了,把他列为“重点照顾对象”,只求学业成绩好,其它则百般迁就。
在生活上,他们管得很细,吃饭、睡觉、读书、玩耍样样过问。孩子若是考好了,就笑逐颜开,给予奖励;若是考差了,则讽刺、责骂,喋喋不休地说教。他们不了解,这样管教,只能造成对立。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生活、学习往往不能自理。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成绩好,就“白璧无瑕”,对其缺点或付之一笑,甚至加以袒护。这样的孩子大都不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刚愎自用,或者不关心政治,不重视道德修养。
二、限制孩子的兴趣、爱好。重点班学生求知欲强,兴趣爱好广泛。有的家长不了解孩子,就喜欢孩子手不释卷,赞扬孩子熬夜,星期六不看电影。其实,学习效果好不等于学习时间长,要讲求学习方法,讲效率。不看电影、电视不足称道。孩子从影片中可获得知识,受到艺术熏陶,受到思想教育。有的家长不准孩子看小说、杂志,认为“影响学习”。诚然,看小说入迷应制止,但小说与其它科学之间也是息息相关的。马克思不仅在社会科学、革命实践中有卓越贡献,对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的作品也都作过专门研究。阅读杂志、小说可以使孩子开阔眼界、增加知识。
重点班学生学习负担较重,星期日想出外郊游、野炊,家长往往不准,认为“浪费时间”。有的喜欢绘画、唱歌,家长认为“不务正业”。其实学生中那些学得踏实、灵活的,大都读书专心,爱唱爱说;读过许多课外书籍的,在运动场上常常是“龙腾虎跃”的。
人们不能孤立存在于社会中,需要社交、友谊,重点班的孩子就不需要与朋友交往吗?但是,好心的家长总不让愿他们社交,怕学“坏”。实际是把孩子束缚在家中,让他们永远依附父母,这样,他们将来怎能独立生活?怎能在离开父母后自觉地识别是非善恶呢?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尊重别人,难以搞好群众关系。
三、不让孩子劳动。劳动教育是关系到培养合格人才的大事。不少重点班学生“地位特殊”,家务劳动全免。有个家长说:“只要孩子在读书,我帮他洗两小时衣服,也乐意。”家长往往自己节衣缩食,但生活上尽量满足孩子。很难设想,不爱劳动,怕艰苦的孩子,学习上能刻苦,将来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希望重点班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创造型的合格人才。


第5版()
专栏:学生的建议

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张明 张忠
我们在高等院校学习已五年多了,对现行的教学体制、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感触很深。我们想从学生的角度谈一些看法。
亲身的感受和一些调查的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毕业后大都存在如下缺点:自我提高能力差;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差;缺乏一股闯劲,不敢放开手脚探索自己的道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
一、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是用老的一套办法,效果不好。希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能用“假如我是一个学生”的态度,剖析一下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切实地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上的种种问题。学生是很欢迎这样的知心朋友的。
二、当前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是:由任课教师选定统一教材,根据老师规定的进度,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然后老师布置作业,学生课后的任务就是复习老师在堂上讲过的内容,完成作业。最后由老师命题考试,将考分记录备案。一切都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束缚在老师的周围,成为随从于老师的“存贮器”。这恐怕就是当前高校教学的症结所在。
钱三强教授说过:“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于光远教授也指出,能力是靠思考、多观察、多琢磨,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锻炼出来的。也就是说,教学应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动脑的余地、锻炼的机会。我们建议每次上课,老师用较短的时间,讲解课中的重点、难点,余下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细细地消化。让学生相互讨论,从中锻炼自己的胆量,培养自己的自信心,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智力。
三、陈旧落后的考试制度严重地阻碍着学生智力的发展。一门课讲完后,老师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以考核。这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在于如何考核学生,考核什么样的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能不能起促进作用。现在考核的方式大都是老师命题,由学生埋头去做,这似乎已成为一个天经地义的作法。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就多找习题,多做习题,以会做习题为满足,希望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数。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向家长交差了;在评三好学生时可以顺利地通过
“学习好”这一关;就会获得较高的奖学金;毕业分配时就有较大可能分到理想的地方。高分数有如此之多的好处,学生能不追求吗?尽管他们也知道这样做并没有学到多少真本事!
我们认为,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学校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应是多方面的。因此,考核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可以通过对读书笔记的评介,考核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提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对于工科的专业课,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布置大型作业,侧重于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数值运算的准确性,了解一些实际情况。老师的命题考试可以侧重于促进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基本理论。还可以由学生命题,即给学生教学大纲,由他们根据大纲的要求出一份试题。这种考核方式主要考学生提出问题和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