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买书难问题面面观
王益
买书难,买书难!这是广大读者呼吁多年的老问题。报纸上登过多次读者来信,也发起过讨论,但是改进还不甚显著。买书难的症结究竟在哪里?为什么想买的书总买不到?出版的书为什么又总是不足?出版了的为什么又总是到不了读者手里?……凡此种种,都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请从事出版发行工作三十余年的王益同志写了这篇文章,供读者和有关部门参考。   
                ——编者
买书难的症结何在?
社会上关于买书难的反应很强烈,买书难到底难在哪里?
买书难,主要是许多书想买而买不到。在书店里买不到,到出版社去也买不到。书店里陈列的书满满登登的,好象并不少,但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这些“大路货”,也往往脱销。至于比较专门一点的书,更是缺这缺那,很难买齐。例如,一部二十四史,就从来没有能够一次买齐过。总而言之,买书难主要是满足率低。
读者要买什么书,书店就有什么书,这永远也做不到。但是,新出版的书,在一年之内应该买到;一般读者常用的书和急用的书,在全国书店应该都能买到;至少,写信到大城市的书店、出版社去能够买到。历年出版过的书,凡有保留价值、读者有需求的书,在大城市的书店、出版社基本上应能买到。这样的要求,不算过高吧。现在的情况,与上述要求差距过远。1983年全国共出书三万五千七百种。建国以来,从1950年到1982年,全国出版新书约四十万种(重版书不在内),其中有保留价值、读者有需求的书,即使按10%的极低的比率算,也有四万种。1983年出版的新书和历年出版的有保留价值的书,两者相加,共七万五千七百种。而全国最大书店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目前备货仅二万种。当年出版的书当年买不到,历年出版的书更难说有多少能买到。可见满足率之低。至于全国各地,则越到下面,备货越少。省会所在地的书店,一般为一万来种;县店,一般为二三千种;农村供销社,最少的只几十种,一般为一二百种,最好的有千余种。作为对比,介绍一下解放前的情况。当时一般出版社和书店,当年出版的新书和历年出版的有保留价值的书,是基本上都能供应的。以商务印书馆为例,该馆从1902年到1935年,共约出书一万一千种,1936年出书五百余种,1936年该馆上海门市部供应本版书多达七千种;各地分馆基本上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由此可见,买书难主要是供应率低,而供应率低主要原因是书店备货少。
书店备货为什么少?
一提到这问题,有些书店说是因为库房小,书已经摆满了,放不下了。这是实际情况,但只是部分情况。许多书店的店房(包括门市部和仓库),并未充分利用,还大有潜力可挖。但书店缺乏增加备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书店备货多,不一定非有大书库不可。国外有的大书店,备货二三十万种,并没有大书库。因为他们那里,出版社都有备货,书卖缺了,书店可以随时向出版社添货。所以,书店备书少与出版社备书少有关。全世界的出版社都备书。出版社不备书,全靠书店备书的,除我国外,这样的国家很少了。而凡出版社不备书的国家,买书无有不难的。我国的出版社,解放以来,长期片面强调专业分工,认为发行是书店的事,书买得到买不到仅仅是书店的责任,因此,一般出版社都没有仓库,没有备货。近二年试行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提倡出版社自办发行,补书店之不足,出版社有的自办门市部,自办邮购,因此有了一点备货,但备货也很少。出版社要有较多的备货,必须有较大的仓库,而仓库又不是短期内建得起来的。眼下的办法还是要提高书店备货的积极性。书店不敢多备货,不完全是仓库问题,这里头有一笔经济帐。现在书店与出版社之间,实行包销制度。书店向出版社订货多少,出版社基本上就印多少。书印出后,出版社将书交到书店,书店就如数付钱。书店订货订少了,就要脱销,不能满足读者需要,受读者批评。书店订货如果订多了,卖不出去,就要积压,要受经济损失。脱销是无法统计的,积压却是很具体的。因此,书店为了减少积压的损失,减少备货必须负担的银行利息,订货往往尽量求稳,宁少勿多,不敢多备货。这样的制度,对于充分发挥书籍的作用,努力满足读者的需要,都是很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近几年来,书店和出版社商量,改变包销制度,试行联合寄销的办法。出版社可以主动向不订货或订货太少的书店发货;书出版后,交到书店,仍随即如数收钱;但书店卖不掉时,损失由书店和出版社各半负担。试行结果良好,增加了书店备货品种,扩大了销售,出版社掌握了决定印数的主动权,而并不需要增加仓库和资金。滞销损失则甚微。这种联合寄销的办法如果普遍推广,买书难的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寄销是争取最大销售量的好办法,也是解决买书难的好办法之一。但许多出版社由于历年来“保险饭”吃惯了,怕担风险,对这种寄销办法仍顾虑多端,逡巡不前。
(一)


第8版()
专栏:答读者问

有形象的时间艺术
上海电影乐团首席指挥 陈传熙
问:电影音乐指挥工作的特点是什么?它与一般交响乐队指挥工作有什么不同?
答:过去,我在交响乐团任指挥,主要是指挥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演奏,如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舒伯特、柏辽兹和俄国的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诺夫,捷克的德沃夏克……等名家的杰作。交响乐队指挥应当是这些乐曲的解释者,或者说是使作曲家乐想再体现的主宰与乐队的灵魂。他也必须要象一个歌剧演员那样进入角色,通过各种手势把乐曲的神髓表现在指挥棒下,才能使作曲者的乐想为听众们所透心地欣赏。这也正是乐队演出的最高目的。
电影音乐的指挥工作却与一般交响乐的指挥不同,它既是从属于电影的,又是为增强电影内容的气氛和音响效果服务的。音乐本身是时间艺术,电影音乐是有形象的时间艺术,它的时间流动必须在与画面的流动密切配合下进行,绝不容许有一秒钟的“冒进”或“拖沓”。电影胶卷在放映机中每转动一秒钟,就有二十四格画面,如果音乐发生“迟到”或“早退”现象,不仅破坏画面的完整性,也直接影响到每一个画面所要表现的内容。所以要求指挥棒下的音乐节奏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与电影画面配合得非常准确,不能有任何误差。
电影片子的生产计划性极强,留给作曲家与音乐指挥的创作时间极为短促,电影音乐指挥常常和演奏员同时拿到总谱和分谱,立即要付诸排练,不能象排练交响乐作品那样有充裕的“备课”时间,电影音乐指挥有时几乎没有时间“备课”,这就要求指挥必须具有“一目十行”的视读乐谱的本事。他必须将总谱上的抽象音符,立即与画面上的情节对上号,然后又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指挥乐队将每一段不同情节不同情感的音乐,与画面密切配合并同画面糅合在一起表现出来。
几十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在紧张的工作中受到极大的锻炼,我必须要求自己及时去完成任务而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苟且。作为一个电影音乐指挥,要对新作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既要能迅速、准确地解释作曲家所要求的意图、熟悉总谱、进入画面角色,而且还要很快地投入排练和配乐录音。由于工作繁忙,我不大可能随着摄制组的同志们遨游各地深入生活,但又要及时地完成各种反映各地民族风格的影片配音工作,如云南的、西藏的、新疆的、延边的、内蒙古的乃至山东、河南、贵州各地的故事片。在配乐工作中,各种民族风格的曲调都可能接触到,因此我常和朋友们开玩笑说:“我也算是个‘秀才’吧?中国有句老话:‘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嘛!’”我便是以这种心情广泛地汲取和学习了全国各地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的。
电影音乐指挥还会经常遇到一般交响乐队指挥所碰不到的难题——即外国电影译制片的音乐配音。有些外国影片如著名的《简爱》、《冷酷的心》、《巴黎圣母院》等,在译制过程中,它的音乐也随着演员的对话同时被抹掉,为了使原有的音乐不至于中断以保存其艺术上的完整,就需要把原有的音乐记录下来,重新演奏和录制。这就必须准确地记下这些与对白、效果混合在一起的音乐,再把它分解到总谱上去。这项工作就需要有较高的视唱练耳的音乐修养了。有时一个和弦要分别在总谱的各个声部上记下几个或十几个,乃至几十个音符,或写下几支同时进行着的曲调,这是一项难度极高的“译制”工作,非具有过硬的基本功是不堪其苦的。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惊愕于抓阄选教师
刘廷礼
前些日子回老家省亲,适逢一所民校在招请教师。连同过去一直任教的三位,报名者共八名,而学校计划招请六名。到底选用谁?校理事会几位成员议来议去,莫衷一是。咋办呢?不知是谁出了个“高招”:抓阄儿。结果,两位连续教了十几年学,很有些教学经验的女教师,因为不走“红运”而落选了。在全党如此重视选拔人才的时候,居然有人用抓阄的办法选取教师,这不能不使人为之惊愕。
也许有人会说,抓阄儿总比“走后门”好些,公道些。走后门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深为广大群众所不齿,也不可能选出真正的人才,固然不可取。然而,以抓阄选人才,同样是愚昧的、违反科学的。抓阄,就难免会使一些本来不称职的南郭先生应“运”而入,贻误我们的教育事业。而一些真正有才有识、教学有方的贤能者,却极有可能被冷落在校门之外。
如何培养和造就好下一代,是关系着党和国家未来命运的大事业,而选拔一批优秀的园丁,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那种不负责任而择“运”录取的做法,理当坚决摒弃。


第8版()
专栏:

《李学鳌长诗选》
诗选收入作者为我国青少年创作的四首长篇叙事诗:《张思德的颂歌》、《刘胡兰的颂歌》、《雷锋的颂歌》和《白求恩的颂歌》。这些作品,热情洋溢,格调高昂,既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又具淳朴、自然的艺术特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高占祥同志为此书写了序言。此书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海)


第8版()
专栏:

新任厂长(二章)
陈志泽
在厂长室
这儿虽不宽敞,但,几个书橱赶跑了往日的嘈杂、吵闹,墙上一张张蓝图凭添了多少宁静……
许许多多好“点子”怎么来的?厂长说——
从通向四面八方的洞开的门窗,从闪烁着绚丽色彩的翔舞的万千信息中来;
从书橱里一本本科技典籍,从清醒的分析的大脑中来;从职工群众流自心间的话语,从职代会上热烈而又严肃的决议中来……
厂长室是一个静穆的而又沸腾的特殊车间,无声地锻打着那能够载着这个厂飞奔的神奇的“火轮”;
厂长室是一个坚强有力的码头,驶向美好明天的巨轮从这里出发……
在他眼里
在他的眼里——
每一台机器都要象钢琴能弹奏出最优美的乐声。
每一个人都要有一双灵巧而勤劳的手,能把纷繁的生产节奏组成最和谐的旋律。
在他的眼里——
厂部应该是最能有效地支援前线的后勤部,是一个热浪滚滚的海,一切浮游的泡沫、泛起的渣滓都要荡开。
车间应该是一个个战役的前沿阵地,又是一片片收获丰产的良田,收获甘甜的果林。
因此,一张张蓝图绘就了,又修改得更新更美更大胆。
因此,这个厂一天一个新气象,象张开了的翅膀驮着希望。
呵,他是一只鹰,朝着无垠的前方奋飞。
电闪雷鸣、乌云翻滚吗?都将抛在刚强的翼下……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黄河里不怕船多
青海省黄河岸畔的尖扎县康扬公社崖湾村,有个叫马生福的回族社员,他不光自个饲养禽畜有成绩,还热心给乡亲们传授技术,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家家拴奶牛,户户办鸡场。有人曾打趣地问他:你这样做不怕断了自己的财路?他回答说:“黄河里不怕船多。”
在四化建设的长河里,洪波浩荡,水域宽阔,可以而且应该容纳很多的船只。每个立志献身四化大业的人,都应当有“不怕船多”的襟怀。然而,却有少数人为一己私利和狭隘的忌妒心所驱使,只要自己的船儿出港,不容别人的轻舟远航,谁如果冒犯了他,就非把你一篙竿捅翻不可。凡此种种,在生活、工作中我们还见得少吗?!这同“黄河里不怕船多”的风格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
旧社会里有句话,叫做“卖石灰的见不得卖面的”,那是私有制时代的产物。今天,社会生产关系早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江之上,千船竞发,百舸争流,那是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标志;相反,如果只有那一叶孤舟,那能经得起什么风浪!
镇欧


第8版()
专栏:

纱厂乳曲〔油画〕 王慎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