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我向往君子国的社会风尚
袁方
报载知名人士在京举行座谈会,倡议把北京建成高水平的文化中心。看到这个消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大量拨乱反正的工作,首都的社会风貌确实有了显著变化。如果说,在经过战争年代之后,我们要在废墟上重建家园;那么,经过十年动乱之后,我们则要在受到严重创伤的精神领域中重建有文化素养的精神生活,这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如果有人问我:你现在生活中还感到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我的回答首先感到的是精神生活中的不足。座谈会上有人说:“这个全面的文化是广义的,包括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烹饪文化、副食文化、衣着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等等,应有尽有的文化都想办法使它们提到全国最高水平。”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需要的,不过,我觉得首先还是提高待人接物、社交生活、行为语言、举止风度的文化素养。
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衣着的追求改善的确有了显著成效,可是衣服穿得华美入时,出言不逊,开口习惯用“他妈的”作冠词,举止粗野,在公共场所或走路乘车都会受到蛮横的冲撞;在需要排队办事的地方,往往出现“加塞”或用暴力强行抢先等等不文明的现象,不免使人扫兴或遗憾,有时还会生一肚子闲气。
社会风尚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分不开,也和教育的发展分不开。回想起六十年代战胜三年困难之后,社会风气调理得卓有成效。那时,少先队员开展社会活动非常活跃,总以做好事为己任,利用课余时间去公共汽车站服务,或者到公共场所去打扫卫生。这种活动,不在于他们能给社会服务带来多大效益,而在于培养了关心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记得在“文化大革命”风暴初起之时,有两个红卫兵押送我回家探望,在公共汽车上,我的眼眶里情不自禁地含着泪花,马上有一位戴红领巾的小姑娘到我面前,关心地问我:“阿姨,您有什么伤心的事,我能帮助您吗?”此情此景永远印在我的脑海中。
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粗野、无礼和蛮不讲理的现象,一方面是十年动乱遗留的污秽,一方面是有些人还存在一种糊涂观念。比如何谓资产阶级生活作风与生活方式?何谓无产阶级生活作风与生活方式?观念十分混乱。不管是多少种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应该采用教育和训练的方法来解决。过去,往往有一种错误的理解,好象彬彬有礼,讲究语言修辞,注意仪表等等都是资产阶级的一套。说话放肆,不修边幅,举止粗鲁,就是无产阶级的本色。其实这不过都是些“左”倾幼稚病罢了。鲁迅先生早就深刻分析了中国的“国骂”和阿Q精神的问题。到现在还有许多人把会吵架、会骂人、取胜对方引以为荣。这实在是可悲的阿Q精神!
记得在童年时代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教师就曾经向我们宣讲《朱柏庐治家格言》,还有一位英国人写的《怎样训练你自己》,都是必读课本。这些书当然是那个时代的需要。而我们今天是不是也应有一些关于如何待人接物等修养的必读课本呢?怎样训练自己,我以为倒是每个人进入人生的永恒课题。封建阶级、资产阶级要训练他们需要的合格人材,无产阶级更要训练我们需要的合格人材。
我每每在遇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时,就不免想起《镜花缘》里的君子国。当然那只是一种理想的讽喻,并不是现实的模式。但是,从这里想起,我觉得还是可以采取很多的措施,来较快地提高我们的社会风尚。例如,报刊上开展关于待人接物或社交生活的讨论,开办健美举止风度训练班,甚至在大、中、小学根据年龄不同的对象,分别开设讲座、待人接物课、礼貌课等,传播美学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等等,使人们的形象美和心灵美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报刊、杂志、出版社也可以大动脑筋,开展这方面的指导和舆论工作,为提高我们人民和青年的文化素质,推动北京尽快成为第一流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水平的社会主义首都而努力。


第8版()
专栏:春潮曲

时间在田野里
廖虹雷
仲夏。蝉鸣。
我们乘车走在深圳河畔的边境路上。以往在农村的田野上,稻禾、青菜疲惫地低下头,伏下腰。懒洋洋的水牛在湖潭里泡浸打滚,时不时冒出个头,嗤嗤地喷着水雾。农夫们一家一伙在瓜棚、篱边、树下喝着冬瓜海带绿豆水,天南地北地闲聊。
可是,眼前的情景完全变了。
罗芳村口的一大片土地上,恰似一幅如花似锦的图画,一畦畦笔直而规整的菜地,白菜、芥菜、菜心、蕹菜、葱、蒜相互间种,生意盎然,青翠鲜嫩。
在这宽阔的菜地上,一个个穿着各色艳丽夏衬衣、头带东江地区特有的客家凉帽的农家女子,有的挥动小铁耙在松土除草,有的驾驶着轻便的拖拉机在翻土整地,有的挎着煤油烧草器,在收割完的菜地上“呼呼”地喷着火焰,烧烤着田茔草。“突突突”的拖拉机声和“呼呼呼”的喷火除草器声,组成一首节奏强烈的进行曲。
“喝下午茶”时分,我们进了村,依熟卖熟地闯进罗芳村陈天乐支书家里。也许是没有隔日打招呼预约的缘故,对这突如其来的采访,陈支书一脸不高兴。
这位三十八九、皮肤被晒得红黑的主人,看我们各自坐下后,在我带来的客人面前,马上毫不避忌地嗔怪道:“请你们尊重我。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行使我这个既是党支书,又是专业户的职责。”
说实在话,这几句话太不饶人了。但既然来了,我们也不打算马上就转身。
“到你们这批,我今天已接待了三批人了。天哪,我这个支书不是捧铁饭碗的干部呀。我夫妻俩承包了七亩田。七亩田的菜地,象这样酷热的天气,早上淋的水,早就蒸发干了……”说着,他看看手腕上的表。从我们进屋到现在,他看表的动作不下三四次。
“你们村不是户户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了吗?比如菜地里的喷灌……”我终于发现了一道可以插上嘴的话题,企图打开采访的缺口。
“是呀”,他果然坐了下来,把冰凉的罐装可口可乐倒给我们后,说道:“原来穷得箩底可以晒谷的罗芳村,就在这三几年工夫,全村有日产手扶拖拉机三十六台,抽水机五十四台,喷灌器三十六台、煤油烧草机三十六台,基本实现了灌溉、犁田、除草、除虫、运输等机械化。”随着支书如数家珍的话语,我眼前浮现出刚才进村时的情景。
陈天乐说,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科学管理方法无疑重要,但是掌握各种经济信息,了解市场行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有的国家用飞机往香港空运西芹、西兰花、西生菜?为的是抢时间,抢早抢鲜,夺个好价,占领市场。香港每天消耗蔬菜一千五百吨,港产才占百分之三十八。其余全靠内地和外国供给了。
“我们罗芳村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把菜销向香港市场,用不着象外国那样乘飞机,搭轮船。但要用时间来保证。在这边境的小小村子里,时时处处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这一经济规律。
“上一回,区委开了两天三级干部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我参加了。接着街道办事处又开了一天半,贯彻区委会议精神。我当党支书的,不好请假,结果我泡了三天半会议,只有我妻子一人下地,菜割不完,长老了,价钱从三元半港币一斤,跌到一元半港币一斤。紧接着纪检会要开一天的会,计划生育又开一天的会。村长不忍心我再受损失,代替我去。为了保证专业户们有足够的生产时间,我们规定,除特殊情况外,群众会议都在晚上召开。奇怪,这一宣布真灵。我们晚上开社员大会、党员大会,有史以来从未象现在到得这么齐,这么准时。以前认为时间最不值钱的观念慢慢消失了。现在我们计算时间不象以往以一个上午、下午来计算,而是用钟点来计算了。农民买拖拉机、摩托车、汽车,搞自流喷灌,不光是减轻劳动强度的问题,而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
不知怎的,这一席话消除了我对他刚进屋时的嗔怪的不满。他又习惯地抬起左手看表,我们马上知趣地起身告辞。


第8版()
专栏:

蛇口衔珠
刘宏森
“蛇口”二字,似乎不大吉祥,乍见乍听之下令人悚然生畏,因此有人提议改名“社口”。对此,笔者不能苟同。因为“蛇口之珠”,实为称誉人们才华出众的褒义词。汉魏曹植曾用“握灵蛇之珠”来比喻人的聪明才智,刘禹锡也有“自握蛇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谒金门”的诗句鼓励朋友赴举应试。更何况传说中的“白蛇”,善良温柔,忠于爱情;她的挚友“青蛇”,刚直勇敢,不畏强权。这种“蛇”难道不值得人们喜爱吗?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或屹立微波山头,俯瞰山海景色;或搭乘快艇夜游,回视闪烁灯光,你会感到当年的荒滩野岭不复再见,拓荒者五年来的辛勤劳动,在“蛇口”之中增添了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新兴的工业城震惊了海内外,她担负着国家对外的引进任务,也担负着为南海石油提供后勤基地的任务。这里,日新月异的蓬勃发展,正表现出蛇口工业区一片祥瑞钟灵之气,哪里有丝毫丁点不吉祥的征兆?难怪海内外的朋友、同志们常以“蛇”就是“小龙”、“宝龙”来赞美这里呢!
现在,“蛇口”的“灵气”越来越旺,外引内联的形势越来越好。每天远道到蛇口来洽谈的客商络绎不绝,截至目前为止,已成约的项目达到一百二十五项,大大超过了今年预计的引进任务。从引进内容而言,不仅有钢铁铝板、集装箱、游艇、家具、电器、食品、服装、机具、化工,且有浮法玻璃、高级润滑油、电视音响、钟表、电子电脑、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等项目。这些足以说明笔者言之不谬。如此以续,岂不令人振奋!
高诱为《淮南子》所作的注中有这样的话:“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而涂之。后蛇于大江中衔珠以报之”。现在蛇口的拓荒者用劳动医治了昔日的荒凉,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蛇口中衔着的这一颗宝珠,与传说何其神似!愿蛇口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创造性的劳动使“蛇口”中的宝珠更添异彩,光照寰宇!
“蛇口”一词,殊可爱,不可弃也!


第8版()
专栏:

乡长今年二十四
程蔚东他是大海、沙滩、渔村和帆船选出来的,他是乡长。他今年二十四。这个年龄至关重要,渔乡现在是青春期。渔队出征,他把酒相送,船头的鼓乐大作是他昨晚的构思,一个具有民族色彩的雄浑和壮丽;运输船的大功率马达是他从城里要来,他要来了强盛的心和期冀。他要所有的青年女性参加歌咏队,他不唱“十八岁的哥哥坐在小河边”,他要唱《义勇军进行曲》。中秋夜,他召唤所有的船队,沙滩上摆下一千只月饼,他特别叮嘱广播员放送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然后望着这几年才出现的楼房林立的渔村,月色里,他泪光盈盈。他不知道,有一个渔姑悄悄地凝视着他,他只知道渔乡现在是青春期。


第8版()
专栏:新书架

为广大干部编选的
《古文选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将陆续出版一套《干部文史读物》,《古文选读》,就是首批出版的读物之一。
《古文选读》精选古代文学名著百篇。为适应干部需要、针对干部特点、尊重干部审美兴趣而挑选篇目,是这本书的最大特色。选目力求题材的广泛性和风格流派、艺术情趣的多样化,有些篇目虽不以美文学为选家所注目,但其中所述兴利除弊、借史议政的深刻道理,对增强干部思想修养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也都一并入选。
这本书对作家作品所作的扼要评介,也能适应一般干部的思想和文史知识水平,起到画龙点睛的妙用。又能针对干部阅读古文时困惑不解的难点作要言不烦的解释,深入浅出地传播古文词法和句法知识,使干部透过语言形式,进一步领略古典文学艺术美的精义和妙趣所在。
同时出版发行的,还有《古诗选读》,所选历代诗歌三百余篇,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的优秀诗篇,兼顾各种风格、各种诗体。(璞镒)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完成感”
光大实业公司董事长王光英在京参加一个会议期间,七天之内拍板定夺了包括盖五十层高楼和在京搞五百辆出租汽车等五件大事。
王光英曾对报纸记者谈了自己的体会:我领略到一种新的享受——‘完成感’。就是经过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为党为人民办成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当前改革的大业,确实需要我们有一种“完成感”的精神状态,以混日子的快乐为人生目的的人,是领略不到这种“完成感”所带来的那种说不出的美的。 朱肖鼎


第8版()
专栏:大地漫笔

厂长的“高论”
某厂厂长走马上任,为了表示对教师的关心,他特地到厂校教师办公室探望。教师们的桌前都摊着一本以至几本专业书,或勾勾划划,或聚精会神。这位厂长十分诧异,直言不讳地批评:“身为教师,要给工人学员作个榜样,怎么带头在上班时间看书,难道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了吗?”话音一落,举室惊愕。
如果厂长本意是关心,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如果他确实认为教师看书也应该批评,那就说明他的思想、观念大成问题,倒应该自己先去读读书了。 沈敖大


第8版()
专栏:

我的爷爷〔油画〕 贺德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