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放心医生
——记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工人医院心脏科主治医师程蕴琳
杨明照
电影《人到中年》在南京上映后,人们在背地里称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工人医院心脏科的主治医师程蕴琳是“陆文婷”。

1983年11月28日,江苏省工人医院普外科的一个大病房里,程蕴琳极度虚弱地躺在病床上。她只觉得喉咙里在冒烟,真想一骨碌爬起身,痛痛快快地喝个够!可是,她的整个颈部全被敷料、纱布缠裹着,不要说挪动身子,连讲话、吞咽都极度困难。她吃力地睁开双眼,怎么也不敢相信现在自己躺在工作过二十多年的医院里!她知道自己患的是甲状腺癌;她知道在这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自己已接连动过两次手术。在手术台上,外科医生几乎把她两侧的甲状腺及其周围组织全部切除了。“难道这辈子就这样结束了?”一个遗憾的念头在她的脑海中闪过。
二十五年前的今天,程蕴琳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医学院跨进了江苏省工人医院的门槛,程蕴琳忘不了党的关怀和培养,决心把人民给予的知识,全部奉献给人民。二十多年来,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倾注在病人身上。如今重病在身,谁能料想今后的一切?

尽管病房门口贴着“谢绝探视”的告示,前来探望的人依然络绎不绝。在探视的人中,有长期在一起工作的同事,更多的则是她医治过的病人。当他们得知程蕴琳患病的消息时,没有一个不感到焦急。
束立痕这位九死一生的病人感受尤为深刻。那是去年三月的一天晚上,束立痕的心脏病突然发作,她被第五次送进工人医院进行抢救。当时正在家中吃晚饭的程蕴琳听说后,丢下饭碗就走。这一夜,束立痕先后九次大发作,心脏停跳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在科内其他医师的协作下,程蕴琳密切注视病情变化,不断采取应急措施,光电击就使用了六次,才使病人停跳的心脏重新搏动起来。第二天早上,等束立痕的病情基本稳定下来,程医师又去替早已预约好的病人做心脏起搏手术了。
在住院期间,束立痕还看到程医师每次手术之后,总是争着帮助护理人员把病人送进病房。晚饭过后,她又经常出现在病人身边,仔细察看病情,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二十多年来,程蕴琳不知抢救了多少诸如束立痕这样的危重病人。1975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六晚上,程蕴琳忽然接到通知,要她赶到无锡去抢救病人。已经工作了一整天的程蕴琳二话没说,赶紧回到医院准备器材,直忙到深夜两点才休息。凌晨四点,她又急着去赶火车。在无锡,她发现病人原来安装的临时起搏导管头未能置入右心室,必须带回医院抢救。为争取时间,她顾不得坐下来喘口气,随即又把病人搬到行李车厢。谁知列车刚一开动,病人就因起搏器故障发作起来。程蕴琳赶紧跪到病人身边,进行心脏按摩。在从无锡到南京的三个多小时的旅途中,她满身汗水,一直跪在病人身旁工作。

心脏科主任马文珠副教授把自己精心烧好的两个菜送进病房。她望着程蕴琳憔悴、苍老的面容,不禁心头一热:“她吃的射线太多了!”这位心脏专家,深深为程蕴琳这个自己看着成长起来的中年医师的献身精神所感动。
安装心脏起搏器,必须借助爱克斯光机来完成。每次手术,医生总是站在爱克斯光屏幕前,将心导管从病人的静脉血管里,一点一点地送进右心房,再送进右心室,然后固定。每做一次起搏手术,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尽管操作时医生也穿铅围裙,可是,这种防护只对胸背有效,而医生的头、颈和手臂等部分,还是暴露在外面。程蕴琳从来不管这些。只要有病人,她便钻进爱克斯光室。忙的时候,每星期要装七八只心脏起搏器,差不多每天都跟射线打交道。一次,医院里一连来了三个心脏病人。程蕴琳一个接一个地为他们安装好起搏器,从早上一直忙到天黑。
为了病人,她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1978年秋天的一个晚上,程蕴琳被邀请到南京市第一医院为病人安装心脏起搏器。正当紧张的时刻,冷不防爱克斯光机上的平台连同病人一起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程蕴琳的双脚上,黑暗中只听得她一声惨叫,谁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人们赶忙打开电灯,只见程蕴琳的那双新皮鞋被拦腰砸断、撕裂,脚下踩着的小方凳的四条腿全被压垮,可她还是一动不动地挺立在原地,双手紧紧地抓住病人。清创时,人们在血肉模糊中看到,她的左脚背被砸烂,神经和动脉血管各断一根,右脚背上也伤了一大片。

1982年9月,美国的一位心脏起搏专家在江苏省工人医院参观。他先看了程蕴琳做起搏手术的录像,接着又看了她做的几例心脏起搏手术,连声称赞说:“你们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起搏队伍,特别是还有一位这么高明的女大夫,确实了不起!”这是程蕴琳长期坚持在实践中刻苦钻研的结果。自离开学校、踏进医院大门的那天起,程蕴琳就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太少。因此,她抓住一切机会向经验丰富的医师学习,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请教书本。每天晚上,等到家务忙完,孩子入睡以后,她总要坐到灯下,学习两三个小时。
七十年代以后,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程蕴琳立志钻研心导管术和人工心脏起搏术。然而,要想熟练掌握这门技术,不仅要有过硬的内科诊断技术,而且必须具备外科、放射科和护理方面的知识。面对重重困难,程蕴琳坚信,实践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金钥匙”。她利用一切机会向外科医生学习手术操作,向老护士学习消毒隔离技术,从清洗器械、手术巾,到手术操作、术后护理,样样都学,样样都干。
程蕴琳很快掌握了一手过硬的心脏起搏技术,成为全院动手能力最强的心脏科医师。十多年来,她除了在院内积极为危重病人安装起搏器外,足迹还遍及省内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县。在全院完成的四百多例起搏手术中,有半数以上的起搏器是她亲手为病人安装的,从未出过任何问题。她到哪里,领导放心,护士高兴,病人满意,成了有名的“放心医生”。在这期间,她与科内专业组的医师一起,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左房粘液瘤的诊断》、《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故障和并发症的分析》等心血管医学论文和《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等医书,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好评。大病初愈。半休在家的程蕴琳又躺不住了。她在小桌上铺开稿纸,开始整理起医学论文来。
今年二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大内科主任王敬良特地登门,代表医院新的领导班子来征求要她担任大内科副主任的意见。
程蕴琳显得有点激动。她考虑了一下,极其郑重地说:“既然是新班子要我出来,我应该出来做点工作!”
“多好的同志啊!”从程蕴琳的身上,老主任看到了医院光辉灿烂的明天!
医院党委宣布了程蕴琳为大内科副主任的决定。3月中旬,本该休息一年的程蕴琳,便提前七个月走上了领导岗位。
她要谱写生命里程中的新的篇章!
(原载《新华日报》,本报有删改)(附图片)
图为程蕴琳在门诊给病人作检查。 杨明照摄


第3版()
专栏:编余

越是放心 越要关心
叶伴
目前,在四化建设的各个岗位上,都有一批埋头苦干、成绩卓著而又尚不知名的中年知识分子在默默地发光。他们以自己出色的工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江苏省工人医院的“放心医生”程蕴琳就是其中的一员。象这样的好同志,在医疗工作岗位上是“放心医生”,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往往是“放心干部”。同样,还有成千上万个“放心教师”、“放心工程师”……
“放心”,是群众对他们工作的极高评价。一般地说,群众放心的,领导也完全可以放心。但是,对于领导者来说,仅仅放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关心他们。象程蕴琳那样,在她拚命工作时,就该关心她的健康与生活;在她被提拔以后,更要关心她的工作与处境。现在一些中青年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遇到许多老同志所没有遇到过的新困难,例如资历浅,别人不服气;名气小,社会上不大知道;书生气,不善于应酬等等,产生不少苦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上级领导就不能光讲放手使用,还得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帮他们排忧解难。越是“放心干部”,就越要关心他们,关心得当,他们就更能施展自己的才干。


第3版()
专栏:

我南极考察船队远航途中
一路破浪 一路科研
本报南极考察船“向阳红10号”12月18日电 新华社记者朱幼棣、本报记者杨良化报道:我国首次南极考察船队在横渡太平洋的航程中,日以继夜地开展科学调查活动,已经获得一批宝贵的科学资料。考察船队在顺利通过西风带后,目前正破浪前进。预计北京时间明天晚上抵达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港。
南极考察队、南大洋调查人员这次一共开展了地球物理、表层海水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十一个项目的连续调查活动。这一横跨太平洋的连续调查剖面,包括五十八个纬度距离和一百六十个经度距离,跨越了十一个时区,长达万余海里。这在我国尚属首次,在世界海洋考察史上,也是少有的。
在这次横渡太平洋过程中,南极考察队测得最高的太平洋水温为赤道附近的二十九摄氏度,最低水温为七摄氏度。通过磁力调查,这次横跨太平洋测线明显地经历了三个构造单元——海沟岛弧、大洋盆地、大洋中脊。通过东南太平洋中脊时,测得延伸七百海里以上的磁异常条带。专家认为,这是海底扩张形成的新生地壳的佐证。目前,在世界海图上,东南太平洋,特别是高纬度的西风带地区,只有稀疏的几条水深测线,有些地区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都没有一个测深点。今后,我国将有可能为这一地区的海图增加一批新的数据。考察队还采集了沿途五十多个站点的各种海水样品,进行了表层海水的营养盐、叶绿素含量等测定,并采集了一些大气和宇宙尘埃的样品。这些将为我国深入研究大洋的海洋构造、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等提供重要资料。
参加大洋调查的科技人员,有的不顾晕船坚持昼夜值班,有的在船只摇摆不定的情况下钻进闷热的底舱多次检修仪器设备。12月7日凌晨三点,由于偶然跳闸停电,重力仪室的同志不顾一切地抱住了失去平衡的重力仪平台,保护了仪器的安全。在航行过程中,有关人员密切配合,保证了大量调查资料的准确获得。
这次进行重力、磁力、测深调查的仪器,都是我国自己制造的。


第3版()
专栏:

我国首创一种早期发现癌症的新仪器
本报讯 记者王友恭报道:一种我国首创的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操作简便、能早期发现肿瘤的新设备DTC—1型穴位测温诊断仪,于18日在京通过技术鉴定。
这种仪器是在解放军三○四医院医生盖国才发明的“穴位压痛诊断法”的基础上,由三○四医院和电子工业部第十一所协作研制成功的。它具有探穴、进行穴位测温和反映穴位温差的功能。“穴位压痛诊断法”是总结我国传统的中医经络针灸技术,根据病人对穴位压痛反应辨病的方法,但用手压所产生的痛感缺乏精确的计量。1982年以来,电子工业部十一所第八室在三○四医院的配合下,采用现代电子技术研制出这种穴位测温诊断仪,用对应穴位的温差来代替压痛;用仪器计量温度来代替主观的痛感,从而为中医穴位诊断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有效手段。这种仪器分别在第二、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湖北松滋二院等医疗单位对两千多名患者进行测试,发现对肺癌、胃癌、食道癌、肠癌、乳腺癌等十种癌症的诊断符合率一般都在70%左右。


第3版()
专栏:

连云港市科技系统
为城市开放疏通信息渠道
本报讯 记者朱维群报道:连云港市科委、科协发挥本系统人才密集的优势,多方疏通科技经济信息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促进开放城市的建设。
在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中,连云港的经济基础较弱,技术引进工作历史短、规模小、经验不足。市科委对全市工业状况作了分析,并对该市过去引进的九个项目进行典型调查和总结,认为缺乏发达的信息网络,是搞活引进工作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大障碍。于是,连云港市科技系统,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发展国内信息交流网络。科委情报所与十四个开放城市、四个经济特区以及海南岛行政区建立了情报渠道。市科协所属的经济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与北京各大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和稳定的技术引进渠道与信息渠道。
加强市内的信息交流。市科委经常向有关部门发行系列资料,介绍各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发展动向、有关经济政策和法规、国内外各大实业公司的情况。科委情报所从今年4月以来为二十五个单位翻译了急需的外文资料二十四万字,还为有关企业提供了四十余种国外产品样品。
为引进项目进行情报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市科委集中全市专业人才,组成轻工、纺织、建材等九个专家小组参与引进项目的审定,协助有关企业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和当地资源,进口适用技术和关键设备,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为了帮助花果山乡利用稻草资源建设稻草板流水线,有关专家对国外多家公司的技术设备进行比较,为谈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为企业培训情报人才。市科委从各企业中招收八十余人,举办了第一期技术引进培训班,教授情报文献检索、世界专利索引以及有关对外开放的技术经济政策等知识。市科协举办了英语、日语培训班,深受企业的欢迎。


第3版()
专栏: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今日首都和各省市区报纸要目
把知识带下乡 穷村变富村 党支书胡礼刚高风格 惠及新添群众
将鲜蛋送进城 利国亦利己 专业户徐景龙巧经营 方便济南市民
《长江日报》△受过高等教育的汉阳县新农乡新添村党支部书记胡礼刚拒绝万元聘金,带领群众把一个穷村改变成富裕村
《大众日报》△山东省临朐县纸坊乡养鸡专业户徐景龙进省城济南设立鲜蛋门市部,一个月销售三万多斤
《河北日报》△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武安县磁山二街全村四百余农户中有五十户准备为子女聘请家庭教师
《湖北日报》△全省各级党政干部抢在大雪之前,已将二十三万多件新棉衣、三万多床棉被送到十三万特殊困难户和孤寡老人手中
《中国少年报》△北京成立两所培智中心学校,专门招收智力较差的儿童
《人民铁道》△铁道部决定改革六对进京特快列车票额分配计划,限制短途旅客乘长途车
《贵州日报》△省冶建公司水电工程处举行招聘答辩会,工人李全亮答辩出众,当场被聘为该处加工厂厂长
《福建日报》△到11月底,厦门市签订的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合同达一百零三项,相当于前三年总和的三倍《云南日报》△昆明地质学校二十七名毕业生赴西藏、新疆、青海工作
《江西日报》△吉安地区民主推选地委书记,原万安县委书记段加林当选
《天津日报》△全市清理历年来基建工程遗留问题,三百六十项“胡子尾巴”工程除一项外,已得到解决
《黑龙江日报》△佳木斯市采取措施,消除给企业放权的“中梗阻”现象,大部分问题已得到解决
《河南日报》△我国最大的西装生产线在郑州兴建,预计1985年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一百万件
《沈阳日报》△被列为全国机械行业第二亏损大户的沈阳拖拉机厂,由过去生产品种单一的拖拉机改为生产农用汽车、小型拖拉机,今年头十一个月盈利五十多万元
《内蒙古日报》△和林格尔县网围栏专业户赵罗仁提交四十二万五千元,承包天津市南郊第九拉丝厂
《山西日报》△浮山县卫生局合理安排在人事改革中未被招聘的八十余人,根据不同情况,让他们回村办卫生所,上卫校进修,编外休息或回家待聘、留职停薪
《广西日报》△柳州市机床厂党委制订支持厂长工作的十条规定,让厂长充分行使经营指挥权
《宁夏日报》△贺兰县工商银行发放贷款五百四十万元,支持农民进城兴办第三产业
《文汇报》△上海崛起两百五十多家知识青年经营的企业,年经营额达一亿二千万元
《四川日报》△全省提前一个月超额完成税收任务,税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5%


第3版()
专栏:

习仲勋观看话剧《特区人》
据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十八日电(记者冯瑛冰)话剧《特区人》近日在首都连台演出。剧中改革的呼声和特区人的时代风貌,使踏雪而来的观众如沐春风。习仲勋昨晚观看演出。他在接见演员时说,特区是个新事物,你们这个戏反映得好。同时观看演出的还有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荣高棠和文化部部长朱穆之。


第3版()
专栏:

《人民政协报》即将向港澳及海外发行
本报讯 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办的《人民政协报》,决定从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由周报改为周二刊,同时向港澳及海外发行。


第3版()
专栏:

北京市报刊零售总公司成立
本报讯 一家为读者服务、为报刊社服务的专门机构——北京市报刊零售总公司,于十二月十八日正式成立。这家公司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统一组织经营全市报刊零售和批销业务。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本市群众买报刊难的问题。
(张宏)


第3版()
专栏:

新闻研究生创办经济信息刊物
本报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创办的经济信息系列刊——《中国报刊经济信息总汇》,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社出版发行。系列刊第一个专刊《食品信息》已出版六期,受到食品行业的欢迎。明年元旦,他们还将编辑出版《日用工业品信息》、《养殖业信息》等专刊。
(钟辉)


第3版()
专栏:

费新我书法作品在京展出
本报讯 以左笔挥毫、独具风格的我国八十二岁著名书法家费新我的个人书法展览,于十二月六日至十六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第3版()
专栏:体育

朱建华等当选为1984年全国最佳田径运动员
我国田径健儿今年共打破三项世界纪录四项亚洲纪录二十二项全国纪录
本报讯 著名跳高选手朱建华和阎红、徐永久、邹振先、刘玉煌、李梅素、郑达真、刘云鹏、蔡舒、曾朝学当选为1984年全国最佳田径运动员。
由中国田径协会、中国体育记者协会、《田径》杂志编辑部、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六单位联合举办的1984年全国最佳田径运动员评选活动12月18日在京揭晓。这是历次田径十佳评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田径界的教练员、科研人员、体育记者、体育教师和有关人员参加了投票,根据票数选出了1984年全国最佳田径运动员十名。其中,刘云鹏和曾朝学是首次当选为最佳田径运动员。
1984年中,我国田径健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共有三人四次打破了三项世界纪录,二人二次创一项世界最好成绩,四人九次打破四项亚洲纪录,三十一人一队七十一次打破二十二项全国纪录,六人七次创一项全国最好成绩。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我国田径健儿共有七人进入前八名,并获得了一枚铜牌。
这次评选活动是首次由中国田径协会、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和新闻单位联合举办的。


第3版()
专栏:体育

最佳田径运动员简介
朱建华 二十一岁,上海跳高运动员,身高1.94 米,体重六十九公斤。1984年6月10日以2.39米的成绩第三次打破世界纪录。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了男子跳高铜牌,是亚洲唯一获奖的田径运动员。
阎红 十八岁,辽宁竞走运动员,身高1.51米,体重四十公斤。1984年5月创造了二十一分四十秒三的5,000米女子竞走世界纪录和四十五分三十九秒五的10,000米女子竞走世界纪录。
徐永久 二十岁,辽宁竞走运动员,身高1.63米,体重四十七公斤。1984年5月以二十一分四十一秒的成绩打破了女子5,000米竞走世界纪录,并创造了二十一分四十七秒零二的五公里竞走世界最好成绩。
邹振先 二十九岁,辽宁三级跳远运动员,身高1.84米,体重七十四公斤。在第23届奥运会上以16.83米的成绩获得男子三级跳远第四名。
刘玉煌 二十五岁,福建跳远运动员,身高1.76米,体重七十公斤。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以7.99米的成绩获得第五名。
李梅素 二十五岁,河北铅球运动员,身高1.76米,体重八十公斤。1984年多次打破18.15米的女子铅球亚洲纪录,最好成绩为18.47米,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第五名。
郑达真 二十五岁,福建跳高运动员,身高1.76米,体重六十一公斤。在第23届奥运会上以1.91米的成绩获得第七名。
刘云鹏 二十二岁,上海跳高运动员,身高1.92米,体重八十公斤。在第23届奥运会上以2.29米的成绩获得男子跳高第七名。
蔡舒 二十二岁,广东跳高运动员,身高1.76米,体重六十八公斤。在第23届奥运会上以2.27米的成绩获得第八名。
曾朝学 二十五岁,云南马拉松运动员,身高1.65米,体重五十二公斤。在198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中,以二小时十五分十秒的成绩获得第三名。


第3版()
专栏:体育

世界网球男团决战在哥德堡举行
瑞典队击败美国队捧走戴维斯杯
本报讯 据外电报道:两名刚刚二十岁的瑞典网球新秀,使美国队第二十九次夺取戴维斯杯的愿望成为泡影。1984年戴维斯杯网球赛决赛12月16日至18日在瑞典哥德堡举行,瑞典队在这场代表世界网球男子团体最高水平的决战中,凭借主场之利一开始就给美国队下马威。第一天的两盘单打,瑞典队二十岁的桑斯特罗姆和维兰德尔分别战胜排名世界前两位的麦肯罗和康纳斯,接着瑞典队又赢了第二天的一盘双打。这样,瑞典队在这场五战三胜制的团体决赛中,实际上已获得胜利。即使美国队在18日的两盘单打中全胜,也无法挽回败局。


第3版()
专栏:体育

一九八四年全国最佳田径运动员
(从左至右)上排:朱建华、李梅素、刘云鹏、蔡舒、曾朝学,下排:阎红、徐永久、邹振先、刘玉煌、郑达真。 汪大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