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撒切尔夫人访华前夕指出
英中联合声明是历史性协议
将有助于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据新华社伦敦12月16日电 (记者于谷)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英中两国政府就香港前途问题达成的协议是一项历史性的协议”,它将能使中英两国达到保持香港繁荣和稳定的共同目标。
撒切尔夫人在前往北京同中国领导人正式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前夕,书面回答了记者向她提出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协议在国际上受到了十分积极的欢迎,说明人们承认它为世界提供了经验。联合国秘书长说它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成功地解决困难的国际问题的榜样。”
她表示相信,“这项协议将使香港能够继续作为一个地区性经济、商业和金融中心而发挥作用”,“聪明能干、善于顺应潮流的香港人民将能在这项协议的基础上把香港建设得更加繁荣”。
撒切尔夫人指出,她将在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大臣杰弗里·豪爵士的陪同下前往北京,在12月19日签署这项联合声明。她强调,她出席签字仪式一事“表明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同中国政府合作执行这一协议”。她表示,联合声明正式签署后将向英国议会提出立法,使政府能在1985年6月30日前批准这个协议。
记者问到中英双方今后应怎样共同合作以保证香港繁荣稳定时,撒切尔夫人回答说:“双方都希望确保在1997年7月1日能够顺利交接,以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她指出,“为此目的,双方已同意建立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她认为,今后需要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必须采取什么行动使香港继续参加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等国际安排。
英国首相说:“协议的执行将是一项复杂的、史无前例的任务,需要英中两国政府进行尽可能密切的合作。我们对此是坚定不移的。我深信,双方都会本着产生这一协议的友好和信任的精神进行合作。”
撒切尔夫人说,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是“极好的”。她希望“两国之间各种级别的互访都能够增多,以促进相互了解”。她表示期望同赵紫阳总理和中国其他领导人讨论如何加强已建立的信任和谅解,以加速发展新的合作。她认为,“英中两国有许多东西可以互相学习。两国进行更为充分、更为频繁的对话,并建立一种更具有实质意义的关系——特别是在经济领域中——只会有利于我们两国人民。”


第6版()
专栏:

英工商界殷切希望首相访华 为英中经济合作带来好消息
新华社香港12月16日电 香港《大公报》报道: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即将访问北京,英国政界、工商界人士在接受香港《大公报》派往伦敦记者的访问时指出,中英两国圆满解决香港问题并达成中英联合声明,撒切尔夫人这次访华,将推动中英两国关系,特别是经济合作及贸易往来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表示,希望撒切尔夫人与中国领导人会谈中,表达英国工商界对前往中国投资的浓厚兴趣。
上议院议员英之杰集团董事坦卢勋爵表示,英国首相访华之行,标志着两年的中英谈判有了美好的结果;香港人接受中英联合声明,而且都感到满意。
坦卢提到,撒切尔夫人将掀起英国工商界对华投资的一次高潮。英国工商界尤其注意中国推行的现代化计划及开放政策,这将为英国工商界提供更多机会。坦卢表示,英之杰集团现时与中国成立了多家合资企业,今后还将进行更多对华投资,特别是在售卖高级技术设备,以及港口管理等方面。
太古洋行主席约翰·斯怀尔表示,撒切尔夫人这次历史性访华之行是值得高兴的。中英联合声明是香港人建立未来信心的一项基础,也是一切保证之中的最好保证。
他说,太古集团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今后还会积极参与对华投资。中英两国目前的关系,比过去任何一段时期更令人鼓舞及乐观,它将为中英之间建立更多的经济合作及贸易往来。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欧洲业务部执行董事托马斯·韦尔什表示,英国银行界期望撒切尔夫人这次访华与中国领导人谈到中英两国的经济合作及贸易往来问题,这会为英国工商界带来好消息,也会为银行界带来鼓舞的信息。
标准渣打银行总经理简斯表示,英国企业近来非常有兴趣前往中国大陆及香港投资,这也得到英国官方的支持。
他说,标准渣打对中英联合声明及香港未来投资环境极具信心,今后会继续立足于香港。
米兰银行亚太地区业务部高级经理戴维·马卡姆表示,英国银行界希望撒切尔夫人成功地访华,并且为英国工商界带来更多对华投资的机会。他说,伦敦是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英国银行界与中国有长期友好的商务往来关系,不少英国银行在北京等地设立了办事处。中国现正大力推行对外开放政策,英国银行界已注视这种动向,随时准备走入中国进行投资。


第6版()
专栏:随笔

危险的细菌战
事情得回溯到1964、1965年。
那时,美国华盛顿机场和闹市区的一些长途汽车终点站上,出现了一些形迹可疑的人。他们手提特制的旅行箱,在熙熙攘攘的旅客当中穿梭巡行。善良的旅客们根本就不曾注意到,这些人的旅行箱中暗藏着的喷雾装置,正向旅客身上喷洒出一团团看不见的细菌!原来,这是美国陆军特工人员所进行的一项“细菌传播”秘密试验,目的在于研究“敌方可能如何进行诸如天花病的传播”。试验的结论是“可怕的”:“带菌的旅客们将把细菌带到二百多个城市去”,“纽约、华盛顿、波士顿、芝加哥和洛杉矶的传染程度最高……”
这种秘密试验的情景,是最近美国军方的一些文件透露的。据文件说,“试验”时向旅客喷洒的杆菌是“无害的菌种”。
值得人们注意的是,为了替自己的行径辩解,有关当局竟宣称,二十年前的这些“试验”是为了研究“敌方”如何打细菌战而进行的;那末今天又如何呢?据报道,今天在美国犹他州,有一所达格威试验场,专门从事“反化学战和生物战的防务研究”,而且正在计划扩大这个试验场的规模。
实际上,所谓的“反细菌战”研究,就是进行细菌战的准备。美国一家通讯社尖锐地指出:美国已经在1972年禁止生物武器的条约上签字,但是研究工作却在继续进行。既然二十年前可以偷偷地拿本国人民和别国人民作细菌战的试验品,今天又有什么理由足以相信他们不再继续这种“试验”呢?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在要求裁减核武器、结束军备竞赛的时候,千万别忘了制止危险的细菌战。
谈锋文 方成画(附图片)


第6版()
专栏:

我人大代表团结束访问坦桑抵赞比亚
新华社卢萨卡12月16日电 (记者董成彬 邱孝益)由黄华副委员长率领的中国人大代表团今天上午到达这里,开始对赞比亚进行为期五天的友好访问。
中国人大代表团在卢萨卡机场受到了赞比亚国民议会议长鲁宾逊·纳布利亚托和副议长科姆贝以及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临时代办詹道德的迎接。
黄华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中,把中、赞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喻为“全天候友谊”。他说:“我们在所有领域里的友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
黄华说,中国人大代表团将通过这次访问,向赞比亚人民和国民议会学习,并且交换看法和经验。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12月16日电 (记者怀成波)以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为团长的中国人大代表团结束了对坦桑尼亚为期八天的友好访问,今天早晨离开这里前往卢萨卡。
黄华在12月14日晚举行的答谢宴会上说,他在这个国家逗留期间同坦桑尼亚领导人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他对坦桑尼亚国民议会和政府所给予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
坦桑尼亚国民议会议长姆克瓦瓦说,坦桑尼亚有很多朋友,但中国在坦桑尼亚有着特殊的位置。他希望巩固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坦中关系。


第6版()
专栏:

象牙海岸总统接见我政府经济贸易代表团
据新华社阿比让12月14日电 (记者熊善吾)象牙海岸总统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今天接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以郑拓彬为首的中国政府经济贸易代表团,并同代表团成员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


第6版()
专栏:

中国和扎伊尔成立政府级混合委员会
据新华社金沙萨12月15日电 中国和扎伊尔两国政府今天组成一个混合委员会,以加强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
关于成立混合委员会协定的签字仪式今天在金沙萨举行。中国经贸部第一副部长郑拓彬和扎伊尔国际合作国务秘书朗盖马代表双方在协定上签了字。


第6版()
专栏:

约旦一大学举行《伊斯兰在中国》报告会
据新华社安曼12月16日电 约旦北部伊尔比德市的雅尔穆克大学15日晚举行了《伊斯兰在中国》专题报告会,由不久前访问中国的该大学校长巴德兰和约旦《旗帜报》主编哈桑分别介绍了中国穆斯林的情况。
巴德兰博士在会上赞扬中国政府在法律上保障穆斯林的宗教信仰,以及保证穆斯林在政治上完全享有同其他民族平等的权利。


第6版()
专栏:

苏联演出为杜甫诗篇谱写的歌曲
新华社莫斯科12月14日电 (张道庆)苏联国家室内合唱团今晚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演出厅举行音乐会,演出为中国唐代诗人杜甫的诗篇谱写的一组歌曲,受到热烈欢迎。
这个音乐会是去年第五届“莫斯科之秋”音乐节演出为杜诗谱写的歌曲音乐会的继续。音乐会演出的一组总标题为《四川悲歌》的合唱组歌分两部分,去年演唱的九首杜诗为第一部分,这次演唱的十三首杜诗为第二部分。这两部分包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梦李白二首》、《旅夜书怀》、《无家别》等。杜甫的这些诗是由苏联汉学家A·吉托维奇译成俄文的。组歌由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家尼古拉·西杰利尼科夫教授谱写。合唱指挥兼艺术指导是国际比赛获奖者瓦列里·波利扬斯基。
演出后,作曲家西杰利尼科夫教授对出席音乐会的中国大使杨守正说:“我非常喜爱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是杜甫的诗。读他的诗,我感到自己的心在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


第6版()
专栏:

哈克说巴不会放弃在阿问题上原则立场
阿富汗飞机侵犯巴基斯坦已达六百多次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12月16日电 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今天在白沙瓦举行的部族长老的一次集会上说,没有人能够强迫巴基斯坦放弃它在阿富汗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或者使它在这个问题上妥协。
他说,不要误以为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决心会被任何人的威胁所吓倒。他说,巴基斯坦对于在它西部边境的挑衅行为已经有意识地表现出容忍态度,这是因为巴基斯坦不希望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更加痛苦或者使本地区的局势更趋复杂。
在谈到关于在巴基斯坦境内的三百万阿富汗难民问题时,齐亚·哈克表示,尽管有各种困难,巴基斯坦人民将继续支持阿富汗难民,直到他们和平、体面和光荣地返回祖国。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12月15日电 (记者马光)巴基斯坦官方发言人今天在这里对记者说,自1978年到1984年12月11日,阿富汗飞机侵犯巴基斯坦领空达六百三十四次。
这位发言人说,在同一时间里,阿富汗军队从阿富汗境内炮击巴基斯坦一百三十一次。


第6版()
专栏:

巴解执委会和巴全委会开联席会议
新华社突尼斯12月15日电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今天报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和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主席团13日和14日在这里举行了联席会议。会议决定了巴解组织执委会委员在巴解机构中的分工、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的组成以及巴全国委员会下属各委员会的组成和主席的人选。
这次会议由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主持。巴全委会主席萨耶赫,以及巴解执委会和巴全委会主席团的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结束时发表的一项公报说联席会议作出了下列决定:
一、巴解执委会委员贾迈勒·苏拉尼、法赫德·卡瓦斯迈和穆罕默德·米勒翰分别负责执委会书记处、被占领土事务部和教育、高教部的工作。
二、批准了巴解组织新的中央委员会组成名单,并为那些未能出席第十七次巴全委会会议的委员保留了席位。
三、组成巴全国委员会下属的被占领土事务委员会等八个委员会。
公报说,联席会议还讨论了巴勒斯坦同西欧关系等问题。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斯要求印别干涉内政
斯里兰卡总理普雷马达萨15日在科伦坡说,印度正妨碍斯里兰卡解决种族问题。他说,实现各党派圆桌会议目标的主要障碍,是印度对斯内部事务的干涉以及为斯里兰卡泰米尔武装分子提供的保护。
美将放宽对波经济制裁
里根政府本星期将宣布,撤销对波兰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禁令,这项宣布是里根政府取消对波兰制裁迈出的新的一步。
泰明年将接受美军援
泰国民众联络厅16日发表的新闻公报说,泰国明年将接受美国提供的一亿零七百三十万美元的军事援助。伊拉克飞机击中希腊油轮
伊拉克军方宣布,伊拉克战斗机15日击中在海湾的两个“巨大海上目标”。希腊海运部证实,伊拉克飞机击中了希腊的一艘空油轮。(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朝鲜重视和关怀旅日归侨的工作和生活
据新华社平壤12月16日电 (记者高浩荣)朝鲜劳动党和政府关怀和重视旅日归国朝侨的工作和生活,二十五年来回到朝鲜的十多万旅日朝侨中有二万多人受到国家的表彰。
据报道,旅日朝侨首批回国定居始于1959年12月,至今已有一百八十七批。朝鲜劳动党和政府把这些归国朝侨看作是国家的主人,保障他们的各种社会权利,为他们提供安定的工作与生活环境,鼓励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作用。
二十五年来,大批归国朝侨在朝鲜党和政府关怀下努力学习和工作,不少人加入了朝鲜劳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成绩。在受到国家表彰的二万多名归侨中,有二十一人被授予英雄称号,一百多人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和学位。
最近,平壤市举行了纪念旅日朝侨回国二十五周年的报告大会。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务院副总理郑浚基在会上号召广大回国朝侨继续发挥高度的爱国热情,努力工作,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出积极贡献。


第6版()
专栏:

博帕尔市农药厂开始中和剩余毒气
据新华社新德里12月16日电 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农药厂今天开始中和剩余的毒气异氰酸甲酯。
从当地传到这里的初步消息说,这项代号为“恢复信心行动”的中和毒气的工作,开始阶段是成功的。
参加中和毒气的有一个印度专家小组和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来的三名美国专家。中央邦的首席部长也于今天早晨来到工厂,并将在中和毒气的五天中一直呆在那里。
为了安全需要,警察和军事人员今天在农药厂的周围设立了警戒线,阻止群众围观。工厂的墙上围着麻袋,有五架直升飞机和三架飞机在工厂的上空盘旋,往工厂和围着工厂墙的麻袋上喷水。
由于担心中和毒气会产生新的危险,已经有三十万人撤离了博帕尔市,现在仍有市民在继续离开。


第6版()
专栏:

戈尔巴乔夫抵英访问
表示希望改善苏英关系
据新华社伦敦12月15日电 (记者于承智)应各国议会联盟英国议员团的邀请,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戈尔巴乔夫今天抵达这里,开始对英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
戈尔巴乔夫一行三十人在希思罗机场受到了英国下议院议长伯纳德·韦瑟里尔的迎接。
戈尔巴乔夫在抵达后发表讲话说,“我希望这次访问将会改善苏英两国的关系,并将有助于制订一些更为广泛的计划来确定国际局势。”
戈尔巴乔夫在向新闻界散发的一份书面声明中说,苏联代表团希望就解决国际局势危险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同英国坦率地交换意见。
声明说:“苏联坚信,不管国际形势多么复杂,防止核战争的机会是存在的。必须充分地利用这些机会,而不能错过。”(附图片)
图为戈尔巴乔夫(左)到达希思罗机场时,受到英下议院议长伯纳德·韦瑟里尔的欢迎。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新闻分析

东西方恢复对话的序幕
新华社记者 于承智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应各国议会联盟英国议员团的邀请,15日抵达伦敦,开始对英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这是1976年以来访问英国的级别最高的苏联官员。
戈尔巴乔夫访英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明天他将同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的会谈以及后天和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的会谈。这一安排本身说明,这次访问实际上具有官方接触的性质。
撒切尔夫人自去年在保守党年会上发出了要和苏联进行对话的信号后,一改她从1979年执政以来对苏采取的僵硬姿态。今年2月初她出访匈牙利,迈出了英国外交“新东方政策”的重要一步;随后她又亲自前往莫斯科参加已故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的葬礼,表现出英国对建立东西方对话的愿望。7月份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也访问了苏联。不过,英国的努力当时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但是,现在看来,苏联方面终于对英国的这些举动作出了初步响应。除戈尔巴乔夫的这次来访外,据宣布,苏联外长葛罗米柯明年春天也将访英,这些都表明了英苏关系在起变化。
英国是美国的亲密盟国,在全球战略中英美间有着特殊的伙伴关系。有人认为,英苏关系的改善对促进东西方对话,推动美苏谈判进程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自从苏联去年11月由于美国和北约国家在西欧部署巡航导弹和潘兴Ⅱ式导弹而中断日内瓦谈判以来,东西方关系一度十分冷淡。今年10月以来,美苏双方在恢复谈判问题上出现了某些松动迹象,特别是里根总统再次当选连任后,苏联发出了愿意同美国会谈的信号。正是由于苏美双方都有各自的需要,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定于明年1月7、8日在日内瓦会晤。苏联在此时此刻派出戈尔巴乔夫访问英国,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英国来摸美国的意图和利用英国作为传递信息的渠道。
撒切尔夫人已明确表示,她希望就如何避免武装冲突和推进裁军等问题同戈尔巴乔夫进行“直率的、现实的”会谈。杰弗里·豪也说:“我们将借此机会更多地了解苏联的立场,并将借此机会解释我们自己的立场。”此间人士认为,戈尔巴乔夫访英的真正意图是把西方盟国的信息带回莫斯科。
这样看来,如果说东西方正式对话的恢复将始于葛罗米柯和舒尔茨的会晤,那末戈尔巴乔夫的这次访英,可说是整个东西方恢复对话的序幕。
(据新华社伦敦12月15日电)


第6版()
专栏:

博帕尔的灾难(连载)
李文政
博帕尔是印度中央邦首府,人口近七十万。12月3日,正是在这儿,美国的跨国公司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办的一家农药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使世界为之震惊。
一、死亡之夜
12月2日子夜。博帕尔市郊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一个储气罐的压力在急剧上升。储气罐里装的四十五吨液态剧毒性异氰酸甲酯,是用来制造农药西维因和涕灭威的原料。3日零时五十六分,储气罐阀门失灵,罐内的剧毒化学物质漏了出来,以气体的形态迅速向外扩散。一小时之后,毒气形成的浓重烟雾已笼罩在全市上空。
从农药厂漏出来的毒气越过工厂围墙首先进入毗邻的贫民区,数百居民立刻在睡梦中死去。火车站附近有不少乞丐怕冷拥挤在一起。毒气弥漫到那里,几分钟之内,便有十多人丧生,二百多人出现严重中毒症状。毒气穿过庙宇、商店、街道和湖泊,飘过二十五平方英里的市区。那天晚上没有风,空中弥漫着大雾,使得毒气以较大的浓度继续缓缓扩散,传播着死亡。
距农药厂几百米外,一个农场主听到附近传来沉闷的呼噜声,还以为是母牛反刍时发出的声音。他起床出外察看,发现已有两头牛死在地上。另一头正在痛苦地叫着,不一会儿也倒在他的脚前。这时,他的双目也开始疼痛起来。他后来在医院里紧闭双目,泪流满面,向人们说:“我原来以为是发生了瘟疫。”
不少人以为城市遭到了原子弹的袭击或是发生了大地震,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后来人们知道是工厂漏出了毒气,就慌忙外逃。人们坐着小汽车、拉着木板车、骑着自行车,以各自最快的速度逃走。然而,毒气是无情的,不少人在逃跑途中双目失明,一头栽倒在路旁,再也爬不起来。在大街上、道路旁,牛和狗以及其他牲畜在痛苦中挣扎。
过了短短的几个夜晚,两千五百人丧失了生命,还有三千人左右濒临死亡的边缘。十二万五千人不同程度地遭到毒害,估计将有十万人终身致残。(附图片)
十二月三日凌晨,地处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农药厂附近的居民成了首批受害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