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加强南北合作 发展非加太粮食生产
第三个洛美协定在多哥首都签字   多哥总统强调第三世界国家应首先依靠自力更生加强南南合作
新华社洛美12月8日电 (记者秦殿杰 张有浩)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国家集团六十五个成员国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十国达成的第三个“洛美协定”今天在多哥首都洛美正式签字。
隆重的签字仪式在多哥人民联盟之家会议大厦举行。来自非、加、太地区国家集团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员国的代表、一些国际组织的代表、各国驻多哥的外交官员和多哥居民共三千多人出席了签字仪式。
正在多哥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及其随行人员,应邀出席了签字仪式。
上午九时许,在阵阵的欢呼声和乐曲声停息后,主持签字仪式的多哥总统埃亚德马发表讲话。他回顾了为签定第三个“洛美协定”而经历的长期艰苦的谈判。他指出,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富国越来越富,而穷国越来越穷。他认为,尽管达成了第三个“洛美协定”,但是,第三世界国家仍然要首先依靠自力更生。他说:“我们应当寻求加强南南合作,特别是加强非、加、太地区国家集团成员国之间合作的途径和方法”。为此,他再次建议成立商会和其它形式的机构,以促进非、加、太地区国家集团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欧洲经济共同体部长理事会主席、爱尔兰外交部长彼得·巴里,非、加、太地区国家集团部长理事会主席、巴布亚新几内亚外交部长拉比·纳马柳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主席加斯东·托恩,也先后在签字仪式上讲话。
巴里认为,“洛美协定”是一个团结合作的成果。他说,对非洲来说,目前最急待解决的问题是饥荒问题,还有必须同旱灾和沙漠化进行斗争的问题。
纳马柳认为,第三个“洛美协定”是加强南北合作方面的典范。他说,第三个“洛美协定”的内容比第二个“洛美协定”有所改善。但是,他对欧洲经济共同体向非、加、太地区国家提供资金的不足表示遗憾。他强调说,第三个“洛美协定”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原料价格浮动等关键问题。
加斯东·托恩认为,第三个“洛美协定”的签署标志着非、加、太地区国家集团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合作方面已经迈出了新的一步。
上述发言后,乐队再次奏起欢快的乐曲。在一派热烈的气氛中,代表们按照各国国名第一个字母的排列顺序先后在第三个“洛美协定”的文件上签了字。签字仪式于下午一时结束。
“洛美协定”全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国家)洛美协定”,它在当前的南北关系中,是最大的经济贸易集团。前两个为期五年的“洛美协定”是分别于1975年2月和1979年10月在洛美签署的。第二个“洛美协定”将于1985年2月28日到期。从1975年2月以来,非、加、太地区参加“洛美协定”的国家已从开始的四十六国增加到六十五国。
为了签定第三个“洛美协定”,签约双方从去年10月以来,就协定中的政治、经济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六轮部长级和多次大使级谈判,在今年11月23日才就协定的内容达成协议,并定于12月8日在洛美正式签署新协定。
第三个“洛美协定”规定,签约双方同意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85年到1990年期间向非、加、太国家提供八十五亿欧洲货币单位(约合六十八亿美元)的财政援助。这个数额比第二个“洛美协定”的五十五亿三千万欧洲货币单位有所增加,但对非、加、太国家的实际需要来说,仍感不够。同前两个“洛美协定”相比,第三个“洛美协定”更加注意在农业方面的合作,其重点将是帮助非、加、太地区国家发展粮食作物和实现粮食自给。此外第三个“洛美协定”还涉及帮助非洲国家抗旱和防止沙漠化等问题。
第三个“洛美协定”将从1985年3月1日起生效。(附图片)
  图为参加签署第三个洛美协定的部分代表。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
专栏:

  里根表示愿同苏谈判武器控制问题
  科尔支持美国同苏联达成一项控制军备协议
  撒切尔夫人说美苏在谈判中应作出同等让步
据新华社华盛顿12月7日电 美国总统里根今天在他再次当选后举行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愿意同苏联就武器控制等问题进行讨论。
里根说,他对苏联领导人契尔年科和葛罗米柯公开声明愿意消除核武器表示高兴。但是,当记者问到美苏武器控制进程的前景时,里根说,他无法预料明年1月舒尔茨同葛罗米柯的会谈结果。
在谈到最近在伊朗发生的劫机事件时,里根认为,伊朗方面在飞机被劫持的情况下未能尽到努力。
新华社波恩12月7日电 西德总理科尔今天在议会讲话时表示,西德完全支持美国为同苏联达成一项均衡和可核查的军备控制协议而作的努力。
他说,上周他在访美期间同里根会谈后发表的声明,实质上是向苏联作出举行军备控制谈判的表示。他认为目前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似乎已准备开始相互关系的“新阶段”。
但他重申,西德仍将部署美国的潘兴Ⅱ式导弹,直至美苏就限制导弹问题达成协议。
科尔还对里根关于美国在举行美苏军备控制会谈之前一定同西欧盟国进行密切磋商所作的保证表示欢迎。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据美国通讯社报道,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7日在对美国记者进行的一次年终吹风时说,美国和苏联应该在即将举行的核武器会谈中作出同等的让步。
她说,美苏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作出让步,“除非它们从对方得到同等的让步——一对一的让步,即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让步”。
撒切尔夫人认为,“避免武装冲突”是符合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两者的利益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我们双方有利的基础上进行会谈”,“这是我们可能获得持久裁减(核武器)的唯一基础”。她坚持认为,即将进行的东西方谈判将以西方的实力地位和不让步的方针进行。美国通讯社认为,撒切尔夫人的这番话显然是针对将于明年1月7日至8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舒尔茨和葛罗米柯会谈而言的。
当记者问到她本人将于本月16日会见苏联高级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问题时,撒切尔夫人说,她希望她同戈尔巴乔夫的会谈将是“直率的或现实的”。
撒切尔夫人7日在会见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以后对记者说:“美国防务预算有了巨大增加,防务预算一直是一件有助于全面恢复对美国的信心的事情。”她还说:“西方的防务取决于我们和美国结成一体。”温伯格是在参加了北约布鲁塞尔冬季国防部长例会后在返回华盛顿的途中在伦敦逗留的。


第6版()
专栏:

  田纪云评价第三个洛美协定
  必将为促进南北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新华社洛美12月9日电 (记者秦殿杰、张有浩)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一行结束了在多哥为期三天的正式友好访问,今天上午乘多哥总统埃亚德马为他派出的专机离开这里前往马里访问。
多哥装备、矿业和邮电部长穆萨·巴凯与外交和合作部长科菲·阿梅加到机场送行。
田纪云在机场向新闻界发表讲话说,他对多哥的友好访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他说:“在洛美的访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值得记忆的是,他应多哥总统埃亚德马的盛情邀请,参加了第三个‘洛美协定’的签字仪式”。他指出,第三个“洛美协定”的签字是有重大意义的。它必将为加强和促进南北合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访问期间,田纪云的主要随行人员、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吕学俭和多哥经济和财政部长科姆拉·阿利普伊于本月7日经过会谈达成一项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中国政府将向多哥政府赠送价值五十五万元人民币的小型农具和常用工业品,并帮助多哥在洛美建设一座小型医院。


第6版()
专栏:

  欧洲共同体决定集体在《海洋法公约》上签字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欧洲共同体环境部长6日决定共同体十国集体签署《海洋法公约》,尽管它的两个主要成员国英国和西德还没有单独在这项国际公约上签字。
《海洋法公约》是1982年4月30日在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该公约共有三百二十项条款和九个涉及海洋运输和渔业资源开发等问题的附件。共同体集体签署这项公约后,将能够参加今后关于渔业和环境等问题的国际谈判。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在《海洋法公约》上签了字。该公约规定,今年12月9日签字截止。
目前美国尚未在这项公约上签字,因为它反对它认为不利于私人企业的采矿条款。西德和英国虽然也反对公约中的有关条款,还没有在这项公约上签字,但它们并不反对共同体集体签署这项国际公约。
据新华社利马12月7日电秘鲁部长会议主席路易斯·佩尔科维奇今天宣布,秘鲁政府将不在《海洋法公约》上签字,并已将此决定通知了其驻联合国代表。
佩尔科维奇在谈到不签字的理由时说,有许多因素促使政府作出这一决定,其中最主要的是公约关于领海权的条款同秘鲁宪法规定的二百海里领海权相抵触。据秘鲁国家通讯社安第斯通讯社报道,政府的决定公布后受到渔业联合会等一些组织的热烈欢迎,但阿普拉党和左派联盟却公开表示不同意政府的这一决定。


第6版()
专栏:

  坦桑尼亚议长盛宴欢迎黄华副委员长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12月8日电 (记者怀成波)坦桑尼亚国民议会议长姆克瓦瓦今晚在这里举行盛大宴会,欢迎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及其一行。
姆克瓦瓦在宴会上代表坦桑尼亚党、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给予坦桑尼亚各方面的援助表示感谢。他说,中国援助的项目很多,如纺织厂、农具厂、坦赞铁路等。
他还提议为邓小平和尼雷尔以及两国其他领导人的健康干杯。
黄华在宴会上赞扬坦桑尼亚人民,在尼雷尔总统的领导下,在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他在谈到两国关系时说,
“已故的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与尼雷尔总统共同栽培的友谊之树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他说:“我们愿意同坦桑尼亚朋友一道,扩大和加强两国人民间的兄弟友谊和双边友好合作关系”。
黄华及其一行今天下午在议长办公室拜会了姆克瓦瓦。双方就议会事务和其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长时间会谈。


第6版()
专栏:友好往来

  友好往来
△我国外交部副部长韩叙4日结束了对安提瓜—巴布达为期四天的工作访问。访问期间,韩叙分别受到安提瓜—巴布达总督雅各布斯和总理维尔·伯德的接见。
8日,韩叙副外长结束了对哥伦比亚为期三天的工作访问离开波哥大前往厄瓜多尔。
访问期间,韩叙及其随行人员同哥伦比亚高级官员就两国的外交、文化和贸易关系进行了会谈。双方对两国目前的关系表示满意,并希望进一步加强贸易关系和技术合作。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议会最近在首府贝洛奥里藏特授予中国驻巴西大使徐中夫一枚立法大勋章,表彰他为促进中巴关系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以公安部长刘复之为团长的中国公安代表团结束了对意大利的五天友好访问后,于6日下午离开罗马前往南斯拉夫继续访问。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坦桑庆祝坦桑大陆独立二十三周年
据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12月9日电 (记者怀成波)坦桑尼亚今天在这里的国家体育场举行群众大会,庆祝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大陆独立二十三周年。
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和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肯尼亚总统莫伊一道,检阅了由武装部队、警察、民兵和少先队员组成的游行队伍。
坦桑尼亚副总统、桑给巴尔总统阿里·哈桑·姆维尼、坦桑尼亚革命党总书记卡瓦瓦以及其他高级官员也参加了庆祝大会。
以中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为团长的中国人大代表团特邀出席了大会。大会结束时,尼雷尔接见了黄华,同他热烈拥抱。尼雷尔表示热烈欢迎中国老朋友来访并出席大会。
黄华曾在1961年(昨日新闻中误为1962年)12月9日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参加坦噶尼喀的独立庆祝活动,并于当天宣布中、坦建交。


第6版()
专栏:

  墨菲开始新的中东穿梭访问
本报大马士革12月9日专电 记者陈积昌报道:美国助理国务卿墨菲8日抵达沙特阿拉伯,开始他新的中东穿梭访问的第一站活动。他还将访问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和埃及。据外电报道,墨菲昨天与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进行了会谈。沙特方面参加会谈的还有外交大臣费萨尔王储和驻美大使班达尔。双方着重讨论了黎巴嫩局势和阿以争端,研究了“旨在谋求阿以争端全面解决的手段。”
墨菲这次访问是在黎以军事谈判陷于僵局、中东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自11月8日黎以军事谈判举行以来,由于以色列采取顽固立场,谈判踏步不前。黎巴嫩舆论希望美国能对以色列施加压力,促使其改变态度。不久前,第十七届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会议在安曼举行。紧接着约旦国王侯赛因访问了埃及。11月26日美国又与伊拉克恢复了外交关系。中东最近这些重大事态的发展是促成墨菲此行的重要因素。
此间观察家认为,墨菲这次中东之行的主要任务,一是为打破黎以军事谈判目前的僵局作出新的努力;二是在中东问题上继续探索有关各方的立场,为美国复活里根的中东计划和在中东采取新的主动行动铺平道路。


第6版()
专栏:札记

  敌友难辨
北约集团内部最近发生了一场不太公开而“最激烈的斗争”。美国和它的欧洲盟国在改进北约空防计划中应采用何种识别敌友系统的问题上意见分歧。
这种系统是装在飞机上的用无线电传播密码信号的仪器,友方飞机收到信号后即以适当方式回答,而不能作正确回答或不作答的飞机,就会被当作敌机予以摧毁。北约现有的仪器已陈旧,据说如不更新,在一旦发生战争时,北约可能击落20%自己的飞机。
西欧一些国家倾向于采用欧洲制造的仪器;美国则宣称美国仪器的性能更先进。英国经过十八个月的“研究”,尚未作出最后决定,因为这个问题对英国工业界意味着至少四亿英镑的生意。联邦德国对此也十分关心。据英国《金融时报》说,十年之内北约各国政府在这上面的费用“可能达一百亿英镑”。《泰晤士报》说美国军方吹嘘它的“非常先进的技术”,“只不过是为美国拉生意的策略”。
在现代战争的空战中,识别敌机还是友机,确实不是易事。但是要解决用谁的仪器来识别敌友,看来也并不比在空战中识别敌友容易。
·陈封·


第6版()
专栏:

  科客机劫机者要求换新飞机离德黑兰
据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据本社驻德黑兰记者报道,被劫持到德黑兰的科威特客机的劫机者昨天下午和晚上又释放了两批乘客共三十九人。目前包括五名劫机者在内共十七人仍在机上。
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昨晚援引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机上的一些乘客情况十分危急,一名科威特人“处在垂危中”,但是劫机者拒绝让他们出来治疗。发言人说:“劫机者决不会释放美国和科威特外交人员”。劫机者威胁说:“如果科威特政府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就把飞机、乘客和自己一起炸掉。”
报道说,伊朗总统哈梅内伊在回答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呼吁伊朗努力解决这一事件时希望
“这一问题的解决将不要再发生流血或暴力行动”。
据新华社德黑兰12月9日电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在这里说,科威特航空公司飞机的劫持者今天要求科威特提供一架新飞机,让他们离开德黑兰。
目击者说,这架被劫持到德黑兰机场的飞机,由于有十三个舷窗已被劫机者打破,不能再飞行。
这次劫机事件已经进入第六天。机上的乘客至少已有四人被劫持者打死,其中两个美国人,两个科威特人。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还说,伊朗曾向科威特建议用武力解决,但科方没有作明确答复。他说,伊朗目前还在努力争取和平解决。
据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前来解决劫机事件的科威特外交部代表团今天已经离开德黑兰回国。
另据报道,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应科威特的要求,将派副总统哈达姆前往德黑兰商谈此事。
据此间官方消息说,伊朗近邻诸国首脑纷纷要求伊朗总统哈梅内伊作出进一步努力来和平解决这次劫机事件。连日来,要求和平解决这一事件的电报和呼吁书大量涌进伊朗。国际上对此事件的关注引起了伊朗一些宗教人士的不满。
据报道,劫机者是四个黎巴嫩人。


第6版()
专栏:国际简讯

  国际简讯
斯招兵对付分离主义分子
斯里兰卡军队正在招募大约五千名青年,以对付分离主义分子和保卫国家主权。另据来自北部地区的消息说,八日在贾夫纳的凯塔迪地区进行的八小时的袭击行动中,治安部队在三个营地兜捕了二百多名分离主义者。
孟加拉国反对党发起总罢工
孟加拉国反对党八日组织二十四小时的全国性总罢工,要求取消军法管制并在非党派的中立政府主持下举行议会选举。罢工使首都陷于瘫痪。各种车辆停驶,机场关闭,达卡市内所有商店也关了门。
美国一半官方代表团访越
美国的一个半官方代表团九日到达河内进行访问。由美国国会议员蒙哥马利率领的六人代表团预计将同越南方面讨论侵越战争中“失踪”的美国人问题,也可能涉及东南亚地区和其他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九七五年越南战争结束以来访越的一个规模最大的由美国政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
(据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迅速发展的苏丹教育事业
  罗兴武
苏丹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然而,经过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1956年苏丹独立时,文盲约占全国人口的95%。
1969年5月25日革命成功后,苏丹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从1970—1971年到1982—1983年,小学由三千六百多所发展到六千一百多所,中学由四百六十所发展到一千九百二十九所,还新建了两所大学。小学生由七十四万九千人增加到一百五十二万九千人,中学生由七万三千人增加到四十五万人,大学生由六千七百人增加到四万二千人。这的确是可喜的成就。
苏丹教育事业之所以发展很快,首先是政府重视。1970年,苏丹政府宣布2月24日为“教育节”,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教育革命:改革学制,规定小学六年,初中和高中各三年;修改教学大纲,统一教材,培训师资,实行免费教育。此外,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办学。除国家出资修建学校外,大力支持和鼓励地方机构、社会团体、各界人士、苏丹侨民和外国人进行智力投资,兴建各种学校。在边远地区,为了解决师资和教材短缺问题,当地教育部门因陋就简,实行大班上课等办法,从而使全国学龄儿童的入学率由1977—1978学年的43.7%上升到1982—1983学年的75%,计划到八十年代末,将普及小学教育。
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苏丹政府日益重视技术教育。1978年1月,苏丹召开了全国技术教育会议,决定在初中和小学开设农村教育、工业技术、家庭经济等知识课。技术教育的经费为普通中学的三倍。国家除向技术学校提供所需的车间、机械设备、实验室、原料和农场外,还从人力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全国工业、农业、商业等技术学校由1970—1971年的十一所,发展到1982—1983年的五十五所,学生由一千九百多人增至一万七千七百多人。与此同时,苏丹政府还大力发展职业训练中心,使那些无机会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在那里受到技术培训。
苏丹在扩大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努力发展高等教育。1971年,苏丹成立了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部,并颁布了高等教育法。1975年成立了全国高等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高教政策、发展规划和监督实施教学大纲。1982—1983年度,苏丹高等教育经费达七千万苏丹镑(1苏丹镑合一点五四元人民币)。除在首都建有喀土穆大学、乌姆杜尔曼伊斯兰大学和开罗大学喀土穆分校外,还在苏丹中部和南部成立了吉齐拉大学和朱巴大学。首屈一指的喀土穆大学是苏丹于1902年建立的最早的一所高等学府,以后逐渐得到扩建,目前已发展到拥有十一所学院和五个附属研究院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82年学生达九千七百多人,为1970年的二倍多。此外,苏丹每年还向国外派遣留学生,1982—1983年度,苏丹在国外的留学生达二万四千八百多人,分布在五十三个国家里。
扫盲和成人教育是发展苏丹教育事业的重要一环。1972年苏丹社会主义联盟成立了中央扫盲机构,动员各群众组织中有文化的成员,到基层从事扫盲工作;学校教师和学生则利用假期自愿到农村参加这项工作。1977—1978年度至1982—1983年度六年间,苏丹约五百万人摘掉文盲帽子,从而使文盲比例降到30%。1980—1981年度,苏丹培训扫盲师资三万五千九百多人,1982年,苏丹政府又修改了扫盲法,成立全国扫盲委员会,计划到1990年全部扫除文盲。
积极为妇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苏丹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苏丹各省市办有许多女子小学和中学,仅女子高中就由1969年的十所发展到1983年的五十六所。此外,全国还建有三所女子师范学院,一所女子保育学院,其它高等院校里也有不少女生学习。越来越多的受过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苏丹妇女走向社会,从事秘书、财会、律师、医生、护士、警察等工作和在政府、苏丹社会主义联盟里担任领导职务。(附图片)
座落在喀土穆市区的苏丹民族英雄马赫迪陵墓。十九世纪末,马赫迪率领苏丹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打败了入侵苏丹的英国殖民者,击毙了当时英国派去统治苏丹的总督戈登。 新华社记者 孙星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