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要围绕经济建设抓教育
——无锡、沙洲教育发展情况调查
陆钦仪
在四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当怎样认识和处理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完成十二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经济发展较快的苏南地区作了一些调查,对比我们过去了解到的经济发展较慢地区的情况,受到不少启发,现写出以就正于教育界同志们。
经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为了实现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这个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经济建设与三大任务的关系。这个论断也同样适用于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无锡、沙洲两个地区生产与教育发展的情况也生动地表明了这一点。
江苏是全国工农业生产搞得比较好的省,而无锡、沙洲又是江苏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县。两县都是五年实现了工农业产值翻一番,去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分别达到二十亿和十五点七九亿元。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市、县财政和集体收入有了较大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无锡、沙洲两地去年的财政收入都比1978年增加一倍左右,农村人均收入达到四百多元,有的乡达到五百多元。这给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概述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为教育发展提供较多的财力物力。
几年来,无锡县贯彻中央关于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普教事业费和基建费逐年增长,五年来教育经费的增长率大于财政支出的增长率。他们还多方集资,增加教育投资。从1980年到1983年,中小学修建费共用一千八百多万元,社队企业集资和校办厂收入占所用经费的67%,有三百零三所中小学得到彻底改造,其中新建的有十点七万平方米。沙洲县五年来修建校舍及添置教学设备的总投资达一千多万元,其中社队集资占31.7%,校办厂投资占32%,1979年前中小学危房占三分之一,现在已实现了一无(危房)两有(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椅)。
二、经济发展了,对各种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调查中我们接触到的市、县、乡三级干部,普遍反映对人才要求迫切。特别是兴办大批乡镇企业后,人才需求更加紧迫。
而目前中、高级专门人才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和需要不相适应。无锡市在全市职工中,各类科技人员只占9.95%;在工业企业中,科技人员仅占3.8%,经济管理干部更少,只有1%。在沙洲,全县职工中的技术人员仅占1.63%,乡镇企业中只有万分之八点三。这些数字说明,目前迫切需要培养中、高级技术人才。正如无锡县前洲乡乡长邓南俊同志所说:前洲工农业总产值已超过一亿元,但前有先进,后有追兵,还要迎接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不抓教育,不抓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不行的。
三、经济的变化,促进教育结构的改革。
无锡、沙洲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农业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工农业的全面繁荣。这个变化带来了产业结构、劳动力构成等方面的变化: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由以农业为主变为工业占主导成分;在劳动力构成中,务农的大大减少,从事工、副、运输、建筑各业的占主要地位;商品经济大大发展;劳动就业基本解决,并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现象。
这一系列变化,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农村富裕了,群众迫切希望子女受到更多的教育;工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要求提供适应各业需要的劳动后备军;兴办高等教育和大量发展成人教育,也成为迫切的现实问题。这一切,促进了教育内部结构的变革。
邓小平同志最近深刻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实践也告诉我们,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这个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前途。当然,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应当并必须包含智力投资这个因素,如果忽视了教育这个重点,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也完成不好。
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从调查中,我们感到为了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当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普教与高教的关系。
无锡、沙洲两地已经普及了小学教育,基本普及了初中。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地方文盲还不少,教育质量不高,初中流生问题突出。据无锡市统计,全市初中毕业生的及格率只有42%,初中学生中途辍学较多,幼儿教育还没有普及。这些说明苏南地区发展普通教育的任务还很重。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地区开始兴办高等教育,现在除无锡市、沙洲县办了全日制大学外,有的乡也办了一些大专班。这是件好事,但也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正确处理高教与普教的关系。普教既要为四化建设培养大量合格的劳动后备军,又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高质量的新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把普教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否则,不仅会直接影响当前的四化建设,还会给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不良的后果。
第二,正确处理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关系。
无锡市的情况是:市区职业教育发展较快,在高级中学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学生已达到一比一;农村地区,以无锡县为例,二者为一比五。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高中阶段如何发展,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新问题。无锡县每乡只有一所高中,初中毕业生只有四分之一能升入高中,与经济发展的形势,与群众要求都不太相称。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再适当增加一些高中。发展职业高中,也需要采取不同于城市的做法。我们参观了东?乡会计职业高中,它面向全县,密切结合建设需要,受到各方面欢迎,有很大发展前途。从全县考虑,有计划地办好几所这样的职业高中是个好办法。同时,也可以在普通高中增设一些职业班或职业选修课。
第三,正确处理一般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关系。
两个地区的多数单位是重视成人教育的,但也有的领导人考虑当前生产较多,对职工教育重视不够。按国家规定,有的企业占工资总额1.5%的职工教育费还花不完,有的还要撤消工厂原有的教育科。同时,有些地区还有不少文盲,初中生中途辍学较多,这些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形势是不相称的。发展成人教育,对提高职工文化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对四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应当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
第四,正确处理师范教育与整个教育的关系。
我们在调查中深深感到,师资缺乏是影响经济发达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经费、物资较易筹集,教师的补充和提高,却很不容易。目前无锡市、县中小学教师都缺编,不少教师知识基础不足,少数不能胜任;因缺乏教师,有些课无人上。至于要发展职业教育和大专教育,教师就更缺了。象无锡市这样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仅有两所中等师范学校,没有一所师专,也没有一所幼儿师范。
实现四化关键是科技的现代化,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师范则是基础的基础。人才培养本来周期较长,从办好师范到培育出人才,周期就更长。一定要以高度的战略眼光,及早建立一个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师范教育体系,把师范教育放到优先地位,真正把师范教育当作百年大计来对待。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体会到:教育部门的干部必须经常到实际中去,了解经济、教育两方面的情况,而且从经济情况入手来了解教育,才能对教育的情况和问题作出比较正确的估计,提出恰当的意见。过去我们常常只了解教育情况,不大注意经济这个最基本的东西,对教育的认识往往不全面、不深刻。这应该是教育实现三个面向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第5版()
专栏:教育

高校的管理改革应提高教职工积极性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 樊恭烋
为了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1983年初我校开始进行学校管理改革。
当时,学校有不少教师在外兼课、兼职或参加技术协作,他们在校外工作,不但受欢迎,还能得到相当数量的额外报酬,而在校内工作则既无科学的考核制度,又无多劳多得的物质鼓励。因此,在部分教师中就出现了“人心向外”、对本职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要使学校优质高效完成国家交给的人才培养和科研任务,就必须对现行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一年半来,我们在管理改革上主要抓了三件事:
一、草拟了岗位责任制条例。我们首先按照各部门经常工作的职责范围分解成若干岗位,每个岗位都规定了责任要求。例如讲课这个岗位,就对其讲课、辅导答疑、作业批改、指导学生学习等各个环节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在高等院校制订岗位责任制,是一项大胆的试验。因为评定精神生产的数量和质量,是不好掌握的,难度很大;再加上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或否定,改革过程中如不注意科学性,就很难站住脚。因此,凡是在制订条例过程中遇到矛盾和问题,我们就自觉地去寻找科学的理论根据,力求使改革工作科学一些。我们的考核一般从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三个方面进行。
制定岗位责任制还必须注意条例的可行性,所定的条例要行得通,能坚持执行下去。例如,我们起初拟定的岗位责任制条例,都是属于工作职责所要完成的经常任务。而实际工作中既有经常任务,也有计划任务和临时交办的任务。这个条例在实际工作中就行不通。又例如,我们有的单位拟定的条例厚厚的一大本,考核评定一次,要花很大的精力,有人说:“搞一次还行,老这样搞受不了。”过于繁琐,可行性差,就难于坚持执行。所以制订条例时一定要注意条例的可行性。
为了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一年半来我们不仅制订了教学、科研、实验室的条例,还制订了行政、后勤,甚至政工部门的条例,既制订了系、部、处和对基层各系人员的考核条例,也制订了学校对系、处、部以及对系主任、部处长的考核条例。
二、建立了科技开发的管理制度。为了使校外任务不致冲击校内任务,去年我校经市科委批准成立了科技开发中心,统一管理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兼课、兼职、技术培训、技术协作等各项校外任务,而且明确规定个人出外兼职所取得的额外报酬,必须到教研室登记,如隐匿不报,一经查出,二年内不发任何奖金津贴,不提工资,不提职称。去年在市委批准下,从学校预算外的收入中提取了25%,每年不超过五十万元的金额,用于完成校内任务的浮动岗位津贴。大体上每人平均每月可得二十五元的津贴。这就消除了过去“校外多劳有多得,校内多劳无多酬”的状况。而且我们规定校外所得,一般不得高于校内相应任务的浮动津贴,这样就比较有效地纠正了“人心向外”的问题,调动了教职工搞好校内工作的积极性。
三、普遍试行了岗位责任制。去年上半年,我们制订的教学、科研、实验室三个条例,实行后发现有不少缺陷,下半年我们原打算先搞三个试点。但群众反映强烈,为了不挫伤大家的积极性,我们及时调整了原有计划,欢迎各单位参加改革试点,但规定要参加试点必须先制订出岗位责任制条例,并达到三条要求:一要端正改革的指导思想,摆正“劳”和“酬”的因果关系;二要制订出本学期改革的奋斗目标和实行的措施;三要有克服平均主义、认真进行考核的决心。学校组织了严肃认真的试点验收工作。最后,绝大多数单位都通过了试点验收。通过这项工作推动了学校各部门加速制订岗位责任制的条例;同时对大家进行了一次划清按劳分配与“一切向钱看”的政策界限和克服平均主义的思想教育;而且通过制订奋斗目标,对改进各单位工作也起了推动作用。通过一年半的管理改革,我们较好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明显变化。


第5版()
专栏:教育

高考从内容到形式都需改革
陈浩
考试制度不改革,教学质量就难提高,这是教育界一些有识之士分析我国的实际情况后得出的结论。在人们的心目中,考试已到了神圣的地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一切都是为了考试;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也以学生的考分为准绳。各类考试中,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要数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高考是目前人们最信赖的考试之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人们也逐渐看到,高考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进行改革。
现在的高考内容限制得过死,实行的是一种“捆起来,齐步走”的做法。1977年刚恢复高考时,由于当时全国中学没有统一的教材,高考前由教育部编发《高考复习大纲》,命题范围掌握在大纲之内。1978年以后,高考命题的范围就被严格限制在中学教学大纲以内,目的是引导中学的教学从五花八门的参考书和复习资料中解脱出来,切实重视教材。这种考虑是对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收到效果。但是,也有许多不利因素,如:相当多的中学有组织地严重偏科,打算考理工农医类的学生,不学史地;打算考文史类的考生不学理化。教学计划也是名存实亡,往往是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特别是由于考试内容事先划定,应届高中毕业生学哪本书,就考哪本书,题目出自这本书,答案也出自这本书,即使书中的答案明显不全面,有遗漏,也只能迁就。这就不可避免地把中学生引到死记硬背的道路上去。
很显然,如果继续让这种“高考受中学的牵制,中学又听高考指挥”的状况周而复始地存在下去,不仅会使高考命题的内容范围越来越小,而且会阻塞学生智力发展的路子,成为选拔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阻碍。高考中这种“捆起来,齐步走”的做法,同分配关系中的“大锅饭”一样。它可能受到教学水平不太高的中学师生的欢迎,却会挫伤教学水平较高的中学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压抑冒尖者。本来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新生,又有利于促进中学教学。但在实践中,往往使得“两个有利”变成两方面都有怨言。高校方面说,高考内容统得过死,学生知识面窄,获取知识的方法呆板;而中学却把眼睛盯在考题是否超“纲”上,稍难一点,活一点就大叫脱离了中学实际,没法教。
高考的形式也很机械、单调,没有跳出旧框框。其基本形式,如填空、问答、论述等,都是自古以来科举考试中一直沿用的贴经、墨义、论策等老办法,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高考中的竞争很激烈,好多省、市、区的县区以及部分中学教研室,实际上成了“考研室”,专门研究如何使自己管辖的学生增强应付考试的本事。在中学的几年里,师生几乎都是在循环往复的频繁考试和应试教学中度过的。这样考试选拔出来的新生,不是“高分低能”,便是缺乏创新精神,不利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难以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
如何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改革包括考试内容和形式在内的高考制度呢?有三点可供参考:
第一,实行高中毕业会考制,尽量减弱高考对中学教学的影响。应当明确,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而不是衡量学生能不能毕业的水平考试。因此,在高考前应当先实行高中毕业会考,由教育部制定全国统一的考试原则,参照这个原则,各地结合具体情况,以省、市、区为单位统一命题,统一组织会考。凡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凡作为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都应列入会考科目。为减轻学生负担,可以学完一门考一门,成绩记录在案。各科考试合格的准予参加高考,不及格的可以补考,补考及格的准予毕业,但一般不能参加高考。会考成绩可按一定比例计入高考总分,以便克服一次考试决定取舍的不足。在会考基础上实行的高考,可以更多地照顾大学的专业特点,减少考试科目,主要考那些同所报专业关系密切的科目。高考的成绩也不是全部计入总分,而是同会考成绩甚至平时学习一起综合考虑。考试的内容范围,以中学教材为基本范围,但不搞“唯教科书是从”,要有灵活性。
第二,采用现代化的考试手段。实行两次考试,时间紧,任务重。这就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考试手段。特别是第一次会考,可以考虑全部或大部采用选择题,由电子计算机评卷、计分。高考也可以尽可能多地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各科比例可以有所不同。对选择题的不足之处,除可以辅之以简答题、小论文等考查形式外,还可以适当增加口试、面试等测试项目。
第三,以“出活题,考能力”为命题方向,提高试题质量。由于高考改革涉及面广,影响大,即使目前已有了一些较好的改革建议和方案,还是不能在近一二年内全面实行,现行的指导思想和办法,还会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注意“出活题,考能力”。所谓出活题,就是在允许的知识范围内尽量把试题出得灵活些,让学习有潜力、智力发展好的考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虽然也存在某些不足,但它毕竟是向“出活题,考能力”迈出了新的步伐。有的同志把今年的数学试题看成是克服死记硬背、改变“高分低能”的一个转机,是不无道理的。尽管这样做会使相当的考生一时难以适应,但只要明确这个方向,坚持下去,是肯定会见成效的。


第5版()
专栏:国外教育动态

国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二)
吴福生
三、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世界上许多国家,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普遍受到人们的尊重,学生和家长都很敬重老师,教师职业被认为是高尚的职业。这里极为重要的一条是教师的职业可以得到法律的保障,不至于受到失业的威胁。如联邦德国,教师通过见习和考试被授予正式教师称号后,可以终身担任教师职务。近年来,联邦德国出现教师过剩现象,但根据《教师法》,凡暂时无法安排就业的教师均可做职员或其他工作。这样既保证了教师的终身职业,又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法国的教师在取得教师证书后,可以保证担任三十年教师的工作,这种职业的保证是优于其它行业的。在日本,教师的资格被确认后,他就成了国家的公职人员,社会地位可以得到保障。
朝鲜社会上对教师十分尊敬,而且有许多优待。例如优先保障教师的住宅,理发馆优先为教师服务,农村首先保证供应教师的烧柴和副食品,城市里教师乘公共汽车、买菜等可以不排队。此外,在朝鲜,大中小学教师都身穿统一服装,这对形成社会上的尊师风气是有好处的。
苏联规定在学校实行“一级教师”和“教师——教学法专家”称号,授予教学和教育工作效果显著的中小学教师。苏联还规定,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教师,可授予“共和国功勋教师”和“苏联人民教师”称号以及苏联勋章和奖章等。1965年苏联政府还规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教师节”。在这一天表扬优秀教师,学生向教师献花,家长向教师致谢并馈赠纪念品。
四、不断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
世界各国都把不断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作为保证教师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许多国家对教师待遇的规定趋向于超过其它行业具有同等条件者。日本规定教师的报酬要高于一般公职人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经常进行调整。根据工作成绩,还有特别提级制度。由于教师待遇优厚,人们大学毕业后争当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成了“热门”职业。联邦德国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比较高,平均月工资为三千到四千马克,高于一般工人的工资。凡教龄超过十四年并有两个孩子的教师,每月还可以领取一定数目的附加工资。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按学历、教龄和教学水平进行评定。连续工作四十年而年满六十五岁的男教师和年满六十岁的女教师,在退休后可按全工资领取养老金。因此,教师在各行各业中是最稳定的职业,教师一般都安心从事教育工作。
五、为教师提供进修的良好条件
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在职教师培训,并为他们创造进修提高的良好条件。如美国计划在五年内重新培训现有的一百一十七万小学教师和二十万中学教师。英国在中央和地方建立了许多在职教师训练机构,全国有近五百个教师中心为进修教师服务。瑞典教师在职进修也搞得比较好,教师在任职满十年后,可以向国家申请三百六十天的假期,用来进修提高。印度每五年给教师半年的进修假,教师可以利用来提高业务水平并取得进修文凭。苏联师范院校也有专供中小学教师进修的机构,如函授部、暑期进修班、夜大学、业余进修学校、专题讲座、教师中心和教学研究室活动等。近年,苏联做了大量工作来提高中小学校长和副校长的业务水平。国家规定,教师每五年要轮训一次,有各种形式的进修活动。


返回顶部